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全文阅读 > 第三百三十六章 曹斌那复杂的口碑

第三百三十六章 曹斌那复杂的口碑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一首定场诗过后,说书先生一拍醒木讲道:

“且说御驾来到真定府,见城外辽国兵马杀来,个个都如狼似虎,仿佛凶神恶煞。”

“一时间,百姓惶惧,众臣忧心,多有怯懦畏战者,纷纷进言暂避。”

“圣上见此,拔剑而起,奋而斫案,顾左右而言曰:‘朕亲临沙场,乃是为百姓而来,有言退者必如此案!’”

......

头一段故事就写出了皇帝英明睿武的高大形象,顿时将他吸引住了,不由眉开眼笑。

连因为受伤变得惨白的脸色也红润起来。

皇帝似乎想起了什么,看了曹斌一眼,训斥道:

“俊才,若朕没有记错,这东西是你的手下编造吧?”

“为何如此不符实情?”

曹斌连忙“委屈”道:

“臣只是对编者讲述了大概过程,细节方面却是他们自行填充。”

“此事与微臣无关啊!”

皇帝闻言,满意地点点头,这才摆手道:

“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

潘仁美见状,忙低声笑道:

“陛下,这不怪忠靖候,其实老臣也记不得细节。”

“只觉得这段故事,很符合陛下的形象。”

听到这话,包拯有些无语,他虽然没有亲临现场,但也知道这里面九成都是假的。

皇帝铸造良好形象,有助于百姓对朝廷产生信任,这点他是赞同的。

但他又担心皇帝在这些吹捧中迷失自我,所以有些不高兴。

历史上,有很多昏君就是这么一点点陷落的。

说到底,他还是有点看不惯这种溜须拍马的行为。

见包拯瞪自己,曹斌笑道:

“包大人可别瞪我,故事可都是王丞相亲自审核过的。”

皇帝咳嗽了一声,道:

“包卿家就不要计较了,俊才平日里公务繁忙,哪里有时间为属下讲述战事细节?”

“这些不过下边的人胡乱猜测而已。”

这次连潘仁美也无语了。

要说别人公务繁忙他赞同,要说曹斌没有时间,谁信?

就没有见过这么懒的人。

大部分公务靠属下,自己吃喝玩乐。

或许是因为曹斌权欲不大,若是自己,才舍不得下放这么多权柄。

其余食客听得津津有味,唯有方金枝一行人颇有不屑,其中一个男子低声嗤笑道:

“这种故事一听就是假的,亏得他们也信。”

随后,说书先生就说到了曹斌力战十将。

这算是故事的高潮,却并没有夸张,因为这件事本身就够夸张了。

只是增加了很多曹斌的心理描写。

重点突出了他的忠心和“家国情怀”,武艺反而削弱了不少。

俗话说,疾风知劲草。

擅长讲故事的都知道,主角面对的环境越险恶,越能体现他的品格......

这时,说书先生正说到:

“俗话说,主辱臣死,主忧臣劳,那忠靖候见圣上忧心,不由想到诸葛武侯鞠躬尽瘁之言。”

“一咬牙,一跺脚,暗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今日虽然百死无生,但也正是尽忠之时。”

“于是取过浑铁点钢枪,翻身上马,出城而去......”

听到这里,皇帝感动地热泪盈眶,抓住曹斌的手道:

“俊才,朕有负于你......”

见说书先生把曹斌的心理说得这么详细,皇帝想当然地以为,这是曹斌亲口描述。

曹斌不动声色地抽回事手,大义凛然道:

“陛下何必如此?这是臣的本分......”

他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渲染得有点过头了。

包拯却不住赞叹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非至诚之人,怎能说出如此至诚之言?”

“此句可做包某警身之言!”

曹斌连忙谦虚道:

“包大人也知道,曹某不通文墨,有感而发,有感而发......”

包拯看向曹斌的眼神更加喜爱,郑重道:

“就因为你不通文墨,才更显珍贵赤诚。”

说着,他又摇摇头道:

“不过,不读书终究不妥,本府有读书心得三卷,一会儿差人给你送到家里。”

“要努力上进啊!”

曹斌顿时愕然,确定自己坑了自己。

玛德,包拯这是又沾上自己了?

这时,说书先生已经开始讲述曹斌力战十将的高潮部分。

说得是险象环生、精彩至极。

在他嘴里,好像曹斌随时会被辽将干死......

食肆百姓正听得聚精会神,说书先生一拍醒木道:

“要听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食客们顿时不干了,嚷嚷道:

“接着说啊,曹斌虽然胜了,但辽军还没退啊。”

“玛德,拉屎拉一半,小心老子砍死你!”

说书先生见状,吓得连连作揖,苦笑道:

“后边的书,老朽还没背下来,少容片刻,少容片刻。”

说完,逃一般走了。

这时,食肆里已经沸沸扬扬地议论起来:

有人惊诧道:

“没想到曹斌这小子竟真有些能耐。”

“那可是辽人,听说个个如狼似虎,他竟然斗败了十员大将。”

听到这话,有人赞同道:

“曹斌不是个纨绔子弟吗,我在江南就听说过他,都说这人极为荒唐,不是个东西。”

此话一出,顿时惹了众怒,先前那人道:

“你们外地人懂个屁,我汴京男儿虽然平日荒唐。”

“但到了真格的时候,咱们不弱于人。”

“知道为啥皇帝老子,要封曹斌为神威忠靖候不?”

“那是因为曹斌武艺无人能敌,吓得辽人不敢出战,所以才有了这个封号。”

听到这话,皇帝含笑点头,对曹斌三人道:

“这人说的倒是不错,朕就是这个意思。”

这时,又有人说道:

“曹斌这厮虽然不靠谱吧,那也是我汴京儿郎,轮不到你们外地人说三道四。”

“再者说,曹斌这几年也没有干过什么坏事吧?”

听到这话,有人顿时点头赞同道:

“谁没个少年轻狂呢,我觉得吧,曹斌年岁渐长,肯定不会胡闹了......”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脸上与有荣焉。

曹斌没有想到,这次的宣传效果这么好,自己的口风竟然在汴京变得这么好了。

不过你们夸就夸,老翻旧账就没有意思了。


  (https://www.zbbwx.net/book/3616826/52578916.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