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上)
“大河终于化冻了。”
久违的黄河解冻终于开始,而这也意味着原本洛邑巨商通过冰橇之舟行走于黄河冰面之上的路线已经不再通行,若要维持关中的贸易,势必需开辟新商道。
于是潼关便成为新的替代道路,只是陆路运输的成本终究过于昂贵。
“若不是春耕在即,便应该组织奴隶沿大河河岸修筑纤夫之道。”
当然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大地解冻,还有一件更为重要的事需要赶紧完成。
“需在潼关之前将大坑挖开,将狄戎尸首皆投入期间并重新掩埋。”
对于郭猛过了这么许久还记挂着这件“小事”,张飞等人皆有所不解,把这些死去两月有余的狄戎尸首扔远点便是,只要这腐臭之气吹不到自己城邑处便无人在意,何必要挖出深坑进行掩埋,各国作战此时可都是任由战死者尸体留在原地腐烂为骨殖,压根不会做这“奇怪之事”。
这便是历史上“崤之战”数年后,秦伯击败晋军,回军途中还能在崤收敛将士遗骨的原因,毕竟战后这些尸首都在原地摆着任由鸟兽啄食撕咬和自行腐败而已。
然而郭猛毕竟来自未来,自然知道大量尸体曝尸荒野最直接后果便是很容易引起瘟疫,当郭猛将此事说明后,与会众人皆半信半疑。
不过出于对瘟疫的恐惧,已经被各项借贷折磨得麻木不仁的缭难得调出上百把锄头和铁锨发至潼关,而纠更是亲
自赶去潼关,要求守军务必按照郭猛意图认真执行,不可草草了事;毕竟万一真会引起瘟疫,潼关守军可是第一个倒霉的,而这些守军可是纠辛辛苦苦带出来的,哪怕多数守军将在徭役之期结束后便返回其城邑,但是仍有不少是瑕邑国人。
无论从保护手下还是巩固未来权势考虑,纠都势必要前往潼关亲自指挥,绝不想假手于人。
当然纠还有个任务便是将潼关前后战死之马尽数掘出,以烟熏火燎之法做成熏肉,以免马肉轻易腐烂,毕竟这个时代粮食都将将够吃罢了,更别说珍贵的肉食了。
除去这一小小插曲,郭猛更是打算在这关键一年里,好好将基础夯实,同时对秋天狄戎们即将进行的进攻进行准备。
“不管是温国商人亦或是洛邑巨商,皆已联系上晋国各个城邑,确有不少摇摆欲走之国人。”
缭首先通报了此前郭猛定下的方案执行进展,此举令郭猛精神一震。
“能否估计约莫有多少人?”
“当有万余人。”
作为华夏族开发最早的区域之一,河东地区物产丰富,盆地地形相比于国土狭逼的虢国,能养活的人口实在多上不少,加上中条山的铜矿,安邑的盐湖,晋国的人口至少在二十五万以上,只不过被“曲沃代翼”这么一闹,力量大为涣散,因而对外干涉能力方大减罢了。
晋国自十五年前小宗勾结大臣刺杀大宗宗主,双方
正式撕破脸后,大宗小宗常年小仗不断,大仗间或发生,早已令晋国国人厌倦,不知何时是头,因而产生如此之多打算背井离乡的难民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不少难民此前已经赶去邻居之国,诸如郇国、魏国等国,否则绝不止这点难民。
“此等逃至郇国等国之难民,其待遇若何?”
“自是不能与在晋国当国人所能及。”
这点也容易理解,毕竟好端端的跑到别国讨食,尽管此时的河东在白狄等狄戎的侵袭下,每年皆要死伤一些人口,造成此时的河东人口甚至不如周幽王执政前人口更多,河东之地亦是地广人稀,但是这些晋国难民终究不为接纳之国国人所待见。
“既如此,不妨也向这些国度派出人员,但凡肯移居瑕邑,当以‘预备国人’待之。”
“此外,晋国大宗和小宗可曾有各自的俘虏可供购买?”
这完全就是路径依赖了,毕竟刚刚将虢国奴隶市场清扫一空,郭猛很想故技重施,只是缭却摇了摇头。
“晋国彼此将其俘虏编入军队之中,并不肯出售。”
晋国大宗小宗双方都在竭尽全力击倒对方,因而将一切可供驱遣用于作战的力量全部利用上,根本不会有打过仗的俘虏随便给外人购买的机会。
对此郭猛颇为惋惜,毕竟晋国国人的勇悍程度同样有目共睹。
“芮国和梁国等国对于吾等继续进攻狄戎,能给予何等帮助?”
这个问题
倒是问的毛遂,毛遂倒也不辞辛苦,在这个冬日里没少奔波于黄河两岸国都,脸上的皮肤被凛冽的北风吹得皲裂起来,不复二十岁翩翩公子的感觉,让人颇有种“岁月是把杀猪刀”之感。
“芮国、梁国、魏国等国深受狄戎入侵之苦,虽限于国力难以独自反击狄戎,但是其国内主战之人听闻瑕邑有继续进攻狄戎之念,皆表示愿竭力协助。”
“此类国家,国内国人情况如何?”
虽然郭猛问的模糊,但是毛遂何尝不知道郭猛想问什么?
“其国人对国君不敢出城迎战,多为不满。”
放谁都不喜欢当缩头乌龟的家伙,即便是这只缩头乌龟是国君也不例外;哪怕是近千年后,司马懿辛辛苦苦在关中和陇右挡住诸葛丞相,得到魏国朝堂一致认可,但在魏国民间却名声糟糕,最后关中地区流传下来的却是“死孔明吓走活仲达”的笑谈。
哪怕司马懿最终被孙子司马炎追封为宣王,以西晋王室之力,对诸葛丞相大肆贬低,各种抬高自己先祖,关中民间依旧不买账。
当然这种情况这对郭猛而言则是好事,至少郭猛打着“驱逐狄戎”的旗号,势必能获得芮国和梁国这两个河西之国国人的极力支持。
毕竟这是春秋时代,国人在一国之中话语权极大,若能说动这两国国人,便是国君亦不敢过于违背国人意愿,毕竟周厉王先例可是摆在大家面前。
哪怕
是国人不直接造反,而只是在关键时刻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能让国君吃上一壶;譬如“后世”封鹤为将军的卫懿公,便是被国人集体拒绝出战,最终堂堂卫公便只能带着以一国国君之躯亲率百余亲卫去抵抗入侵的狄戎,直接便被狄戎阵斩当场并顺道攻下卫都朝歌劫掠焚城。
若不是打着“尊王攘夷”旗号的齐桓公在管仲建议下紧急拉了卫国一把,卫国可就不是进ICU病房这么简单了,当时便能直接宣布卫国彻底删号了。
“既如此,吾等何不替天行道?”
(https://www.zbbwx.net/book/3213325/11110948.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