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家事:爸爸的爸爸叫外公 > 第004章 四姑娘爱上了

第004章 四姑娘爱上了


  四姑娘的大姐昭贤家在那样的年代,经常能分得多余的米面粮油,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是心照不宣的事,但是没人说这种事违法。

                  这种事情名义上没有占公家的便宜,实际上是钻了公家的空子,而且不钻空子都不行。

                  得到了好处,很少有人再去较真,倘若谁较真,不仅大伙没了好处,还会落得一身不是。

                  这像是一条定律,也是一个温床,自古以来这类事都难得糊涂,可是糊涂的结果注定助长了不该助长的东西。

                  四姑娘大姐家有这个条件,时常拿出一些粮油,接济一下娘家父母、姊妹。

                  四姑娘的父亲王奎虽然察觉出有些不对劲,也弄不出什么道理来,赶上了闹饥荒,有吃的总比饿着强。

                  这不,估摸着娘家这季节肯定又粮油不济,前两天,四姑娘大姐王昭贤约了四姑娘的二姐王昭弟一起来了。

                  大姐昭贤扛来三十多斤苞米面,二姐昭弟帮着拎来十多斤豆油。

                  大姐昭贤为四姑娘做了一套新衣服,二姐昭弟买了一条花头巾,特意送给四姑娘,作为她二十岁的生日礼物。

                  二十岁的大姑娘,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两位姐姐都开导四姑娘,以后不能再像小伙子似的风风火火,要收敛一下,有点大姑娘的样子,不然哪个好小伙愿意娶?

                  四姑娘表面上虽不以为然,可是心里却早有了主意,其实,她早就看上了牤子。

                  牤子不仅有体魄,有力气,会干活,而且识字读过不少书,说话风趣幽默,人却实诚得很。

                  牤子十六岁那年,一出校门就跟着远房亲戚去了四平火车站干起了装卸工。

                  干了三年,因为挣钱少,吃不饱,城镇户口问题解决不了,才又回到了幸福屯。

                  牤子经过城里这三年的历练,算是幸福屯年轻人中见过世面的,明白事理,也很有号召力。

                  幸福屯生产队的王奎队长早就看他是一把好手,让他当上了生产队打头的,准备栽培他将来接生产队长的班。

                  四姑娘和牤子两小无猜,从小一起长大。

                  牤子比四姑娘大两岁,小时候一起上学,一起玩耍,四姑娘没有亲哥哥,只当牤子是她的哥哥。长大了,特别是每天和牤子在一起干农活,牤子的一举一动都让她动心。

                  四姑娘为什么总愿意同男社员一起干活?如果说以前是因为她逞强好胜,后来她的一番心思全是为了多看牤子几眼,多和牤子说说话,巴不得牤子对她有点啥非分的举动。

                  别看她在别人眼里像假小子似的,暗地里少女怀春,晚上睡不着觉,就想着啥时候能和牤子哥卿卿我我在一起。

                  四姑娘时刻记挂着牤子,知道牤子经常吃不饱,家里又多了三十斤苞米面,她昨天晚上发面的时候心里就盘算好了,特意多和了两碗面,就等着今天多贴几个苞米面大饼子,心想着让牤子哥到她家来吃个饱饭。

                  四姑娘的母亲刘淑芬蒙在鼓里,还埋怨四姑娘把面和多了,她哪里知道四丫头原来是个鬼丫头。

                  牤子不糊涂,明明知道四姑娘喜欢他,有事没事总是纠缠着他,今天让他帮忙挑水,明天找他帮忙起猪圈的粪肥,回头给他煮两个鸡蛋,烧几个土豆、地瓜,揣几把炒熟的黄豆,这一回又吃上了焦黄的苞米面大饼子。

                  可是,牤子只把四姑娘当成自己好哥们,好妹妹,除此之外,毫无别的心思,甚至一点感觉都没有。

                  无论四姑娘在牤子面前怎么样百般殷勤,无论她如何向他大胆地表示爱慕之心,牤子仿佛就是一块木头,不仅无动于衷,而且有些腻烦,常常拿话揶揄这位痴情的假小子。

                  今天也不例外。

                  牤子在四姑娘家里一边吃着苞米面大饼子,一边耐着性子听四姑娘讲着苞米面的来历。

                  大饼子吃完了,四姑娘没话找话还想赖皮纠缠,牤子也不搭茬,只顾扑打几下手,抖掉手上的饼渣,然后,挑起水桶就往外走。

                  “你急什么,锅里还有呢。”四姑娘不愿意牤子这么快出去。

                  “谢谢,我吃饱了。”

                  牤子是这样说,其实,若要吃还能吃下几个。

                  牤子挑水桶出屋,四姑娘又跟了出来。

                  院子里,四姑娘的母亲刘淑芬见牤子又挑着水桶出来,心里高兴,说道:“牤子,不用你再挑水了,四丫头赶紧把扁担接过来。”

                  四姑娘一副坐享其成的样子,美滋滋地站在门口,哪里肯去接扁担。

                  “没事的,我把你家水缸挑满……婶儿做的大饼子太好吃了。”牤子没忘用恭维的话表示对吃饼子的谢意。

                  刘淑芬心里喜欢地说:“以后想吃啥,你就来我家,婶儿给你做。”

                  王奎队长走出菜园,没再客气,吩咐牤子说:“今天你带一伙壮劳力去后岗那片向阳地扬粪肥,我领妇女社员去社里戳苞米,挑豆种;

                  派你爹套辆马车,领两个半拉子劳力去沟里砍树枝准备做几个耢耙,再过几天,等大田地干爽了,陆续开始上犁杖,耙地;

                  让张木匠继续修理犁杖和播种农具,老蔫还去熏马粪。”

                  王奎队长说着今天生产队里的安排打算,牤子认真记在心里。

                  王奎队长十分信任地拍打一下牤子的肩膀接着说道:“今天社里的活儿由你来安排,吃完饭我先去社里,劈点儿秫秆棒,准备挑豆种,更主要的是让老顽童赶紧把豆饼收好,否则,这帮妇女像饿狼似的,一会儿还不都啃光了。”

                  王奎队长所说的“社”是指生产队大院,生产队社员习惯把那里称为“社”。

                  “行,大叔你放心。”

                  牤子答应着往出走,为四姑娘家又挑了三担水。

                  牤子每一次挑水回来,四姑娘都抓住时机给他吃的,牤子不吃,四姑娘就如同填鸭式的直接把大饼子送到他口中。

                  水缸装满了谁,牤子也吃饱了,出了四姑娘的家门,他抬头看看太阳,估摸着该上工了,就赶去十字路口。


  (https://www.zbbwx.net/book/3608889/52362986.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