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我在水浒捡尸成圣小说全文阅读 > 第187章 玉麒麟,你来大义灭亲(6k)

第187章 玉麒麟,你来大义灭亲(6k)


此二人位谁?即丑郡马宣赞与百胜将韩滔。

    他俩能够一拍即合,皆因同伴阵亡而起心。

    宋江起初立功心切,刚到江南与卢俊义兵分两路,一路取润州、常州、苏州,另一路取宣州、湖州、杭州,最后会师杭州再取睦州、歙州。

    计划很理想,现实很残酷。

    润州、常州、宣州、湖州不到连两个月就拿下,但后面取苏州、杭州咬上了硬骨头,梁山好汉也多在这两地阵亡。

    宋江迅速调整策略,留了一部分兵马守湖州,想合力先下苏州、再取杭州。

    然而,梁山军被方腊识破意图,当即传令苏州守将据城坚守,同时增兵杭州威胁湖州,迫使梁山军两面受力。

    宋江只得分兵守湖州,双方战事很快陷入胶着。

    彭玘在苏州中流矢而亡,郝思文在杭州作战不幸被擒,后为方天定逼问情报不开口,被活剐枭首于城上示众。

    宣赞与郝思文同为关胜副将,两人长期作伴、情谊深厚,并且在征王庆与方腊期间,经常讨论战场得失,都怀念在杨长麾下那段日子。

    郝思文与其他梁山降将不同,并不热衷朝廷而向往江湖生活,这与他年轻时经历有关。

    古来非常之人,出生之时多伴异象,或者有古怪梦境。

    郝母怀孕前,常常梦到井木犴,所以他儿子还没出生,就猜到是个栋梁之才。

    郝思文出生之后,郝母给他取‘井木犴’绰号,并与后世鸡娃的家长一样,竭尽全力让儿子习文练武。

    在这种氛围和梦境激励下,不爱习文的郝思文练就了十八般武艺,周围邻居都以为他会有出息。

    然而,一个人能够成功,并非光努力就能行。

    命运也就那么奇妙,偏偏要让奋进者受磨难,让庸碌者享尽富贵。

    面对世间苦难,逆来顺受者下品,敢于挑战者中品,战胜苦难者上品,而在苦难中为他人找到生路者极品。

    极品者,如黑暗中的光亮,即为圣人。

    圣人不常有,郝母显然希望儿子成为上品,但郝思文武举数次不第而放弃,然后面对现实从军等伯乐,渐渐被生活磨平了棱角。

    或许世道不公让他灰心,或许上了梁山看到天外有天,郝思文反而习惯江湖洒脱,习惯了与莽夫好汉饮酒作乐,最终止步于中品而度日。

    梁山全员招安以后,郝思文跟着宋江东征西讨,再次被朝廷腐朽的气氛笼罩,他内心抗拒却身体却如打工人,麻木地跟着军队作战。

    心中唯一有片宁静,即为追随杨长那段日子,所以到了淮西、江南,他会时常惦念调剂心情。

    郝思文虽然止步中品,但死前却守住了井木犴的荣耀,不肯出卖同伴而被处以极刑。

    那一刻,宣赞的心,冷了。

    什么功名利禄,什么绯袍、紫袍,自己这张脸也配?

    宣赞与韩滔同为杨长所擒,非但没记恨反而心生仰慕,所以首先撺掇一起投沁州。

    韩滔因彭玘阵亡而伤神,他在征梁山前就官拜陈州团练使,听到卢俊义也获封团练使官职,心里当时五味杂陈。

    阵亡梁山头领中,彭玘也是团练使,朝廷一对一交换?

    宣赞与关胜交情不错,按说离别要和他打个招呼,却怕关胜挽留以及告诉宋江,最终留下一封书信便消失不见。

    韩滔本想叫上凌振,但考虑到会走漏风风,就学宣赞留书交代。

    两人不辞而别,盖因当时宋江陈桥驿讲话,时迁也是悄悄溜走,属于是见样学样。

    未免夜长梦多,宣赞、韩滔赶在宋江封营前,夤夜离开军营驻地。

    而送走宿元景当晚,宋江、卢俊义、吴用皆枯坐在中军。

    或许对未来担忧,或许对阵亡兄弟缅怀,几人既不回帐去休息,也良久不发一言。

    帐外秋风乍起,吴用被那寒意激得一颤,旋即起身开口:“不想江南秋夜,也如此令人战栗.”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宋江感慨吟了一句唐诗,提起桌案上的绯色官袍,突然上前披在吴用身后,关切说道:“秋风萧瑟已至,军师穿得太少了.”

    “这是您的官袍,岂能”

    “什么我的你的?大家都是兄弟,以军师谋划之功,难道不配这从五品?”

    “可朝廷毕竟”

    吴用还想继续拒绝,宋江却双手按住不动,沉声说道:“此去童贯麾下为将,我心里没什么底,届时还得军师多多提点.”

    “对对对,俺也一样!”

    卢俊义见样学样,也拿起自己团练使官袍,往吴用身后加披。

    这举动看傻了宋江,心说你跟着激动个啥?

    他怕表情管理不好,露出破绽让卢俊义察觉失态,旋即岔开话题:“若是我们能剿灭方腊,军师穿绯袍绰绰有余,可惜天不从人愿。”

    “是啊,以后就没那么自主了,兄弟们对童贯的印象都”

    卢俊义的话虽没说完,但是意思却已经表达到,他属于团队里的附庸者,随着宋江情绪变化而变化。

    看到两人都唉声叹气,吴用一把扯下身后绯袍,正色说道:“两位先锋应该想开些,凡事不要只看一面,咱们与方腊相持已久,若无朝廷增员很难再进,而有外人支援就不能独享功劳,现在归到童贯麾下听用,虽然会失去了一定自由,但粮草军需则不用担心。”

    “军师之言是也,若不是为了征粮,孔亮也不会”

    宋江话到后面几欲哽咽,孔家兄弟之前奉命下乡‘借粮’,突然遭到当地乡勇埋伏,孔亮不慎失手被擒,最后被暴民活活打死。

    难得出回主意的卢俊义,在宋江落寞的时候意外惊呼:“兄长,要不要下令戒备?若南军趁我们交接,突然出兵.”

    “嗯?卢员.不对,应该称卢团练。”

    宋江及时自我纠正,肃然肯定曰:“你的提醒很及时,有劳团练去安排部署,夜里要增加巡逻队伍,不让南军有机可乘。”

    “哦好,我马上就去.”

    看着卢俊义风风火火离去,吴用靠近意味深长补充道:“这半年双方过招,使出的计谋不算少,即便南军得到相关消息,也可能误会咱们用谋,防范自己人生乱才是”

    “我就是这个意思。”

    宋江与吴用单独相处时,立刻摘下平日里虚伪面具,颔首附和:“对那些不安分的人,我早就提前做了盯防,既不能出现时迁偷跑情况,也不能再放任何一人离去,若阮家兄弟与他的水军仍在,咱们或许都已攻克苏州,真是”

    “阮家人搬离石碣村,我猜八成去了沁州,杨长的影响太大了.”

    “这匹夫”

    听完吴用附和之言,宋江牙缝中挤出这三个字。

    他曾在进攻苏州遇阻期间,派戴宗回石碣村请回三雄,结果发现阮氏兄弟已举家搬离。

    什么厌倦战争,什么想回乡当渔民,全部都是谎话!

    骗子!

    至此以后,宋江对麾下头领管控更严格,特别是有‘前科’的少华山系,以及从梁山防到现在的登州系,专门设立了暗哨盯防。

    梁山上的朝廷降将,是宋江队伍里的压舱石,他从不担心这些人生异心,结果猜到了开头没猜中结尾。

    湖州、无锡两地驻军,接到命令都开始行动,又传令水军撤回太湖战船,开始搬运辎重粮草上船,只等刘延庆、张叔夜来交接。

    原本沉寂的城市和军营,因为要撤离而变得喧嚣。

    宋江次日睁眼醒来,可以端坐中军没去巡营,他在等‘有异心者’去请辞,然后进行敲打和挽留。

    在帐中用过早饭不久,陆续有人来中军报事。

    少华山及登州众人没出现,反而是宋江自以为心腹李俊,被童家兄弟抬进军帐内。

    “这是.”

    宋江惊得箭步上前,看见李俊脸色煞白、面容疲惫,抓住他的手冰冷刺骨,旋即追问:“李俊兄弟这是怎么了?”

    “咳咳。”

    李俊支撑着想坐起,但尝试两下没起来,还是童家兄弟扶住,他才艰难回答:“小弟偶染.风寒”

    “昨日不都好好的,怎会突然这么严重?”

    宋江此时满脸心疼模样,末了又好奇看向童家兄弟。

    童威答曰:“哥哥怕误先锋大事,连夜在湖上调度战船,劳累伤身又染了风寒,于是病来如山倒.”

    “唤郎中看了没?”

    “随军郎中已经诊治,正着人去城中抓药熬煎”

    “用最好的药!”

    宋江刚铿锵出声,手臂突然被李俊拉住,气若游丝呼唤:“公明.哥哥”

    “兄弟不要再说了,好好将息身体要紧。”

    “你”

    李俊左手拉住童威,示意对方待自己开口。

    童威会意,抱拳禀曰:“先锋,郎中是说哥哥是急症,需要闭门休养不能被见风,但是眼下大军开拔在即,哥哥怕耽误大军赶路,想留在无锡就地养病,还望俞允.”

    “独留弟在无锡?为兄岂能放心?不如随军走水路先往东京,届时让宿太尉请出安道全,估计少时就能痊愈.”

    “水路行船颠簸,加之常有风浪,恐会加重哥哥病情,我们兄弟留下作陪。”

    “这个.”

    宋江顿时犹豫起来,暗忖把三人留在无锡,若被刘延庆扣住驱使,自己想要回会很麻烦。

    思来想去,他盯着李俊柔声追问:“李兄身体素来强健,干脆坚持一下怎样?我们与刘延庆半点不熟,怕你病愈不好脱身”

    “太太湖”

    “先锋容禀。”

    童威得了李俊提醒,抱拳继续进言:“前些日子,我们奉命深入太湖侦察,偶遇费保等太湖四杰,他们对我们很友善,曾说可助咱们攻取苏州,眼下大军调至北方御敌,太湖四杰不能助攻苏州,庇护哥哥养病却没问题。”

    宋江听后恍然,好奇追问:“宿太尉来到无锡那他,依稀记得你们似有话讲,原来是遇见了太湖义士?”

    “嗯。”

    李俊微微颔首。

    “既如此,等明日天气晴好,就驾船去寻四杰。”宋江话音刚落,急忙拉着李俊提醒:“切记,一旦病愈从速归营。”

    “是”

    “先锋,公明哥哥”

    李俊还没回答完,突然帐外有人呼唤,声音急切而慌张。

    宋江寻声望去,只见关胜、呼延灼联袂而至,两人脸色都很难看。

    “先带李俊兄弟养病,我迟些再去营中探望。”

    “是。”

    童家兄弟将李俊抬离,关胜、呼延灼二将都没心思追问,因为他们麾下的副将跑了,帐中只剩下一封留书。

    两封书信内容相差无几,宋江看后脸黑如同乌云,却又不好对二将发怒,便扬起信纸自言自语。

    “什么时候流行不辞而别?他二人还是从戎多年的军官,要走都不愿意当面说?即便不顾及结义之情,这几年也同生共死,想想真令人齿冷”

    “从信上留书可知,郝思文、彭玘的阵亡,是他们心灰意冷原因,今早他们没来用饭,寻到帐中才发现已经.许是昨天晚上走的”

    “我昨夜还提醒.”

    宋江刚刚吐槽到一半,想起卢俊义负责昨夜防务,不太方便当着二将抱怨,于是改口反问关胜:“二将同伴阵亡,难免会有情绪上波动,你们就没关注?”

    “郝、彭已阵亡月余,两人此时才出走,我们实在”

    “算了,铁了心要走留不住,你们去守好自己剩下的人,别再出这种纰漏。”

    “是。”

    关胜、呼延灼刚走出主帐,宋江便急忙遣人找来花荣,要他立刻赶到湖州督军,防止别的头领会将校偷偷离队。

    从打完田虎开始,每次移师时都会走人,这让宋江百思不得其解,饶是智多星吴用也想不通。

    八月二十九,刘延庆在宿元景宣诏第三天,奉命赶到无锡接管防务。

    花了两天时间交接,宋江于九月初由扬州北上,经淮泗水网过境山东入黄河,水陆并进浩荡往河北而去。

    大军出发当天,太湖上有一叶小舟,像哨兵般望着船如鲫走。

    直到战船把水面还给太湖,那艘小舟才缓缓驶向湖心深处,舟上客即李俊、童威、童猛。

    行至四下无人处,李俊一改前两日萎靡,褪去身上包裹的被子,神情肃穆立在船头不语。

    童威见状慌忙拾被,重新披到李俊身上并提醒:“哥哥寒症尚未褪去,湖心早上还有霜露,得裹着防止病情加重。”

    “无妨,心病已去,身病自愈。”

    李俊一脸坚毅,凝眉沉声:“从速划往榆柳庄,我要向费兄好好请教,挑个逍遥安身所在。”

    “好吧。”

    童威见李俊执意不要,遂把被子递给童猛收捡。

    为了从梁山军中抽身,李俊在太湖中赤身泡了一夜,强行让自己染上风寒,又故意在人前装作虚弱无力,骗过宋江得以抽身留下。

    九月下旬,宋江率军刚至河北真定不久,童威即遣人追上队伍报丧,诈称李俊病已在太湖病故,而兄弟俩守灵不愿为官,暗中则与太湖四杰结伴出海,寻逍遥自在天地不表。

    宋江备细询问原由,但带话渔民说的江南方言,精通方言的郑天寿已阵亡,石秀久别家乡也不能全听明白。

    看来人说得言之凿凿,众人只当李俊已真的暴毙而亡,宋江遂对遗物大哭一场。

    前面宣赞、韩滔不辞而别,现在李俊突然‘病故’、童家兄弟隐退,梁山头领只剩六十五人。

    如果除去不同心者,宋江能用的头领兄弟,已不足大聚义的半数。

    宋江来不及夙夜忧叹,童贯即遣使传达宣抚司将令,要他与卢俊义赴代州合议。

    代州本来与真定接壤,但中间被太行山所阻拦,经飞狐陉过路是最近路线,但此时飞狐已为粘罕攻占,宋江只得走真定西南井陉(太行八径之一)。

    过井陉,走平定,转太原,经忻州,至代州。

    宋江多绕了三个州府,于十月中旬抵达代州雁门。

    在雁门宣抚司驻地,宋江见到童贯的幕僚团队,以及武官辛兴宗、马扩。

    宋江看到辛兴宗那一刻,有种被宿元景欺骗的感觉。

    当初宿太尉到无锡传旨,明确告诉宋江是替补辛兴宗的角色,他是童贯此时最为倚仗的大将,辛兴宗随梁中平讨贼无法抽身。

    然而,这一切只因信息不对称。

    赵佶让宋江跟童贯北上,身为臣子只能顺从圣意,但他内心只信任旧部,所以在离京前派人赴河北运作。

    童贯重新受徽宗宠幸,梁中平不得不卖他面子,遂让辛兴宗带亲兵赴代州,而杨惟忠、王禀等将则继续留下剿匪。

    看到片众人坐定,童贯捋须对宋江、卢俊义说道:“宋防御、卢团练来得很及时,有几万梁山军屯驻真定,飞狐径的威胁得以控制,但主力要部署在常山一线,确保燕京后背绝对安全。”(常山即恒山,汉宋两朝避汉文帝、宋真宗名讳)

    “回禀恩相,末将军至真定之处,即按要求完成部署,保证不让金人过境。”

    宋江听后急忙起身抱拳回应,卢俊义则不好意思托大坐在一旁,便起身站在宋江身旁附和。

    两人身高非常悬殊,瞬间形成视觉落差。

    童贯才发现宋江又黑又矮,想到自己当年被此人打败,心里有说不出的耻辱感,但又不能当众表达出来,便挥手示意两人坐下。

    “邦交不同于剿匪,对外软硬要讲究策略,若学谭稹只是针锋相对,两国矛盾将被激化,最终演变成金人动武,这一点,伱们可以向马扩好好请教。”

    “是,多谢恩相指点。”

    两人得了童贯敲打,慌忙起身抱拳称是,又向马扩点头致意。

    宋江、卢俊义谦卑态度,看得童贯心中一阵暗爽,旋即又是示意两人坐下,并询问梁山军有无困难。

    童贯到代州之前,谭稹已在真定府积极设防,各种物资也向真定调拨。

    梁山军用度并不缺,不代表宋江没其他需求,他与卢俊义已经封了官,底下几十个兄弟还等着。

    宋江不好明晃晃催促,于是委婉问道:“恩相,真定已有两万义胜军,末将的四万兵马有余力,要不要调部分到代州?”

    “嗯?”童贯先是一愣,随后喃喃说道:“代州有数万义胜军,你们替我守好真定就够了。”

    “呃末将领命”

    宋江本想多让兄弟来代州露脸,间接提醒童贯给他们派发官职,奈何这蓄须宦官不上套,只得怀揣无奈坐回椅上。

    屁股还没捂热,童贯又客套追问:“有困难就要讲,本枢密会尽量满足,一切都是为了陛下.”

    “若实在要提,末将倒真有一条建议,既然飞狐为金人控制,恩相坐镇代州指挥不便,不好兼顾河北诸军,如果宣抚司移至太原,也许传令更为便捷”

    “哈哈,辛将军,宋防御与你之见不谋而合。”

    童贯对辛兴宗抚掌大笑,随即转身回应宋江道:“既然你们都建议,我随后就把宣抚司迁至太原,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宋江尴尬笑着回应,暗忖好不容拍马拍到点上,倒头来却是拾人牙慧。

    他们不会在笑话我吧?

    “对了,你们合议完回真定,多派兵马到荒山野岭搜寻,寻一个虬髯虎面的女真人。”

    “安?”

    宋江正天人交战,童贯突然下发一个任务,立刻把他拉了回来。

    “金人说是阿骨打幼弟,去年突然消失在蔚州境内,粘罕此次悍然袭取三州,目的之一就是寻找这位金国王子,当然,按照马扩的个人分析,这有可能是金人借口,但既然金人提出要求,并承诺拿此人换回三州,还是值得找一找。”

    “虬髯虎面?”

    宋江挠了挠头,心说胡人不都这长相?随即追问:“这位金国王子可有姓名?”

    这时马扩站了出来,一脸郑重回答:“此人名曰阇母,他们都出自完颜部,也可称完颜阇母,是金国一名大将。”

    “完颜阇母?末将记下了.”

    宋江若有所思点头,扭头看向卢俊义似懂非懂,猜他定联想不到杨长。

    去年杨长杀那胡人,似乎就是个金国贵人,这件事梁山许多人都知道。

    莫非贵人就是金国王子?

    这想法一出,宋江脑子嗡嗡的。

    代州、忻州知情者并不少,为何感觉没人去怀疑杨长?刚才还说对外要谨慎,恩相是故意在试探我?

    宋江不知道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童贯接替谭稹同时,换了代州、忻州多位官员,巧合调光了几位知情者,山西境内仅剩困沁州的马报国,而现在又多了几十个。

    宋江一瞬间想了很多,但最终没有当面提及此事,至少不能由自己提出来,否则要承担出卖兄弟骂名。

    离开代州回真定途中,宋江盯上了头脑简单的卢俊义,准备引诱玉麒麟‘大义灭亲’。

    (本章完)


  (https://www.zbbwx.net/book/3221956/11110947.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