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大宋小国舅免费阅读小说 > 第三百七十八章 宰执

第三百七十八章 宰执


今日的朝会似乎和往日并没有不同,百官们陆续而入。按照以往的上朝顺序,百官们各自站到了自己的位置。

皇权,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王朝开始。皇权的集中,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每个帝王,其实都是想一手遮天不容许出现太多的声音反对自己。明清之前,皇帝的权限其实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兵部尚书,皇帝就会为所欲为。面对大臣们集体反对的时候,皇帝也往往是无可奈何的。

比如说。帝王的某一项任命,若是得不到群臣的支持,便是不合法的。甚至于,是无效的。

大宋朝皇帝发布诏书有一套严密规范的流程。根据参考文章2的描述,宋仁宗试图为一位妃嫔提升等级而下达的旨意,被宰相以“朝廷没有这样的规定”为由拒绝执行。这说明皇帝即使下了旨,也并不能保证旨意一定会被完全执行,特别是当旨意与朝廷的既有规定或制度相冲突时。

到了明清时期,这种现象才不复存在。

今日的朝会如此大张旗鼓,凡是京城七品以上的官员,都得参加。

这是什么概念,七品官员在地方上也算是个不小的了。宋朝的官员品级制度中,七品是相对较低但具有实际权力的等级。根据参考文章1中的信息,七品官大约等同于现在的正处级干部。七品官员可能担任的官职包括县令、县丞等。这些官职在地方上拥有一定的行政和司法权力,负责管理所辖区域的日常事务。

可这里是京城,京城一品二品大员多如狗。三品五品遍地走。一个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在京城根本算不上什么。

可皇帝竟让全城七品以上的官员,都得来参加朝会。要知道,这可是坐拥百万人口的大都市。

垂拱殿内,这么多官员是绝对站不下的。殿外,密密麻麻的更是站满了京城的六品以下官员。

幸亏大宋朝的官员,上朝还是站着的。若是如盛唐强汉一般,坐着跪着,那更是呆不下了。

虽然太祖皇帝赵匡胤建国兵不血刃,答应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可在皇权集中方面,也是煞费苦心。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武将的权力,实行了杯酒释兵权等一系列措施。在礼仪上,他也进行了改革,以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

赵匡胤为了维护自己的皇权统治,很是害怕下面的臣子们,对自己不够尊重。

要知道这些人很多,当初都是和自己称兄道弟甚至于比自己官职还要大。在自己做了皇帝之后,这些人是否是真心臣服自己,赵匡胤心里也没有底。

大臣们上朝,一开始是坐在凳子上的。尤其是那些年迈的老臣,一般都是坐着上朝。

在一次朝会中,赵匡胤故意让宰相范质站着给他递稿子,之后撤走了范质的椅子,范质只好站着。其他大臣见状,也纷纷站了起来。

发展:自此以后,站着上朝成为了宋朝的一项固定制度,被历代皇帝所沿用。这一制度不仅体现了皇帝对大臣的威严和尊重,也加强了皇帝对朝政的控制。

这次朝会似乎和往日又有些不同,赵桓这个糊涂皇帝,昏庸的他平日里上朝都是懒懒散散。极少,有没有迟到的时候。

一般都是百官们早到了,皇帝才姗姗来迟。而这一次,皇帝居然早早的就到了大殿。

此时的赵桓面无表情,下面的群臣们,感到了皇权的威慑力。就连李邦彦和白时中,都战战兢兢。

毕竟作为当朝宰相的他们,事先都没有得到皇帝的任何预兆。这让李邦彦和白时中,心中隐隐感觉到了不安。

这份不安,来自于皇帝对自己的不再信任。不知道今日的朝会,朝中又会发生什么大事。

白时中,甚至于悄悄的擦起了汗。李邦彦也好不到那里去,一脸的紧张。

大宋朝的宰相虽然权利不小,却不再如汉唐时期,宰相的权利之大。

随着百官们陆续的抵达,早朝正式开始。

...

朝会上,群臣都沉默不语。整个垂拱殿大殿之上,没有任何的声音。大家,都从空气中嗅到了一丝的不寻常。

“朕自继位以来,颇有过失。幸得祖宗庇佑,社稷得已稳固。朕闻自古帝王上合天心,以致太平者,皆股肱之力。朕比开直言之路者,庶知冤屈,欲闻谏诤。所有上封事人,多告讦百官,细无可采。今皇恩县知县万修齐,为官清廉,敢为民谏言。朕巡视城北,此人多有国事上书,朕自认此人有辅政之才,今特颁布圣诏,任其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说白了,就是任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知县,成了当朝的宰相。而且,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一时间,满朝大哗。

群臣们无不睁大了眼睛,都是一脸的不可置信。一个芝麻绿豆大小的知县,就凭皇帝的一句话,就连升数级成宰相了?

群臣都还没有从震惊中反应过来,要知道有的人来到了垂拱殿,盼了一辈子,兢兢业业的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也不过就这样了。

像是李邦彦和白时中之流,更是心中忿忿不平。凭什么,你一个万修齐凭什么有这个资格。

这个时候,所有人才注意到。一大早就早早来到了大殿上的万修齐,只见万修齐抱着笏板不卑不亢,走了出来:“臣,领旨谢恩。”

李邦彦和白时中互相对望了一眼,二人心中都均自不服气。可是,当他们抬起头看着坐在龙椅上的皇帝赵桓的时候,俩人都没有站出来反对。

他俩没有站出来,身后的百官们,也都默不作声。

其实在这之前,李邦彦和白时中就已经在朝中结党营私。朝中,有着不少他俩人的党羽。赵桓,也已经感觉到了深深地压力。

这都要感谢朱玉平,朱玉平的石炭矿,使得朝中的官员许多人都赔的底朝天。其中,包括李邦彦和白时中。他们的党羽也赔了不少,正是这些人赔掉了钱,才使得他们的党羽没有之前那么团结了。


  (https://www.zbbwx.net/book/3212358/11110756.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