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穿越之我们全家修仙忙 > 第147章 很多田

第147章 很多田


刘金花听到吵吵声和未来婆婆的哭声,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赶紧赶过来。

  她听了两人吵架的原因,真心实意的劝阿宝:“能带就带上呗,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爹每年给我带许多海鲜,实在实在吃不完的,我就批发到海鲜市场去了。

  万一有时候被困了没得吃怎么办,这么一想你就会带上了。多了不怕,随时可以卖掉,摆着又不会坏,现在又不是只有一个小小的储物袋,袋子多了,随便都能放了。”

  孔雪儿赌气也不再给她们加东西了,但还是忍不了一会,晚上又招呼正月她们一起做了几盆子汤圆,全部用小纱袋装好,让她们放储物袋里。

  “饿的时候煮一袋,刚好能得一小碗,这东西特别顶饿,晚上不能吃,不好克化。不过仙修应当是吃什么都不怕的,俗话说五观若明千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难消,修道之人啥时候都可以吃。”

  阿宝也感念阿娘的苦心,再说桂花米酒汤圆真的很好吃。

  汤圆面都是阿娘精心准备的吊浆面,那个味道就不用说了。

  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

  阿宝最后被迫接受了很多的食物,等到刘金花从小河口赶过来会合,才和两个未来嫂嫂一起离开了家。

  阿宝不能采蘑菇了一下子感觉好遗憾:“正好结夏安居的时间和我们采蘑菇的时间彻底冲突了,这么多的人间美味就要被放弃,想想我都心痛死了。”

  杜金枝悄然一笑,她是个不爱说话的人,虽然很美貌,但安静下来存在感很低。

  但这件事她还是会给阿宝一点安慰:“西海那边有一种蘑菇,也挺美味的。如果你不愿意上台和别人打打闹闹,我们也可以去采蘑菇,那种蘑菇名字就叫美味蘑菇,生在沙地里,很好找的。”

  刘金花哈哈笑:“是的是的,我也听人说过,那种蘑菇煮汤和炒菜都行,和什么都相配,没必要觉得遗憾。只是品类比较单一而已。”

  孔雪儿夫妻俩还是会带着小儿子关了门去靖州所有的大山里采蘑菇的,甚至会赶出所有的傀儡人去采。

  开玩笑,人间最美味,又不要钱,不能多多的采摘,不是吃大亏了吗?

  阿宝听说西海海岸边有蘑菇,再加上想着自己的父母也会采,倒也不会没得吃,也就又更加的兴高采烈了起来。

  这次和阿宝住一个舱的不是小七也不是杜金枝的姐妹,而是一个叫赵丹妮的八九岁的小姑娘。

  小姑娘活泼可爱,进门就先做了自我介绍:“我叫赵丹妮,是彩云峰的弟子,很高兴能和你同舱而住,我们要在一起两天一夜了。

  阿宝见她一脸喜气,也很高兴没遇到难缠的人。

  “你怎么不和你的师姐们一起住?”阿宝忍不住八卦。

  小姑娘道:“我是新来的,她们都成了一对一对的,独我单着。总不可能自己乘坐纸鹤跑路吧,这么远的路,多少只纸鹤是个头啊?”

  这是个没有飞行器的小孩,且看样子没有筑基,所以上次的秘境之行也没有去,还是个小小的穷光蛋。

  结夏安居主要是让弟子出去见世面,多见见别门别派的优秀弟子,无数场大法会大比拼等着这些孩子们观摩,这是宗门弟子比外面的野修进步更快的原因之一。

  李吉花这样的外门小弟子也必须要参加。

  这个没有任何的危险,说白了就是出去吃喝玩乐一阵子,炎热的夏天过去就可以回来了,宗门有十分完善的管理办法。

  出家僧人们也有结夏活动,但是那个要走路,他们没有宝船,只能走着去走着回来,路途起码要用一个月,往往将时间耗在途中了。

  耗在途中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得到更多的施舍,要不然为什么他们一看到人就叫施主?

  问题是,没有修为的人,佛门一粒米,大若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带角还。

  意思就是如果你做了出家人,享受了信众们的十方供养,最后什么也没修成,来世要变成畜生偿还别人施舍的供养。

  他们把供养者的世俗恩怨背负在了身上,不能为人家化解,就变成了自己的恩怨,所以出家人那晚饭不是那么好吃的,只看贼吃肉,不见贼挨打,私下里那些苦谁知道?

  世俗里活不好,动不动就要出家当和尚的人,有一部分就是为了逃避现实,其实任何地方都逃避不了,因果永远缠身不说,出家人背负了更多的因果。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出家人的午餐也不能免费,老天爷会把你的所有的吃过的东西一一记录,不还不可能。

  不要羡慕别人吃得好穿得好,如果不是他们当时挣下来的,那么以后总是要偿还的。

  赵丹妮很好相处,她自己带有食物:“都是我自己做的,师妹要尝尝么?这个豆豉是我阿娘做的,她做的豆豉最好吃了,全村人都称赞的。”

  得,这又是个乡下来的孩子,所以才会这么热情开朗,一点架子也没有。

  阿宝和几个朋友说过了要自己一个人吃饭,这些天大家天天在一起,对于她这个习惯孤独的人来说,聚会太频繁,就有些疲劳了。

  所以她和赵丹妮凑菜吃了饭。

  赵丹妮的菜很好吃,尤其是豆豉鱼,用新鲜水豆豉煮的,和阿宝家历来用干豆豉煮的不是一个味,所以两人吃的真开心。

  “你家是哪儿的?”

  这个问题有点不礼貌,但对于七八岁的小姑娘来说,言语直白才是交朋友的关键。

  “是丰州的,我们家乡俗称大夏国大粮仓,天下有三成的粮食出自丰州,我们那里地广人稀,但税收也颇重,好在是土地多,我家就有九百多亩田。”

  阿宝吓得目瞪口呆,手都哆嗦了一下差点把筷子掉了。

  自己一百多亩田就全家累个半死,还都是傀儡人干活更多,还以为自己是大户人家了,想不到人家十多口人有那么多田地。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九百多亩田,比自家小姑家的田还多一倍,真是好富裕啊。小姑李彩香家有四百多亩田,她这半辈子都没干过活,闲吃萝卜淡操心才会经常来和她二嫂子吵架。


  (https://www.zbbwx.net/book/3468038/11110987.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