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纵横四海之海盗特战队 > 第58章 战场见习

第58章 战场见习


当然钟小军也不是只有训练没有休息,比如吃饭的时候他经常可以看餐厅播放的视频。

  全是美国海豹突击队、三角洲特种部队、绿色贝雷帽、游骑兵;英国SAS特别空勤团、SBS特别舟艇中队;德国KSK、GSG9;法国国家宪兵特勤队;俄罗斯信号旗特种部队;以色列野小子特种部队等实战或训练视频。

  老爷子跟钟小军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可不是一句空话。知己,我们首先要了解自身实力,才能在战斗中作出正确应对,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而知彼,对于侦察兵特种兵来说,不一定是靠看敌人的军装,才能判断出对方属于哪支部队,有什么特点。小军你要知道,就算海豹突击队和三角洲特种部队都是美国的,但是他们在训练中都有各自的特点。

  比如三角洲为了反恐需要擅长精度射,而精通突击和斩首战术的海豹则更强调快反射击。

  而很多欧美特种兵退役后,或为金钱或因政治原因加入雇佣兵。但是你熟记了他们的战术动作,以后会发现他们穿的军装虽然变了,但是长年累月的训练下来藏在骨子里面的东西,在激烈的战斗中是没办法隐藏的。

  如果在战斗中,你能及时判断出对面敌人以前所属部队,就可以针对他们的战术特点,制定相应的战术攻击他们的弱点。

  简单点说,对于喜欢打精度的,你就近战比快;对于敌人的近战高手又该怎么办?布设诡雷扔手榴弹。

  就像相声里面说的,遇上围棋下得好的我跟他比乒乓球,遇上乒乓球打得好的我跟他赛举重。总之不需要针尖对麦芒。”

  钟小军对老爷子们谆谆善诱还是很感激的,但是唯一那句遇上近战高手他有自己的主意。

  不管近战遇上谁,三角洲也好海豹六队也好,必须战而胜之!

  天下枪手何其多,近战之王钟小军!

  如果现在还不是近战世界第一,那么苦练下去,不断实战下去,最终也会是世界第一!

  所以钟小军除了训练场上的摸爬滚打,所谓的休息,闭着眼睛是听各种枪声炮声爆炸声,睁开眼睛则是观看各国特种部队的真实训练画面。

  至于各国普通士兵的训练视频则很少,因为他们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威胁,要求是能辨认出来国籍就行。

  现在黑豹海盗特战队四名接受特训的队员待遇各不相同。

  钟小军无疑是最惨的,十来个兵王师父恨不得一天有48个小时,好把自己一身绝技通通教给他。钟小军早已经忘了训练之外的任何事。唯一的好处是睡眠质量超好,挨枕头前一秒就已经入睡。

  丽雅在藏身暗处的朵丽丝加持下,每天都是在大疆那些工程师崇拜目光中度过的。

  阿娅学习潜水犹如常人呼吸走路一般轻松容易,想挨批评真的很难。

  而阿卡第一天开始就是在各种表扬中度过的。

  当时,为了考察阿卡的水平,一名军医在一头冲洗得干干净净的猪身上不同部位打了7颗子弹,然后让阿卡在奄奄一息的猪身上动手术。

  只见阿卡挥舞着手术刀和各种其他手术器械,用让人眼花缭乱的超快动作翻找子弹,寻找出血点,然后打结缝合。

  一帮货真价实的军医站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一位女博导不由得感叹:“一个外科医生成长最快的地方就是手术台,就像一个军人成长最快的地方就是战场一样。

  你台下练得再多都没多大作用,每一台手术你就能学到很多。不断地重复,做手术就变得和呼吸一样平常,这小姑娘在海盗队该是做过多少手术啊?”

  在朵丽丝的帮助督促下,阿卡中文对话能力飞速提高。

  阿卡一边飞快地在猪肉上缝合伤口,一边头也不抬地回答:“先在小猴子身上练啊。把猴子打下来,我就找子弹做手术啊。”

  有军医就问:“那每只小猴子都救活了吗?”

  阿卡毫不在意地回答:“有些被打到要害当场就死了,救不活。有些是我急救手术没做好,死在桌子上了,只好拿来吃掉。”

  众人面面相觑,对阿卡这种救不活就直接吃掉“病人”的做法无言以对。

  继续问,阿卡也不以为意什么都说,比如只要有机会,就拿海盗尸体练习手术。还曾经故意假装走火打了俘虏的海盗一枪,就是为了用他做手术。

  现在那海盗是黑豹队的人,看见她枪口指向他,就吓得全身发抖,害怕她再“走火”。

  阿卡手上忙个不停,想到开心处自顾自地咯咯咯笑起来。

  老军医们见阿卡天真率性的样子都不禁莞尔一笑。

  不过这个十三岁的小姑娘,真是让这些博导教授和上过战场的军医们佩服。他们为了营造出战场气氛,还在旁边播放枪声炮弹声,以及伤员的惨叫声。

  阿卡完全不受干扰,心无旁骛做手术,嘴里还在鼓励自己:“快快快,不能出一点错。”

  有人就说:“何为外科医生特质?‘阿波罗的大脑,狮的雄心,鹰的利眼和女人的巧手’。这小姑娘样样都具备。”

  考察后,大家一直公认,除了她的动作会让伤员感到很粗暴外,那速度真的能挽救很多伤员生命。阿卡的基础非常好,医学知识当然很差,但好好培养很有前途。

  几个女教授都很喜欢她,都找卓老爷子商量,想把她带回国,打算好好培养。

  阿卡智商并不低,年龄才13岁,也读过几年小学,英文中文都没问题,完全补得上。

  卓老爷子对黑豹队每名成员的情况了如指掌,当然知道丝毫可能性都没有。只能让两个老军医留下来指导阿卡,他们都参加过十年边境战事,战场手术经验丰富。

  训练两个月之后,卓老爷子亲自带队,让钟小军他们去见识见识真正的战场。而十一位老爷子们也趁机回国去休息几天。

  由卓老爷子安排,先乘飞机到了缅甸,然后再乘车到了南佤邦控制区内的孟觉小城。

  钟小军从两个多月前驾驶游艇到泰国曼谷,算是回到了信息社会,所以也知道缅北的“1027”事件。他很奇怪为什么不是去果敢同盟军那边。

  卓老爷子就告诉钟小军:“果敢那边遍地是眼线,记者或者假装成记者的间谍多如牛毛。如果你不想提前引起鬼影子和他们幕后老板的注意,那么就要低调低调再低调。”

  “我们现在做的叫战场见习。当年两山轮战的时候,新调上来接防的部队,会安排战斗骨干和班排长在正式接防前,到友军阵地上待两三天。

  熟悉一下战场环境,听一下炮声。到时候带着本班的弟兄上来正式接防,就没那么紧张了。”

  佤邦联合军派来一个中级军官,自称老陈,是南部171军区的副参谋长。会说很流利的,带着云南腔的普通话。

  安顿好住宿后,一行十多人乘坐两辆轮式装甲车到了前线附近,然后徒步登上了离战场三公里远的一个小山头。

  那老陈就说:“这里在对方82毫米迫击炮的射程之外,他们的炮兵阵地在战线后方三公里的地方,所以不用担心,在这里观察战场很安全。”

  缅军装备的PP87式82毫米迫击炮最大射程5700米,这里距离缅军炮兵阵地6公里确实很安全了。

  虽然说是战场见习,但在卓老爷子的安排之下,钟小军他们6个人个个都是一身便服。不要说81杠85微冲,连手枪都没一把,也就钟小军和阿娅阿卡姐妹有把爪刀防身。

  但是人人都拿着一把工兵锹,这是钟小军特意找老陈借的,还有两把战场手锯。

  卓老爷子就靠钟小军:“如果你要在这里设一个炮兵观察所,该怎么办?”

  钟小军响亮的回答:“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对方不会炮击,或者说射程达不到。而是应该做好就算对方要炮击,把迫击炮部署到了可以打到这里的地方,我们也不会吃亏。因为我们要构建防炮遮蔽部。”

  卓老爷子没有任何表态,而钟小军选好开设观察所的位置后,直接下令开始构筑遮蔽部。

  他一个人负责开挖立姿掩体,而阿娅和老保罗则负责去砍树,这里多的是合适的大树。

  丽雅则和玛索米娜用麻袋装土做成沙袋,到时候要用上。而阿卡则负责将姐姐和老保罗砍下来的原木去掉枝杈。

  很快六个人就动起来了,而卓老爷子背着手,带着老赵和另外两个部下,在山头到处闲逛看风景。

  留下一脸懵逼地老陈看着钟小军他们忙活,不知道是想干什么。

  这两个月的训练。钟小军对工兵锹可是玩得熟练至极。他的体能又好,很快就挖出一个可供五六个人并排的壕沟。

  然后几个人把锯短的原木,一层一层的横七竖八搭在上面壕沟,最后在上面又铺上了沙袋。

  钟小军兴冲冲的去请卓老爷子来检查。

  卓老爷子仔细检查后赞不绝口:“这个观察所选的位置好,建设的标准也高。不要说82毫米迫击炮弹直接命中没事,就算是120毫米迫击炮弹或者122毫米榴弹,落在上面都不会炸塌。”

  钟小军听着卓老爷子的表扬,自己也很开心。

  可是卓老爷子从遮蔽部里面出来,带着一行人走到山头下面不远的地方,指着一块大石头下面的空洞说道:“如果在这里开挖,是不是要快得多,也更节省人力呢?”

  钟小军看着那块厚达三米,宽超过十米的大石头,什么样的炮弹落在顶上能炸断?而下面那个洞口足足有半人高一米多宽。

  在这里构筑观察所,工作量最多不超过自己刚才挖壕沟的十分之一,关键是不用伐木堆沙袋。

  钟小军顿时感觉欲哭无泪。

  看着钟小军傻眼愣在那里,丽雅第一个哈哈大笑起来,然后众人都笑了起来,只有钟小军哭笑不得。

  这时候卓老爷子才轻描淡写的说:“可能你周爷爷余爷爷他们,整天就教你单兵和班组技战术去了。没有给你讲,打仗首先要动脑。你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首先应该是干什么?观察战场环境,熟悉周边地形。”

  美国着名的飞行员提出来的“OODA”第一是什么?是观察!第二才是定位,然后第三决策第四行动。

  你第一步就出错了,首先该仔细观察,附近有没有可以利用的地方?

  1936年,抗大校长写了一篇文章叫《怎样当好一个师长》,第一条就讲到“应该上去看的山头就要爬上去,应该了解的情况就要及时了解,应该检查的问题就要严格检查。”

  小军,当师长该这样,你这个战斗小组长哪怕只管三四个人或五六个人也应该这样。为什么说剿匪最难?并不是因为土匪的装备好或者战斗力强,而是因为土匪熟悉地形嘛。”

  这次出的大洋相,给钟小军上了一堂很深刻的课。做任何决定之前,一定要先观察或者了解情况后再进行,而不是一拍脑袋干了再说。

  当钟小军他们从缅甸回到柬埔寨。卓老爷子通过特殊渠道给他们搞到的第一批东西也送到了。

  其中给老保罗的有好几根超高膛压冷锻重型枪管,还有几块用来制手工刀具的钢材。

  老保罗很是佩服卓老爷子的手段,因为他发现这些枪管,居然是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西格绍尔SIG公司的自用枪管,是采用液力自紧技术,用来制造美军尚未确定型号的6.8毫米和8.6毫米新型枪械的。

  这些超高膛压冷锻枪管,现在还没有办法制造,需要老保罗拿出改枪方案之后,再把这些枪管送到军工厂帮忙制作出来。对加工精度的要求非常之高,换言之成本也就极高。

  老保罗从丽雅的电脑中,找出很多军刀样式供钟小军选择。然后根据钟小军的手型、握力、使用匕首的习惯,制作出刀柄模具,开始给钟小军定制军用匕首。

  很快钟小军就拿到了专属自己的军用匕首,这是一把让他非常满意的匕首,形状毫无花哨,两边开刃带着锯齿,极其锋利。


  (https://www.zbbwx.net/book/3433263/1111107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