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穿越之我们全家修仙忙 > 第182章 为礼金大吵大闹

第182章 为礼金大吵大闹


关于云省的红白喜事和上梁酒为什么都要吃这么多顿,阿宝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可能这里的人更好客吧。

  一共有八顿饭。

  接客的晚饭,这一顿菜色要非常好,第二天有早点,很多老人小孩起不来,这一顿吃的人就少,都是煮面或者米线,要问人下面,要吃报上名来才煮,以免浪费。

  中午饭一般是八道菜,正酒的晚饭十分隆重,这一天晚酒很多家都是八冷八热,这是一般人家。有钱人家会上三遍菜,八点心,八冷,八热。

  正酒的晚上要把村子里的亲戚,每家再多请一个人来,叫香客。

  所以正酒的晚上,会酒客爆满,厨子会多准备十来桌的菜。

  到晚上十点左右有消夜,因为好多人这个时候都睡了,村子里的人也不会好意思那个时候再跑来吃,也就是住的远的亲戚,还坐着聊天的,这时候吃个消夜,白酒煮汤圆啊,一点手擀面啊之类的小食。

  然后第三天中午,十二道菜发客,吃完这一顿就回家了。

  有远客的,这个时候舍不得走就留下来住几天,大家一起攀谈攀谈,亲戚就是这么走动的。

  孔雪儿当然不可能因为这点小事惊动自己的娘家人,所以这次来的亲戚也都是李家这边的。

  本来就是为了小炫耀一下,所以桌子全都安排在小院里和白泥楼的两层楼台上。

  大概有十六桌的样子,八人一桌。

  有时候请了人家未必会来,也会有不请自来的,这个算不很准。

  大姑妈二姑妈小姑姑这几个当然万年不变的来了,都带来了较重的贺礼。

  每家上礼十两银子两斗米。

  这气得王氏和小王氏破口大骂。

  王氏:“挂礼也不和我们商量一下,送这么多银子是个啥意思?这是要打我们的脸吗,还不如伸出去让她们姐妹仨打死好了!”

  小王氏:“不应该啊,又不是自己生的儿子,送这么多再给人家盖个房子吗?太过分了,拿我们家门的脸垫她们姐妹的屁股……”

  三婶急得直哆嗦:“这可怎么好,我们哪来这么多钱挂礼啊,我只带了二钱银子啊!我们只凑出了二钱银子啊!”

  李光文分家了,所以他和媳妇单独上礼,挂的二两银子。

  李光正见了,小声道:“你不要打肿脸充胖子,姑妈们有钱,你不要和他们比。”

  李光文笑道:“捡了几窝鸡枞,又得了两只穿山甲,有钱。当然比不过姑妈她们。”

  李光良大大方方地拿出二十两银子道:“我就不送米了,众所周知我没田没地。”

  王氏终于哭天抢地:“你个枉道鬼,你去认孔氏做阿娘好了,他才是你亲娘,我有不起你这样的儿子了……”

  二姑妈在一边道:“起来,让不知道的人以为李家有多穷,你们守家产的守成这样,曾经的体面呢?想让你们的儿女被人看不起吗?

  我送青花瓷的碗盘回来,不是都被你们藏起来不好意思用吗?这么富裕的人家还这样哭天抹泪的,在老二家的高兴事上这样闹,你们家办喜事的时候你怎么不闹?……”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回娘家露富来了,刚赚了几个瘪铜子,就以为又发达了……我呸,要不是靖城改府城,你那点尿灌子里的家当算个屁!”

  王氏哪里忍得这口气,这个二姑姐经常跑回来指手画脚,她受够了。

  经常说她做菜不好吃,寡淡无味胡烧乱炒,能养大那些娃都是因为娃不挑嘴,从来没吃过好东西。

  她早恨极了这个姑姐,这次还敢挂十两银子两斗米,踩她一家的脸,她能怎么办?

  李光明黑着脸,也不拉劝他阿娘,而是直接自己去挂了二十两银子,指望他阿娘,人家就提了一升米过来,大概准备了一两银子的礼金。

  这是哪门子的兄弟亲,村子里最穷的都要挂二两银子了,他阿娘怪好意思的。

  他回头对王氏道:“以后你不必挂礼了,想吃饭跟着吃,不吃就回家去。”

  王氏捶胸顿足,爬起来一路嚎啕大哭着回去了。

  李洪基坐在一边的桌子上唉声叹气,满面伤感。

  他转头与二弟道:“我知道这些年我们有些过分,都怪我拿捏不了你大嫂。她是阿娘的侄女这点就很糟糕,我说也说不得打也打不得,看娘的面子,我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李洪涛老高兴了,现在哪还在乎之前的对得起对不起,都已经成了过眼云烟。

  他轻飘飘道:“要不是阿娘偏心,说不定她能把另外一个侄女说给我呢,还好她不喜欢我,也就不管我找不找得到媳妇。我其实挺羡慕你,事事都有阿娘帮着你操心。”

  哈哈,操心娶了个做了半辈子饭,煮出来都跟猪狗食一样糟糕的毫无长进。

  阿宝喜滋滋在一边和丁莲讨论新茶杯:“要有盖子,免得喝到一半的时候蚊子掉下去了,半杯水都得倒掉。”

  “哪有那么多蚊子,你不佩戴香包吗?”

  “多麻烦,叮铃当啷的。”

  ……

  等菜上上来,客人们都看着桌子惊呆了。

  十二道菜倒有一半没人见过,鱿鱼海参自不必说,鲍鱼鱼翅的……

  孔雪儿向惊叹的客人解释:“我家阿义订的是海边的渔家姑娘,这些海鲜都是从她家拿来的。”

  刘金花和李菊花,杜金枝现在都在桌子上看热闹。

  阿宝向刘金花解释:“阿娘向来提倡低调,说你是渔家姑娘,是不想惹来麻烦。”

  刘金花微笑道:“我本来也就是渔家姑娘,你说不是那我还能是什么呢?”

  李菊花嘎嘎笑:“就像我家也只是个养蚕的,杜师姐家是开车马行的,哈哈哈哈哈哈哈,是这样的。”

  阿宝叹道:“我家现在还稍微有一百多亩田了,之前真的是一穷二白,人人叫我柴火妞,四五岁就到山坡上捡柴火回来烧锅。还得去打猪草,漫山遍野的去,泥糊糊的。”

  李竹凤看了一眼菜,飞也似跑回去叫她阿娘:“快回去。阿娘,阿宝家办的全是我们从来没见过的山珍海味,你不吃一次,可能要后悔一辈子。”

  于是,王氏又厚着脸皮来吃席了,等到吃过了饭,她已经不觉得大姑子二姑子小姑子们挂的礼金很高了。

  “连他们家的白米饭都格外不同,又香又软。怎么会这么香的,我听说他家种过旱谷,旱谷米是应该香些。”

  王氏嫉妒得发疯。李老太也更气了。


  (https://www.zbbwx.net/book/3468038/11110952.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