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第309章 狡兔死,走狗烹!
“恭喜燕王荣升西域六道处置使,一旦和吐蕃签订盟约,您的功勋簿上又要浓浓添上一笔呀。”
散朝后,姚崇从后面追上来笑呵呵说道。
瞥了他一眼,范信淡然一笑,意味深长道。
“敢问姚相,两国友好这么大事,凤阁鸾台可接到半点消息?”
姚崇一愣,脸上笑容渐渐消失,凝眉道。
“此事凤阁鸾台并不知情,燕王的意思是…”
身居官场多年,范信的一句话立即让他察觉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是啊,吐蕃和大唐结盟这么大事,居然通过个人信函联络,可见吐蕃朝廷并没有达成共识…
见姚崇领会了自己的意思,范信向四周看了一眼。
“和亲休战只是吐蕃太后的意思,那些主战派并没有答应。”
“一旦和亲队伍擅自进入吐蕃,你觉着他们会安静的看着两国结盟吗?”
姚崇猛然一惊,不敢相信的盯着范信。
“你的意思是陛下故意派你和金城公主送死?”
“不是我送死,而是派我们这些拥有自己势力的权臣一起去送死,不信,你就看着吧,对你的加封马上就来了。”
看了一眼冷汗直冒的姚崇,范信拍拍他的肩膀,骑上毛驴离开了皇宫。
吐蕃之行必然凶险异常,他得提前做好准备才行。
李隆基想要利用这招除掉他,还太嫩了点。
望着远去的背影,姚崇擦擦冷汗,长长出了口气,正要坐上轿子离开,一道尖锐的嗓音响起。
“姚相且慢,陛下有旨意要传达给您。”
轰的一声,姚崇直接僵在当场,心瞬间凉透了。
范信说的没错,皇帝果然要对他动手了。
“姚相?”
“您怎么了?”耳边响起高力士的询问声。
回过神来,姚崇打起精神强笑道。
“对不住高公公,老夫最近身子有些不太舒服,不碍事。”
“没事就好,您可是陛下最倚重的重臣,江山社稷还指望您帮着打理呢。”
高力士笑了两声,从怀里摸出圣旨徐徐展开。
“陛下有旨,两国结盟,利在江山社稷,非国之重臣不能言表,故此加封姚崇为西域六道处置使,与燕王一起赶赴吐蕃,钦此……”
“姚相,您请接旨吧?”
看着一脸笑眯眯道高力士,姚崇强忍着心中的悲凉,双手颤抖的接过圣旨。
“老臣谢陛下天恩!”
叩拜完毕,姚崇一脸怅然的坐进轿子离开了宫门。
直到消失在大街尽头,高力士才一甩浮尘回到万象神宫。
“怎么样了,姚崇什么反应?”
“回陛下,姚相什么都没有说,接过圣旨就走了,老奴觉着他应该不知道用意。”
李隆基嗤笑一声,背着手来到天台上,遥望神州大地,眉宇间一片肃杀之意。
“你太小看姚崇了,官能当到宰相这个份上,岂是平庸之辈?”
“不过就算知道也无妨,朕是大唐皇帝,只要他们不反,必须硬着头皮接下这个阳谋!
……
次日清晨,随着太阳缓缓爬上地平线,应天门缓缓打开。
两千名身穿铠甲的羽林卫手举皇旗列队而出。
在他们身后一辆金色辉煌的马车跟在后面。
而里面坐的人正是再度出嫁的金城公主。
由于护送和亲的是燕王和姚相,所以队伍的后面又增派了两千千牛卫。
“燕王,姚相,这次和亲事关两国结盟,朕就拜托你们了!”
城门口,李隆基身穿五爪金龙服对着二人躬身一拜。
“陛下放心,我们一定会平安把金城公主送到罗歇(拉萨)
范信和朝姚崇朝皇帝抱了抱拳,骑上战马跟随队伍离去。
等到队伍离开洛阳,姚崇一脸笑意的说道。
“离开洛阳一段时间也好,省着整日被国事所累。”
闻言,范信有些诧异,老家伙昨天还心事重重,今天怎么换性子了?
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姚崇哈哈一笑。
“你不用这么看着老夫,世人谁不知道你燕王喜欢未雨绸缪。”
“说说吧,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死局?”
范信没想到老头竟然算计到了自己头上,没好气道。
“哪来的未雨绸缪,无非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驾!”
“你觉着老夫会信你的话吗?”
姚崇摇摇头,一甩鞭子跟了上去。
此次前往吐蕃和当年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一样,走的是唐番古道。
西行的路上有不少修建的驿站和城镇。
当黑夜降临时,队伍停在了一个叫马槐坡的村庄。
老家伙赶了一天路可能累了,吃了点干粮便去补觉。
范信按例巡查了一番村庄,正要休息,河边突然传来一阵幽怨的笛声。
“你们先去巡营,我去看看。”示意十八亲卫自行巡逻,范信一个人来到河边。
静静的打量着眼前的女人,命运使她走上了和文成公主一样的道路。
这条路要跨越六千里,从一个繁华似锦的大唐去往一个荒芜贫瘠的高原任何人恐怕都会恐惧。
更不用说还要在那里生活几十年了。
一曲吹罢,金城公主叹息了一声,回过头看着范信。
“燕王,这是你我第二次见面了,没想到还是一样的结局。”
察觉到金城公主语气中的伤感,范信眉头微微皱起。
“殿下,难道你不愿意嫁给赤德祖赞么?”
“要知道他可是吐蕃国的王,嫁给他你就是可敦(皇后)了。”
金城公主笑了笑,神情间带着一丝凄楚。
“愿不愿意又如何?我只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养女,之所以被封为公主,不就是为了和亲么?”
“如果我不去的话,你以为朝廷还能让我活着?”
严格来说这是范信第一次和金城公主单独相处。
以前并不了解这个女人的想法,现在看来金城公主并不愿意嫁到吐蕃高原去。
“既然你不愿意去的话,臣倒是有一个办法让你摆脱宿命。”
“哦,什么办法快快说来?”金城公主美眸一亮,紧紧盯着范信,小手紧握连呼吸都急促了许多。
“这个办法就是……”范信凑到金城公主耳前说了两句。
温热的气息扑打在耳根上,让她的小脸红通通一片。
“你这个主意能行吗?这可是欺君大罪,若是传到朝廷陛下一定会非常生气。”
金城公主担忧道问道。
“陛下生气?”范信不以为意的冷笑一声。
背着手面向苍茫大地,淡淡道。
“自古以来威震四方者无不是虎贲狼骑强盛,打的异族不敢还手。”
“即便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和亲,那也是在松赞干布俯首称臣的情况下。”
“李隆基身为大唐皇帝,不想着富国强兵,竟然想要靠一个女人去安抚吐蕃,实在是可笑至极。”
金城公主呆呆的看着范信,月光洒在他的脸上,近距离看去竟有种迷人的魄力。
感受到金城公主的目光,范信老脸一红,咳嗽一声。
“好了,夜已经很深了,早点回去睡吧,明天还要赶路。”
说完,慌慌张张的回了营帐。
望着他的背影,金城公主的小脸上浮现一抹笑意。
“富国强兵,威震四方么…你这个家伙还挺硬气呢…”
一夜过去,和亲队伍继续向西出发,每天以百里的速向拢右道靠近。
直到第七个月的时候,古道上才出现一座城镇。
得知来人是朝廷的和亲队伍,鄯州刺史李追当即联合十一个州的刺史到城门口迎接。
“下官鄯州刺史李追携同僚参见燕王殿下,公主殿下!相国大人!”
目光在十二个刺史身上扫了一眼,范信微微颔首。
“都起来吧。”
“谢王爷!”
待十二州刺史起身,队伍缓缓朝着鄯州城驶去。
经过吐蕃大军的数次入侵,此时的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座城高墙厚,守备森严的地方。
众人来到行辕,范信和姚崇并列坐在主位上。
十二州刺史分坐左右两侧,目光看向为首的两人。
“诸位,本王和公主殿下会在这里驻留一段时间,期间会派人通知吐蕃方面过来迎亲。”
“希望你们拢右道官员能够协助本王一起完成朝廷交代的任务。”
“下官一定不会辜负王爷所托!”十二刺史齐齐躬身。
“好,命人给柏泉的吐蕃人传信吧,让他们做好迎接准备。”
遣散各州官员,范信与姚崇对视了一眼,脸上没有半点笑意。
“姚相,拢右驻军一共有七万人,本王带着公主进入柏泉后,希望你能带着大军策应我们,以防事情生变。
姚崇是个聪明人,一旦范信和公主出了事,罪责自然会落到他的头上。
所以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燕王放心,老夫休息一晚明天早上就去拢右大营接管这里的驻军,在后方给你们保驾护航。
“如此就拜托姚相了。”
将姚崇送出房门,李朗走过来,摸出一封烤着火漆的信函。
“王爷,老黄和六子他们在黄河以北击溃了吴用大军,目前正率领新式军队全速向拢右集结。”
“再有两个月估计就会到达柏泉一带。”
听到六子击溃了流寇,心中长出了一口气。
浑身松快的拍了拍窗台,望着夜色道。
“这回本官就放心了,拢右驻军自成体系,本官担心姚崇会降不住他们。”
“为了以防万一,只能把幽州军调来一半了。”
“李朗,传令下去即刻派遣一支小队秘密混入柏泉摸清那里的底细。”
“是王爷!”
…
吐蕃,罗歇,布达拉宫。
一位脸色黝黑,身材矮小的女人盘膝坐在牦牛皮座上。
在王座的下方,几十位身穿藏袍的王公大臣分坐两侧。
这些人大多面色阴沉,一言不发,似乎在等着什么。
“好了,赤德祖赞正在休养,有什么事你们就直说吧。”
赤玛伦太后眼神阴翳的哼了一声,语气中充满了不满。
闻言,一名耷拉半截袖子的独眼大汉站起来。
“太后,老臣听说您给大唐皇帝写了一封信,想要和他们和亲结盟,不知有没有这件事?”
说话之人名叫国力乞,噶尔倒台后,由他接管了大相一职,是非常强硬的主战派。
赤玛伦太后柳眉微蹙,不悦道。
“不错,是本太后要求的和亲,众所周知,伏俟一战范信小儿重创我吐蕃十几万主力。”
“这种情况下难道不应该修生养息,养精蓄锐,以图东山再起么?”
在座的几个主要大臣都是赤玛伦太后的心腹。
当即出声呵斥道。
“大相,请注意你的言辞,再敢对太后不敬,小心神明降罪!”
“不错,和亲只是我们的缓兵之计,待日后国力昌盛时,定然要杀回青海,夺回吐谷浑!”
面对众人的呵斥,国力乞眼中闪过一抹寒意。
“诸位,也请你们注意自己的言辞,再敢对本相不敬,休怪国法无情!”
“你…”众臣一滞。
“好了!”
赤玛伦太后一拍牛角,皱眉道。
“和大唐和亲结盟只是我国缓兵之策,盖里序就由你代表吐蕃前往柏泉迎亲吧。”
“切记一定要把金城公主平安带到逻歇来。”
“臣谨遵太后吩咐!”
结束会议,众臣陆续离开布达拉宫,回到家国力乞重重一掌拍在土墙上。
烟尘滚滚中,他的脸色一片铁青之色。
该死的赤玛伦,自从成为摄政太后,不断的打压他。
现在更是背着他偷偷和唐国人眉来眼去。
要是继续这样下去,一旦两国恢复和平,以赤玛伦的性格应该马上就要对付自己了。
所以他绝不能让吐蕃和大唐完成和亲!
“力都,给柏泉驻军将领珲吉写一封密函,告诉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唐朝公主活着到达罗歇。”
“本相要让这些唐人全都死在柏泉城内,我看赤玛伦还怎么和大唐结盟!”
“是!”
仆人半蹲行了一礼,带着牛皮纸向柏泉驶去。
就在吐蕃国内因为和大唐和亲暗流涌动时,黄河以北的古道上一支八万人的大军正夹杂着漫天黄沙向吐蕃境内涌去。
“老曹传令下去,三军全速前进,务必要在王爷到达柏泉前赶到那里!”
队首,六子一边挥舞着马鞭,一边大声喝道。
曹卫点点头,马头一转向着大军后方奔去。
嘴里大声呼喊道。
“大将军令,全速前进,务必二十天内赶到柏泉,违令者,斩!”
“驾!”
“驾!”
(本章完)
(https://www.zbbwx.net/book/3163038/1111082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