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论篇第三十五
黄帝说:古代医经上说,有余的属实症,应当用泻法;不足的属虚症,应当用补法。现在发热是有余,恶寒是不足。像疟疾的寒冷,就是热汤和火,也不能令其温暖,而等到发热时,就算用冰水也不能使其凉爽,这些都属于有余、不足的疾病。但当其发冷或发热时,医术再高超的医生也不能控制,一定要等到病势自行减退后,才能针刺治疗,这是为什么呢?请您讲一讲。
岐伯说:医经上讲,不可在火热炽盛时针刺,不可在脉搏紊乱时针刺,也不可在汗出不止时针刺,因为这些情况下都是邪盛气逆,所以不能立刻行针刺。
疟疾刚发作时,阳气并于阴分,此时阳虚阴盛,外表阳气虚,内里的阴气亢盛,所以先出现寒冷颤抖的症状;等到阴气逆乱极盛时,一定会重出于阳分,于是阳气和阴气相合交争于外,这时阴虚而阳盛,所以会感到热而干渴。
疟疾并于阳分,则阳气盛;并于阴分,则阴气盛。阴气盛,会发寒战栗;阳气盛,会发热口渴。因为疟疾所感受的风寒之气并不常在,它是在阴阳相并极盛时才发作的,所以寒热休止,停止一段时间后,会复发。疾病发作时,像火一样剧烈,像狂风暴雨一样势不可挡。所以医经上说:邪气正盛的时候,不可攻邪,否则会损伤正气,在邪气衰退时攻之,一定能成功,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治疗疟疾,应该在病未发之时,当阴气还未并于阳分,阳气还未并于阴分时进行适宜的治疗,这样正气才不会受伤,邪气也可以消除:之所以说医生不能在疟疾发作时进行治疗,就是因为这时正是正邪交争、气机逆乱之际:
黄帝说:讲得太好了!如何治疗疟疾?如何掌握时间的早晚呢?
岐伯说:疟疾将要发作时,阴阳也将相互移易,而阴阳相移必定从四肢末端开始。
如果阳气已被邪伤,阴分也必定受到影响,所以要在疟疾发作前,用绳索紧束病人的四肢末端,使邪气不得人内,阴气不得外出,阴阳之气不能相互移易。接下来,要注意观察络脉的情况,发现孙络充盛而有淤血的地方,就用针刺放血,这样就能去掉真邪,而不致使邪气并人体内。
黄帝说:疟疾在不发作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说:疟气是盛虚交替的,它随同邪气的所在而发作。当邪气在阳分时,病人就会有发热而脉搏躁急的症状;邪气在阴分时,就会有发冷而脉搏平稳的征象。病到极致,阴阳二气都已衰败,如果卫气和邪气相互分离,疾病就暂时不发作;如果卫气和邪气再次相合,疾病就会发作。
黄帝说:有的疟疾隔两天或几天就发作一次,发作时有的病人口渴,有的病人不渴,这是为什么?
岐伯说:疟疾之所以隔几天才发作,是因为邪气和卫气相会于风府的时间不同,有时不能相合而一同出于阳,所以疾病会停休几天才发作。疟疾发病是因为阴阳更替相胜,但在程度上有轻重之别,所以有的口渴,有的不渴。
黄帝道:医经上说夏季如果被暑邪所伤,则秋季一定会得疟疾,但是现在有的疟疾并非如此,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夏季被暑邪所伤,则秋季一定会得疟疾,这是与四时发病规律相顺应而言。形征不同的疟疾则是因为与四时发病规律不符。比如发于秋季的,寒冷较重;发于冬季的,寒冷较轻;发于春季的,怕风;发于夏季的,多汗。
黄帝说:温疟和寒疟的邪气都停留在哪里?伏藏在哪一脏?
岐伯说:温疟是因为冬季感受了风寒,邪气伏藏在骨髓中,到了春天阳气生发之时,如邪气不能自行外出,遇到暑热,就会使人脑髓消减,肌肉消瘦,腠理开泄,这时若过劳,邪气就会乘虚和汗液一同外出。这种病冈为病邪潜藏于肾,所以发作时,邪气是自内出于外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阴气先虚,而阳气偏盛,阳盛就发热,热极而衰,邪气又入阴分。邪人阴分,则阳气又虚,阳气虚就会发冷,所以这种病是先热后寒,名叫温疟。
黄帝问:瘅疟的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说:瘅疟是因为肺脏一直有积热,肺气壅盛,气逆而上冲,致使胸中气实,不能发泄于外,适逢劳力过后,腠理开张,风寒之邪就会乘虚入侵皮肤之内、肌肉之间而发病,发病则阳气偏盛,阳气充盛而不见衰减,就会只发热而不寒冷。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邪气不入阴分,所以只热不寒,此病邪气内藏于心脏,外留于肌肉之间,能使人肌肉消瘦,所以名叫瘅疟。
(https://www.zbbwx.net/book/4042524/18609169.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