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造纸


陈德容想将小姨家得的东西全部带回家,所以回去以后镇定的装做啥也没得到。

  但太子殿下对于两人去乡下回来却颇为关心,问杨帅:“阿容小姨家生活如何?我拿给你们的两百两银子给他们没有?”

  当时听陈德容说要去靖州乡下看小姨,便想着乡下清苦,既是他小姨,便让带两百两银子慰问一下,两百两在乡下可以买个宅子了。

  杨帅笑道:“小姨家的吃用,你问问他自己就知道了。对了,殿下,我们这次真是吃到了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山珍海味。本来我想全部带回家里去,但怎能瞒着殿下享用,所以也拿出一点来给你尝尝吧。

  但是,阿容的姨丈说了,不要给你吃,吃坏了我们兜不起。你说给不给你吃呢?”

  太子手指轻轻在桌上敲击着,玉板指一方磕在桌面上,响声清洌。

  殿下的板指也是他的私印,很多文件上要用。

  他轻笑道:“你们跑了这么远的路回来也没嘎了,本殿下当然要尝尝。”

  于是晚饭菜就是羊汤煮杂菌,三人躲着吃了。

  又是夏天,汤锅加上小米辣蘸料,都吃的满头大汗,却没有一个停下来擦一下汗的,怕自己慢了被另外两人多吃了。

  等到锅里捞光了,太子殿下毫无形象的靠着椅子抚了抚肚子:“一辈子没这么放开吃过,还真是吃得舒服了。怪道有民以食为天这话,美味确实能让人通身欢畅!”

  等到上路回京,陈德容不再住太子殿下的方寸楼,而是自己拿出一个楼来用了。

  殿下在楼下看了一会,忍不住上楼转了一圈:“这楼还不错,虽不如我的金丝楠木楼,但这个木料也是好料子,香味也助眠安神。

  这楼是你新置的?想不到你小子还挺有钱吗。来的时候也没见你用,还与我挤在一起。”

  陈德容笑道:“是我家表兄的,先借来用用。他现在闲在家里也没什么事,近期不打算外出。

  要是我住的好了,我也想法子置办一栋。我大哥这次去怀琛境倒也得了不少瑰宝,送回家了一大半,能折不少银两。”

  太子殿下知道陈家不穷,不说公侯之家本来富裕,那个做了王妃的大小姐还经常送东西给娘家。

  杨帅瞧见陈德荣的栗木楼,大喜过望,跑来非要和他住:“我住殿下那里实是迫不得已,殿下是个爱清静的人,我们早晚有响动打搅了他,还是住你这里放得开。

  哪怕权贵之家,一栋方寸楼也是个大物件,一般人家还真没有。

  杨帅羡慕的都不稳重了,到处翻看,啧啧称奇。

  阿宝这边,每天抽空雕琢栗木楼,又要和好友们扫山,忙极了。

  精细活儿还不能交给傀儡人,傀儡人是李光正的产物,他做出来的人只会干他自己能干的活儿,能打家具能种地,这些方面都是一把好手,但不会雕琢方寸楼。

  孔雪儿心疼女儿,知道做楼辛苦,劝她慢些:“我们都有住的地方,就是出门的屋子也都有了,你慢慢做,一年做一个都行。

  一般方寸楼没两三年都做不起来,这个东西不能大家一起做,错了一处就废掉了,所以你一年做一个也行呢。”

  阿宝当然不可能一年做一个,她这些大框架都有傀儡人做了,她再一年一栋,那不叫慢工出细活,那叫怠工。

  偏她对刺绣也有兴趣,经常要自己做点小绣活,双面绣手帕什么的,虽然仙修的手帕用处不大,但偶尔擦个什么还是要的,毕竟现在也没有什么纸巾,贵族也用不起纸巾,仙修也没有这方面的先进。

  阿宝对纸巾一事耿耿于怀,总觉得山上那么多的竹子和木头都浪费了,还有桔杆,要是能搞一个造纸厂,把这些都利用起来,不是钱的问题,是人们的出行将更加方便。

  这事要和二姑父商量。

  像造宣纸一样造纸是不可能的。

  二姑父受了大罪,这一辈子也不会碰与瓷器相关的行业。但是这个人还特别勤快,不愿意闲着,哪怕他们家现在也渐渐富裕起来了。

  他家的大车旅馆现在正常营业,丁莲又从秘境不断的拿东西回来,虽然没有阿宝这么运气好,但所得不少。二姑妈如今整个人喜气洋洋,气质大变,这也没有了当初的唠叨和愁苦。

  大姑妈家都过得很好了,如今的日子已经远超李家老宅的人。

  卫生纸加工设备阿宝上一世见过,而且完全清楚里面的构造。

  原纸浆有木浆,竹浆,混浆,草浆,做成大卷纸后用小型设备分开成型。

  阿宝想了又想,将设备图纸画出来,标了尺寸。

  她为什么会这些?

  她上一世的大哥的大女儿嫁了一个专门生产各种不锈钢小型设备的男人,虽然是家庭作坊,但啥机子都敢接,经常卖到国外,三五天组装一台机子,有些一天两人造两台。

  忙起来阿宝经常被喊去装轴承,安钢管,拧螺丝。都是做白工。

  在旁边看久了就看会了。

  因为是定货,完全按照人家客户的要求来,有些客户是千奇百怪,要求也相当奇葩,但小两口儿为了生存,多难做的订单都接下来。

  其中就有纸浆机,造纸机,卷铜纸处理机,盒装纸切割分装机。

  有炒绿豆的,烘牛干巴的,快递分装的,上货的各种传送带……

  那是两个忘我的赚钱机器。

  就是这样,也就是在各自的家乡盖了两栋乡村别墅,省城买了个房,买了两台车,车是经常换的,从未超过十五万……别的也没见赚下多少钱。

  阿宝和二姑妈家的儿子丁权仔细分析着卖手纸的可能。

  二姑妈家如今启动资金不成问题,二姑父是个手艺人,做事精细,一说就明白了。

  阿宝道:“纸也赚不了几个钱,但这东西天天要用,厕筹什么的,真的是太可笑了,竟然还反复的使用,跟小宝宝的尿片一样,成了人生中一大麻烦。”

  七说八说的,丁权也有点心动,二姑父倒不是很热心,但是儿子要做事情他就会跟着干活。

  阿宝家的人都懒得很,加上现在已经有钱了,赚钱什么的,压根儿想不到。

  琼华境里如今的蜂蜜多到吃不完,割下来也不卖,除了送人,剩下的拿来做点心,炼丹药。

  阿宝的五华境里早就有蜜蜂,蜂房里装不下,全部淌到石岩上堆起,大片大片的往下淌。

  所以撬到几千斤岩蜜。

  吃不完就放着,那是治哮喘病的灵药,卖是不可能卖的,蜂蜜不会过期,更何况灵境里的蜂蜜,永远都在保质期内。


  (https://www.zbbwx.net/book/3468902/11110997.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