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一字并肩王之大明救世主!
第二百八十三章 一字并肩王之大明救世主!
“拜别大都督!”而随着高耀晋回归,之前一起随他过来的赵率教满桂等人,却都留了下来,毕竟他们作为正宗的辽东明军,之前搬到广宁那个犄角旮旯是没办法,被逼到了那里。
而现在辽阳重新回到大明的手中,他们自然是要留了下来,只等熊廷弼上任之后,就可以重新恢复辽东明军的身份了。
倒是高耀晋回归,身边带的异族不少,就好像这次作为仆从军参战的林丹汗,就表示一定要随他一起去拜见上国皇帝的,否则心里不安啊……
毕竟林丹汗也不傻,他要是再骄横跋扈,会不会落得和老奴一样的下场呢?
然后又有莽古尔泰和代善还有皇太极等三人,也要一起前往京师,听候朝廷处置的。
既然如此,高耀晋也就把他们全部带上,另外这些人手下还有大概七八千奴兵,对于这些都犯下了不少罪孽的女真人,对于他们的处置也要等到朝廷最终决定之后能够落实。
当然这么多人,有一点那是肯定的——那就是这么多兵力是不可能让他们集中在一起的,必须要分而治之。
而且对于奴兵这种物种,高耀晋也不准备对他们讲什么仁义道德,毕竟他之前的承诺还是有不少可以钻空子的地方——
他初步设想让这近万奴兵到时候打发到大明的各处铁矿去做苦工,让他们这辈子都给大明挖矿!
甚至高耀晋感觉自己还是非常大度的,以这些奴兵犯下的满手罪孽而言,自己没有要了他的命,相反还能留着他们的一条小命,还能保证有一口吃的,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对于这些奴兵的安排,就连他们的三个主子也都没什么意见,反而感觉是个烫手山芋——
毕竟现在到了这一步,他们也只关心自己的身后事了,只关心朝廷对他们的处置,至于他们手下的近万奴兵嘛,爱去哪去哪!用脚趾头想想都不可能有他们什么事了,所以自然乐得放手。
之后就这样,高耀晋又是重走一遍长征路,等到走了近一个月后,他这才重新来到了广宁,并且见到了辽东经略熊廷弼和他的老爹高邦佐。
而那种场面还是很令人激动的……等到这两人见到了高耀晋之后,那种欢喜,那种激动——
特别是等到他们看见了带回来的老奴尸首,还有皇太极等三人之后,熊廷弼和他老爹高邦佐更是非常欢喜的——十年平辽终于完成!其中熊廷弼还当场赋诗一首,表示他终于幸不辱命完成任务,10年平辽的任务终于完成了呀!
虽然他也知道此事基本由高耀晋所为,但是他这个辽东经略慧眼识珠,大力挖掘出高耀晋这个辽东第一俊彦,并大加培养,不是也有几分功劳的吗?不是吗?
然后高耀晋在这里都逗留了没几天,因为朝廷的催促文书已经雪片般飞来,所以他稍加休息之后,就带领着500亲卫,并押解着皇太极等人入京,来进行最终的裁定。
要说京城离着辽东并不算很远,甚至还没有广宁到辽阳城那么远的,所以又走了十几天之后,高耀晋的双脚终于踏到了京师的土地上——
并且他这一路上还是非常感慨的,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可这一次却是反过来了,好事同样传千里!
要知道他这次平定辽东的捷报,其实发到京师没几天,并且按理说这样的密奏是不应该泄露的。
可是现在呢?整个民间都知道了,所以等到他才从天津卫上岸,在前来京城的一路上,就已经感受到了这种欢欣鼓舞的气氛,不说民间都是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舞狮舞龙,开心的都好像过年一样!
甚至等到有人知道,官道上这支明军居然就是大都督的队伍之后,那是无数人都纷纷拜倒,口称岳武穆在世的!
而高耀晋见了这种情况也是非常感慨,当然他也知道作为一个穿越者的责任,或者说作为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
既然他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平定辽东只是第1个目标,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等着他去做呢!
毕竟客观的说,此时的大明经过300年的发展,已经病入膏肓,换句话说老奴为什么能够崛起?就是因为宗主国大明已经有了太多的问题——
民间民不聊生,再加上天灾绵绵,小冰河时期肆虐,再加上朝堂上又是那种贪官污吏遍布,豪绅恶霸到处都是,逼得小老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所以才给了老奴机会。
不过现在嘛,高耀晋想要把这一切都拨乱反正,看看他的极限在哪里。
并且他也有底气这么做,虽然他知道在他之前一个这样的改革家,已经倒下了——
也就是张居正张阁老,此人虽然同样手握大权,并且进行了10年改革,只可惜伟业未能最终完成,半道崩阻,死后还被人开棺鞭尸!
当然其中的两大原因就是第1——张居正改革的时候年事已高,都已经是一个六七十岁的古稀老人了,第2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就是他手里没有强有力的兵权,仅仅依靠一个阁老的身份和内宫皇太后的支持,而这两种支持,虽然看似强有力,但是一旦等到太后归西,皇帝亲政之后,他这些依靠就不保险了。
而反之高耀晋就没有这样的顾虑,不说他今年才刚刚20出头,人生之路刚刚展开,他还有信心在10年之内,就彻底改变大明的面貌,不说跑步进入和谐社会,那也至少要重现太平盛世!大国荣光!
然后第2个依靠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他手握一支强有力的兵权,虽然大明现在名义上有大概108万的军队,但是这108万明军只是个纸面数字,实则十不存一,其中还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军队——
甚至连那些不入流的乡兵啊民壮啊都计算在内的,所以认真下来,估计真正能打仗的,能征善战的连1万人都凑不满。
所以说高耀晋手握1万无敌新军,又有皇帝支持,已经是一支可以左右朝廷的力量!再加上他此次平定辽东,做到了无数名臣武将都做不到的事情!所以无论在民间的声望,还是在朝廷上的威望,都已经达到了盛况空前的地步!
再加上他有着后世人的眼光,所以现在他相信可以完成这个艰巨并伟大的任务,开创一个盛世大明,由我开始!
如此三天之后,高耀晋才终于到达了京师的东门口,也就是德胜门。
只是令他诧异的是,今日的德胜门不同以往,不仅搭下了十里彩棚,并且更让他惊讶的是,还有一顶黄色伞盖出现在那里,旁边还有御林军护驾——
这就表示小皇帝朱由校都亲自出来迎接了——天子驾临,亲迎十里,来迎接我们的百战将军!
“唉呀这可如何使得,圣上亲自前来,微臣惶恐啊!”等到君臣两人见面之后,高耀晋连忙从马上跳了下来,拜倒在地说道。
不料小皇帝就是偷偷冲他挤了挤眼睛,表示不必如此。
然后他才当着一干大臣的面,面色庄重的把他扶了起来,并说道:“将军立下如此盖世奇功,朕出来迎接一下又有什么奇怪的?如果不是其他爱卿阻止,朕原本都打算为将军牵马入城的!”
而看见小皇帝如此看重高耀晋,周边一干大臣都是脸色复杂,特别是那些东林党人。
如此君臣相得之后,高耀晋才率领500亲卫,跟随在朱由校的身侧,一起入了皇宫。
毕竟这次平定辽东可以说是大明近百年来的最大武功了,之前的万历三大征赫赫有名,可如果和这次平定辽东比起来,那就什么都不是了。
特别是小皇帝朱由校,那是真心高兴——在收到高耀晋的捷报之后,那种兴奋,那种狂喜……
甚至他都感觉到他终于完成了皇祖父的交代,不仅终于平定了辽东,拿下了霍乱辽东的老奴!昔日奴酋,如今已经人头在此,包括他倚仗的整个女真部族,都已经近乎灰飞烟灭了,不再为患。
“小王林丹汗拜见天朝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罪人莽古尔泰,代善,皇太极,叩见天朝上国皇帝陛下!”
随着这些人一一拜倒,小皇帝脸上也是难得的露出了严肃之色,他先是命令这些人一一站起,接着又是摇头晃脑的念了一篇檄文,估计是出自哪位大儒之手,总之都是一些告诫的话语。
看着这些人都是面色惶恐,接着朱由校才是义正词严的看着林丹汗道:““林丹汗,想你虽为草原蒙古族头目,但是反复无常,历来横跳!例如前几年都有入侵我关内之举,杀我子民,掠我财货!好在你这次还知道迷途知返,出兵作战,所以朕也就既往不咎,只要你保证永不背叛,依然可以保证你的大汗之位,而你这个外番蒙古就作为我大明的附属番国,你可愿意?”
“小王谢主隆恩,多谢上国皇帝开恩,不计前嫌,小王以后一定痛改前非,岁岁来朝,年年来拜!”
林丹汉本来心里还有些忐忑,不知道这位第1次见面的小皇帝会如何发落他?没想到小皇帝这一番话语,虽然颇有压力,不过最后还是给了他不错的条件。
至于头上多了一个宗主国林丹汗是完全不在意的,甚至他感觉这样才是最好的,头上有个大爷才好呢——
要不然这位小皇帝一生气的话,下令高耀晋动手,凭他外藩蒙古那点兵马,能是无敌新军的对手吗?所以现在这样是最好的。小皇帝敲打了林丹汗后,接着又是看向了莽古尔泰等三人,从鼻子里哼了一声道:“莽古尔泰,皇太极,代善,尔等三人虽有弃暗投明之举,奈何先前犯下的杀戒太重,所以朕把你们贬为平民,以为戴罪立功,你们可是心服?”
“罪臣心服口服,谢主隆恩!”此时这三人已经站在了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看着这种盛况,心中就很有些害怕的——
因为这大殿两边都是列满了文武,可那些文官还好一点,而其中很多武将却都是对他们怒目而视的,甚至这要不是在庄严肃穆的金銮殿上,很多人都能当场扑过来揍他们!
毕竟辽东打仗打了这么多年,这些武将中有很多子侄死在他们的手中,双方早已经结下了生死大仇的!所以现在他们居然还能保住小命,已经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了。
当然对于这种人,小皇帝虽然要彰显天朝上国的气度,实则还是对他们很有看法的——所以对他们三个人分别各有处置——
先说皇太极,小皇帝就是满足了他的愿望,你不是想当太监吗?那就让你当个光荣的太监!
不过你想凭此过得舒服那是不可能的,朱由校就准备安排他做一个每天撞早钟的苦力太监,就是类似于一个底层当差的活,或者说就是当一个公鸡使用——
每天早上起来打打鸣,告诉别人时辰到了,可以起床了,仅此而已,哈哈。
至于另外两人,看似贬为平民,似乎轻饶了他们,但是还有后手,还是美其名曰为他们好——
那就是像这样的蛮子,就算是贬为平民了,放在民间估计也会闹事,不会太平,怎么办呢?按照高耀晋的建议,那就是把他们发配到北面苦寒之地去!
要知道现在辽东虽然已经平定,但是辽东的北方还有大片土地,几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都是荒无人烟的,也就是俗称的西伯利亚,高耀晋感觉把这两人流放到那边去还是非常合适的……
两人手下不是还有近万人的旧部吗?高耀晋允许他们从中挑选出1000人,再加上他们的家属子女,如此就能组成一个约五千人的部族。
这样一股势力可以一直深入向北近千里,也就是来到贝加尔湖的地域附近,当年苏武牧羊的地方。
要知道那里的气候比辽东还要苦寒,常年在十度左右,冬季最冷气温更是都要达到零下四五十度的,但是依托占地巨大的贝加尔湖,那里却又是一处不错的好地方。
所以把他们流放到那里,高耀晋感觉是一个妙招,本来那里都是荒无人烟的地带,后世的统治者沙皇政权此时在那里也没什么势力分布,偌大的地域,此时是一片空白区。而代善等人怎么说也算是56个民族之一,这样把他们安排到那里之后,就可以为以后的国土扩张打下一个伏笔,至少就有了一个名分,占得先手。
当然他们去了那里之后,如果因为自然条件太差活不下来,那也怪不到高耀晋,机会已经给了他们,是他们自己抓不住而已。
而对于这个安排,代善两人也并无异议,反正对他们来说,经过这次动乱之后,两人还能保住性命,甚至还能继续拥有一部手下,已经算是相当好的结果了。
至于贝加尔湖条件艰苦,是著名的苦寒之地,他们却并不如何在意的……
要知道他们生生世世长在辽东,习惯了这种酷寒的天气,换句话说就算不习惯也得习惯!败军之将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能捡到条命就算不错了。
如此对于这些罪臣的处理就结束了,而接下来就是重头戏——对于高耀晋的封赏。
其实按照高耀晋的意思,他感觉自己这个官已经当的够大了,不必封赏,或者只要意思意思就好。
可是小皇帝这一点却不会由他,于是乎在一干文臣武将羡慕的眼神中,最后高耀晋就勉为其难的领了一个一字并肩王!兼五军府大都督!
而这个就非常了不得了,所谓的一字并肩王,并的谁的肩呢?所以基本上可以看成一个小一号的皇帝——
例如皇帝出行是三十六抬大轿,他是三十二抬大轿,要远远高于当朝阁老,文臣第一人的十八抬大轿。当朝议事的时候他可以坐在小皇帝的旁边——如此皇帝应该有的权力他基本都有!
此外他还有先斩后奏之权!又继续兼任五军府大都督,统领全国兵马,换句话说高耀晋所在地方,那就是一个小朝廷。其实高耀晋本来不想领这么大的权力的,不过考虑到他之后要做的事情,再看看小皇帝信任的眼神,还有终于有人顶缸了,朕可以去玩了那种的隐隐兴奋,高耀晋无奈,最后只能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下来。
只是这样的封赏确定后,再看看朝堂中那些脸色铁青的东林大佬,高耀晋还是暗暗感到舒爽的,想必这样的决议这些人肯定是反对过的,但是胳膊扭不过大腿,他们的反对无效,小皇帝一锤定音就可以。
“拜见王爷!”
甚至这样的封赏确定后,在小皇帝的龙椅边加了一张椅子后,作为明确的大明第二人——
在小皇帝不喜朝政,高耀晋成为了实质上的大明第一人后,那些往日跋扈清高的东林大佬们,还得捏着鼻子给高耀晋见礼——行君臣之礼啊!一字并肩王就是这么牛。
“诸卿平身——”看着这些家伙,高耀晋却只是照章办事,淡淡的应了一声,心里则在考虑以后如何收拾他们。
毕竟外面的贼已经收拾掉了,接下来就到了收拾家贼的时候了,哈哈。
“王兄,如此国事就拜托你了——不过在此之前,你还需要和朕一起去太庙一次。”
这样忙碌一番,把大事都确定之后,接下来那些繁琐国事小皇帝就不会过问了,不过还有一件事情他却是要参与的,还要拉着高耀晋一起参与,那就是他带着老奴的首级,亲自来到了太庙祭告列祖列宗的。
“祈告列祖列宗,儿臣不孝,有奴酋乱世,幸有天赐岳武穆再世,终于又还辽东安宁!”
如此一番祷告完毕之后,小皇帝又是亲自安排,在皇城边上找了一处原本的亲王宅子,赐给了高耀晋,并且挂上了一字并肩王的招牌。
至于原来的那位亲王,则是一个屁都不敢放,直接灰溜溜的搬走了,如此高耀晋就在京师住了下来,有了个落脚点。
不过高耀晋却并不在意,换句话说他也仅仅只是需要这么一个落脚点而已,因为他知道自己接下来会很忙——因为接下来一场波澜壮阔的大改变就要开始了!
高耀晋要开始变法!做一个真正的大明救世主。
(https://www.zbbwx.net/book/4201805/14653728.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