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院试前夕
襄阳距荆州有近四五百公里里路途,即便他们乘坐马车也花费了将近十天时间,这还只是轻装简行。
他这才知道什么叫做舟车劳顿,如果没有严寿空出来这么长的调养时间,他还真不一定能够习惯。
因为时间充足,所以一路上大家并没有猛猛赶路,而是能住店就住店,不能住店也要留宿村庄。
基本没有住过野外,因此也浪费了不少时间。
倒不是严寿贪图享受,而是他知道,如果出现意外,他襄阳县这一届的苗子怕是都要夭折,他不敢赌。
好在县学有县衙的财政支撑,要不然还真没什么底子。
即便这一路游山玩水,到达荆州城的时候,一众学子也被晃得头昏眼花,精疲力尽。
王清晨还好一些,毕竟从小就不惜脚力,加之晨练不缺,所以身体还算硬朗。
但是严老头可就惨了,一把老骨头都快散了架了。
所以到达荆州城的第一时间就去襄阳县在此的据点休息去了。
这里是襄阳县四大家族集资修建的酒楼名曰襄阳驿馆,平时接待一下四大家的商队。。
同时也给官府人员提供歇脚,因为官办驿站寻常小吏概不接待,这也算是大家的默契。
在这里,他也碰到了汉江书院此次参加院试的三名学子,都是二十左右的年纪。。
看到王清晨也没吃惊还以为是伺候哪位学子的书童。
他并不知道,也不在意。
此时他更想逛一逛荆州城,但是首先要给自家师傅安排一剂汤药。
要不然舟车劳顿最是伤身,阴邪入体再生病端就不好了。
简单三味药,黄芪甘草各一钱,枸杞两钱(一钱五克,补气健身之效,摘自倪海厦经典药方),泡水饮用便可。
王清晨索性多买了一些,毕竟自己同窗状态也并不怎么样,就连他自己也喝了不少。
看着老爷子喝下状态好转缓缓睡去,他才独自出了驿馆的大门,观一观此方世界。
和襄阳相比,这里的城池更大,市井更加繁华,车马更加璀璨,有一瞬间让他感觉此处和前世也似曾相识。
王清晨四处闲逛,此时的荆州城集结了不少周边县城的才子,他在街道上便见到许多。
没有什么强烈的购买欲,简单吃了一碗别具特色的早堂面,他便回了驿馆,毕竟自家师父现在估计应该醒了。
经过数日的休养,大家基本都满血复活。
严寿这几天也在忙着考前诸多事宜,比如报到,复验身份,检核各县学政。
院试比王清晨想象中更加严格,各县学政均需到场。
如果本县学子出现意外还需要本县学政当庭处理,比如作弊、厅息(半场昏厥)、举报等等。
王清晨有点可怜这个小老头了,两年一次这种要命的经历,这身子骨还能撑几年啊?
他们这些学子的身份就比较简单了,第一重便是各学政担保;其二便是五人以上学子联保;其三还有身份案牍。
至于夫子结保,现在却是没有。
因为汉江书院只有三名童生参加院试,所以只能和县学诸多学子联保。
这其实是有风险的,一旦考前其中有人查出作弊,五人一并取消院试资格;
如果考中发现有人作弊,取消五人童生功名;
如果考后发现有人作弊,取消功名的同时还会取消科举资格。
所以联保的同时也鼓励相互检举揭发,这也是为了公平公正。
和王清晨联保的都是严寿信得过的,他可不想自己徒弟在这方面栽了跟头。
一连半月严寿都是早出晚归的忙活,他们赶考的学子则是陷入了复习。
背四书五经的,练习琴棋书画的,弓箭齐发的,驿馆里一时嘈杂的很。
所以拂晓反而是难得的清静,王清晨寻摸到一处河边,周围少有人烟。
但不妨碍他晨练,就连笛声也不会打扰到谁。
同时他也看到很多书生披着晨光,背着行囊进城赶考,没有家人相伴,没有师长相随。
只有孤身一人,这便是寒窗苦读学子,盼的便是一朝成名天下知。
但是,他们中能成功的可谓凤毛麟角。
和他们相比,他无疑是幸运的,不仅有师父的助力,还有家庭的温暖。
听严寿说今年来赶考的就有将近四百人。
其中多半是各地大家族的子嗣,其次是各地县学,再次各地书院,最次便是各地散修。
如此庞大的规模才只有四百余人,可见如今教育垄断之弊。
其大部分原因还是高昂的教育费用所致,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教育成本,但是这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整个三月,驿馆里都是闹哄哄的,甚至都没有其他各家商队入住,为的就是给赶考学子提供合适的环境。
但是这环境就是王清晨也只能叹息。
如此便只能看个人毅力。
三月底,
随着严寿带领众人到州府衙门报备(核实报考人数),院试正式进入倒计时。
这里没有查看考场一说,为的就是防备各学子提前作弊。
院试也不在衙门或者府学举办,而是有专门的考院和考房。
好在院试只有两天,一天考文试,一天抽考六艺。
临考前的气氛更加凝重,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是王清晨也能感同身受。
秀才才真正算是踏上科举这条路,和童生不同,秀才有诸多特权,
比如:见官不跪、免除徭役(附带家中两人)、免受普通刑罚(亦或以银代罚);
免除赋税(最多百亩土地);享受廪膳(享受国家津贴,粮食和银子)等,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诸多福利。
而童生则什么特权都没有。
所以天下才子才会心向往之。
王清晨也不能免俗,单见官不跪一项就足够了。
四月初三
宜纳采、订盟、开光、出行、解除
诸事皆宜
夜星高悬,王清晨和一众学子一起提着考篮,迎着晨雾,相伴前往考院,这让他想起了县试前的赶考场景。
考篮中不仅有笔墨砚台,还有干粮清水,毕竟一天时间耗费心力,不吃不喝可扛不住。
与之不同的是,大家更为沉默。
与他们相伴的只有四处巷子里传出来的犬吠,想必那里也有不知道多少学子正在前往考院的路上。
(https://www.zbbwx.net/book/3754546/4358424.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