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背道而死 > 楔子:修仙改变命运的传说1

楔子:修仙改变命运的传说1


  〖导读:《背道而死》是《江湖似月牙》的续集,《江湖似月牙》是《背道而死》的前传。为了更好的叙说《背道而死》的故事,我们首先一起回顾《江湖似月牙》。〗

                  ……

                  〖袁齐栋相信了“修仙改变命运”的传说〗

                  ……

                  东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充满着传奇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神仙传说最多的时代,那时关于仙人族的传说在人间广为流传,人们深信人世间真的有神仙,相信神仙生活在世外桃源过着与世隔绝的逍遥生活。

                  杰出诗人陶渊明特意编著了闻名天下的《桃花源记》,记录了有人遇见神仙的经过。

                  《桃花源记》中说“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东晋。……”

                  那时候,人们相信神仙,喜欢修仙,常常幻想山林里遇到的采花姑娘就是仙姑,担心巷子里乞丐老头就是下凡神仙。幻想着推开门会看到神仙脚踏七色云彩驾临门前;有人甚至描述曾见神仙或耸身入云无翅而飞,或驾龙乘云上造天阶,或化鸟兽浮游青云翱翔名山,或化鱼龙潜行湖泊畅游大江大海。

                  那个时期,修仙之风盛行,人们始终梦想修仙的世界是那样美好,遥想江湖似月牙,风吹十里花。于是,许多人放下荣华富贵抛妻弃子隐居深山修炼长生不老之术,追求修仙登天去了。

                  ……

                  那时候,修仙在每一个人心中的世界像风像雨又像云,隐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深处,给人梦想,给人希望。即使饱读圣贤书,身怀惊世才华,立志一心苦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要有机缘,依然会推开心中关闭的那扇门走进梦幻般的修仙世界,遥想江湖似月牙,风吹十里花,如,袁齐栋。

                  ……

                  袁齐栋,陈郡阳夏县人,出生在东晋末年。

                  (编注:陈郡阳夏县,地名,现河南省太康县。)

                  ……

                  袁齐栋是一个有梦少年,也是一个追梦少年,从小就立志为华夏统一而读书。一直梦想着饱读圣贤书,怀旷世奇才,像张良、萧何一样辅佐一代明主重建大一统的大汉文明,然后光耀门楣,振兴袁家。

                  ……

                  袁齐栋自从六岁走进家族的学堂,就从没有走出过袁家别苑,只知道埋头读书,对于外面的世界没有半分杂念,真正做到了“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八岁那年听说父亲袁湛同父异母的小弟弟,那个比他自己大两岁的小叔叔袁滑上龙虎山修仙时,他还大骂袁滑乃是败家子,骂袁滑是袁家的不孝子孙。

                  可是,即使袁齐栋如此不相信神仙,因为有了一次遇仙记,袁齐栋还是相信了那个老神仙的话“修仙改变命运”。

                  ……

                  〖袁齐栋抛弃了陈娇娇,开始了他的修仙之旅〗

                  ……

                  那一天,袁齐栋与陈娇娇本该举行订婚大礼,天刚蒙蒙亮,袁齐栋却背着行囊毅然决然的离开了豪华温暖的家,抛弃了一直深深爱着自己的陈娇娇,奔赴龙虎山开始了他的修仙之旅。

                  ……

                  那一天,一心修仙的袁齐栋丝毫没有留意陈娇娇的感受。

                  ……

                  那一年,东晋义熙十四年,袁齐栋修仙去了,袁齐栋十九岁,陈娇娇也是十九岁。

                  陈娇娇与袁齐栋六岁定下娃娃亲,袁齐栋一直说要有了功名才迎娶陈娇娇,陈娇娇一等就是十四年。

                  十四年的等待,袁齐栋的功名没有得到,陈娇娇的花轿也没有等到,却等来了一句话“袁齐栋修仙去了”。

                  陈娇娇不堪承受这样的羞辱,上吊自杀了。

                  可是,陈娇娇自杀未遂,被家人救了下来。

                  ……

                  为了安慰陈娇娇,袁齐栋的父母捎信给陈娇娇,说婚礼只是推迟了,说袁齐栋只是为了振兴袁家一心一意去修仙了。

                  袁家还给陈娇娇讲了袁齐栋的遇险记,说袁齐栋因为相信“修仙改变命运”才去修仙的。

                  袁齐栋的父母说等儿子修成正果,短则三年,长则五年,袁齐栋一定回来迎娶陈家大小姐陈娇娇。

                  ……

                  〖六年里,袁齐栋只是跟着老神仙来到桃花林〗

                  ……

                  可是,袁齐栋的修仙不是三年,也不是五年,而是六年。

                  六年里,袁齐栋的修仙没有传奇,更没有精彩的故事。

                  ……

                  六年里,袁齐栋总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不是跟着师兄弟们打坐练功,砍柴挑水,就是躲在龙虎山的后山苦练老神仙交给他的一招剑法追云逐日,或者找一个地方偷偷的睡觉,早早进入梦乡,等待那个老神仙在他梦里出现。

                  ……

                  在袁齐栋的梦里,老神仙教会了袁齐栋练气运功的方法,还教会了袁齐栋那一招剑法追云逐日。

                  老神仙说,这招追云逐日乃是天下四大兵器之首追云剑的第一招,练成了可以修炼成仙,可以御剑飞行纵横天下,无惧牛鬼蛇神。

                  ……

                  六年里,袁齐栋总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六年里,老神仙总是把袁齐栋从梦中叫醒,背起袁齐栋的元神腾空而起,驾着一朵云彩翻越千山万水来到一个开满桃花的地方。

                  ……

                  那个地方叫桃花林。

                  ……

                  〖桃花林里住着的一对姐弟放牛娃〗

                  ……

                  桃花林在万花山下。

                  那里,满山遍野开满了桃花,粉里透红的桃花像胭脂渲染着整个山林。一阵春风拂来,朵朵桃花像一只只粉红色的蝴蝶扇动翅膀翩翩起舞,在连绵环山的桃花林中绽放出春天的气息,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图画,那样神秘,那样美丽,那样引人遐想。

                  ……

                  桃花林里住着的一对姐弟放牛娃,弟弟尊敬姐姐,姐姐疼爱着弟弟,两个人相亲相爱。

                  每天他们把牛牵到山下的小河边任它啃草,然后两个人坐在小河边有说有笑。然后,姐姐带着弟弟一起练功,与弟弟讲经说法。讲累了,姐姐就俯伏在弟弟的身上甜甜的睡去,任清凉的风拂过,等待夕阳慢慢滑下山脊。

                  黄昏时分,一幕晚霞挂在天边,他们就倒骑在水牛宽宽的脊背上,拿出笛子吹着悠扬的曲子慢悠悠地回到他们温暖的家,桃花林中的茅草屋。

                  夜晚,黑夜来临,丘白雪就会拉着牛饮川的手站在亭子前一起尽情欣赏亭子上的一副对联,然后搂着他数星星看月亮,看久了,丘白雪就会坐在亭子里的石凳上为牛饮川抚琴弹奏。

                  ……

                  那时,袁齐栋还不知道丘白雪弹奏的曲子叫《忘情》。

                  袁齐栋更不知道丘白雪弹奏的曲子叫《第三只眼》。听着这首曲子他有了超越自然的力量,有了超越常人的洞察力,他的武功修为大为精进。

                  ……

                  那时,袁齐栋也不知道桃花林亭子上的那副对联是丘白雪对牛饮川的真实思念,是他们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的真实写照。

                  ……

                  那时候,袁齐栋更不知道丘白雪与牛饮川是一对修炼了上千年的情侣。牛饮川只是因为一次受伤已经沉睡在牛的记忆里,忘记了过去,忘记了自己对丘白雪的爱,而丘白雪却一直深深地爱着牛饮川。

                  上千年了,丘白雪一直这样深深地爱着牛饮川,可是,牛饮川一直浑然不知,所以他们一直以姐弟相称,如姐弟一般生活在一起,而丘白雪却一直在苦苦的等待,等待着牛饮川的苏醒。

                  ……

                  那时候,袁齐栋一直这样远远地看着他们,静静地听着那个曲子,静静地看着那个亭子,对他们心中始终充满崇敬和敬仰。

                  ……

                  亭子不大,六根红木柱子,泛黄的竹片和茅草做成的顶,亭内青砖铺地,一张石桌,两张石凳。

                  正对茅草屋的两根红木柱子上写着一副对联。

                  上联:背负恩日日常思日日不忘;

                  下联:牵手情夜夜期盼夜夜难眠。

                  亭子正中央上书三个字:感恩亭。

                  ……


  (https://www.zbbwx.net/book/3608939/51229289.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