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穿越之我们全家修仙忙在线阅读 > 第37章 说不定哪天装箱了

第37章 说不定哪天装箱了


说起那家人,就要从阿宝的大堂姐李竹莲说开了。

  李竹莲是李光辉的姐姐。

  十四岁时定了一门亲,那家人薄有资财。

  那家人家有三儿三女,大姐姐嫁往十几里外的一户小康之家,家中有七间水车带动的磨坊,附近几个村的都来磨面碾米。

  大姐姐生有两儿一女,婆婆不是个善婆婆,不愿带娃,大姐姐要到磨坊收钱理事,男人要迎来送往种田盘地。

  有时过年过节太忙,大姐就希望娘家的两个无事妹妹能来带一下娃。

  不料那个三姨也是一天天心大了,见姐夫家日日收钱收疯了,而嫁到别家不一定能过上这样顿顿大米白面,有鱼有肉的好日子,便在姐夫面前使了些小手段。

  大姐姐已经生了三个娃,加上常年劳累,身材早就变了形。

  三姨时年十五岁,青葱一般的人儿。

  大姐姐一包耗子药将自己毒倒走了,三姨上位成功……

  李竹林当时吓死,说啥都要退婚,坚决不嫁去那家。

  “妹妹如此歹毒,定与家教有关,便是无关,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的打地洞。”

  那是怎样的一种惨烈,报丧的还未到娘家,她家三妹已经跑出去躲了起来,但还是被愤怒的父兄找到拖出来打得全身是血,奄奄一息。

  是她妈扑她身上护住她的命,将养了三个月,一个小包袱拎着去了大姐夫家。

  听说连换洗衣服都没有,她的所有在娘家的衣裳,都留给她二姐姐穿了。

  这样疯狂的小姑娘还不止一个,李阿宝都亲眼见到偷姐夫被娘家人打死埋田坝上让千人踩万人踏的。

  越是乡村这样的人娘家越恨。

  反倒是大城市的人下不去手,或者利益至上,死了一个女儿,再不能死第二个了。

  可怜杜金枝看起来风光无限的亲传弟子,竟有这样一个悲惨的身世。

  倘若不是说起钱的事情,她也不会动容,想到她三姨为了嫁入她家,是怎样的不择手段。

  亲姐妹都相互为难,就别说女人为难女人这话了。

  李光正正好想去京城走走,他小时候在京里生活过九年,九岁才随父母去了李家村的。

  先去见见大姨和她的儿女们。

  大姨的大女儿嫁给了秦王,现在生活在秦地,所有蕃王自然是无召不得回京。

  四个儿子只有大儿子和小儿子在身边,另两个儿子一个在姐夫的地儿当了个无可无不可的小官,一个去海外求道,好几年没回来了,不知死活。

  小儿子还在读书。

  所以真正能见到的只有大姨的大儿子和小儿子。

  姨父眼睛瞎了一只,年轻时守边关,被敌方挑了一只眼睛。

  美男子从此不美了。

  全家都很高兴。

  “阿正都这么大了,娶亲没有……”

  小表弟今年十二岁,见到表兄骑着阿大,开始的时候是怕,后来喜欢的不得了。

  “京中都不让人养这玩意了,你这个是怎么带进城来的?”

  李光正手一翻拿出一面“完税”证明,这虎仔是在官府过了明路的。

  至于阿宝和李光义的虎,只要亮出宗门玉牌,所有城市畅通无阻。

  皇帝也不好得罪仙修,大家本着一个互利互惠,肯定不至于没事找事。

  大姨夫听李光正说了赵侍郎一家稀里糊涂坏阿宝名声,便决定由他出面管管。

  他直接跑到赵侍郎家骑门而骂:“你怎么敢的?一个小小侍郎,想不到就要上天了。

  婚书没有哪来的定婚?你怕是想吃不了兜着走,也不出去打听打听,李阿宝是哪家的小娃。

  她未出娘胎己有婚约,就收起你那一家的小心思吧。

  再说你儿子又不是缺胳膊少腿,哪儿娶不到一个媳妇,如此坏人名节?”

  赵吉又惊又气,他当初顺着儿子,也是知道陈国公世子与李洪涛是连襟,要不然难道真要自己的儿子娶个乡下丫头?

  可笑李洪涛大哥大嫂还想将女儿塞给他儿子,别说他自己的儿子看不上,就是看上了,那可是个真正的小村姑,他断不会让儿子娶的。

  李洪涛当初回乡,可不是被逼,而是当今大嘎功臣,京城时况不好,当面见不少人被嘎了,他一个四品小武官都吓得跑路。

  啥都没要,房子都来不及收拾。

  辞官,立即辞官,说十多年没回家,父母老了,要回家尽孝。

  那房子还是皇帝亲赐的,人家连夜偷偷跑路,让人查了查没有什么过分的地方,就是像泥鳅一样滑,命人把房子收回去,这件事情不了了之。

  国公府当时的情况也不太好,只能做了缩头乌龟。

  孔雪儿后来给阿宝形容:“二品三品武将的家眷,一窝一伙的被拖出去,鲜血染红了菜市口。

  借口多多,要么儿女犯事,欺男霸女,要么父母贪婪,生活奢靡。

  一个将军家的小妾被人扔出来,在街上爬出来一条血路,足有半里长,哪家不惊吓?那时候只想要活着,什么功名利禄,啥也不是。

  小于五岁的小女娃活下来了,但被逐出家门,沿街乞讨。襁褓里奶娃都与父母同罪,斩草除根。

  你就说这样的官当了有什么意思?

  乡下虽然苦,却不用担心第二天会不会被抄家问斩。”

  陈国公世子逼迫赵侍郎写下李洪涛家与他赵家无关的保证书。

  还逼迫赵侍郎拿出五万两的李家的名誉损失费。

  “不让你放点血,你就不知道造谣是要本钱的。”

  赵侍郎善于钻研,在府里鱼塘里都能养鱼卖,卖啊!自家吃不完。

  所以五万两对于他家来说还真不算事。

  管钱粮的户部,个个都是赚钱小能手。

  整件事只有赵二华很气很气,想起那个小仙女般的女童,难过得好几天吃不下饭。

  大姨劝李光正将五万两在京城买个大宅。

  李光正却坚决不买:“我们又不来住,为什么要买?”

  “阿宝将来肯定要嫁在这边啊,她那小女婿虽说在宗门修练,早晚得回来继承家业。”

  李光正道:“为什么一定要嫁给他?他有一堆师姐,将来还有师妹,娶谁不是娶?再说那种朝不保夕的人,不定哪天就装箱了。”

  二姑父吓了一跳:“乱说什么?不要命了么?”

  李光正笑得阳光灿烂:“怕什么?我只敬鬼神,不敬活人。”

  少年人见办好了事,一天也不愿停留的离开了。

  去了不到十天,李光正就返回大塘。

  他将钱交给父母:“这钱不干不净的,属于勒索来的。阿娘你想买什么快点买吧。”


  (https://www.zbbwx.net/book/3468903/11111097.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