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准备去小姨妈家
京城的专家是三天之后到的,因为这两三天时间,郑云龙这边组织人员把所有的木材都拉了回来,并且初步的分门别类放好了,虽然除了金丝楠木之外,其他的木材到底是什么种类他分不清楚,但是同一种类的木材放在一起还是没有问题的,这样大致一分,应该有三个品类的木材,对于大的木材还好分,那些拆下来的墙板数量就比较多了,总数量有1000来块,这里的工作量也是最大的。京城来的专家姓杨,还带了两个助手,杨专家虽然现在才50多岁,但是郑云龙确定在前世的鉴宝节目上见过他,只不过那时候他已经70多岁了,看着堆得像小山一样的木材,杨专家显得倒是非常的冷静,不过只是略略的看了一阵,前后也不过是十来分钟的时间,杨专家就走到郑云龙和王振龙的面前:“王少、郑总,这一批木材真的不错,大致只有三个种类,为什么说大致呢,因为那一堆板材如果要完全分开,小张和小李两个人可能要花大半天时间,目前确定的大致三个种类,数量最多的是金丝楠木,其次是紫檀,最少的是海黄,都是不可多见的珍稀木材,并且都是至少200年以上的老料,郑总这是捡到宝了。接下来的时间就是两位被杨专家称之为小张和小李的两个人在忙碌,郑云龙他们三个人坐在办公室喝茶聊天,从这批木材的来历聊起,郑云龙根据前世看过的县志介绍,他老家乡镇小学的这个庙名字叫黄鹤寺,修建于乾隆中后期。至于名字的具体来历无从考证,郑云龙小的时候有一个爱吹牛皮的长辈,甚至把它与朱元璋出家的皇觉寺论为一谈,还说朱元璋来四川当的和尚,郑云龙稍微大一点就知道这个长辈的话是不可信的,他还记得当年小学后面那里有一块上面有字的石头,应该是断成几截的石碑的其中一部分,上面好像有黄鹤寺和乾隆三十八年的字样,按照这个时间来推算,这座庙已经存在200多年了,郑云龙老家的乡镇在现在来看属于交通比较落后的地方,但在以前也算是交通要道,听老人说那时候叫官道,还是听老人说这个庙以前还是有不少的和尚,解放之后就被驱逐了,这个庙就改成了乡镇的办公地点,再后来成立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后来又修建了新的办公地点搬走了,这座空下来的庙宇又遇到了破四旧的摧残,所有的雕像都被砸坏了,再后来就成了乡镇小学的学校……
中午就在公司的食堂对付了一餐,有客人当然是另外的小灶,下午不到5点,两位不到40岁的年轻专家就把所有的木材看完了,那些大料全部都是好的木材,除金丝楠木之外就是紫檀木,金丝楠木本来就是川省土生土长的名贵木材,当年人口稀少,木材很多,所以修建寺庙的时候,那些大一点的木材都是采用了土生土长的金丝楠木,而郑云龙现在的这一批紫檀木,是檀香紫檀,也叫小叶紫檀,是木中之王,有着帝王之木的称号,它那特有的檀香气是寺庙建筑最好的材料,它的生长地点主要在印度、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地,其实我国的云南和两广以及海南也有不小的产量,由于历史上的运输问题,所以这一批的紫檀料都不是特别大,特别长那种,大部分在直径40公分左右,五米左右的居多。最长的也才七八米,那些墙板除了五六块是后来补上去的柏木和松木,剩下的全是紫檀和海黄的板料,并且都是长度两米,宽度40公分多,厚度为15公分多的板料,面对这么厚的墙板,杨专家都是称赞有加,难怪两百多年都没有什么损坏,估计当年破四旧人为破坏的时候,好不容易才砸坏五六块,最后不得已而放手,总不能放火烧掉吧,随着张、李二位专家的区分开来,云龙公司跟着计数和测量的工作人员也报上了他们的全部数据,金丝楠木总共92件556立方米,小叶紫檀总共420件275立方米,海南黄花梨总共600件72立方米,总数903立方米。随着统计结束,郑云龙的心里也有一个大致的估价,不能按照20年后的价格,就算现目前的价格,保守估计也是得上千万了,这还真是捡到宝了,对老家乡镇的这次投资不但没亏钱,还赚了一点,明年还得继续投,希望还有漏可捡。
故宫的杨专家一行在特区玩了一天,于8月16号上午回了京城,这一天多的相处,相互之间也了解了不少,郑云龙到时候如果要用这批木料来做家具,杨专家那里有最好的师傅,送他们几人上了飞机之后,郑云龙就回到了特区的家里,外婆来特区已经半个月了,这段时间比较忙,回家里也是来去匆匆,还没有多少时间陪外婆聊聊天,自从外婆来到特区之后,母亲每天是变着花样的给外婆弄好吃的,以前外婆在老家能够吃到猪肉就是最好的,现在每天鸡鸭鱼肉,还有各种海鲜,母亲来特区之前是不会弄这些海鲜的,现在也弄得像模像样,她说是跟同小区的一个阿姨学的。这时候政府相关部门还没有开始执行伏季休渔的政策,每天也能买到最新鲜的海鲜,什么鲍鱼,龙虾,帝王蟹,外婆都说很好吃,父亲每天都早早的开车出门去买海鲜,儿子有能力赚钱,他也没有那么小气,也从来都不会开口给儿子要钱,他现在每个月卖废料的钱都有三万以上,逢年过节的时候,郑云龙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给他们,他们又没有其他的开支,就拿来过好他们的生活,这半个月以来,外婆的气色一天一天的见好,脸色开始红润起来了,脸颊也看起来有点肉了,再穿上母亲在大商场里给她买的服装,也像模像样了,郑云龙其实和外婆的感情是很不错的,他小的时候都是外婆来他家里照看他。这里面主要有两点历史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母亲老家那里,虽然交通比较方便,但在农业社大集体生产的那些年代,她们那里能够分到的粮食很少很少,人均每年几十到一百来斤很正常,而郑云龙的老家,虽然是在大山里面,由于田土非常多。当地人也比较勤劳,细粮和各种粗粮加起来,人均每年也能分到五百斤以上,最为可观的是每年的红薯,人均每年可以分到一两千斤,对农村来说,红薯可当半年粮食,在当地红薯还有一个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养猪,正常都是从农历的8月底9月初开始挖红薯,而农村杀年猪基本上都是在腊月,在这两三个月时间里,红薯就是猪的最好饲料和长膘神器,在大集体生产的那个年代,杀年猪是会被弄到公社去统一宰杀,杀出来的肉,国家一半,私人一半,但是在郑云龙他们老家,每年每家每户是会杀两头猪,一头猪弄到公社食品站统一宰杀,一头猪在自己家里弄死,小队里的人也比较齐心,谁家杀猪都有人来帮忙,为了怕闹出的动静太大,杀猪的时间都是选择在凌晨左右,等天亮的时候全部都完工了,在宰杀的时候,屠夫还有一张专用的小被子,用它来捂住猪的头部,以免发出太大的叫声,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很残忍,其实在人类的生存面前,比这更加残忍的事都是存在的,什么易子而食,什么杀俘充军粮……,底层老百姓用他们的手段杀猪难道是很大的罪过吗?谁都想过最好的生活,也都会为自己的亲人做出牺牲和努力,外婆到郑云龙他们家里来,其实最主要也是解决吃饭的问题,少她一个人在家里吃饭,舅舅、舅妈、表姐、表弟们至少可以多吃一口,还有一个历史原因就是在十年动乱那个年代,虽然外公自杀已经走了,但是遇到大的运动,比如全公社全大队要开什么批斗大会,外婆作为家属也是要被拉上台去排队站的,有时候也要被那些带着红领巾的小将们侮辱一下,那些小孩子当着众人打你两耳瓜子,或者把你掀翻在地踩上几脚,这也是当时的口号,你是没有任何办法去反抗的,外婆挨过两次打之后就想要逃避,躲到大山里面的女儿家里,谁会跑三四十里的山路来抓她,其实外婆也是一个很有眼力劲儿的人,她会帮着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照看小孩、放牛、做饭,打猪草之类,这样就可以让母亲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挣工分,因为家里养得有牛,成年的黄牛每天有5分的公分,有了外婆的帮忙,母亲做的最多的就是拾粪,那些动物的粪便是生产队里面最需要的肥料,母亲每天都会很早的起床去拾粪,比如那些到处跑的土狗的粪便,一早上跑下来,二三十斤粪便就是两三分的公分,回到家里之后,外婆把早饭也做好了,孩子也管好了,这就是外婆的作用,就连比较抠门和小气的父亲,对外婆的到来也没有多大的意见,再加上母亲的贤惠和百依百顺,父亲就更没有什么意见了,小时候外婆基本上就生活在郑云龙的家里,直到80年代初年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外婆才回到舅舅的家里,因为那时候至少不会因为吃饭而发愁了,后来还发生了一件非常玄妙的事,前世的外婆是在1995年初去世的,郑云龙的儿子也是在外婆去世之后才怀上的,才怀孕半年的时候,母亲说肯定是个儿子,因为母亲说她做梦的时候梦见外婆在郑云龙新家外面的公路上急匆匆的赶路,母亲就问外婆为什么在这里?外婆说是给郑云龙送个儿子来……
(https://www.zbbwx.net/book/3423862/11111061.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