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穿越农家从零开始最新章节 > 第224章 不容易

第224章 不容易


文央被他一通插科打浑,心里郁气全散了。

  把车厢两边窗口帘子拉起来,看着马车在官道上一路急行,不停的超过路边的行人,牛车,还有商队。

  "咦,我们行得比别人快,那是不是很快能到沧州?"

  文央上次去的时候是跟着商队,回来又赶着牛,所以走得很慢。

  "那肯定,我们轻车简从,走得都比别人快,如果中间天气都好,估计有个三十天就能到。我们当时回来没有马车,一直骑马,二十天就到丰县。"

  沈从文算了下回来时间,不过一直骑马人就很辛苦就是了。像自家娘子娇滴滴的小姑娘,肯定受不了那个罪。

  他们一队人一看就是不好惹,速度又快,一路上运气好没有碰到大雨天。在二十八天的上午,就已经到了沧州城外。

  "这个两进的小院在东城,是我回去前买下来的,是个两进小院,一进带个演武场。二进后有有个花园。

  前面主人家走的时侯大部份家具都卖了,这个院子也空了两年没住,我走的时侯请中人帮简单打扫过。

  娘子你看怎么安排合适,我都没意见。只在前院也给我留一间做书房。"

  沈从文带着一行人进城后,走到一间门上挂着新做门匾房子,敲开房门把一行人带了进去。马车直接从边上角门进到院子。

  "这屋子建得真大,我看除了有些掉漆的地方和破掉的石板需要修一下,其它都挺好,看得出当时建这房子,主人家是花了大价钱。"

  文央随着沈从文转了一圈,发现这房子建得是真不错,感觉木料砖瓦用得比李家村建房的还好,而且每间屋子都大了画圈不止。卧室都建有火炕,这样冬日在房里很暖和。

  "听说这房以前是京里派来监军大人建来自己住,后来军中撤销监军一职,原来大人被调回京里任职。

  因为时间所限,卖家要2000两才肯卖,一时价钱谈不拢,找不到适合的买家,所以就一直放着没卖成。刚好我碰上,感觉价格也合适,就买了下来。"

  沈从文觉得,要不是阿奶听说他跟文央成亲,让人捎给他一万两银票。他肯定也买不起这所院子。

  "这个价还不带家具,价格上确实算高了些,不过我很喜欢这个院子。"

  "兰香和荷香,你们去外面把我跟三爷的衣服和平日用的,搬到正厅左边房间,这间房大,用屏风可以隔成里外两间,还显宽敞。

  右边那间到时布置成内书房,你跟荷香就用西面最外那间,其他房间后面我们慢慢布置。"

  文央了解完后,就安排两人开始布置起来。沈从文见她开始忙起来,便到了外面,给了亲卫五两银子,吩咐他去酒店置办两桌饭菜送来,先把午食应付过去。

  "我们先吃午食,吃完后我陪娘子去买家里要补的东西,明天我就要回营报到,可能没那么多时间陪你。"

  沈从文进来,看三人已经把两间是上住的房间打扫干净,床上已已铺好床单。

  "好的呀!就是现在我们要买的东西太多了。衣柜,桌椅,屏风全都要重新置办。还有厨房里只有两口大锅,其他炒菜用具,碗筷,米油所有的都要买。

  还要请人来粉刷和换坏掉的砖石。我们下午就先买要紧的事物,其他我慢慢置办就好。三爷你自己去忙你的事,家里我会打理好。"

  文央后来又在院里细看了一圈,大概要怎么做,心里早已有数。

  "辛苦娘子在家操办,你要置办这些花费应该会很多,这一千两先给你做家用。以后家里事务和开销就要麻烦娘子。"

  文央接过一叠银票,心想沈从文还是挺有钱?现在当将军能有这么高俸禄?买院子,下聘礼成亲,到现在给她的钱,花了都差不多五千两。

  "这是我应当做,三爷放心,我会好好把家里安排好。我们两个饭菜就端到院子这边石桌上吃吧。

  兰香你们俩人饭菜到外面领。"

  这个屋子除了小亭的石桌椅,每个房间里都空空,除了炕上,根本没地方可坐。她现在也慢慢适应身边有丫环跟着,什么事吩咐他们去办。

  "吃好饭,我们先去看看哪里有家具或者木器铺子,把要紧家具订好。然后买锅和食材,柴火晚上就能在家里开火。"

  文央看饭吃得差不多,把她想法一说。

  "听你的,一会儿就让门房丁伯带我们去,你别看丁伯年纪大些,听说他就是沧州城人。听说之前主家本来要带他们回京城。

  是丁伯不想离开生活的地方,他跟丁婶子女都不在。所以主家走时跟丁伯讲好,让丁伯在这边看房子,如果房子能顺利卖掉,就把两人身契还给他们。

  我后来买下房子,觉得丁伯人不错,丁婶也会灶上手艺。就重新跟两个签了身契,答应以后做得好,就给他们养老。"

  文央听沈从文这样一说就明白了,她是知道这里如果自卖自身入了奴籍,如果没办法脱籍,只能不断的自卖自身。

  不然完全没办法养活自己,因为朝廷有明确规定,奴籍是不可以登记为商人,没法有自己房屋私产,甚至连佃农都没办法当。

  所以除了卖给主家做事以外,连活都找到做。而想要脱籍的唯一办法,就是主家同意,然后到衙门帮办理脱籍手续。

  "丁伯两人都能脱籍了?为什么还要重新签身契?"

  毕竟以后都在一起生活,有些事情不得不问清楚。

  "像丁伯这样,年龄不小,又没有过硬的手艺和本领,加上没有后人在。如果遇到有好些主家愿意收留,这样做反而是最好。

  不然哪怕他们脱籍后回家,老家认识的人在不在不说,根本不会分出田地给他们。除非自己有一大笔钱回家买地买房,但也容易被坏心的族人吃绝户。"

  沈从文把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出来,穷苦人家要好好生活真的不容易,这也是他到了军营看到了太多底层人员的无奈,他也慢慢对沈家没有那么大的恨。


  (https://www.zbbwx.net/book/3247435/11110910.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