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倚梅听晚箫在线 > 第四十三章君心深似海

第四十三章君心深似海


京都长安,巍峨宫墙高耸,禁卫军把守森严,明黄灿金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金光闪闪,彰显出无上的华贵尊崇。

君九州坐在御案后面,手边堆砌着高高的奏折,左手翻阅,右手朱笔轻点,一目十行,字字精简,很快便批完一本。

皇帝喜静,宽敞华丽的御书房内极为安静,纵然随侍的太监宫女不在少数,进出递送茶点竟也没发出声响,个个谨小慎微,不敢有丝毫大意。

君九州批阅奏折的速度很快,不多时,桌上就是小小一堆了,被太监整齐地收纳码放在一起,见他正好批完一本,端起茶盏啜饮一口,便不失时机道:“陛下,四王爷在殿外候着,听说您在批阅奏折,不好打扰,等了有些时辰了。”

“哦?”君九州略一挑眉,他年至不惑,但胜在养尊处优,深居皇宫,是以面上看不到太多皱纹,只是眼尾有些细纹。天家子孙,后宫妃嫔都是精挑细选,代代培养下来,君九州的面相十分俊逸,他少年称帝,几十载岁月的沉淀,显得愈发气势迫人。

君九州放下茶盏,让人收了笔墨,道:“传他进来。”

“是。”

君暮阳恭谨地低头进来,拂开宽大的衣袖,长揖到底,伏跪在地上,道:“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岁。”

君九州看了他一眼,不紧不慢地放下茶盏,道:“起来吧。”

君暮阳依言起身,谢恩的话尚未出口,便听得君九州漫不经心道:“这几日你在内阁,跟着朝中大臣熟悉朝政,可有收获?”

君暮阳心知君心难测,但君九州的语气平常,问话也并不突兀,故此他即便下意识地觉得有些异样,但还是一一作答,中规中矩,既不对政事妄加议论,也不站在高处评价他人。

“嗯。”君九州不冷不热地应了声,见宫女端上茶来,便道:“站着干什么,坐。”

君暮阳略松口气,转头在椅子上坐下。

“除了这些,还在忙些什么?”君九州看似随意地挑了个话头,顺手拿过一旁尚未批阅的奏折翻看起来。

他语气平淡随意,但君暮阳却不敢大意,今日是君九州召他进宫,要知道父皇平日忙于朝政,可是极少得出空与他这般闲话家常。

他心思电转,瞬间想到近日朝中纷纷议论的凤阳城一案,心中暗暗心惊,庆幸派去的贺章并非他明面上的力量,想来父皇并不知道他也参与其中,不过是出言试探罢了。

“回父皇的话,”君暮阳双手交叠,举过头顶,回道:“下朝之后,儿臣便去内阁听取大臣们的指导,待他们散去,儿臣便回府,温习圣人书卷,闲来对弈,或听听趣闻。”

这回答中规中矩,既不夸大,亦不平庸,挑不出什么错处。

君暮阳自然不是忙这些,但他久居京城,混迹于文武百官之中,甚为清楚自己父皇猜疑的心思,是以揣度着君九州的心思答。他心知皇帝年过四十,立储的事情只怕过了年便要被提上日程,即便他早就出手铲除异己,但在君九州面前,自然不能显露出分毫。

如今只得好生养精蓄锐,收敛锋芒才是。

却不料君九州将茶盏不重不轻得往桌上一放,轻哼一声,意味不明道:“你倒清闲。”

轻飘飘的一句话,不褒不贬,不上不下。

君暮阳有些回过味来,却还是顺着他的话道:“儿臣怠惰。”

君九州摆了摆手,不置可否,接着道:“你在长安如此安逸闲适,你的九弟却是个闲不住的,与江湖人走得近,前些日子还立了大功,破了凤阳城一桩百人命案。”

君暮阳筹谋布置,等的就是这件事。

今日太监总管派人来传话,说君九州召他进宫,进门前尚且揣度惴惴,如今听到他这番话,心中总算有了谱。

君暮阳笑了笑,面上一派兄友弟恭的和谐表情:“九弟自小没养在宫中,儿臣幼时曾羡慕他可纵情山水的日子。如今时光飞逝,许久不与九弟相见,他已能这般独当一面,为父皇分忧了。”

这番话说得极富技巧,原本是一番好话,但落在生性多疑的君九州耳里,可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没养在宫里,君暮阳说是纵情山水,何尝不能理解为培植自己的势力?

独当一面、为君分忧,这样的话,即便是皇帝亲口说出来,都未见得是多大的褒扬,加之皇帝逐渐年老,即便大臣尚未敢开口,他心中也自有立储的揣度。

君暮阳只要稍稍煽风,便能将话题引向禁忌的方向。

但君九州向来喜怒不形于色,对于这个儿子的旁敲侧击,他只当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既不点评,也不回应。

简单说了两句,君九州便再度拿起朱笔,淡声道:“行了,朕召你来也没什么事,不过与你闲话几句。天热,你母妃近来身子不甚爽利,你去看看她吧。”

“是。”君暮阳便起身告退:“多谢父皇。”

待他下去,君九州抬起的朱笔顿了顿,表情有些微妙,再度放下笔,意味不明地笑了笑:“心急。”

他身边跟了多年的太监总管姜明极会察言观色,见君九州如此,心知他有事要吩咐,当下屏退左右,自己亲自取了茶盏,给他斟了茶,道:“陛下这折子也批了许久了,喝点茶润润喉。”

君九州无可无不可地瞥了他一眼,指尖在奏折封面上敲了敲,突然道:“凤阳的人回来没有?”

姜明心神一敛,低声道:“回陛下,已至长安,并呈上密函。”

君九州倒是对这个太监总管极为信任,他端起茶,喝了一口,道:“说什么?”

姜明顿了顿,站得近了些,低声道:“此番平定凤阳城中的一个江湖匪类的据点,凤阳知府与都尉出力不少。”

君九州的记忆力很好,他略作沉吟,问:“凤阳知府,朕记得年纪轻轻,曾凭一己之力,中了榜眼?”

“正是。”姜明答道:“这位知府大人原本出身寒微,但却凭着一股子冲劲,考上秀才,过了秋闱、春闱,一举拿下榜眼之位。同期的状元郎也不过险胜,后来被贤妃娘娘说了一句,四王殿下还缺个伴读,陛下便恩准,给了四王殿下当伴读,出入上书房,随侍左右。”

君九州有了印象,点头道:“如今数年过去,四儿无需伴读,他亦分得官职,做了知府了。”

姜明颔首应是,赞了几句皇帝记忆好之类的话云云。

君九州抬手制止了他的话,倏然道:“方才四子的意思是,九子出力甚多?甚至是他提议官府与江湖人士一同协作的?”

这话多少带了揣度之意,姜明混迹禁宫多年,是何等有分寸之人,是以并不出声。

“但他一介病弱之躯,何曾有心力做这些。”君九州微微摇头,倏然转头看向姜明,声音压得极低:“六子……如何了?”

好端端的,怎的提起六王君暮云了?

姜明心中微惊,但面上并不显露分毫,恭谨答道:“回皇上,六王爷仍在京郊行宫。年前爆发瘟疫,六王前去赈灾,却不料身中瘟疫而归,流民暴乱,最后还是四王爷带领军队一举拿下。”

一番话平铺直述,既不说谁好,也不说谁不好。

“他也休养得够久了。”君九州淡淡地扔下一句话,随手翻开另一本奏折,朱笔开始游走其间。

姜明摸不透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朝中目前有名有位的,可就这三位王爷,其余的不是还太小,便是母家无甚地位。

九王从小养在江湖,母家虽势大,但他却定了一门“男”王妃的亲事。

六王谦虚谨慎,心性善良,却在一年前中了瘟疫之后便住在了京郊行宫,自此不能回朝。即便后来痊愈,但天子与朝中大臣是何等重要,竟然一口一个“谨慎起见”,硬生生让君暮云一年回不了朝。

皇帝的态度十分微妙,既不说好,也不说不好,但也没有召见君暮云。

如此便只剩下一个四王君暮阳,他前面还有一个二皇子,不过天资平庸,母亲未及妃位。但君暮阳不同,他母妃是户部尚书的女儿,他本人也天资聪颖,为人谦和有礼,于政事上颇有见地。甚至还带兵镇压过暴乱,是朝中目前唯一有军功在身的皇子。

凤阳城一事,君九州纵然表面上没说什么,但以姜明跟随皇帝多年的经验来看,他必然动怒了。

勾结江湖门派是小,但拉帮结派,有了自己的势力便是大事。

先前君暮阳的一番话,纵然没有点明,但多多少少的暗示,极富技巧的引导,将事情与自己撇得干干净净,所有的功劳全都落在了君暮寒头上。

姜明将所有关系捋了一遍,心中惴惴,仍不知皇帝的想法。

君九州一双狭长的眸里一片阴沉,冷冷一笑:“真当朕老了。”

姜明惊疑不定,尚不知改如何应对,忽听得皇帝道:“明日便让六子回朝旁听吧。”

姜明一惊,面上却不敢做出任何意外的表情,忙应道:“是。”

话已至此,他不能多问,便安分地退出去,叫了一个小太监时刻注意皇帝所需,便出了正殿。

与此同时,那个被叫住的小太监动动手指,在与一位宫女擦身而过的瞬间,自指缝间露出一小截纸卷,两人不过轻轻擦身,那纸卷却已换了人手。

宫女正到了换值的时候,出得大殿,一人回了院中,间四下无人,双手捏住,吹了声口哨。

不多时,一只浑身雪白的信鸽便落在了院中。

宫女低头走过,假装抚摸鸽子的羽毛,却伸出手,将纸卷塞入鸽子腿上极为隐秘的一个地方。

然后喂些吃食,洁白美丽而纯洁的鸽子便拍怕翅膀,冲着天际,瞬间没了影踪。


  (https://www.zbbwx.net/book/4123956/11111091.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