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最新章节 > 第267章 仙医仙权,入伍修真

第267章 仙医仙权,入伍修真


朱元璋曾言,若是皇子不遵训诫,仙师出手教训自无不可,只需勿伤及根基便可。然而前提是仙师需理直气壮,名正言顺。

  朱标的每一句话皆直指人心,宋濂作为太子师,不敢正面挑战他对大明江山合法性的质疑,或是公然咒诅大明皇朝的国运不及前朝蒙古。

  紫霄宝殿内的氛围一时陷入僵硬的沉默之中。

  宋濂回过神来,无法向朱标发作,便只能将满腔愤怒倾泻到其他几位皇子身上。

  “尔等几位,统统给我到殿外罚立!”他手中戒尺重重击在案台上,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朱标微微侧目,看见朱元璋的身影仍在暗处,便接着说道:“师父,此举似乎有些过了吧。诸位弟弟一片丹心求道,你如此做法无异于给他们泼了一瓢冷水。”

  “太子殿下,老夫身为师者,弟子顽劣自当有权施以教诲。课堂之上喧哗吵闹,确有失修行者的庄重礼仪。即便你是储君太子,也不能阻挠老夫教育那些不听教诲的弟子!”宋濂满脸愠怒地回应。

  毕竟朱标的威势犹存,宋濂最终也只是让几位皇子罚站,未曾对他们动用戒尺施以体罚。

  此刻,宋濂心中涌起阵阵凄凉之感。他自幼精心教诲、寄予厚望的太子,并没有按照他设想的道路成长。

  这是朱标读书生涯中首次展现出与其截然不同的观点。

  果真是皇家血脉,太子朱标确实继承了朱元璋的魄力与决心。

  朱樉虽心中不满,却也不敢违背师命,只得闷闷不乐地走向殿门。

  老三赤松、老四燕王与老五周王见二哥迈步出门,也只好跟随离开。

  原来,是大哥为了他们免受责罚,只是罚站之事他也无话可说。

  就在朱樉行至门口之际,突然停下脚步,震惊不已地低语:“父皇,您怎会在?”

  赤松、燕王、周王闻声纷纷向外看去,只见朱元璋那威武雄壮的身影矗立在外,面色严肃。

  糟糕!

  宋濂见到朱元璋的身影,脸色亦是一变,紧张地道:“陛下,您怎么亲自驾临了紫霄宝殿?”

  “哼,如若朕不来此,又怎能得知大本堂之内发生之事!”朱元璋冷哼一声,语气森然。

  宋濂立刻俯首跪地,凄然言道:“尊上,微臣此举实乃出于对皇家后代的福祉考量啊。”

  朱标见此情景,便悄无声息地踱至老朱身畔,低声禀告:“父皇,儿臣深知先前所提愿望殊为不易实现,然而父皇教诲儿臣等研读经史典籍,便是要汲取历代朝政兴衰的经验教训,以此确保我大明江山绵延千秋万世。”

  “即便我们清楚前方的道路艰难重重,身为朱氏子孙,我们也应当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说得好,标儿!你说得太好了!”老朱闻听此言,激动地拍手称赞,“宋濂你看,咱标儿说得多么深刻啊!”

  宋濂无奈地起身回应:“殿下所言极是,亦望我大明能汲取历代王朝覆亡的教训。”

  “微臣明白诸位饱读诗书的士子仍旧难以忘怀蒙元覆亡之痛。然则鉴于诸位的赤胆忠心,朕也不便苛责于你们。”朱元璋因长子的卓越表现而心情愉悦,“不过蒙元已灭,无可挽回,你还是应更多地专注于如何更好地教育好皇家子弟才是。”

  “唯有将皇家子弟教导得宜,才是真正惠及天下黎民百姓之举,亦不负你读遍圣贤经典的初衷。”

  “微臣领旨!”宋濂尽管心中存有异议,但表面上仍是毕恭毕敬地答道。

  朱棣好奇发问:“父皇,您让我们汲取历代王朝覆亡的教训,可每个朝代灭亡的原因各不相同啊。”

  宋濂已然挺直腰板,回答道:“四皇子殿下,实则万变不离其宗。究其根本,皆因佞臣窃权,帝王昏聩,民间怨气沸腾,最终致使朝代更迭。故此微臣期望未来的大明朝廷,无论帝王抑或藩王,皆需亲近贤臣,远离宵小之徒!”

  众人豁然开朗,纷纷点头深以为然。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朱标与朱元璋会轻易被人说服。

  老朱深谙古籍,深知并非每个朝代的覆亡缘由皆与元朝相似。

  “标儿,你如何看待此事呢?”朱元璋有意将话题引向朱标。

  朱标略微停顿后,沉吟道:“父皇,还有恩师,儿臣也有一些个人见解。”

  围观众人均精神焕发,亟待倾听这位太子的高见。

  宋濂亦微微抬首,期待聆听这位储君将会发表何等深刻的见解。

  土地兼并确乎是一大症结所在,但在明朝初期还不甚突出,而在明朝晚期则成为历史上最为棘手的问题。

  朱标认为此刻并非适宜提出土地兼并问题之时。

  “儿臣不敢赘述空泛之辞,姑且谈些实际之言。任何一个心智健全,非痴狂失常的皇帝,都不会愿意成为亡国之君,无法面对列祖列宗。”

  “假设我朝真的败落了,新的君主登基,咱们朱氏子孙必然不会有生还之理。父皇,儿臣,还有诸位弟弟,乃至你们未来的子女,我说得对吗?”

  “对,大哥说得对!”三位弟弟立即齐声附和。

  尽管他们尚年幼,但这其中的道理却是他们心中明晰无比的——别人或许可以选择投降,但对于朱氏子孙来说,唯有赴死一途。

  朱标听罢,亦微微颔首,表示赞许。

  此言论确乎无懈可击。

  朱标接着论述:“那些修仙世家虽可投降,保全自身修为,然而其家族仙籍恐难以保留矣!”

  “至于朝廷之仙官,则另当别论,如若能主动迎接新仙帝登基,或许能在新纪元中再掌一方天地,权重仙高位显,古今皆然,屡见不鲜。”

  “尊师,您为何面色苍白?学生并无冒犯之意啊!”

  殿下,我等并非探讨凡间王朝更迭之秘,您怎又将话题牵涉至吾等修士头上?

  宋濂自觉已近古稀之年,早晚会被这位昔日的爱徒朱标活活气走,而这少年更是指东打西,一句不堪入耳的话语都不用,却犹如冷剑刺骨,杀人于无形。

  他预见未来一旦朱标成为仙帝,必将成为一位手段高超的修行界领袖。

  “殿下,微臣……”宋濂气息急促,一时哑口无言。

  朱标立刻解释道:“尊师,是学生表述不清,引得您误会了。那些自堕落仙域归顺我大明仙庭者,乃是舍邪归正,彰显其内心尚存一线仁德与灵性,不愿再侍奉那伪仙帝,此举实乃顺应天道之行也!”

  “方才孤提及之人,并未包含那些自伪仙域投降我大明仙庭的仙官啊!”

  殿下啊,老夫不是说过莫要轻易出口那“伪仙域”三字,听着多么刺耳,您偏还要在我耳边反复提及。

  “尊师,您误会弟子了!”

  “是老朽误解了!”宋濂痛心疾首地回应。

  分明是他遭受了憋屈,结果还得自己低头认错,他深感每一步都在朱标的掌控之中。

  朱标续言:“我大明仙庭乃天道所选,若有仙人背离我大明仙庭而去投靠异域他族,便是逆天行事,罪不可赦!”

  宋濂此刻哑口无言,殿下的观点实在太过双标啊!

  “那就回到先前的话题。”朱标又继续讲道,“历代仙帝陨落之谜!但凡坐上仙帝宝座者,除非心智失常,否则无人愿意毁掉自家祖辈积累的仙家基业。在弟子看来,诸多事物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譬如龙诞龙,开国仙帝往往都是贤明之主,若他们寿元绵长,便有足够的时光去培育下一代。以此类推,每一位仙帝与储君间的权力交接都应平滑顺利。”

  “观诸古今天下,英明的仙帝过早驾崩,于是便有了诸多年幼继位的小仙帝,进而引发宫廷内亲族或大臣勾心斗角,争夺权力,最终致使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讲到这里,朱标向朱元璋深深鞠躬,单膝下跪:“儿臣以为,此事应重点着手治理!”

  “首要之务,便是大力提升太医院的疗伤培元之术,且太医院必须直属皇家,不容任何仙官插手其中!”

  “其次,关乎军权传承!最为理想的军权交接,应当由现任仙帝直接传给下一任仙帝。然而若现任仙帝不幸早逝,而继承者尚未长大成人,则可能出现外戚或朝中重臣暂时接管军权的情形。”

  “历来许多仙帝在军权管控上出现问题,往往就是在这样的特殊时期!”

  朱元璋豁然开朗,朗声道:“标儿,这第二点的关键实则与第一点紧密相连,天玄医府的修为提升,仙帝寿元得以延长,便有了更多的时日与精力教导太子,待太子登基之时,必将成为一位杰出的仙帝。”

  因此,医道修炼的重要性,重于一切浮华之事。

  什么疆域纷争,皆为空谈!

  若太子年幼,国家疑虑丛生,或是仙帝无血脉传承,只能从旁支挑选,那时朝廷中的老谋士们便会趁机掀起波澜。

  你不能期盼每位太子皇孙都能像嘉靖那般智慧近乎通神,多数皇族子弟在这些老狐狸面前可是讨不了好的!


  (https://www.zbbwx.net/book/3360596/11110867.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