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穿越之我们全家修仙忙最新 > 第184章 他爱种田呗

第184章 他爱种田呗


李老头是个读书人,一辈子温文尔雅,过了秀才试的,这一辈子还从来没有发过这么大的火,说过这么多的话。

  李老太震惊了,她摸着挨打的脸,惊诧莫名,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李老头问:“是不是想去侍候你的瞎眼弟弟?再不去伺候伺候就来不及了。你这种狼心狗肺的东西,真当这个家是你一个人的?恶霸都没你这么恶。老子的二儿子在外吃了多少苦,你又让他吃了多少苦啊,为了你的面子我都不说你了。

  你如今步步紧逼,红烧肉你都吃不得了,你想上西天了是不是?要不要现在我送你?”

  老头拉着她的立领,又重重的赏了她一耳光。

  李洪基吓坏了,赶紧站起来抱住了自己的爹。

  李光明也丢了碗筷护着李老太:“阿爷,阿爷你冷静啊。阿奶是有不对,但都这么大岁数了,你再下手让隔壁邻居知道了,让她怎么过?

  阿爷,谁家没有一点龌龊事,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就是因为大家都情绪用事了。

  阿爷如今也不能情绪用事,阿奶她连靖州都没去过,这样的人你怎么能跟她计较呢。”

  这整个的意思就是奶奶糊涂了,一个没有见识的乡下妇人,打了也白打是不会清醒的。

  休了也不太可能,有些事情嘴上说的过瘾,真做出来了,怕是几个村子的人都要笑掉大牙。

  李老头颓废的坐在一边的石墩子上,低头垂泪,悲愤莫名。

  这件事情很快就被阿宝家知道了,孔雪儿后悔自己玩过了火:“阿爹何辜,都是老太太作怪,我就是想让她不舒服不快活。”

  李洪涛倒乐哈哈:“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爹那种人,什么事情都不愿意拿主意,他婆娘拿了一辈子的主意,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一辈子装好人,又聋又哑的,等到没有人给他烧饭了,他可能才真的难过呢。

  又怕得罪人又想做好人,这个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男人自己选择的不做一家之主,以后还说得上什么话?做得了什么主?”

  阿宝听了些闲言碎语,自回宗门去了。

  原来大人的心里也是怨气冲天的,父母始终忘不了当初的仇恨,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放下过。

  白坡的秧苗长得特别好,已经绿满了田。因为不顺路的原因现在已经没有人来了,李光正发现田里好多鱼,一条条都有巴掌大。

  都是半山水渠里冲进来的,十分欢腾活跃的在秧苗间穿梭往来。

  “这些鱼卖了都能赚一大笔,我就奇怪为什么村里的人不来抓鱼呢,真是传说害死人呐!”

  李光正蹲在田埂上,和一边的李光明道。

  李光明哼唧道:“越是没见识的人,越是坚信祖祖辈辈的经验,最后经验变成了怪谈,到后来让人产生了敬畏之心,然后就变成这样了。

  我是不会捉鱼,我没本事捉上来!”

  有些胆小的人连活泼的鱼也会怕,跟怕狗一样的。

  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怕死鱼,做成菜的鱼他们都会吃,只有少部分人不会吃。

  阿宝去宗门也只是三个早上的闻道堂课程一学就离开了。

  现在刘金花对于大塘这边有了归属感,虽然年纪还小没有出嫁,正是这个年纪还不会害羞,每次都高高兴兴地跟着阿宝回大塘。

  而李菊花自从有了鞋形飞行器,那是每次与阿宝同路回她家小河口。

  飞行器比她当初的小毛驴跑的快多了,从云顶宗所在到小河口,也就半个时辰就能到家,估计跟飞机的速度差不多。

  刘金花到大塘洞府后也坐不住,还是非常勤快的那种。

  因为厨房有傀儡人正月二月她们做饭,无刘金花的用武之地,就跟着孔雪儿做针线,纺线。

  这个季节当然跟阿宝去采菌菇,每天满载而归,乐而忘返。

  要不是记得自己还有个仙门弟子的身份,怕是几个月也想不起来回去。

  稻田里秧苗返青后就要薅秧。

  这个时候田里会长野草,要把田里的水草用手抓了,再踩到田泥里让其腐乱成肥。

  还有败子草要认出来拔了,以免影响粮食收成。

  从秧苗到稻谷成熟,一共要薅两次秧,这活计也苦得很,弯腰在田里干活,秧苗叶子扫到脸上,又正是五黄六月天气炎热的时候,脸嫩一点的都会被秧叶划破。

  阿宝五华境的一百二十亩田,自然有那些傀儡人薅秧。

  但李光正在白坡折腾出来的一百多亩田,他手上只有四个傀儡人,他觉得那些田干不完,所以他天天亲自下田干。

  刘金花惊诧的与阿宝道:“你大哥怕是有种田癖好,为啥天天从田里回来?”

  阿宝道:“我小时候我家只有三亩田,不多不少特别的难干,多了可以佃出去,少了那肯定就干的少。

  我家的不多不少就得自己种,又很忙,地也不少,又没到请得起人的地步,那么点田地是最难的。

  所以我大哥边读书边种田,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后面他发现种田比读书容易,便迷上了。

  读书看不到明显成绩,但种田几个月以后就收获满满,可能他有点急功近利吧。”

  刘金花压低声音道:“话不能这么说,这形容不太恰当。”

  阿宝朝着大哥看过去,正好看到他不阴不阳的瞧过来,眼神就是刚才的话他都听到了。

  他得意洋洋对父母道:“今儿捞得三百多斤鱼卖给了得意楼,一斤二十颗钱,还可以捞好几天呢。”

  听这话的意思,特别像他小时候赚了钱回来那股自信又骄傲的模样。

  不就是几两银子吗,看把他高兴得像当了大将军一样。

  但这话阿宝是真的不敢说了,就怕说了真伤着大哥哪根筋。

  父母当然也很高兴,孔雪儿竟然道:“要是我们家第一次盖房子的时候,你能每天卖这么多钱,我肯定要高兴的做梦都要笑醒了。”

  李光正问:“现在就不高兴了吗?捡菌菇的一天最多最多就是二三两银子,一般的就几百颗铜钱罢了,人家都一脸心满意足的。”

  皇家居然在清河县城巡捕房隔壁设了菌菇收购点,每天最少能收一百斤新鲜菌菇送往京城,用的仙舟加储物袋。

  收的当然是最好的最嫩的,都是刚出土的那种小骨朵,稍微大一点的就不要了。

  价钱也给得高,鸡枞菌好的三两银子一斤,起码比市面上贵了一两银子。

  干巴菌最好的五两银子一斤,一般的不要。

  阿宝:“做皇帝的可真是会享福。”

  干巴菌用油榨过,跟油一起装在坛子里,想吃的时候挑出一点来放在面条里,简直香满了整个屋子。


  (https://www.zbbwx.net/book/3468890/11110950.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