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坑爹的系统
第七十章:坑爹的系统
第七十章:坑爹的系统(新书求围观!)
听到脑海里的声音,李国耀顿时有点蒙了,这个鸟系统竟然让他阻止日军进行南京大屠杀?
这个任务的奖励确实诱人,单单积分奖励就有两千多分,这可相当于六百多支三八大盖,但是这任务难度也是没谁了。
李国耀可是知道,这南京大屠杀是在南京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而且这个时间并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12月13日,而应该是12月5日。面对日军如此暴行,岂是人力可以阻止的。
然而系统这玩意儿压根就不讲道理,反正只要是系统下达的任务就不能拒绝,当然了,如果可以承受小丁丁不举的惩罚,倒是可以接受任务失败。
但是对于一个大好青年,正是荷尔蒙爆表的时代,怎么能忍受小丁丁不举这种极度摧残人的惩罚,所以李国耀还是决定想办法完成这个任务。
想要阻止小鬼子进行南京大屠杀,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日军的兵锋阻挡在南京城外,也就是说要赢得南京保卫战的胜利。
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南京保卫战的经过李国耀是知道的,历史上国民政府军委会是于11月8日下令淞沪战区的几十万大军全线撤退,四天后上海失守,淞沪会战结束。
上海被日本占领后,日军趁势分三路急向南京进犯。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公里的首都南京的保卫作战,但由于下达撤退命令过于仓促,后方国防工事交接发生失误,随着日军轰炸机的大范围轰炸,撤退演变为大溃败,使北路日军主力一路顺利到达南京,由此南京直接处于日军的威胁之下。
由于从上海的撤退组织的极其混乱,中国军队在上海至南京沿途未能组织起有效抵抗。统帅部此时深感事态严重,在17日和18日三次开会讨论南京防御的问题。会议上多数将领认为部队亟需休整,而南京在军事上无法防御,建议仅仅作象征性的抵抗,只有唐生智以南京是国家首都、孙先生陵寝所在,以及国际观瞻和掩护部队后撤等理由,主张固守南京。
而国民政府期望保卫首都的作战对纳粹德国的外交调停有利,并且以为能够等到苏联的军事介入采纳了唐生智的建议,决定“短期固守”南京1至2个月,于11月26日任命唐为南京卫戍军司令长官,负责南京保卫战,副司令长则为罗卓英及刘兴。
根据坚守南京的决策,中国统帅部在12月初日军接近南京城之前共调集了约13个师又15个团共10万余人的部队保卫南京。这些部队中有很多单位刚刚经历了在上海的苦战和之后的大溃退,人员严重缺编且士气相当低落,而新补充的数万士兵大多没有完成训练。
唐生智多次公开表示誓与南京城共存亡,对蒋则承诺没有命令决不撤退。为了防止部队私自过江撤退,唐生智采取了背水死战的态度。他下令各部队把控制的船只交给司令部,又将下关至浦口的两艘渡轮撤往武汉,还命令第36师封锁从南京城退往下关码头的唯一通道挹江门,这一“破釜沉舟”的命令给后来的悲剧性撤退埋下了隐患。
此后日军攻占江阴要塞,同日,日军下达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南京保卫战开始。而江阴防线失守直接导致中国海军主力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在中日江阴海战中被全数击沉,作为南京国民政府唯一一道拱卫京畿的水上屏障失守。
12月10日日军发起总攻,12月12日唐生智下达突围、撤退命令,中国军队的抵抗就此瓦解。
就作战过程而言是非常的短的,所以就算是李国耀想要在军事上介入也没有多大的操作性。
更何况李国耀现在手上只有这一千多人,与整个战局几乎没有什么益处,假如他有十万人的话,倒是可以和小鬼子在南京城一决高下,甚至于有信心将小鬼子挡在南京城外。
但是很可惜,他手上所有的部队加起来只有一个团还不到,充其量相当于一个加强营,这么点部队能干什么?
要是投入到南京保卫战中,恐怕两个水花都打不响!
因此,思来想去,想要阻止日军进行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还是想其他办法!
而除了这行不通的武力强行介入外,李国耀唯一想到的办法就是舆论施压,也就是说提前放出消息,让南京城的老百姓都相信小鬼子在城破之后会进行大屠杀,这样一来南京城的老百姓就会在战前撤离南京。
此外,当所有人都相信这个传言之后,那么国际社会也不会放任日本人这样干,毕竟英法美苏这些国家可都是以卫道士自居,他们可以眼睁睁的看着中国被日本入侵,但是却不会放任日本军队大规模的屠杀中国民众,这是严重的反侵略罪行。
一旦英法美苏等国政府出面干预,原本就很担心这些国家介入这场战争的日本人肯定会做出反应的,最起码为了维护日本政府的国际形象,从而会约束前线部队的行为,只有这样自上而下的命令才会彻底消弥这场灾难。
但是这只是李国耀一厢情愿的想法,事实上想要让民众以及国外政府相信日本人会屠城,这就是一个难题。
如果这个时候李国耀找人在报纸上刊登消息,甚至于将情况上报到国民政府军委会,恐怕没有人会相信他,甚至于不少人会认为他疯了。
左思右想,李国耀当即决定冒险回一趟上海,他要去刺杀一个人,以此来让国人相信他说的都是真的,顺便也为前世南京城里三十多万冤魂报仇雪恨。
李国耀打算刺杀的人名叫朝香宫鸠彦王,这个人是日本天皇裕仁的“皇叔”,也是战后被认定为南京大屠杀真正的罪魁祸首。
朝香鸠彦是久迩宫朝彦亲王第八子,在被降为臣籍之前,称号为朝香宫鸠彦王。其中“朝香宫”是天皇赐予他的称号,类似于古代中国的封君号,如平原君、信陵君等,非姓氏名,而“王”则表示他的身份。按照辈分论,朝香鸠彦是昭和天皇的叔父,与叔父闲院宫载仁亲王、堂兄北白川宫成久王、三哥久迩宫邦彦王、四哥梨本宫守正王、弟弟东久迩稔彦同为日本皇族的高级将领。
朝香鸠彦以激进和支持皇道派军人著称,很早便成为昭和天皇组织的好战小集团中的骨干分子,与北白川宫成久王、东久迩稔彦常驻巴黎,定期向天皇报告英法等国对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的反应。
留法期间,朝香与北白川曾遭遇一场严重车祸,其中北白川当场毙命,朝香则腿部粉碎性骨折,并严重创伤大脑,导致经常性的神志不清,这也是他在以后很多事件中性格反常的主因之一。
朝香鸠彦于1925年归国后,历任陆军大学教官、步兵第1旅团长、近卫师团长、军事参议官等职,因恳请天皇赦免“二二六兵变”的参与者,彻底激怒天皇而失宠。昭和天皇认为朝香鸠彦思想有严重问题,在危急时刻态度极为不当,一度将他从皇室成员名单中剔除。
然而就在该事件后第二年,朝香鸠彦却因为一场震惊世界的“大举动”,重新赢回天皇的欢心,这个“大举动”,便是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日,日军在攻陷上海等地后,正式对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展开进攻,而恰在攻城前夜,时任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总司令的松井石根却因结核病发作,不能亲临战场指挥作战,迫使日本军部无奈阵前“换帅”,而人选正是朝香鸠彦。
随后,朝香鸠彦出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并于7日赶赴南京前线,正式接替松井石根就任进攻南京城的临时总指挥。6天后,南京城全部沦陷,大浩劫由此拉开帷幕。
事实上,就在松井石根交出指挥权的当天,为严肃军纪、防止屠城事件的发生,曾提前给朝香鸠彦“打预防针”,并训令部队:“南京乃中国之首都,攻克之乃世界性事件。故须认真研究,愈益发挥日本之名誉,增强中国民众之信赖。虽为敌军,然已丧失抗战意志者及一般官民,应予以宣抚爱护,持宽容慈悲之态度。”
然而朝香鸠彦根本无视松井的指令,在听取攻城部队汇报后,不日即签署了一道标有“机密,阅后销毁”字样的密令,内容即:“杀掉全部俘虏!”
由于有朝香宫十分明确的命令,日军在南京大开杀戒。中岛今朝吾所部在乌龙山、幕府山炮台附近俘虏中国士兵14777名,全部被惨无人道地“处理”,这个数字是日本记者的统计,随后柳川平助及其日本9个师团也开始在各地屠杀。
不仅如此,朝香鸠彦又以“城外的宿营地不足”和“由于缺水而不敷使用”为由,宣布城外的日军部队可随意在南京城内选择宿营地。
这一连串险恶无比的命令一发出,南京城顿时成为人间地狱,在长达六周的时间内,导致中国军民逾30万人被杀,遭受奸淫、抢劫的人数更是难以统计。
可以说南京大屠杀的一切诱因都是这个皇族恶魔引发的,李国耀相信,只要干掉这家伙,到时候他说的话就没有人会不相信。
然而,像朝香鸠彦王这样的重要将领,身边肯定不乏重兵保护,李国耀想要刺杀他其难度不亚于登天,为此李国耀在心里不断地咒骂这狗比系统太坑爹。
(https://www.zbbwx.net/book/3851209/1060218.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