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争名夺利最新 > 第四百六十七章:大明一定会爆发学运!

第四百六十七章:大明一定会爆发学运!


“听说了吗,倭国向燕王献土献民呢!”

“啥是献土献民?”

“这都不懂!?就是把国土和百姓献给燕王殿下,从此倭国的国土就是燕国的国土,倭人也就变成燕人了。”

“啊!倭人为啥这么做?俺只听说过两个朝廷打生打死,就从没听说,一个朝廷主动向另一个朝廷献土献民。”

“嗨,这有啥好奇怪的,仰慕燕王、仰慕燕王燕藩的一切事情呗,其实俺也想变成燕王的子民,俺这段时间,就和家里人商量,是不是移民到燕藩内,这一眼望去,看不到一点亮堂的日子,俺是过够了。”

“可不嘛,以前还没觉得,自从看见燕王燕藩治下的百姓,还能过上,这样一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俺也琢磨着,是不是迁徙到燕藩。”

……

小早川仲业走了。

可献土献民之事,却在金陵城尘嚣喧上,倭国的献土献民,很快就演变成一股,对比燕藩和大明的大讨论。

在这股讨论中。

迁徙成了百姓热议的焦点。

啪!

吕府。

吕本书房。

黄子澄猛地拍手,激动起身,嚷嚷道:“看吧,看吧!太子爷就是心慈手软,就是太顾念和朱四郎的兄弟情谊了,看吧,现在好了!外面全都在议论献土献民,更有一群脑后生反骨的愚民,大肆讨论要不要迁徙到燕藩!”

“这就是文明高度、文化正统之争失败的后果啊!”

黄子澄激动的连连拍手。

情绪激动时,口不择言道:“恩师,胡相,索性现在朱四郎身边的海军陆战队也不在了,要不然,咱们一不做二不休……”

“住嘴!”

当啷!

吕本怒叱一声,手中端着的茶盏掉落在地。

刹那间,书房寂无声息。

所有人都看着吕本。

吕本湿淋淋的双手,剧烈哆嗦着,脸无比苍白。

其实,不光吕本。

看着吕本的胡惟庸、齐泰,也脸色苍白无比。

就连被呵斥息声的黄子澄,此刻情绪冷静下来,不想丢面子,努力保持冷静镇定。

可任谁都能看出,黄子澄身子剧烈的哆嗦。

安静中。

胡惟庸起身,快步走到门口,确定整个书房所在别院,空无一人,暗暗松了口气。

走回去,重新落座。

端起茶杯。

一手端着茶杯,一手捏着杯盖,撇去浮在上面的茶叶。

杯盖和杯壁摩擦,发出的轻微响动。

仿佛唤醒时间的特殊暗号。

吕本三人齐齐回神。

齐泰下意识往门口看了眼,确定无人,端起温热的茶杯,双手捧着,隐隐哆嗦。

吕本忙拿出手帕,低头擦拭茶杯掉落,泼在衣服上的茶叶。

黄子澄脸色阴晴不定变幻着。

双腿没有一丝力气,努力了好一会儿,才颤颤巍巍坐回原处。

哎!

胡惟庸努力控制着颤抖的双手,把这一幕看在眼里,默默叹了口气。

朱皇帝、朱四郎!

这对父子都活着,给大家带来的恐惧太强烈了。

现在除掉朱四郎,其实并不难。

京营中,就有他们扶持的一位,最善练新军的‘新式将领’。

弄点兵将、火铳出来,除掉朱四郎并不难。

可朱皇帝活着,怎么收场?

黄子澄情绪激动,口无遮拦,可他冷静后,也明显知道,现在杀朱四郎的后果。

以朱皇帝现在对朱四郎的喜爱。

朱四郎若是出事。

就算把天翻了,朱皇帝恐怕也要彻查到底。

他们这些人,九族都得被朱皇帝杀绝。

甚至,因为他们这群人是太子系的缘故,就连太子都可能被牵连。

这可不是他胡思乱想瞎揣测。

即便太子没有参与。

可太子系的人谋害朱四郎。

太子一个御下不严跑不了。

现在不是洪武九年了。

朱四郎在朱皇帝心中的地位、分量重的很,大家一直怀疑,太子如今可能都比不上朱四郎。

到时候,即便太子没参与,皇帝也可能迁怒太子。

肯定倒是不可能虎毒食子。

但太子这个储君,怕是做不成喽!

朱皇帝极有可能,直接舍弃太子,扶持太孙朱雄英克成大统。

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所以,朱皇帝活着时,杀朱四郎。

不但他们要被灭九族,朱皇帝恐怕还会舍弃太子,直接扶持朱雄英。

同时,还可能发疯利用此事,用血腥的手段,株连清洗掉保守派,为太孙朱雄英未来革新,创造局面。

……

吕本擦干净衣服上的茶叶,手哆嗦着,攥着手帕按在桌子上,用这种办法,控制身体不受控制的颤抖,视线落在讷讷出神的黄子澄身上,“这样冒冒失失的话,以后就不要说了,你年纪也不小了,朱皇帝还活着!”

“是是是,恩师,学生知错了。”黄子澄声音颤抖,连连点头,双手撑着椅子扶手想起来,可浑身无力,怎么也起不来。

胡惟庸看了眼吕本,从吕本这番话,他就知道,吕本也把此时杀朱四郎的后果,看的一清二楚了。

这很好。

他就怕,倒燕联盟内部,有太多类似黄子澄这样的糊涂蛋。

现在还不到时机。

得等!

等朱皇帝驾崩!

这父子两活着时,对付任何一个人,都会引来地狱般灾难。

可只要其中一人死了。

另一人就好对付了。

当然,朱皇帝驾崩后,绞杀朱四郎的时间段,也只有太子在位期间。

若是抓不住这个时间空窗。

等朱雄英继位,那就又会形成类似朱皇帝、朱四郎双龙同朝的局面。

朱皇帝原本打算,让太子和朱四郎形成这样的局面。

只是,后来发现,太子和朱四郎,无法形成,类似他和朱四郎双龙同朝的局面。

于是,把所有的厚望,就寄托在朱四郎、朱雄英这对叔侄身上。

事实表明,朱四郎和朱雄英这对叔侄,的确没有让朱皇帝失望。

这就是他们一致认为,太子现在在朱皇帝心中,已经成为新旧大明过渡储君的原因。

只要等到朱皇帝驾崩,倒燕联盟隐藏在太子的羽翼下,促使太子,发动整个大明的力量,绞杀朱四郎及其燕藩。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这群代表保守派的倒燕联盟要壮大。

一旦太子驾崩,就解决掉继承人朱雄英。

到时候,无论是扶持朱允炆,亦或是扶持其他皇孙,都由他们倒燕联盟说了算!

胡惟庸收敛思绪,看向齐泰,“齐泰,你这个礼部右侍郎分工中,有负责国子监这一摊子,国子监是什么反应?”

他特别需要知道,国子监的青年读书人,对献土献民有什么反应。

齐泰放下一直端着,没喝一口的茶杯,“胡相,国子监的情况也不好啊,先有宋濂主动请求去燕藩,这几天,那个戏子杨杰的剧组团队,天天在国子监演新梁祝,这个新梁祝,太蛊惑人心了,我去看了几回,隐约觉得,根本就是披着儿女情长的皮,在批判东晋的门阀集团腐朽肮脏,甚至,我怀疑,这部所谓的新编梁祝舞台剧,就是在借古讽今!”

“比如祝英台刚去书院和先生对答,安排座位的一幕,先生问乘坐几辆车来的?是牛车?马车?驴车?吃饭时吃几个菜,祝英台回答和书院山长家一起吃……”

“加上几个配角的演绎,观看时令人捧腹大笑,可笑过后,我观那些正在看的青年读书人,全都沉默,甚至,隐隐露出感同身受之状……”

……

胡惟庸唇角抽抽,脸各位凝重。

他没去看。

虽然朱皇帝下旨了,朝中官员,无论品级,以及已经不为官的都可以去看。

可他为了争一口气,非但自己不去看,就连家里人,都严禁去看。

虽然这些天,住在朱紫巷的孩子们,都在巷口叽叽喳喳,为了谁扮梁山伯、谁扮祝英台,谁扮大坏蛋马文才吵得叽叽喳喳。

但他对这新编梁祝的内容知道的并不多。

也并未特别重视。

现在听齐泰描绘其中的一个片段,才真正意识到问题严重性。

这个入学分派座位的片段。

恰恰印证了,现在很多青年读书人,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因为出身高低,在课堂中被区别对待。

同样折射出了,大明内部,严重的尊卑贵贱之分!

蛊惑性太强了。

怪不得,方孝孺这个革新余孽,想要把这梁祝舞台剧,照搬回中原。

对许许多多青年读书人的鼓动性太强了。

即便很多士绅人家出身的读书人,在这个尊贵卑贱等级无处不在的环境中。

求学过程中。

也总会遇到,比他们身份更高的同窗。

也受到过这样那样的委屈。

以前大家都习惯了。

所以每个人,都削尖脑袋,争着做人上人,以求地位高一点、再高一点。

可燕藩给出了另一种出路。

所有人都要被制度框架,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

没有人的身份特别高。

民间社会的整体风气中,没有那种强烈的尊卑贵贱。

他虽然没去过燕藩。

这些年,也一直关注。

据说,有钱人家雇佣的仆从,都不叫仆从家丁了。

叫雇工!

至于那种常驻雇主家的仆从,大多都是同姓、同村。

在家里面,雇主也不会对这些人非打即骂了。

雇主家的家人,会称这些人吴嫂、王婶之类的带有尊敬的敬称。

因为如果燕藩的富人,学大明这样对仆人非打即骂,大多数人,没人干!

因为人家去工厂能拿身股、做农民,乡土村社百姓地位现在也不差,官员不敢把百姓当牲口对待,并且,搞乡土村社也能富裕。

这么多出路,谁还愿意给别人当仆从。

燕藩特殊政体制度下。

百姓出路多,政经地位的提高。

发展形成了一种,迅速消灭尊卑贵贱,人与人之间,关系较为平等,社会风气平和的特殊人文环境。

一部梁祝舞台剧,唤醒青年读书人求学路上所遇,不公正区别对待的委屈,而燕藩又在削尖脑袋做人上人之外,给出了另一条出路。

一群愣头青,看了这样一部舞台剧。

可想而知,会发生什么!

这就是邪端啊!

妖风邪气,真的要弥漫进入大明了!

恐怕,到时候,很多愣头青青年读书人,哪怕出身士绅,都会造自家的反!

太可怕了!

可现在根本无法阻止,方希直和太子同为宋濂的关门弟子,若是太子不是皇子,还得称呼方希直一声师兄呢!

太子庇护方希直。

而朱皇帝又支持方希直搞。

虽然离开金陵城,到了地方上,地方保守派能给方希直设置障碍。

但终究无法直接将此事扼杀。

此等妖风邪气一旦蔓延开来,必将蛊惑一大批青年读书人。

……

胡惟庸一边思索,一边听着。

“据杨杰团队预告,几天后,大年当天,他们的舞台剧就要来到最高潮,也是整个舞台剧最为精华、精彩的一部分,祝母与梁山伯的矛盾。”

“现在,国子监的读书人都盼着这一天,而且,据传,陛下已经对外宣布,大年这一天,陛下不会在宫里看了,也要去国子监看看,我猜测,陛下也已经察觉,这部舞台剧针砭时弊,借古讽今的内核,也想在这个剧情高潮处,去看看国子监读书人的反应。”

齐泰略微停顿,看了看吕本三人,见三人脸色很不好,还是继续说道:“至于献土献民这件事传出去后,的确在国子监引起很大震动,对于百姓来说,献土献民之事让他们更向往燕藩,很多人生出迁徙燕藩的念头,他们只是想着吃饱吃好,可对于国子监的读书人来说,却十分清楚,这献土献民能在周王朝灭亡之后几千年重现,意味着什么。”

“可以说,国子监的读书人已经明悟了,这场文明高度、文化正统之争,燕藩已经略胜大明一头。”

“同时,也恰是献土献民之事发生后,促使国子监的读书人,更加重视这部新编梁祝,更加喜爱这股妖风邪气。”

哼!

微哼声响起。

众人齐齐看向吕本。

吕本环视众人,冷笑道:“献土献民?咱们都知道,大野五郎叛乱集团,现在只是掌控了倭国三分之一的疆域罢了,本身代表不了倭国,其次,他朱四郎也极有可能,在出兵倭国这件事上,狠狠栽个跟头!”

胡惟庸眉角微挑,忙追问:“吕大人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吗?”

吕本含笑点头,抚须,得意洋洋道:“这也是我今天召集你们来府的主要目的,前天,也就是送走小早川仲业的第二天,朱四郎造访了东宫,和太子提及,希望由太子,通过王美人联络高丽国,他出兵倭国,需要在高丽借用一个港口,作为后勤补给点……”

“你们知道为什么,他明明可以直接在鹿儿岛大野五郎叛乱集团的疆域内直接登陆,却要在高丽接一个后勤补给点吗?”

胡惟庸恨极了吕本炫耀式卖关子,可还是耐心等着。

“因为他怕失败!对太子,他没有任何隐瞒,他提及了倭国现在的现状,诸侯集团,把灭倭皇全族的脏水泼在了大野五郎叛乱集团身上,倭皇可和咱们中原的皇帝不同,这个存在千年的万世一系,可是倭国百姓的精神象征……”

……

“朱四郎对太子说,此番兵入倭国,可能面临正面作战,以及倭国百姓四面八方的游击袭扰战,我虽然不懂兵事,可允炆说,当时,朱四郎的神情十分严肃凝重。”

“朱四郎这个人,咱们都了解,这是个阴狠狡诈之徒,现在,这样一个人都十分谨慎,可想而知,此战的困难。”

“咱们就把他,极有可能兵败的消息,以及正面战,后方游击袭扰战传扬出去,定能遏制现在这股献土献民热潮!”

胡惟庸含笑点头。

……

翌日。

一股关于朱棣此番入倭作战,极有可能兵败的消息,就传开了。

“听说了吗,现在金陵城内的意见领袖又在说什么,燕王入倭帮助穷苦一方,打击贪腐倭国联军的作战,极有可能失败。”

“哈哈,这些意见领袖的话你也听?还记不记得,王爷回朝助战北征过程中,这群意见领袖都预判了什么?”

“这回不一样,俺觉得,这回这些人说的有板有眼,什么正面战,后方百姓游击战,一旦燕王入倭作战,就会陷入什么汪洋大海。”

“对对对,俺也觉得有些道理。”

……

会同馆。

临近过年了。

朱棣一家,以及东旭一群孩子,采绿的父母兄弟,全都搬到了大明招待邦国的会同馆内。

书房。

“学生解缙拜见王爷。”

年轻读书人,站在朱棣书案前,郑重作揖。

朱棣含笑看着,这个历史上,被‘他’杀了的家伙。

没想到,对方会主动来找他。

“免了。”朱棣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解缙谢恩后,坐下。

等宫中派出来的侍女,上茶离开后。

朱棣指着解缙脸上的淤青,笑问:“下雪路滑,弄出来的?”

解缙忙讪笑,抬手用宽大衣袖遮挡,羞于启口讪笑道:“被人打了。”

哈哈……

朱棣心中大笑,这家伙‘嘴贱’被打好像也合情合理。

解缙瞧着朱棣难掩的笑意,顿感委屈,放下衣袖,说道:“学生替王爷辩解,被同窗打了。”

朱棣微微错愕,“替我辩解?何事?”

这家伙在他北征时期,倒是的确替他辩解过。

他也是离开大明,回到东番后,才听妙云闲聊提及。

解缙看着朱棣,询问:“王爷,正面作战,后方游击袭扰之说,王爷听说过吗?以王爷的军事能力,有破解之法吗?能打赢吗?学生就是因此事,和金陵城的一些人辩论,辩论中,谁都不服谁,最后就动手了,当然,学生也没吃亏,他们虽然人多,可受伤情况比我严重!”

这家伙还真是好风骨。

朱棣腹语暗笑。

随即摇头道:“军事哪有十成十的把握,只要有五成机会,作为一个领兵将领,就满足发动战争的条件了,我现在最多有五成把握,你不要小看人民战争中,正面作战,配合游击战的威力……”

……

解缙既然找上门了。

虽然不清楚对方有什么目的。

但之前以及这次,都帮他说话,还挨了打,对其讲一讲人民的威力,也没什么不可。

解缙听着,渐渐陷入沉思。

直到朱棣说完许久后。

才回神。

起身,郑重一拜,作揖道:“王爷果然和其他人不一样,学生毛遂自荐,想追随王爷,并且,想跟着王爷入倭征战,不知王爷能否给学生这个机会。”

毛遂自荐?

这就是解缙来会同馆的目的?

解缙等不到朱棣肯定答复。

紧张焦急,悄悄抬头。

其实,上次燕王北征他就想毛遂自荐了。

可没想到,燕王直接从河北走了。

后来,燕藩的各种消息传回来后,他就坐不住了,多次去迁民办事处打听。

老父亲劝说阻止。

前年,家中双亲相继辞世。

这回他没顾虑了。

刚准备迁民燕藩,新麻烦又出现了。

以前的先生、同窗,甚至还有几位,有名望的太子系官员劝说他不要走。

毕竟。

他已经小有才名了。

虽然尚未考举人,那是他不愿过早为官,想多看看四处转转,看看民间百态罢了。

他若想考举人。

状元不敢打包票。

但榜上有名,他从不怀疑。

关心他的人,说他去燕藩屈才了。

太子系的官员则是不想他这样一个有了才名的人,去燕藩,给燕王增加影响力。

这回,他真的打定主意了。

定要去燕藩好好看看。

到底是什么样的燕藩,能让一个倭国割据集团,主动献土献民!

上位者,掌握权力,竟然肯让出来?

数千年了。

这等盛况,又出现了。

不过,没有出现在中原!

朱棣回神,看着解缙,提醒:“我们燕藩和大明不一样,不需要夸夸其谈的人,哪怕是才能出众,这样的人,也没有发展前途,我们更需要实干家。当官也没有机会,吆五喝六,颐指气使,你这个金陵城意见领袖,确定要追随我?”

解缙唇角抽抽。

意见领袖这个叫法,据说还是燕王妃率先提出来。

燕王北征时期,从朱府传出来的。

燕王妃评价意见领袖那番话,也被传出来了。

如今,意见领袖可不是个褒义词。

和乱头养望等同!

解缙郑重一拜,“王爷,学生是反复思考做出的决定,学生这个年龄,做事情,已经绝非依靠冲动了。”

朱棣不可置否点头,“那好,我同意了,记住了,你择贤君,而我也在择贤臣,我给你一年时间,一年之后,你瞧不上我,可以随意自如离开,而我瞧不上你,我也会直接对你说。”

他不想让这家伙,再死在自己手上了。

没必要。

如果不合适,解缙走解缙的阳关道,他走他的独木桥。

“王爷光明磊落,臣折服!”解缙郑重跪倒。

他是真的佩服。

朱棣起身,边往外走,边说道:“我这里,不兴跪拜这一套,首先从这一条开始学起。”

解缙起身,看着朱棣爽朗丢下一句话,大步离开的背影,不由笑了,自言自语道:“如此雄主,若不追随,此生后悔!”

……

当晚。

徐妙云一边用小脚帮朱棣搓脚,一边询问:“正面作战,后方游击战这些,你通过东宫属官,传出去,是故意的对吧?”

朱棣笑笑,抓住徐妙云白嫩的小手,轻轻拍拍,“什么也瞒不了你,对,我就是故意的,这次小早川仲业突然跑来献土献民,完全不在我的设想中,这对提高咱们燕藩的文明、文化影响力当然是好事,可对于大明这边的保守派,却会产生强烈刺激。”

“我把海军、海军陆战队,全都派出去稳定倭国局势,难保,一些考虑不周全的蠢货,趁着咱们身边无人保护,做什么蠢事。”

父皇还活着,大概率,不会有人敢做这种蠢事。

可万一呢?

“现在把入倭真实存在的困难,放出去,能安抚受刺激的保守派,事实,我的判断没有错,突然冒出的这股评价咱们兵入倭国的声浪,应该就是某些保守派放出去的,现在这些人,应该就盼着咱们接下来兵入倭国兵败。”

“这段时间,这些人就不会铤而走险了。”

徐妙云笑笑,“你把这些人耍的团团转。”

“也不算耍他们,这的确是,接下来兵入倭国的实际困难,若非如此,我也不必在高丽借一块后勤补给地。”

徐妙云点点头,继而莞尔道:“听说,王美人特别积极,主动给母国的父兄写了一封信?”

朱棣点头后。

徐妙云笑的更欢乐了,揶揄:“听说,当初高丽国和亲的对象,似乎是你……”

“徐大丫,这种飞天老陈醋,你都要乱吃?”

“谁吃了!我就是觉得有趣,也不知,王美人有没有后悔……啊……我错了,我错了……”

……

大年当天。

中午后。

朱紫巷。

一群穿着华贵新衣服的少爷小姐、女眷,纷纷迫不及待涌出府门。

“娘,快点,要开演了。”

“今天可是祝母和梁山伯的矛盾爆发点,也不知,祝母要如何羞辱梁山伯,这个梁山伯,真是没点自知之明,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娘,你说什么呢!你怎么一副反派嘴脸!”

“臭小子,老娘就是反派!你要是将来敢给老娘娶个穷人家的野丫头,老娘打断你的腿!”

“那我要是娶个春晓嫂子那样的呢?瞧瞧人家春晓嫂子现在可是燕王燕藩的大医官!就连耿瑄哥,现在都是一名标统了!”

少年的话,不但让其母亲瞬间沉默。

其他叽叽喳喳,热闹议论的大人,也顿时安静,默默坐上马车。

此番回来,耿瑄带着媳妇春晓回过朱紫巷耿家。

虽然耿家没让耿瑄夫妇进门。

可朱紫巷谁家不羡慕呢。

就连耿瑄的几个嫂子,背后都酸溜溜说说什么,耿瑄走狗屎运,捡了个村姑做媳妇儿,没成想,还捡了块宝,凭借裙带关系,年轻轻,就成了燕藩一名标统。

走到了所有同龄孩子的前面。

其实,这几个嫂子,就是酸罢了。

耿瑄此番回来,和朱紫巷的长辈说话。

从穿着一身军服,任何时候,坐如钟,站如松以及得体的谈吐中,大家都知道。

昔日的二世祖。

在朱四郎的教导下,已经成才了。

而且,人家耿瑄也不是凭裙带当上标统的。

据说,那是在平定吕宋的数年战斗中,一刀一枪搏来的。

期间,还传回,耿瑄在丛林和部落反叛势力战斗重伤的消息。

耿母和大家说起此事,还边哭边骂。

……

午后三点。

朱棣一行人出现在国子监外。

朱樉等人已经到了,在门口等着。

朱棣下车后。

朱樉为首一群兄弟迎上来。

朱棣询问:“父皇和大哥到了吗?”

父皇这些天,都是在宫里看杨杰他们演梁祝。

今天却要来国子监。

目的嘛。

他多少也知道一点。

看看青年读书人,看了这部针砭时弊,借古讽今的新编梁祝后,会有什么反应。

朱樉笑道:“还没,宫里人多,行动一下麻烦,还得等会儿,老四,国子监那群读书人可都等着你,要不要先进去?”

朱棣含笑摇头。

他不想再刺激大明的保守派了。

方希直头铁,要照搬梁祝,回大明组建剧组。

他可以预见。

未来的大名,恐怕会发生一场激烈的学运。

也就是读书人运动。

今天看完这一集。

他也有很多话叮嘱雄英,关于这场,未来数年后,可能发生的学运。

大明现在的情况。

若想革新除旧。

其实,一场学运是必不可少的。

未来在青年读书人。

这一点,方希直其实就看的很清楚,所以,要把新编梁祝搬回大明。

朱棡走到朱棣身边,揽住朱棣肩头,用了用力,“好多年,大年团圆夜,缺老四你,今天,父皇母后肯定高兴,我们也很高兴!”

朱樉闻言,抬手默默拍了拍朱棣肩膀。

其他兄弟,也一时沉默。

从洪武九年后。

他们就再也没和老四、四哥一起吃年夜团圆饭了。

整整十六年了!

这十六年,此时回想一下,真是造化弄人,一时间,酸甜苦辣,让人不知该说什么好。

朱棣笑着瞪了眼朱棡,“大过年,你煽什么情。”

朱棡笑笑,扭头看向前方,低声询问:“是不是入倭作战,真的很凶险,有什么兄弟们能帮上忙的,你尽管开口,到时候,我们肯定都要去观战,每个人身边带一个营没问题,这么多兄弟,一人一个营,凑一个镇富足有余。”

一群王八蛋,都盼着老四栽跟头,他到要看,老四有这么多兄弟,怎么栽跟头!

朱棣扭头看着,眼巴巴看着他的兄弟们,笑道:“需要时,我一定会开口的!”


  (https://www.zbbwx.net/book/3620142/972258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