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我,刘辩,三兴汉室全文免费阅读小说 > 第619章 番外: 我,史子眇,大汉帝师(二)

第619章 番外: 我,史子眇,大汉帝师(二)


史子眇记得,在与被他养大的皇子最后的相处中,皇子曾告诉他,大浪淘沙,方显英雄。

    史子眇不觉得自己是英雄,但他不可否认的是,自己在少华山的名声越来越大。

    这时候,史子眇心中产生了一种忧虑,该不会有一天,他又被以另一个身份被举荐到现在已经是天子的皇子身边吧?

    随着来此的达官显贵越来越多,史子眇很担心会出现认识他的人。

    可要让他离开少华山,史子眇又觉得别处远没有少华山安全。

    不过好在高官权贵们自恃身份,不会贸然登门,他有反应的时间。不过,很快史子眇就无心计较这些了,因为三辅发生了旱灾,少华山也不例外。

    眼见着山泉都干涸了,史子眇无奈下山。

    让史子眇欣慰的是,虽然干旱,还伴有蝗虫,但三辅之地县乡的官吏普遍在赈灾。史子眇并不怎么在意身外之物,当然,他也不讨厌。在观察了一通救灾的官吏的之后,史子眇便向在他看来最廉洁最有能力的一个县丞献上了他这些年在少华山的积蓄。

    史子眇对钱没有太多概念,虽然他一直觉得他的师傅是个骗子,但他师傅的有些话还是很有道理的——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用就行。

    这些权贵富户送给他的礼物是很大的一笔钱财,也因此,面对那个叫毛方的县丞时,史子眇提前预判到了对方会来感谢他,他甚至没有留下名号就飘然而去。

    然后,史子眇就后悔了。

    因为他面对毛方的称赞,一不小心把所有家当都送出去了。

    回去要一些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换身衣裳摇身一变成为灾民的事还是可以做的——毕竟救济灾民的钱粮也有他的一份力嘛。

    史子眇觉得自己看人的眼光非常不错,毛方没有辜负他的信任,作为灾民,得到的待遇还算不错,起码吃住不是问题——虽然他选中毛方的另一大原因是毛方乃是昔日响应皇子号召的太学生。

    不过,作为经历过大浪淘沙的人物,史子眇又怎么可能在灾民中碌碌无为呢?

    无论是诊病施药,还是安抚人心,史子眇都能做得……就是面对山间野兽,史子眇也自有一些防身手段。

    很快,史子眇就被毛方给注意到了,好在这个毛方很懂事,知道他不看重功名利禄,在一次试探之后便没有来打扰他,不然史子眇就要考虑去别处了——这段时间,他又从富户手中拿了一笔钱。

    这一回,他吸取了教训,留了够自己用的一部分。

    旱灾之时,还有蝗虫……史子眇其实不信什么蝗神的存在,但架不住其他人愿意相信——即便他之后打出道人的身份也不太行。

    这让史子眇很苦恼。

    不过,这一切都随着一则消息改变了——天子吃了蝗虫,并向上天告祷,若其有灵,愿代天下百姓受过。

    在知道这一消息的第一时间,史子眇就率先吃了烧烤好的蝗虫,鸡肉味的,很香。

    于是乎,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灾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吃蝗虫但捕捉不到那么多。

    ……

    最终,旱灾和蝗灾都结束了,史子眇还是回到了少华山中。

    但这一回他不敢再回到原本的居所了,而是又往山中居住了一些,这一回,他再度改名换姓,少与人来往。

    于是乎,少华山开始流传,山中有一位神仙道人。

    这让史子眇多了不少烦恼。

    在他看来,很多权贵及其子弟都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干,平日里好好体会一下自然,感悟一下身边的道不好吗?偏偏要追寻什么神仙。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人的钱财是真多啊!

    即便他已经和这些权贵子弟明说了他并非什么神仙,只是个寻常道人,云游至此,结庐定居,并不知道什么长生之法。

    可他越是如此说,这些人越觉得他说的是假话……他越是拒绝这些人的礼物,这些人的礼物便送的越热切。

    于是乎,在不得不收下这些丢下的礼物后,史子眇随机找几个顺眼的将之分给了山下贫民。

    这种举动反而更让这些人坚定了。

    对此,史子眇也无可奈何。

    然后,史子眇便听闻司隶校尉张温也听说了他的名头,要来拜访他。

    史子眇认识张温,他很确信,张温也一定认得他。

    所以,在预计张温要来的那一段时间,史子眇再度离开了少华山,云游去了。

    等到张温离开京兆尹,史子眇才回来。

    然后,那就看到那帮求仙问道的权贵子弟看向他的目光更热切了——不久,史子眇终于想明白了原因——在这些人看来,他不贪图名利、不攀附权贵、不喜爱钱财,就连做饭都是亲力亲为,居住在深山之中还不是儒家的名士,那肯定就是神仙中人了啊!

    对此,史子眇也无可奈何。

    他甚至打算以后若是没有意外的话,他就可以留在少华山不走了。

    顶多以后再有张温这样认识他的人来时他便继续云游嘛!

    但不出意外的,意外来了。

    不知何时,少华山中出现了一个僧人。

    虽然这个僧人和他一样也是外来的,但史子眇起初没当回事,道人与僧人,井水不犯河水不就行了吗?

    僧人同样在少华山上结庐隐居,而因为史子眇的关系,来往少华山求仙问道的人不可避免地注意到了僧人——而僧人也抓住了这一个大好机会,疯狂输出佛教的观点。说什么般若福德、修道云云。

    史子眇听人说起过这些,他觉得这些和他师傅传下的道藏一般,都是些跟人谈论的道理……真要修道,还是要修自身。

    也因此,最开始,史子眇并没有管这一位邻居……但没多久,这一位邻居就就变得不安分了——渐渐地,僧人的信众越来越多,亲近史子眇的人告诉他,僧人鼓励信众间的互助,还组织过富户赈济贫民——虽然史子眇觉得天下在被他养大的天子的治理下越来越好,他根本就没打算出山,但若真能这样,也挺好的。

    可是,史子眇发现,僧人的茅庐逐渐变成了院落,先是土墙茅草,再是砖瓦房……等到史子眇最近一次见到时,那里已经有人在修建依托山体的庙了。

    参与修建的都是僧人的信众,他们前来全凭自愿,在史子眇的好奇打听下,他知道了这些信众在农闲之时来此忙碌,而僧人只为他们提供将将吃饱的饭食——就连当初赈灾时候都没这么压榨人——要人做工是会给出额外的饭食的。

    而这些信众之所以如此做,是为了僧人口中所谓的福报。

    ——为佛修庙,是在用身体力行来追求般若福德,怎么能奢求饭食钱财作为回报呢!心不诚,自难以追寻般若福德。

    甚至于,史子眇还听说了,僧人还打算给佛修金身。        僧人只来了一年多,但谈起金身,这些信众竟然都想捐献自家为数不多的钱财。

    僧人说服信众的这一套说辞史子眇很熟悉。

    这就是他师傅教给他的针对那些达官显贵的办法,只不过这一套他的师傅都是用在权贵富户身上,按照他师傅的说法,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而眼下,在史子眇眼中,这个僧人却是在损不足以补有余。这是人之道,却不是他所愿意看到的道。长此以往,这少华山,非但不再是清静之地,说不定还会因之满是污浊。

    也因此,素来与人为善的史子眇决定不能放任下去了。

    他决定找对方论道!

    僧人早知道史子眇的名声,听到史子眇主动上门,忙不迭地答应了下来。

    不过要求公开,不然僧人就不答应。

    史子眇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冒着有权贵出现的风险答应了。

    好消息是,论道之时并没有能认出他的官吏存在,坏消息是,全是僧人的人。

    其中并无什么高官,多是贫寒的百姓,认为信仰着来自西方的佛会改变他们的福祉。

    论道最后,史子眇认为自己赢了,但僧人靠着那些晦涩难懂的言论,却骗过了在场的信众,大言不惭地宣布了他的胜利。

    僧人从来没打算同他以论道分胜负。

    面对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史子眇被激怒了。

    然后……他就痛快地离开了。

    没办法,若非史子眇在山下百姓素有恩惠,在这片区域素有威望,他都不一定能安然离开。

    但史子眇却并不甘心。

    他史子眇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的亏?除了被迫抚养皇子之外,就连当初他师傅收了他家的钱财并收他为弟子的时候,他也没少在吃住之上给他师傅找麻烦。

    他是学道的,按理说该是泰山崩于前仍能淡然处之才是,但史子眇也从来没觉得自己修行到了宠辱不惊的地步了呀!

    史子眇觉得自己念头因为僧人而不通达,既然念头改变不了,那就只能改变人了。

    于是乎,史子眇再度开始了游历。

    这一回,他按照师傅教他的办法,结合他积攒的名声,很快便有了一大帮簇拥者。

    然后,他又回到了少华山。

    不出意外,这一次论道,人多势众的史子眇大获全胜。

    不过,史子眇并没有拿僧人怎么样,只是要求他不再修建新庙,佛像也只准用泥塑。

    然后,史子眇又住回了他的茅草屋中。

    事实证明,史子眇把僧人想得太好了,不过十来日的功夫,就在史子眇外出采药之际,因为耽误了时间,他没能及时回归住所……回来后,他的茅草屋已经变成了一片灰烬。

    史子眇不知道那些看到火势前来救援的百姓看到从身后出现的他有何感想。

    反正他是无比愤怒。

    尤其是有人告诉他昨晚有笃信僧人的人半夜才回家。

    什么都能忍的是死人……况且史子眇自觉修行不够不愿忍。

    于是,他当即就要带着人去把僧人那儿打算也把庙给拆了。

    出乎史子眇意料的是,僧人很有一些武艺,把一柄不知哪里来的刀舞得虎虎生威。

    虽然史子眇也颇懂一些拳脚,但一时竟拿不下僧人——这个时候,史子眇早年间的善举终于得到了回报——山下的百姓们陆续听闻僧人带人烧了山中神仙道人的茅草屋,纷纷拿上农具前来支援。

    起初,僧人还能带着信众护住庙,甚至还倒打一耙……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百姓抵达,也有更多的人提出了昨夜的不对,比如家里的狗晚上忽然叫了好一阵,某人傍晚离开一直没回……

    于是乎,在人多势众的真理之下,不仅庙被拆了,百姓们还簇拥着史子眇押着服从于真理的僧人到了县寺。

    原本,无论是史子眇还是百姓们都认为处罚僧人是板上钉钉的事,就算对证据还有疑问,那可以接着查嘛!

    但真到了县寺,史子眇却发现了不对劲。

    他都已经见到县长了,但县长在支开百姓之后,话里话外却是希望史子眇能够息事宁人。

    史子眇一看就发现了不对劲。

    僧人是有些信众,却也不至于让一县之长投鼠忌器吧……所以,答案只有一个——僧人背后有人!

    想到这,史子眇直接摆出了不严惩僧人他绝不妥协的态度。

    不过私下里,他已经派人送信给了和他关系不错的毛方……虽然毛方在右扶风当县长,并非他所在的京兆尹,但史子眇觉得,以毛方的性格,知道此事不会不管……只要把这件事闹大,就不怕僧人背后的人搞什么小动作。

    事实正如史子眇所想。

    本县县长进退两难,此事很快就传到了京兆尹陶谦的耳中。

    虽然陶谦曾在雒阳为官,但在史子眇的记忆中,陶谦与他并不相识。

    而在陶谦插手之后,很快,事情便真相大白——僧人竟然是陶谦的丹阳郡同乡!

    起初,史子眇还担心陶谦会因为同乡之谊而偏帮,但陶谦却立刻把他的同乡给下了大狱,原来,此前丹阳郡有僧人作乱,来到少华山的僧人便是其中一员——他与陶谦自家乡带来的一个门客有亲。

    眼下身份已然查明,就在史子眇打算深藏功与名之际,却发现他被陶谦盯上了。

    果然,大浪淘沙,他还是遮掩不住自己啊!

    (本章完)


  (https://www.zbbwx.net/book/3165355/11110497.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