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最新章节 > 第259章 豹胎易筋丹,汝可知否?

第259章 豹胎易筋丹,汝可知否?


此外,他还计划开展一项宏大的灵脉铁路建设工程。初步设想是以京畿与金陵两大宗门圣地为核心,向外辐射延伸灵力传输线路。由于对工部的能力缺乏信心,他选择了将这项重任交给外界力量去完成。如今正与诸多富可敌国的商家洽谈,准备公开竞标。

  有人试图通过人脉关系取得这项工程的建设权,对此,朱重照不敢轻忽。修建灵脉铁路之事非同小可,绝不能任意承诺。但对于某些关系深厚之人,朱重照也无法直接回绝。于是,他便将近期探查到的一些稀世灵石矿脉以及一些注定盈利的仙缘生意作为补偿分配给了他们。

  自己的财富早已难以计量,现在的朱重照更关注如何带领整个大明修真界走向繁荣昌盛。最近事务繁多,会议不断,让他应接不暇。

  月底时分,朱重照抽出两天时光,在太子宫陪伴着即将临盆的乌西和迪西。她们的分娩日期就在眼前。在他心中,家人永远是最重要的人。

  随着一声清脆的婴啼,太子宫再添两位小小修士。朱重照兴高采烈地入宫禀告弘治帝这一喜讯,并请先皇为这两个新生的皇孙赐名。

  弘治帝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欣然为两个孙儿取好了名字。朱重照原本以为父亲因乌西和迪西身为外族而心生芥蒂,遂劝诫弘治帝切勿存有族群偏见。

  弘治帝听罢,胡子一翘,怒目圆睁地说:“朕并未歧视夷人,朕是在责怪你,是你把这一切弄得一团糟。”

  朱重照立刻默然,承认父皇所言极是,的确是他行事欠妥。幸好现如今他在朝中的话语权极大,加上那骇人听闻的“宠妻狂魔”之名,否则不知会有多少谏言文书纷至沓来指责他。

  紧接着,边疆传来捷报,江彬将军成功奇袭敌方大营,俘获众多鞑靼修士,凯旋回归大明仙土……

  且顾鼎尘驾驭着遁光飞舟,将鞑靼部族的达延汗一族尽数带回中土皇城。朝堂之上,群仙皆对此事难以置信。

  据说鞑靼兵马已遣重兵欲侵袭大同,怎料竟一举覆灭其王庭,此般战果实乃出人意表。得知其中详情后,诸位仙卿皆对此次战役策略之大胆钦佩不已。

  朱照泓亦欣喜异常,第一时间召见自前线归来的顾鼎尘。江彬虽同样渴望面圣,然经历草原长途疾驰后,还需率部修养,并筹备接下来的仙魔之战。

  顾鼎尘面对朱照泓感激涕零,上次镇压宁王府叛乱,他获赐天大功劳。而今突袭鞑靼王庭之举,堪称灭国之功,已远超大明九成九的文职仙官,其功绩直追当年那位威名赫赫的少保。

  朱照泓审视着顾鼎尘带回的俘虏,男子面色死灰,他们心中明白自身结局无非生死早晚之事;女子则大多泰然处之,在草原之上,她们被视为财富,易手交易,掠夺寻常不过。达延汗的母亲便曾数次易主。

  顾鼎尘体贴地向朱照泓介绍俘虏身份:哪位是达延汗的哈屯,何者为小哈屯,又哪一位乃是达延汗的别吉。朱照泓暗思,顾鼎尘何时染上了这般心思?难不成把他视作收纳四海珍奇异宝之人?

  此事不能全怪顾鼎尘误解,毕竟朱照泓的后宫之中既有东瀛仙女,也有西域妖姬。顾鼎尘心想,难道北境鞑靼之地的太子殿下也不留一位?

  此时,蒙古人的审美与大明相差无几,那些达延汗的哈屯与别吉确实姿色出众。然而,朱照泓却发现这群美女之中似乎混入了一位异类。“顾爱卿,你怎么连达延汗的母亲也一同带回了?”他指向那些哈屯与别吉之间紧闭双目的老妇问道。

  “殿下,这位并非寻常妇人,她是达延汗昔日的哈屯,名叫满都海。”朱照泓满脸疑窦:“不是说满都海早已过世了吗?”

  当初江彬擒获满都海时,险些将其击杀,如此年纪带回大明又有何用?莫非是让她在大明颐养天年?幸亏满都海身边侍女拼死阻拦,方保住其一命,并言明她是达延汗前任哈屯,地位显赫,达延汗必然愿以金银赎回。

  江彬并不识得满都海,遂将此事告之顾鼎尘。身为人间百科全书的顾鼎尘自然知晓满都海之身份,认定满都海必有用武之地,故将其带回大明。

  有关满都海身死的消息出自达延汗口中,背后的故事却颇为世俗。满都海三十三岁时下嫁只有七岁的达延汗。待到达延汗十岁左右,仍觉四十余岁的满都海韵味犹存,两人情感深厚。然而待到达延汗二十余岁之时,面对五旬开外的满都海,他内心却倍感不适。加之满都海手中握有重权,这令达延汗深感不安……

  于是,动用秘法将满都海幽禁起来的举动已经完成,满都海自知修为不如达延汗,早晚需将修炼资源与统治权全部转交于他,故并未抵抗,与达延汗完成了平和的传承。

  达延汗心中深感对满都海有所亏欠,未曾取其性命,而是命弟子看顾其修行生活。满都海体质非凡,坚韧如磐,即便如今已临近古稀之年,依然精神矍铄,寿元未衰。

  朱照泓并未理会那些哈屯与别吉们的纷争,径直来到满都海面前问道:“你可愿为了救赎你的部族子民而行动?”

  满都海缓缓睁开那双始终紧闭的邃目,目光炯炯有神,毫无老迈之态。“还请太子殿下方才我鞑靼族群留下一线生机。”

  满都海在目睹飞艇之术后,即明白鞑靼一脉的衰落已是难以逆转的命运。昔日草原民族凭借灵巧机敏的游牧战术对抗农耕世界,然而此刻此优势已然消失殆尽。大明王朝可以随时随地借由飞艇降临草原之地示威震慑,而鞑靼人却对此束手无策。加之黄金家族失陷王庭,部族散乱,重振雄风几乎成为妄想,便是相邻的瓦剌一族亦不会给予他们这样的机遇。

  得知鞑靼大军现状后,满都海毅然表示愿意主动前往劝降达延汗。朱照泓对此举颇为钦佩满都海的决断。

  满都海愿亲身涉险劝服达延汗,对于朱照泓而言无疑如同虎添翼。即使满都海未曾参与劝降,击败鞑靼人只是时间问题。满都海更未提出任何交换条件,仅要求朱照泓带他至战场前线,他会亲自尝试说服达延汗投降。

  朱照泓自然答应了此事,随即驾驭飞艇,载着满都海翱翔至辽东之地。

  达延汗虽连续数日奋力攻打朵颜三卫,但却始终未能寻找到返回故土的道路,其身形消瘦,神情萎靡。连鞑靼的小王子皆如此憔悴,更不用说那些普通士兵了。此刻的鞑靼大军早已丧失战斗力,只能掘地觅草根,入山狩猎以维系生存。

  王守仁持续派遣灵禽携带飞行法宝骚扰鞑靼军营,使得鞑靼士兵无法得到片刻休憩,日夜不得安宁。此外,他还广撒劝降传单。虽然鞑靼人多不通文字,但王守仁巧妙地采用四格图文漫画形式,描绘了一个鞑靼人在饥寒交迫之下最终醒悟,放下武器向明军将领行跪拜礼投降的情景,而那位明军将领则欣然接纳,并赠予鞑靼人食物。

  于是,不少意志薄弱的鞑靼士兵开始趁夜暗潜逃至明军营地投降。然而,多数鞑靼战士仍抱持重返草原家园的期盼。在蒙古部族中,他们是属于有一定地位之人。若选择离开,他们的财富将被人夺取,妻子儿女也会成为他人囊中之物,背叛的成本实在是太高昂。

  面对这一局面,王守仁并不急于发动总攻……

  随着岁月流转,越来越多的鞑靼族人背离旧道,待到其势力衰微至极点之时,便是对其发动致命一击的良机。

  当那神秘的飞舟营地显现在鞑靼大军头顶的苍穹之上,整个鞑靼军队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境。即便是热气球已让他们饱受炼狱般的折磨,眼前的这艘巨大飞舟更是令他们恐惧不已。

  达延汗心中悲凉,仰望着天空哀叹:“长生天哪!看来我再也无法见到我的家人们了。”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那些飞舟并未向鞑靼大军展开攻势,反倒是将他的家人送到了面前。

  再次见到白发苍苍的满都海,达延汗心中五味杂陈,长久以来他对满都海都怀有愧疚,鲜少与其相见。未曾想今日竟在战场之上重逢。

  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满都海随后证实了他的担忧:他们的王庭已被摧毁,妻儿老小尽数落入明军之手。

  这一刻,达延汗仿佛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重建大元帝国的梦想还未实现,家园却已然化为乌有。

  庆幸的是,顾鼎臣顾虑到俘虏达延汗的家人,未对其王帐施展全力攻击,故而家人大部分尚在人间,然其他人却十不存一。

  满都海力劝达延汗向大明俯首称臣,愤怒之余,达延汗身为黄金家族后裔,怎肯轻易屈膝投降?

  满都海质问达延汗:“若不投降,还有什么更好的出路吗?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看着黄金家族的血脉就此断绝吗?”

  达延汗无言以对,只得将王帐遭袭之事告知麾下的各部落首领,并共同商议究竟是拼死抵抗到底,抑或是选择投降求存。


  (https://www.zbbwx.net/book/3360596/1111087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