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家事:爸爸的爸爸叫外公 > 第204章 百秋的结局

第204章 百秋的结局


  二赖子在西安县城用三轮车拉货赚钱,心里总有不安分之想,于是又去东辽河畔私会潘桃。

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这次去与潘桃鬼混,得到一个意外消息,潘桃声称怀上了他的种,他一再确认后,一夜都没有好心情。

第二日一早,他赶紧逃离潘桃的家,再不想见这位麻烦女人。

重新回到了西安县城,二赖子白天继续拉货,晚上睡在刘彤家的公房里,倒在炕上,幻想着有朝一日用糖衣炮弹把刘彤搞到手。

这小子虽说在外面乱搞,但他对百秋并无二心,估计百秋这几天就要临盆了,他在城里买了一大堆吃的用的,包括孩子用的摇篮,给孩子缝制衣服用的布料,满怀期待地回到幸福屯。

百秋这些日子一个人在家,活动不方便,母亲李桂香和秦小玉来帮忙做饭和洗涮,夜里秦小玉把小女儿派来与百秋一起同住,以防万一。

且说,这一日夜里,百秋突然疼痛难忍,有临盆分娩征兆,二赖子正好在家,赶紧出去找人帮忙接生。

生孩子虽然是一件大事,但也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幸福屯里经常有妇女生孩子,平时哪位妇女生孩子也没有多么娇贵。

以往,谁家生孩子都很少去请大夫,一般都是在屯子里一位接生婆。

幸福屯没有专职谁是接生婆,谁家生孩子,往往找一位有经验的年长妇女就帮助接生了。

二赖子平时不关心这事,不知道谁会接生,跑到父亲家把百秋要分娩的事告诉了父亲乔万福和秦小玉,又跑到牤子家告诉了百秋的父亲大倔子和母亲李桂香。

李桂香一边穿衣,一边让二赖子赶紧去请小梅的母亲。

小梅的母亲高秀兰干净仔细,手脚麻利,懂得多,又有好心肠,乐于助人,幸福屯很多妇女分娩时都找她帮忙。

高秀兰听说百秋要分娩,没有推脱,她麻利地准备了几样工具,跟着二赖子很快便来到了二赖子家中。

二赖子又叫醒左右邻居妇女赶来帮忙,大倔子、牤子和大憨也赶到二赖子家,站在院里等候,随时等候吩咐。

此时,在大伙的帮忙下,二赖子家里生火烧水,准备水盆,屋里点亮了几盏油灯,从炕席下拽出一堆干草铺在炕上……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百秋临盆。

此时的百秋躺在大炕铺好的干草上,疼痛难忍,不停地喊叫,额头上渗着汗珠。

百秋的母亲李桂香一边不停地为百秋擦拭汗珠,一边揶揄和安慰着百秋:“能忍就忍着点,我生过你们兄妹几个,也没像你这样娇贵,能有怎么疼,忍一会儿就过去了。”

小梅的母亲高秀兰不停地察看百秋临盆的动向。

高秀兰有不少接生经验,看着看着,觉得不对头,麻烦来了,孩子胎位不正,百秋孕身难产。

高秀兰和几位妇女都没见过这种情形,难不成孩子要横着出来?

高秀兰附在百秋母亲李桂香耳边悄声吩咐道:“快让人去请大夫,越快越好,孩子胎位不正。”

高秀兰吩咐完,尝试用土办法为胎儿顺位,可是努力了很久,不见什么效果。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百秋痛得几乎昏死过去,二赖子急得在外面直跺脚,听说媳妇难产,更是慌了手脚。

“这怎么办?怎么办?别人生孩子都特么顺顺当当的,怎么轮到我这儿就特么难产了。”二赖子道,“牤子,你平时啥都能耐,快帮你的妹妹想想办法?”

听说百秋难产,不用二赖子提醒,牤子说:“我这就去请大夫。”

说完,牤子迅速跑到奶牛场骑一匹马带一匹马去找大队医生王大夫。

且说,牤子骑马很快就来到生产三队,到了王大夫家门口,牤子进院敲门,王大夫的家人已经习惯了有人半夜敲门。

王大夫的老婆听到敲门声,问明是谁,什么意图后,对牤子说道:“不巧呀,俺家老王不在家,他被生产五队社员找去出诊了。”

牤子追问了一句:“知道是哪位社员找去的吗?”

王大夫的老婆说:“我不认识,是一位瘦瘦高高的男人,四十多岁的样子,好像是他老父亲病危。”

牤子无奈,按照王大夫老婆提供的线索,快马加鞭又跑到生产五队的社员家里找王大夫。

一进生产五队的屯子,牤子见人就问谁家老人生病了,还好很容易便找到了,王大夫正在一户社员家中抢救一名病危老人。

牤子赶到,三言两语向王大夫说明原因,可是,那位正在抢救的老人眼见奄奄一息,王大夫正在全力施救,没有分身之术,牤子只好等待。

此时,牤子想到了去其他生产大队请大夫,不熟悉不说,即便去了也可能请不到,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等王大夫处置完毕。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王大夫终于处置完了,没有耽搁,牤子便与王大夫各骑一匹马飞奔赶到二赖子家。

即使这样,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

平常半个时辰时间不算长,可是对正处于分娩状态的妇女和胎儿来说,这半个时辰是致命的。

此时的百秋,羊水早已经流尽,胎儿依然卡在子*宫口,小梅妈经过二赖子和牤子娘的同意,已经斗胆对百秋的宫口采取了侧切处理,但依然没有奏效。

胎儿已经不动了,百秋已经完全没有了力气,急得小梅妈和几位妇女一筹莫展。

二赖子在外屋只听得到百秋的惨叫声,却始终听不到孩子的叫声,他更是心急如焚。

百秋疼痛的叫声变得越来越微弱……

大伙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终于等来了王大夫。

王大夫没有耽搁,直奔产房,一边问明情况,一边查看。王大夫见状,剖宫产已经不可能,也没那个医疗条件。

眼见胎儿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紧急关头,王大夫让李桂香去征得二赖子的同意,保住百秋的命要紧。

二赖子虽然一百个不愿意,但他也是没有办法,指望着百秋能平平安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无奈之下,征得二赖子同意,王大夫将胎儿强行顺位拽出……

可是,让所有人不安的是,此时的百秋已经没了一丝力气,血流不止,几乎奄奄一息。

王大夫一边处置一边说:“赶紧备马车,准备去人民医院,晚了恐怕就来不及了。”

孩子没了,此时,二赖子早已不顾忌讳进了临时产房。

“为什么要去医院?到底怎么了?”二赖子看着脸色煞白的百秋,迫不及待地问王大夫。

“产妇产后流血,止不住,很危险。”王大夫毫不隐瞒。

二赖子傻眼了,顿时天晕地转。

大倔子和牤子骑马,大憨跟在后头一路小跑前往生产队大院套马车。

时间就是生命,可是所有准备都需要时间,百秋危在旦夕,时间却一分一秒地毫不留情。

马车套好了,把百秋抬到车上,二赖子、李桂香、王大夫陪同,直奔公社人民医院。

牤子骑马先行一步去医院联络大夫。

可是,所有的努力最终都成了徒劳,百秋因产后大流血,外加身体本来虚弱,还没等坚持到人民医院,就死在了半路上。

呜呼!

一个苦命人,一个可怜人,年仅二十岁,就这样遗憾地走了。

百秋从小惧怕父亲,性格孤僻,长大了暗恋果园青年小胖,无人撮合,自己又无法做主,眼睁睁看着小胖娶妻生子,她为此抑郁寡欢得了精神病,病痛一折磨她就是几年。

好在二赖子知道她的病根,对症施法,她才渐渐好了起来。

百秋嫁给二赖子,怀孕了,每天拖着沉重的身子,一直过着忍饥挨冻的清苦日子。

年前年后,二赖子挣钱了,百秋总算能吃得饱睡得暖了,可是好日子屈指可数才几天。

老天为什么不眷顾苦命人,就这样让百秋去了,还带走了她那未见天日的孩子。

安息吧,但愿百秋和未曾谋面的孩子能到天国去,那里或许只有快乐和幸福,没有苦痛和忧伤。

百秋走了,走得何其突然,二赖子和所有人的恸哭和哀伤已经无可挽回她年轻的生命,还有那个未曾来到这个世界的女婴。

二赖子失去了理智,把百秋和孩子的死归咎到小梅妈和牤子身上。

他怪小梅妈不懂接生,草菅人命,怪她为百秋做了侧切,才导致百秋产后大出血,怪她害死了百秋和他的孩子。

怪牤子没把百秋当回事,接大夫用了半个时辰时间,回来晚了,耽误了对百秋和孩子的施救。

小梅妈的确有些自责,但大伙都看见了,万般无奈情况下,她的做法也是迫不得已,就连王大夫都说她的处置没什么不妥。

牤子也非常自责,他自责自己平时对百秋关心不够,听之任之,太粗心大意,如果提前找大夫看看,也许就能幸免。

事已至此,痛恨、埋怨和自责都毫无意义,人死不能复生,还是让百秋入土为安,一路走好——安息吧!

公社派出所对百秋的死做了调查取证,得出结论是死于难产,开具了死亡证明。

尽管二赖子胡搅蛮缠,派出所认为百秋的死与小梅妈等人接生无关,并没有追究小梅妈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赖子胡搅蛮缠,不相信派出所的所谓结论,暂时,虽然没有揪住不放,但内心里对小梅妈却种下了仇恨的种子,对牤子也是怀恨在心。

且说,百秋走了,牤子家和二赖子合力,匆忙找小墩子和大伙帮忙打了一副棺椁,三日后下葬,幸福屯的父老乡亲默默为百秋送行,幸福屯的后山又多了一座坟茔。

二赖子虽然赖皮惯了,此前没人见他为谁伤心哭过,可他对百秋动了真感情,百秋活着无所取,无所求,她心无杂念,心里只有二赖子和自己怀的孩子。

百秋是个可怜人,在旁人眼里是被划为边缘的可怜人。

二赖子何尝不是可怜人,从小母亲撇下他跟人跑了,他跟着窝囊父亲过日子,无人管无人问,全凭自己野蛮生长,没人看得起他,他也看不起别人,唯有百秋把他当人,对他是那么真,那么纯,那么相信,那么依恋。

从此,这个世界上再不可能有像百秋这样的人,会让他不惜一切努力去付出。

山风哭嚎,天地凄凉,二赖子哪还有心思再进城,整日失魂落魄地拿着小喇叭,坐在百秋的坟头前吹奏他对百秋悲悯哀怨的挽歌。


  (https://www.zbbwx.net/book/3608889/5181398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