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医汉小说免费阅读 > 第 44 章

第 44 章


墨家巨子的巨,时常写作“钜”,意思是刚硬的铁。

        这一特质曾体现在历任墨家巨子身上。

        比如其中一位叫孟胜的墨家巨子宁死也不背信弃义,派人将巨子之位传给别国墨者后竟毅然带着所有弟子赴死。

        再比如一位秦国墨家巨子的孩子杀人了,秦王觉得他年纪这么大了,得有个儿子养老送终,便特赦了他儿子,结果这位巨子不领情,表示按照墨家的规矩“杀人者死”,亲手结果了自己儿子的性命。

        足见这些墨家子弟基本都拥有钢铁般的意志。

        这种重义轻生的特质后来大多体现在游侠儿身上,而游侠儿正好就是刘彻目前的重点打击对象。

        唯一不同的可能是游侠儿只传承了重义轻生,没传承多少墨家思想与墨家本领,对统治者而言无疑只有坏处没有益处。

        想想看,太平年月一群人每天闲着没事聚在一起开怀畅饮,喝高了一起争执对方就提刀砍人。偏偏这人还朋友满天下,砍死人这种大事依然有无数朋友收留他、包庇他,没有任何人愿意支持官府将他捉拿归案。

        换成你是当地县衙的公务员你慌不慌。

        刘彻就特别看这些游侠儿不顺眼。

        前几年有个叫郭解的游侠曾名盛一时,跟着他混的人没一千都有几大百,当地县衙的人拿他没办法,只能偷偷把他名字写进迁徙名单里头,表示这人乃是当地豪强,请朝廷务必把他迁去茂陵。

        自己管不了,请朝廷管管!

        这事本来刘彻是不知晓的,结果郭解门路通天,居然找上了卫青给他说情,表示自己很穷,不符合迁徙条件。

        在地方上当地头蛇多爽,去了天子脚下哪有游侠儿的生存空间?

        卫青是个实诚人,收到这样的请托后就跟去刘彻实话实说:“郭解这人很穷,不该在迁徙名单上。”

        刘彻一听就笑了:“一介布衣能让你这个大将军给他说话,可见他一点都不穷。”于是要求郭解必须举家迁徙到茂陵。

        郭解侄子眼看他们家迁往茂陵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转头就去把那县吏的头给剁了。

        叫你把郭解的名字往上报,脑壳别要了!

        可见在当大汉基层公务员风险特别大。

        很容易碰上一大家子法外狂徒。

        没有统治者能忍受治下有这种人存在,刘彻这种性格自然更不能忍,没过多久就找个由头把郭解举族给杀了。

        郭解的死预示着游侠的彻底没落。

        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游侠。

        或许说已经不需要这种容易发展成地方豪强势力的游侠了。

        自然也不需要容易发展成当政者巨大威胁的墨家。

        这日一大早,李长生仍是早早醒来洗漱,他正擦着脸,就听见哒哒哒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他转过头,借着熹微的晨光看到那个玉雪可爱的小娃娃。

        李长生笑了笑,心里觉得当个方士也没什么不好,

        他本也不是被师父寄予厚望的弟子,霍善更是连师父的面都没见过。

        “师父!”

        霍善跑到笑得一如既往好看的李长生面前,和李长生说起自己今天的打算。

        “我要去捡栗子!”

        李长生道:“好。”

        霍善问道:“师父你说过栗子捡回来放上小半个月就很甜了,小半个月后锅能做好吗?我想吃糖炒栗子!”

        李时珍说没有砂糖的话,蜜糖也能凑合,上林苑这边是备着蜜糖的。

        现在他们缺的只有锅了!

        李长生:“………”

        这就惦记上刘彻让少府那边造的锅了。

        李长生道:“我会帮你催催他们,应当能赶上才是。”

        炒糖用的铁锅需要人工捶打出来,再快也得天,何况打铁锅的人基本是生手,他这个指挥的人也是凭着霍善的描述在旁指导,中途说不准还会失败。不过板栗这东西很耐放,倒是不急在这么几天。

        霍善听他师父这么说就放心了,吃过早饭后便去寻卫登几人一起邀太子刘据捡栗子去。

        结果几个小孩跑到刘据那儿,赫然看到了司马迁。

        等会,他们接下来好像要跟着太子刘据一起上课来着?

        他们还没到上学的年纪呢,为什么要上课?

        小孩子的脑袋里可装不下这么残忍的东西!

        霍善第一反应是拉着卫登几人转身跑路。

        司马迁吸取昨天讲课讲跑题的教训,今天打算坚决不和霍善聊题外话,务必要正儿八经地给太子刘据讲讲《春秋》。

        没想到霍善更干脆,见到他后居然打算不进来了。

        司马迁:“………”

        虽然他也不是很想给霍善几人讲课,可也不能看着几个孩子就这么转身跑远。

        司马迁提醒太子刘据:“殿下,朝阳侯他们到了。”

        太子刘据一早见到司马迁也知道自己要上课了,心里正闷闷不乐着呢,根本没注意到霍善他们的到来。听司马迁这么一说,他转头看向门外,高兴地招呼他们赶紧进来。

        想着要逃课结果被逮个正着的霍善见太子刘据见到他们后这般开心,只能乖乖进去坐到自己的位置上。

        趁着司马迁还没开始讲课,霍善还和太子刘据说起自己原本的计划:“本来我们想喊你一起去捡栗子的。”

        太子刘据在认识霍善前很少干这些小孩子爱干的事,但这几天他和霍善他们待久了,莫名也觉得自己拿竹竿打枣子以及围坐在一起包粽子这些事很有意思。大概是只要大家凑到一块热热闹闹地玩耍,不管做什么都很开心。

        像刚才他还觉得要上课挺郁闷呢,见到霍善他们又高兴起来了。

        难道这便是血脉相连的亲缘关系?

        太子刘据想了想,觉得不止如此,还得是有霍善才会连上课都变得好玩起来。

        太子刘据道:“我们一会学快点,散学后便能去捡栗子了。”

        霍善听后觉得也是这个理,便转头催促司马迁快些开讲。()

        司马迁很快让霍善理解什么是春秋笔法。

        ▍春溪笛晓提醒您《医汉》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太子刘据此前开始学《春秋》,所以司马迁是跟着太子刘据的学习进度来的,接着给他讲起了鲁桓公时期的事。

        鲁桓公是弑杀了鲁隐公继位的,所以按照《公羊传》的解读,鲁桓公这部分记载基本都暗含讥讽。

        比如桓公三年末尾特意记了两个字:有年。

        一般别人都是记“大有年”,也就是今年粮食大丰收的意思,结果他只是个“有年”就记了下来。意思是对于这位桓公来说,粮食侥幸小有收成就很值得高兴了!

        这就是读书人惯用的讥讽手法了,看起来是在夸你,实际上是在骂你。

        司马迁继续给霍善几人解读《春秋》里头言简意赅的记载。

        比如这个“春正月己卯,烝”又是为什么记下来?

        古人很注重祭祀,四时祭祀都有自己专门的名称——春祠、夏礿、秋尝、冬烝。

        不仅名字不同,供奉的东西也不同。

        像春天来了,万物萌生,便该供奉韭菜和鸡蛋。

        所以你搞的到底是春祠还是冬烝,有文化懂礼仪的人一眼便能看出来。

        这里写的是“春正月”,记录的却是“烝”,讥讽之意就很明显了。

        冬天刚烝过,才入春你又烝,要么是你没文化胡搞瞎搞,要么是你心不诚胡搞瞎搞,自己选一个吧。

        到底是自己国家的君主,骂又不能骂,打又不能打,我们这些读书人能怎么办,只能暗中从各种角度把你从头到到脚讽刺一遍了。

        霍善:?????

        读书人心真黑!

        中场休息期间,霍善便和太子刘据讨论起来:“秋天也有韭菜,等锅做好了,我们吃韭菜炒鸡蛋!”

        这是李时珍昨晚给他介绍的,他说锅不仅可以用来炒栗子,锅可以炒的东西可多了。据传有记录以来的第一种炒菜,就是《齐民要术》中的炒鸡蛋!

        司马迁:“………”

        敢情你听了半天,就记住了韭菜和鸡蛋?

        司马迁的好奇心也被勾起来了,忍不住追问:“炒是怎么个说法?”

        这个问题霍善恰好也问过,其实相比于用在菜名上,炒这种做法还经常用于食材和药材的加工。

        不同药材有不同的炮制方法。

        许多药材须得炒制过后才能发挥出更好的药效。

        在食材加工方面用处就更大了,据说明代士兵带的军粮就是把各种“炒面”带在身上当干粮,饿了只要抓上一把就能吃饱,嫌弃太干了还能取水拌好了吃。这样的军粮不仅携带起来轻便许多,吃起来也方便许多。

        要说非常好吃那可能言过其实,但总比背着大袋大袋的米粮并且得生火煮熟才能吃上要强。

        只是磨面这种加工之法在民间还不太流行,所以炒面粉自然也无从说起。

        提到

        ()        炒锅的用法,霍善那叫一个滔滔不绝,把自己知道的都讲给太子刘据几人听。

        听得太子刘据一阵恍惚。

        越听越觉得炒锅这东西乃是利国利民的国之利器,大汉没有它着实太可惜了。

        ……他是不是应该去建议父皇集中力量造大锅?

        司马迁也听得一阵恍惚。

        听霍善这么说,这韭菜炒鸡蛋好像确实挺重要的。

        师生几人的心都飞到了别处,课自然也讲不下去了。

        太子刘据提议去寻刘彻说说炒面的妙处。

        不就是多用些驴子磨面吗?就算不能让所有人都把军队的干粮磨成面带上,叫负责轻装简行搞远袭的急行军配上也是好事。

        饿谁也不能饿着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先锋队伍不是吗?

        要数军中谁最经常带人长途奔袭,那当然是霍去病这位冠军侯了!

        这不得给霍去病的军队配上这种方便携带的军粮?

        霍善在太子刘据这里坐着听了半天《春秋》,也觉得有些待不住了,二话不说同意了太子刘据的提议。

        一行人兴高采烈地去求见刘彻。

        结果刘彻和卫青去看霍去病练兵了。

        上林苑这边是包含练兵场地的,霍去病来上林苑后便负责去检阅这边的驻军。

        难得刘彻过来了,总得搞个小型阅兵仪式给刘彻看。

        阅兵这事儿也不稀奇,刚才司马迁讲鲁桓公的时候便提到过“大阅”二字,记录的是桓公在八月检阅他们鲁国的兵车和步卒。

        霍善一路上听太子刘据说起刘彻他们做什么去了,一下子睁圆了眼睛。

        好哇,刘彻几个看阅兵不带他们!

        太子刘据见他气鼓鼓的,只能说道:“我们要上课,本就去不了的。”

        霍善才不管那么多,拉着太子刘据往内侍指的方向跑去,生怕自己去晚了赶不上看热闹。

        太子刘据哪曾这么没仪态地跑起来过,可见卫登几人也跟着一起呼啦啦地往前跑,很快便不纠结这种小事了。

        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还挺开心的。

        眼睁睁看着一群小孩越跑越远的司马迁:“………”

        他们大汉是不是即将失去一位端方守礼的太子了?

        真是令人痛心!!


  (https://www.zbbwx.net/book/3150514/11111090.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