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想要建个厂
好不容易来了一趟京都,自然是要带着二人游玩一番的。
张耀阳原本想买一部傻瓜照相机,叫啥海鸥的,价值800大洋。
这种需要找专业的照相馆,把胶片洗出来后再邮寄回来。
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收到,还要预付邮费。
如果遇上没良心的,还会被人放鸽子,直接就收不到。
正犹豫不决时,就看到老板放在一个角落里的拍立得,立马就弃了这傻瓜。
立拍立得,不用等待,又不是没钱,花个上千块买个方便,还要再多囤一点相片纸备用。
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那卖相机的老板,库房里的存货,全都被张耀阳搜刮干净,自然是喜得笑开颜,还打趣他是来进货的。
足足五大箱子的货,几千张的相片纸啊,这得用到猴年马月去。
张耀阳也没解释那么多,他的随身仓库大得很,现在都被腾空得差不多,再多一些也不怕。
这种玩意儿到了后世,也是会变成古董的,喜欢收藏的人挺多,反正总是不亏的。
开着车子,一路去各种公园古建筑打卡,还是挺方便的。
这年月,还没有人有闲钱出门旅游的,所以,不管是去哪里,人流并不多,玩耍的时候根本不需要排队。
这些景点,有的是不收门票的,收也是很便宜的那种。
比如去皇城故宫这种景点,一人也才10块钱,十三皇陵才五毛,其余的那些也才一块,两块的,游览一天下来,连50块钱都花不掉。
对于张耀阳而言,这真的很便宜了,但是在张永寿和陈二狗看来,已经贵得离谱,放在半年前,这50块钱可以是村里人家,一年的收入了。
他们节俭习惯了,在玩了两天后,果断地决定打道回府,不让张耀阳再乱花钱。
张耀阳也知道再玩下去,会增加他们心里的负担,花钱这种事情,还是得慢慢地潜移默化地改变。
于是,转身去买了一些旅游纪念品,本地特产之类的,这才在第三天清晨,赶到庞德龙的公司门口。
他是来接人的,当时和庞德龙约好的一起回赵家村,后面推迟了几天,但都有特意来交代过,算是有始有终。
结果,却是等了一场空,庞德龙很是遗憾地表示,他的那些朋友都有事情抽不开身,以后有机会的话,会再约。
张耀阳笑了笑,没有告诉对方,这一次不跟着一起走的话,下一次,可能就会遥遥无期了。
毕竟,他不会站在原地,永远等着别人。
此时的庞德龙,早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气定神闲,苍老了很多。
因为张耀阳的出现,他虽然揪出很多囊虫,但也元气大伤,想要挺过这一关,还是挺难的。
人生无常,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会一帆风顺下去,只能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路,不留遗憾就好。
对方的遭遇虽因他而起,却也无力相助,只能盼他自度。
挥手告别后,父子三人头也不回地向着赵家村所在的地方奔去。
或许是严打过的关系,这一路格外顺畅,沿途还欣赏到很多平时看不到的美好风景。
陈二狗跑了这么老远的一趟,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后,过往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外面的世界,和村子里面的完全不一样,他很向往这样的日子,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孩子进入那等金碧辉煌的世界时,不再像自己一无所知。
这几天,他都记不清自己出了多少洋相了,出门乱吐痰,被人罚款了。
路边的草丛里随地大小便,又被罚了。
进个旋转玻璃门,差点一直被困在里面出不来。
买东西讨价还价,声音太大像放炮,不是被路人拉住早已经干了一架。
走路不小心撞到人,对方用外语飙脏话,根本听不懂,还是张耀阳用外语回敬一番后帮他找回场子。
吃东西吧唧嘴,被人指指点点没家教。
……
只有离开这井底,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自己真的很无知,也很浅薄。
他不能让孩子继续窝在这个小山村,重复这样的老路,只有继续跟着张耀阳赶山,才是他唯一的出路。
然而,就在他都以为,自己有生之年,只能干这个活计的时候,张耀阳却给他画了一幅更大的蓝图。
他们要建厂了。
一个令人想象不到的食品加工厂,那些山上的东西,不管是野果还是蘑菇,是竹笋干还是坚果,都可以加工后,弄个精美的包装再卖到国外去。
就专门挣老外的钱,价格死命的贵。
赵家村什么都没有,就连人都挺少,只是300来户的小村落。
但是山野地盘还是挺多的,现在大多还是荒草地,没有被人利用起来。
得知张耀阳要建厂,以后村里的老少爷们儿都能去上工挣钱后,不用他多张罗,就已经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
有的说自己手脚麻利,很会干活,再苦再累都不怕,只要有工钱拿,干啥都愿意。
有的说自己力气大,管抬管扛,重活都能包了。
有的则直接表示自己有小学文化,能识几个字,可以负责登记管理。
更有的泥瓦土木匠人,听到风声而来,热情地给他划出几块地皮,都是合适建厂的好地方,没有人要的荒滩地,离着公路和村子都很近。
只等他选好地址后,就去找村里面的人,想办法将地批下来,就能紧锣密鼓地干起来。
这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的事情,但不着急,张耀阳有的是时间筹办这个事,也有专门的人选帮自己跑,并不指望村子里面这些人。
村委这些人,平时连个传达文件的活都干不利索,根本不合适参与这些重大项目,只需要他们适当地出个面,走个流程就行。
最为可怕的是,自打那村长魏胜军被赵小翠杀人事件吓跑后,村子里面到现在还没有新村长的任命书下来,想找人帮忙都办不到。
当晚,他没有睡在赵家村的家里面,而是去了青阳镇的国营饭店,找到了一脸郁郁寡欢的老师傅。
这家伙此时愁眉不展,似乎有什么心事。
用赶山人系统扫描了一下,原来是其年纪大了,已经到了49岁,眼瞅着再干几年就要退休了,但是偏偏政策变化太大,这个国营饭店经营不善,就要关门倒闭。
他们这些老员工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适当的经济补偿,发放一次性的安置费。
以他工作了二十年的工龄来计算,他可以拿到6000块钱的补偿金。
第二种就是买断工龄,工作一年大概是补偿500元,算下来是一万块钱。
在这个年代听起来有些多,但实际上,不管是选哪一种都是失去工作了,心理的落差太大,自然是不痛快的。
(https://www.zbbwx.net/book/3687462/5787857.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