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三国:谁让他做谋士的最新章节 > 第201章 毁灭吧,都别活了

第201章 毁灭吧,都别活了


第201章毁灭吧,都别活了

温瑞一直在旁陪伴,听到刘协不悦的问话,小步走到近前来躬身而下,轻声道:“奴婢知道陛下最近食肉无味。”

“于是,也派遣黄门去丞相府请见丞相,原是因那鸡精没有了……”

“嗯?没有了?”刘协吃过之后知道味鲜美,丰富,于是更想吃食,现在忽听没有了,自然明白是珍贵之物。

“去让丞相为朕再寻一些。”

“哎呀,”温瑞细声细语,唉声叹气,满脸苦涩道:“寻不到了,奴婢也是今日方知,世间本无此物。”

“是,是——”

“是什么?!”刘协也觉得奇怪,怎么今日温瑞说着话都是怪怪的,立刻横眉竖眼,回头有些愠怒的看着他。

“有什么话,说出来便是,为何要这般遮遮掩掩?”

刘协想到这,还补上一句:“若是丞相自己想要,朕也不会动怒,丞相有恩于大汉,奉他为长也并无不妥。”

“哦……”温瑞松了口气,细长如马脸般的面容露出笑意,“那倒不是,此事说来话长了。”

“这鸡精,实际上也不是从何处购来,是丞相之子,哦,也就是五官中郎将去南临山大营的时候,从青亭侯手中讨来的。”

“而后进献给了丞相,丞相听闻陛下食欲不佳,就送入宫中让食监试一试,哦,这东西太医署的仲景先生说有药补之用,常食可键骨。”

“哦?!伯常!”刘协两眼放光,他最近常听到这个名字,但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还以为现在张韩居功之后已经腐朽了。

看来还在发光发热!!

“他从何处得来?”

因略微激动,刘协竟忍不住先问了,本来温瑞就打算立刻说不卖关子的。

这侍中苦恼的笑了笑,两手轻轻一拍,道:“问题就出在这了。”

“这是伯常君侯,花了很多精力,钱财等请人研制之物,制作之法现在也只有他那南临山有。”

“当时,就这一小罐,被中郎将要回来了,就送入了宫中,现在没了……”

“这青亭侯啊,听说朝廷里对他武装黑袍骑的事情弹劾太多,一气之下,就不干了,其实他研制此物,也是大功。”

温瑞是向着曹氏的,两代中上到丞相,下到五官中郎将的曹氏侍郎,都给过不少好处。

否则他也不会提拔到这么重要的位置上来。

温瑞接着道:“青亭侯的性子,陛下应当最清楚,那是——呃,丞相所说的呃,烈马!得顺着毛捋,否则他就撂了。”

“这不,耽误多少事,”温瑞埋怨了一句,“不过,照奴婢说啊,其实这也是御史们错怪了南临山了,虽说是工造之事,但司造民用通商之物,难道就不要了吗?”

“奴婢觉得陛下都如此喜欢,恐怕日后会是走通商道之物,未尝不可哟。”

“原来是这样,”刘协心道这事还说得还真是够长的,伯常怎么就这般倒霉。

这满朝公卿也是,为何总欺负一个老实人,当初脏污人家贪墨钱财,结果弄出个《寒窗赋》羞煞了多少人。

现在那《寒窗赋》的钟卿执笔卷,还在太学院里的歪脖树上挂着,供勋贵学子一观呢。

这次又是这样,他喃喃道:“这些人怎么就不肯放过伯常呢?”

这句话说的,旁边的温瑞都流汗了。

他多想提醒一句,说不定是青亭侯给的机会就很多呢……

因为人御史弹劾的话,差不多都是真的呀……他在心里无奈的想道。

但这话又不敢说出来,否则上下不讨好,陛下要责怪不说,丞相那边估计要命。

校事还会抄家数罪,钉他在耻辱柱上……

“弹劾之事,丞相怎么说?”刘协抬起头来问道。

温瑞眉头紧皱的思索了很久,道:“好似,有尚书台的人来禀报过,丞相只叹着气说了句,黑袍骑乃是这些年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勋贵精锐……”

“说得不错,”刘协眼中精芒一闪,沉声道:“黑袍骑,在弘农之地救过朕的性命!这是救驾天兵!凭什么不得扩充,又凭什么不能精炼军备!?”

“哼!”刘协怒拍案牍,“传召文武百官,朕今日便要理一理这些人所说之事!”

“诶,奴婢这就去传陛下旨意。”

……

半个时辰。

许都内城几乎震动,所有参议的官吏立刻乘坐马车,进入皇城门口,停下之后鱼贯而入。

人人均不知发生了什么。

曹操的华丽车驾亦是在中流跟随而来,许多年长的官员都来行礼询问。

“丞相可知晓陛下忽然召见百官,所为何事呀?”

“唔,”曹操挺着腰板走着,“我也是刚刚得令,即刻赶来。”

“诸位可有知情者?”

周围未能作答,走了一会儿大校场的石板路,曹操忽然停了停脚步,道:“难道是诸位弹劾伯常一事?!”

他神色略有愠怒,很多官吏都因此不敢与之对视,也有不少人依旧淡然,隔岸观火般。

不远处有一年长者,面容虽老迈但不失英朗之相,黑白须各参半,但发须皆打理得极为整洁。

他远远地看了一眼曹操,没敢作声,默默前行。

不过曹操一眼见到他,立刻走到身旁来并肩而走,“司马公,最近身体可硬朗?”

“丞相,”这老者便是司马防,听见曹操的话后面露笑意,似有惭愧一般躬了躬身,“多谢关心,老朽的身子骨依旧还硬朗。”

“嗯,那就好,司马公可谓大汉中流砥柱,可不能因公务繁忙而累倒了。”

“操,还仍记得当年司马公教导,如今正是图报之事。”

“不敢,不敢……”司马防表情平静,含笑缓行,走路时气度依然较为沉稳,倒是没有被曹操的话影响多少。

“方才丞相说,此次召集百官,恐是御史弹劾大理寺寺正之事,可是想起了什么?”

“哈,”曹操轻松而笑,摇头感慨道:“能想起什么,乃是最近截获了很多冀州送来兖州的书信,其中有几封,曾有言说欲施流言,以伯常下手。”

“其实便是要继续拉拢百官来中伤伯常,使得朝堂乱事不断,上下离心,彼此怀疑,因此达到扰乱之目的。”

“从而,在此一两年的彼此准备中,乱许都而稳冀州,方是此消彼长之效,日后准备自然更加充沛。”

“噢,原来如此。”司马防简短轻快的回应了一声,但是这话说出之后显然人有些古怪。

曹操自起事开始,到现如今最厉害之处便是攻心御下。

一眼就看出来司马防心中有鬼,对这个消息,很是敏感。

但他知道,司马氏不至于投向袁绍,最多只是表示好意,为未来的大战结果铺路而已。

曹操只说了截获书信之事,但是没明说里面有送给他司马防的书信,这已经是一种试探了。

司马防此刻看似平静,实则内心已是惊涛骇浪,难以平复。

书信,竟已经被截获过,那为何还能送到我手上来?

书信内容并无太多过界之处,即便是落到校事府手中,也不能因此定罪。

所以司马防内心还是颇为平静。

但他的心思,也因此忐忑了起来,说不定现在他的一举一动,都在丞相的监视之下。

“哼,”曹操此刻冷笑了一声,率先加大了脚步,“罢了,倒是也无需猜测,上了殿自然会知道为何召集。”

“不错……”司马防轻声答道。

……

不多时,百官齐聚,文武皆在,大殿之上刘协正襟危坐,面色不是很好看。

待曹操被请到刘协一侧的位置上,面朝百官跪坐而下后,百官躬身行礼,刘协双手张开,道:“诸位卿家,请起。”

“此次召集百官来,皆为青亭侯,扩黑袍骑之事,御史弹劾极多,尚书台送来之奏章,有三十七封均言此事,为诉不满,以正朝纲。”

“朕,深为震撼,心中甚痛。”

刘协直截了当的说道,这些话很是模糊,此刻少有人揣测得到圣意为何,大多都是默默相互对视,并不知晓其意。

许多人心中动荡,开始猜测之时,曹操已经心领神会,并且暗暗露出了笑意,身下双腿稍稍挪动了分许,悠然自得的期待起来。

这一幕,不就是此前之计的成效吗?

曹操在前几日得到张韩研制的那名为“鸡精”之物后,便只做了一件事——拿到食监来给天子试用,此物能改善膳食的口味,浓郁鲜香,陛下定会喜欢。

特别是,当初从长安逃难到许都,历经数月的苦难,他对于吃食方面的要求其实比一般人都要高上许多。

此计简单,就只需要做这一件事便好。

恰到好处的一记推手,便可把事态搅动到此,曹操若是再进宫来和刘协多说张韩的好话,实际上适得其反,因为已经说过太多次了,这次要让他自己去领悟。

大殿之上,慢慢陷入了平静之中,没有人敢打破这种平静,过了不久,刘协才叹道:“朕心痛的是,过了这么久,诸位竟还在企图与冀州取得联络,暗害我大汉忠臣。”

“嗯?”

“陛下这话是何意?”

“这么说,陛下心思还是向着那张伯常的……”

“都是御史太过激烈,此前看丞相与陛下都不肯受理,而清廉令之下,校事府查探越发的严密,有些人恐怕为了保命,方才盯上了青亭侯。”

“法不责众。”

“正是此理。”

在后的刘备耳边听得许多窃窃私语,让他心思微动。

“为何与冀州互通书信之事,依旧屡禁不止?”刘备内心发出了疑问,他在朝堂之上已经观察许久了,朝臣虽然臣服,之前领头的董承和伏完都已经身死,但这些公卿老臣也不会全身心的归顺丞相府。

十分顽固。

除却这些之外,他们还在尝试性的恢复汉廷的支柱之效,想要形成一股势力来稍微权衡丞相府的权力,这其中,当下最大的力量其实就是言官。

御史、廷尉等,乃至尚书台都是拉拢的目标。

而出言弹劾的对象自然就是张韩,因为在曹操的文武之中,只有张韩始终处于浪潮之上。

不过,能让陛下屡次为其开拓,伯常的确颇有能耐。

待骚乱之后,众臣微微安静下来,刘协沉声道:“近日,朕食不安逸,幸得伯常从南临山大营送来了一味新研制之物,名为鸡精。”

“入膳食之中,可调味至浓郁鲜香,令朕爱不释口,但最近缺断了,为何呢?”

“啪!”

刘协把状告张韩的书卷扫砸在了地上,怒道:“皆因他知晓你们在朝中中伤!弹劾!于是不敢再做研制,唯有放弃此物,再无产出!”

“朕食之可用,诸公、百姓未尝不喜,若是此物可大量产出,以商货之道卖至南北,则可活我大汉商贾之道,兴盛繁荣耳。”

“今年早春时,丞相在朝议上所提,诸位难道都忘了吗?”

“荀令君,你告诉朕,丞相今年所说力促之事是什么?”

荀彧站出来,躬身而下,轻言道:“回禀陛下,乃是兴盛商贾,筹措军资。”

“兴盛商贾之道,此物可比之油盐,则可令商事活也。”

“如今断绝此处,世上再难寻,你们这一本参得可真好,参得朕措手不及!”

“陛下,”此刻,朝堂上亦有人站出来,众人看去,乃是现任的豫州刺史陈纪,因许都在豫州,故而召集时他也是必须要来朝议的,但官籍看仍然是外臣,“御史之言,应当也是为君分忧,忠君体国,还望陛下不要过于苛责。”

刘协看了他一眼,道:“朕深思熟虑,知晓眼下御史台之中,有太多心向冀州之人,心中难安,亦是非常痛心。”

他扫视下方,目光颇为冰冷,道:“每个人,在写上来的奏章之中,无处不是大言不惭的表其忠心,为君分忧之愿。”

“但是朕不明白,朕喜丞相辅佐,更信赖伯常之才智,更感念于当初黑袍骑军在弘农河畔的救驾之恩。”

“为何伱们就是不肯尊重朕的心意呢?”

“你们口口声声是为了大汉,但所做之事,多是利好于冀州那位诸侯,而非是朕的。”

“若是如此,荀令君。”

“臣在!”

荀彧躬身听令。

刘协道:“朕欲下诏,封袁绍为公,而后将这些御史全都记录下来,送他们去袁公的封国做个官吏,日后不必在入朝堂了。”

“陛下!”

“陛下!!切莫如此!”

“陛下,是臣之过,万不可封公!”

这些御史、校尉,乃至九卿之中不少高位者,在听见刘协这句话后直接吓得宛如雷霆劈下,直接匍匐在地,大呼不可,若真是这样,岂不是将他们钉上了“不忠”之名,这将会是整个家族之耻。

“丞相觉得呢?”刘协看向曹操。

此刻曹操,背对刘协,已是在暗暗发笑了。

这是真的发火,若是这诏书发到冀州,袁绍断然不敢接受,只能拒绝。

甚至暗中与许都往来都要收敛很多,这名义谁也背不起,一旦受了袁绍可就是众矢之的了。

封公?

这一步走出去,和袁术有何不同?

当年新朝那位,走的路不就是先封公么,袁绍敢走这一步,必遭天下共击之。

原本还在观望的诸侯,可谓是找到路子了。

那这些御史,对冀州也不能算有功,背上不忠之名的同时,送过去还要被袁绍砍头。

想到这,曹操都忍不住笑了笑,“呵呵,陛下如此英明,臣心中甚慰。”

“不过,臣还是不掺和此事了,御史之中,也有不少人提及微臣包庇、纵容之罪。”

曹操不冷不热的加了一句。

整个朝堂上恨不得倒吸一口凉气把它吸干。

好家伙,这一句话,恰到好处,又把气氛往绝路上推了一把……

“呵呵,哈哈……”刘协在沉默片刻后,直接被气笑了。

沉声道:“依朕看,这御史台,可以废置了。”

这话说来,整个朝堂之上,全都安静了下来。

陛下竟是要因为一人,废置整个御史台。


  (https://www.zbbwx.net/book/3199233/11110934.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