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穿越之我们全家修仙忙 > 第155章 口头婚约

第155章 口头婚约


修行人对房子的爱好远不如洞府。

  人在打坐时是最脆弱的时候,一丁点儿响动都会惊得跳起来。

  静中之人神经敏感度极高,最是忌讳被人打搅,有的甚至会被伤害,或者因此走火入魔,岔气疯癫,彻底被毁。

  洞府隐秘程度高,不论你有多大的本事都只能从正门口进去,而且修行洞府都刻有符咒阵法,主人不邀请你就进不去。

  房子呢,到处通风漏气的,就是方寸楼也不能给人安全感,毕竟,它的形状有点世俗化。

  所以这次结夏安居,营地鸟巢屋大行其道,有方寸楼的都不愿意使用。

  还有人用大青石头做了鸟巢屋,有的直接用硬木雕刻一个,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全都是十二个平方加上外面的七个平方的偏厦,加上廊道,整个建筑占地面积大概就是二十三个平方。

  如果将七个平方的移动菜园放在廊前,加起来刚好三十个平方。

  所以呢,现在的营地全是一排排的鸟巢屋加移动菜园,家家门前绿油油的,像个规划好了的巨型村庄。

  像陆良生这种乖张的人现在都喜欢住在白粉墙的鸟巢屋里,也没觉得自己掉价,还喜滋滋天天坐在偏厦下喝茶。

  阿宝十分感慨的走过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屋子,发现有人在墙上画了风景图,可能觉得白墙太素了,画了山水或者花鸟。

  阿宝觉得这么一画挺俗气的,彻底的沦为乡村风了。

  她喜欢干净的东西。

  盘子最好是洁白的,碗也是。青花瓷在阿宝眼里并不美。

  为了得到干净的白瓷餐具,阿宝甚至自己准备在五华境的瓷窑里烧上几炉好瓷器。

  水晶碗盘固然好,但是平常用来吃饭太奢华了一点,家用最好是使用白瓷的。

  阿宝时刻注意哪里有瓷泥。

  望湖镇的瓷泥不错,在阿宝看来有点暗沉了,她在大塘到村子里的路边发现了好的瓷泥,洁白的高岭土,粘性好又可塑性极强。

  这次回去要多挖些烧几炉家用白瓷器。

  釉水的事情,问丁莲就行,她什么都知道。

  阿宝也和丁莲商量了这个事。

  “盘子也可以做成方的,为什么一定要圆形?

  圆形不利于摆桌,中间空隙太大了,造成桌面空间浪费。

  所以我准备做方盘,全部做成方盘,还要有底子,上面能多装一些,装多装少都不难看。”

  说起来,她就是想要上一世北欧风八英寸或七英寸的釉下彩翘角方盘,一种网红款的白盘子,能装一点儿汤。

  热冷饭的时候,饭啊菜的扒一盘放在微波炉里,刚刚够吃。

  摆桌子上也没有圆盘占地方。

  阿宝一想到这事儿,就开始在丁莲的指导下做准备了。

  先要制作陶轮,这个东西要是李光正在就好了,他简直是制作这种东西的祖宗,一定做起来就能用。

  阿宝费了好大的劲才做出来陶轮,用一般泥巴在上面搞了几个泥盘子出来,嘿,别说还真有点像。

  七月初,那个去了南疆的李光正找到西海来见他的未婚妻了,顺便也来看了看阿宝。

  他带回来几大匣子的海珍珠,送了阿宝一匣子,有一升那样。

  阿宝意外道:“那个表哥是在海边么?云省并不临海啊!”

  李光正道:“他到海边去捉人的,我顺便去摸了些海珠。你不是嫌弃你的五华境晚上不亮么?我这回带回一千多颗海蓝珠,能将五华境照得亮如白昼。”

  边说他边拽出一只木箱道:“瞧瞧,我倒不是想要珍珠,我下海是专门为了搞这个。你瞧这珠子,颗颗有鸽蛋儿大,可惜那些鱼,全死了,只能做成鸡饲料了。

  的确是好,海蓝珠也是有大有小的,难得的是这些都大颗。

  阿宝谢了大哥,又拿出瓷轮给他看。

  李光正哈哈笑:“小姑娘玩泥巴,也就你会这么干了。你说白坡有高岭土么?我都没注意那是什么东西,现在想想确实,那里叫白坡呢,不是白泥又是什么?”

  他想了想道:“要是在白坡搞个瓷碗场,说不得比当初的二姑爹家还发达呢。”

  “发达了再被收成官窑?”阿宝嘲讽道。

  李光正叹息:“是啊,只要和朝廷扯上关系,就不会有什么好事。阿宝啊,要不大哥现在就去替你将曾经那口头婚约退了,我觉得不是什么好事儿。

  那小子就不是什么好东西,三岁看老,他已经不止三岁了。”

  阿宝点头道:“也成,早点解决了省得挂心。”

  李光正告别阿宝离开了。

  他先是回了大塘,将自己得的珍珠给了自家阿娘一匣子,又去白坡看了一下那白泥,挖了些出来去找了二姑父,请他过目。

  二姑父激动得双手发抖,不过抖了一会儿就平静了:“是好泥啊,只是好泥又如何?多挖一点自己做餐具是好的,别的事情还是少管。”

  李光正叫正一带人挖了几天,挖了好大一堆出来,烧几万套餐具也不止的样子。

  他又忙忙碌碌去了京城,找到大姨妈,恳请大姨妈带他进宫,去将当年的那桩口头约定的亲事退掉。

  娘娘笑眯眯的,似是不在意的道:“两个娃娃都没长大呢,你阿娘怎么就知道不行了?我家良生确实有点急性子,却也没什么出格处,护着柔弱的师妹,也是他善良之故,这不算太大的事吧?”

  李光正道:“话不是这么说的,阿宝她因为出生乡野,禀性有点古怪,不适合娘娘的孩。”

  娘娘做姑娘时与孔雪儿是好闺蜜,故而捻香正式结拜过。

  娘娘叹道:“我知道你们前些年艰难,其实我又何尝好过呢?没法子走动,也难以相帮,你阿娘是不是因此怨我?”

  李光正笑道:“怎么可能,我阿娘时常提起娘娘的好,说小时候的约定,现在全都没有实现……娘娘,这事吧,真的算了吧,阿宝就是个憨的,贪吃贪玩,长大了也可能这样,不会有什么长进了。”

  娘娘还问:“你是真的没读书了?你家老二也不读书了?真的不想再回京城?还有你爹,也不回来了?”

  李光正道:“我读不成书,早上学的晚上就忘了。老二沉迷画画,就算再读书也没什么用,不是个走仕途的料,我爹么?他喜欢种地。所以京城我们大概是不会再来了。”

  娘娘叹道:“这样啊,那确实是,要是阿宝嫁在这边,也不是很方便走动了哈。”

  她心里凉了半截,这一家子没一个打算当官的,那结亲还有什么意思?

  当初嘴上说着,是因为国公府确实不可一世,那么多儿子,家族兴旺,嫁出去的姑娘必定也前程似锦。

  自家儿子以后肯定需要外家助力,小仙修除了有点小本事,真正的大忙一点都帮不上。

  这些年她也不知怎样重提当年事,又不想做那个薄情寡恩的人,所以一直想着如果阿宝她爹再回朝堂,李洪涛也是有些真本事的……


  (https://www.zbbwx.net/book/3468038/11110979.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