紫笔文学 > 我妻薄情 > 第77章 典藏阁所有的偶遇,都是故意为之

第77章 典藏阁所有的偶遇,都是故意为之


女官复起,  程丹若而言无疑是有利的。

        她可以短暂离开后宫,到皇宫的前半部分晃一晃,尤其御『药』房也在边,  更是合情合理。

        御『药』房是什么方?

        “职掌用『药』饵,  与医院相表里”,也就是说,  是专门管皇帝用『药』的方,  『药』房是宫闱禁,闲人不能擅入。

        司『药』的所有『药』材出入,要通过御『药』房。程丹若想去典藏阁借书,顺便认一认去御『药』房的路。

        安乐堂的工作本就不需要每天准点打卡,  程丹若去找司『药』说一声,道是要借几本医书看,便算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离开后宫。

        但路怎么,  也有讲究。

        绝不能像参观故宫,  大大咧咧在皇极殿的中线,得绕远路,从后头,直接到东边的夹道,  东华门里头的路。

        宫内行,一定注意避让。

        小宫人看见她身着青素圆领袍,虽无补子,  却也非宫人的袄裙,就知道是个低品阶的女官,会远远避开。

        而若是遇见有品级的大监,就该轮到程丹若回避了。

        运气不错,一路有惊无险,  只碰到一个大监,方也没有为难的意思,步履匆匆。程丹若松口气,打量着眼前的青『色』楼阁。

        典藏阁在文华殿后,在明清历史,叫做文渊阁,是宫内的藏书。

        看守书阁的是一个宦官,文质彬彬,穿着与她同『色』的青圆领袍。

        “姑姑安好。”他客气。

        程丹若也一样:“公公好,我想借几本医书。”

        “女史自便。”宦官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自顾自坐回椅中,继续读书。

        程丹若不免留意两眼,这才进去找书。

        宫廷藏书非同一般,许多市面绝版的孤本,能在这里找到。但说实话,医书和一般的书不同,比起早期像修仙功法的医书,她更需要当代的作品,以了解目前的医学水平。

        挑选去,看中了《普济方》。

        总共三十五卷,超级大部头。

        幸好专业书没必要抄,选取有用的内容抄录,做出自己在研读的样子就行。程丹若只借一卷,又额外挑了本《大夏律》。

        正犹豫要不要再借一本,门口却传熟的声音。

        “书楼里有无《增定华夷译语》?”

        是谢玄英。

        “谢郎,有的。”看门的小宦官起身,“我去为你寻。”

        程丹若便吉秋道:“我们避一避。”

        遂让到里面。

        此时,谢玄英的话也传:“不必了,我自己找。”又放缓语气,“你继续看书吧。”

        “书楼有女史借书一观。”宦官却这般道,“还是由奴婢去吧。”

        谢玄英登时改口:“也好。”

        宦官进找书,程丹若想想,和吉秋说:“你有没有什么想读的,我帮你借。”

        吉秋感激看着她,在她催促的动作中,磨磨蹭蹭跑去翻看先前瞧中的书。

        程丹若支开她,这才往门口觑了眼。

        谢玄英也瞧见了她。

        四目交汇。

        程丹若朝他,点头示意。

        谢玄英微微弯起唇角。

        今典藏阁,当然不是碰巧,而是有意为之。

        前子,他考试完毕,入宫值,恰巧遇见负责女官招考的小监。方乐颠颠跑过替他牵马,殷勤告知:“好叫谢郎知道,您关照过的位姑娘被分到了内安乐堂。”

        谢玄英当然知道他在说谁,但做出一副记不得的样子,皱眉问:“姑娘?”

        小监连忙道:“是您的亲眷。”

        “胡说八道,谢哪有亲眷……噢,”他佯装恍然,“是世兄的。”

        他点点头,漫不经心道:“我知道了,多谢你。”随手掏了银钱赏他,“亏你费心打,我领你的情。”

        小监本还懊悔拍错了马屁,见他赏银,复又欢喜:“不敢当谢郎的赏。”

        谢玄英怕多说多错,朝他微微一,转身了。

        他知道,有了这次的赏,小监一定会再帮忙打,且不会叫人知道。

        但零星的消息,无法抚慰他的思念。

        分别一月余,他想再见见她,哪怕不能说话,亲眼看到她好好的,也够了。只是前朝与内廷近在咫尺,规矩却森严苛刻,哪怕是他,亦不能往后宫去。

        思想去,猜想她或许会典藏阁,便试着碰了碰运气。

        今天是第二回。

        终于见到了。

        内心逢甘霖,登时舒畅。

        “谢郎。”宦官交给他一卷《增定华夷译语》,“这是第一卷。”

        谢玄英只是想找一本外头没有,而宫里有的书,随手翻翻便颔首:“多谢,我看完即还。”略思忖,道,“你再替我留意,有无《今古舆图》,若有,替我留着,我次借。”

        宦官施礼:“奴婢记了。”

        “劳驾。”谢玄英颔首,若无其离去。

        吉秋小声问程丹若:“两本是什么书?”

        她:“……我也没过。”

        宦官道:“谢郎爱读杂书,《华夷译语》是蒙古语译,《今古》乃山川图,外头固然有的,也印刻不全,不若宫里齐备。”

        “原此,劳公公解『惑』。”程丹若十分佩服他,不由问,“敢问公公姓名。”

        宦官道:“奴婢梁寄书。”

        “梁公公。”程丹若见他谈吐不凡,愈发礼节周到,“我要借这两本。”又看向吉秋,她两手空空,微微摆手,便不强求,“不知何登记。”

        梁寄书取出簿子,将书目与期写,问:“不知姑姑姓名,在何处差?”

        “程丹若,尚食局。”

        他实登记,并关照:“虽说姑姑借的并非珍本,也切莫污了书页。”

        “我一定小心。”

        借完书出,迎面又碰到王咏絮。

        两人穿着常服,头戴乌纱帽,但程丹若的帽子只有固定用的一支金簪,王咏絮却是『插』戴乌金纸剪出的草虫蝴蝶,风吹过,翅膀颤动,栩栩,还有几簇小茉莉花,清雅而芬芳。

        身后又有两个随侍的宫婢,派头大一倍。

        程丹若不动声『色』,避开让路。

        王咏絮却好像忘了之前的尴尬,大大方方道:“咱们一起进宫的,姐姐却和我分起。”

        “礼不可废。”程丹若,语气温和,好像是出于礼节而客气,非是龃龉,“你也借书?”

        王咏絮道:“可不是,虽说库里也有书,哪里比得典藏阁多。前两借了《二宫词》,今天换新的瞧瞧。”又,“你借了什么?”

        程丹若给她看医书和律书。

        王咏絮便是一:“不同你说了,借了书,我还要回撷芳宫,改寻我,咱们一道说说话。”

        程丹若口中自然答应:“只要你不嫌我叨扰。”

        “就说好了。”

        友好的寒暄后,各自分开。

        今年的会试推迟了一月,故殿试的时间亦有改动,为四月初一。

        考取贡士的考们,进宫考试了。

        承天门外集合的时候,众人终于见到了传闻中害得个别举子发挥失常,饮恨落榜的美人。

        四月份,春风舒展,万里无云。

        谢玄英骑马而,袍袖舞动,面冠玉,风姿『逼』人,确实有一点谪仙乘云,看红尘的意思。

        “谢郎。”礼部侍郎眯眯招呼。

        “少宗伯。”他还礼。

        现场鸦雀无声。

        不多时,搜身完毕,入宫。

        考试的点就在朝会的皇极殿中。众考同考官一道跪拜皇帝,题,入座,准备考试。

        世界大的领导就坐在面前,想发挥好可不是容易的。

        皇帝还不讲规矩,喜欢溜达到桌旁,看着答题。

        没过多久,一个年纪略大的考汗浆出,后背湿透了,还有一个差点打翻了砚台,战战兢兢。

        谢玄英:答题中。

        皇帝过瞧两眼,“呵呵”,毫不留情道:“午时前交卷。”

        谢玄英:“……是。”

        没时间打草稿,他略作思忖,直接写答题纸。

        皇帝满意了。

        紧赶慢赶,终于在午时前交卷。其他人莫名同情,这可惨了,大可以写到傍晚呢。

        谢玄英答题毕,趁着其他人还没出,赶紧回。

        翌,开始阅卷。

        阅卷人:阁老。

        李首辅前子告病在,今天才班。他默不作声挑出卷子,按照其他阁老的评判,考虑一甲人选。

        判卷结束,读与皇帝。

        今年殿试的题目是,你认为该何治理一个国。

        题目大而空泛,不好答。

        内阁定的一甲头名,是沉稳持重之辈。他的核心思想就是,治理国的关键,在于各司其职,皇帝要英明,任用贤能远离小人,大臣要摒弃私欲,为国考虑,平民百姓要从朝廷的派遣,安分守己。

        除此之外,要抵御外敌,尤其是北方的胡虏,同时要教化境内的蛮夷,使其改土归流。

        此外,要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君主带头节俭,不要搞奢华之风,纠正民间越越浮夸的风气。

        这份卷子答得好,关键就在于全面,且辞藻优美,皆有出处,是一篇完美的命题作文。

        第二名呢,答得就不是全,而是精细。他重点强调了农桑是国本,从这一点发展开,讨论要何发展农业,怎么修水利设施,怎么挑良种,并说明沿海一带出现了番薯,量大管饱,建议广泛种植。

        皇帝着就『露』出容。

        言之有物,一看就是个干实的。

        第三名,谢玄英。

        他认为百姓心里是有从善忠君的本能,通过教导,百姓就能知道,每个人能忠君报国,军士厮杀是报国,农民种是报国。也就是说,知晓自己行为的意义,再去做,而不是让他们浑浑噩噩做,空怨怼。

        同时,官员也要考虑到百姓的不易,做决定要谨慎,不能为自己谋私利,钱不带死不带去,要切切实实做,提升百姓的活质量。这样,百姓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做,官员指导他们该何做,世界就能变得美好了。

        “内阁思虑周全。”皇帝说,“就这么办吧。”

        李首辅松口气,他就怕皇帝因为私人喜好,非要让谢玄英做状元。

        他的卷子可是典型的心学论调,一旦流出去,民间从心学的士子会更多。

        “臣遵旨。”


  (https://www.zbbwx.net/book/572923/796974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