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全文小说 > 第123章 老朱家的传统手艺

第123章 老朱家的传统手艺


李青眉头微皱,“皇上,这样下去恐怕要出事,百姓迁徙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真逼急了他们……”

“今日朕退一步,他日就要退十步、百步。”朱棣打断李青,“只要朕在位一天,就绝不会让他们闹腾起来。”

李青默然,朱棣说得不无道理,但连续的高压逼迫下,换来的必然是激烈反抗。

届时,反噬之猛烈,怕是难以抵挡。

现在朱棣还活着,他们忍耐不住了,要是死了呢?

江南士大夫对朱棣的痛恨,可比对朱元璋多多了,双方俨然到了撕破脸皮的地步。

从建织造局、到下西洋、再到迁都;还有田亩清丈、摊丁入亩,以及南民北迁的国策施行,国家、百姓获益甚大。

但国家和平头百姓得益了,士绅的利益却是严重缩水。

——世家大族已经忍耐到了极限!

李青想劝朱棣稍微温和点儿,却又不知从何劝起。

现在双方好似拔河比赛,谁先妥协必定输的一塌糊涂,既是比赛,定有输赢,一直死命坚持下去的后果,只会是‘绳子’断裂,两败俱伤。

“皇上,不若让民间也自由通商?”李青试探道。

“胡扯!”朱棣断然摇头,“你信不信,一旦开放海禁,江南富绅必定大举改稻为桑,届时,粮食必然大幅度缩水,流民遍野。”

“那个…我说两句。”朱瞻基开口。

两人转头,看向他。

朱瞻基清了清嗓子,讪讪道:“我认为啊,堵不如疏,与其一味的禁海,不若直接开放海禁,这一来,富绅是赚了钱,但百姓也能从中落得好处;

如丝绸、瓷器、香料、家具……都需要工人,不管种桑还是种稻,富绅自己是不种地的,都是由佃户、长工来种,

即便改成了种桑,百姓一样有活计,不至于丢了生计。”

“哈哈……说的好,以后不要再说了。”朱棣一脸嘲讽,“我问你,粮食怎么解决?真以为南民北迁这点儿人,就能改变大明格局啦?

苏湖熟,天下足!

江南天下粮仓的地位,又岂是轻易被撼动的?”

“可以的。”小胖吭哧吭哧地走来,身后跟着四个小黄门,抬着两口大箱子。

朱棣视线转移,看向好大儿,阴阳怪气道:

“哦?是吗?”

小胖硬着头皮点头,小黄门放下存放奏疏的箱子,麻溜儿地退了出去。

“说说看!”

朱棣斜倚在椅上,饶有兴趣地盯着好大儿。

小胖知道老爹的尿性,别看老子一脸和气,但自己只要有一句话说不好,马上就是狂风骤雨。

“父皇,永乐豆种植大获成功,一季亩产高达五百斤。”小胖没有废话,直接拿事实说事儿,“永乐米亩产也不比小麦少,山河数省小麦收获后,可以摒弃大豆,改种永乐米,粮食产量大大增加,再加上辽东开发……”

小胖算了算,认真道:“只要南民北迁国策持续进行,大力开垦荒地,最迟五年,大明粮仓的重心,便会转移到北方。”

“五年,五年……”朱棣脸上露出一抹苦涩,他还撑得到五年吗?

这次亲征,他愈发感到力有不逮,甚至连骑马都有心无力,怕是看不到那天了。

“说的好啊!”朱棣唏嘘。

朱瞻基还道是爷爷发火的前兆,连忙扭头看向老爹:“以后不要再说了。”

小胖:?

李青:??

朱棣:???

大殿静了片刻,朱棣、小胖异口同声:“滚出去!”

“……好嘞好嘞。”朱瞻基麻溜儿滴滚了。

朱棣放下二郎腿,身子前倾,表情认真起来,“即便真如你所言,五年后可以实现粮仓转移,可眼下怎么办?

朕并非一定要大开杀戒,但若不杀,富绅势必变本加厉,有恃无恐。”

“可若大开杀戒,南民北迁定会受阻,甚至搁置。”小胖持不同意见。

朱棣冷哼,“不开杀戒,南民北迁一样会受阻,且不杀后果更严重,政治上的事儿你还嫩点儿。”

这波,李青站朱棣!

他也觉得在原则性的大事上,绝不能退让。

你退,他就进!

小胖坚持道:“父皇,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熬过这几年,固有格局便能打破。”

“熬?怎么熬?”朱棣冷哼,“眼下都敢公然违抗大明律法,甚至汉人扮做倭寇劫掠百姓,你让朕如何容忍?”

小胖张了张嘴,无言以对。

于是看向李青,“李卿,你可有良策?”

朱棣也顺着好大儿的目光看了过来,道:“还有计没?”

李青沉吟道:“皇上说的不错,在这样的大事上,绝不能妥协,若东厂提督所言属实,一定要严办、速办,绝不姑息。”

见小胖面露焦急,李青语气一缓,“不过,太子所言也很有道理,大明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熬过这阵儿,便能改制革新,若熬不过去,则继续恶性循环,

基于此,南民北迁国策,绝不能停!”

“少和稀泥。”朱棣没好气道,“不然送你去和蹇义作伴。”

“……”李青满脸黑线,“臣的意思是,贼寇走私一事上绝不姑息,但为了南民北迁的国策,能够一直施行下去,可以在其他地方略微妥协。”

“比如呢?”

“开放海禁!”李青道,“其实皇太孙说的没错,开海十分有必要。”

利益垄断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朱棣在位时能勉强压制,但他若崩了,下西洋国策肯定会被推翻。

有钱大家赚,让世家百官得到些利益,才能将国策落实好。

有宋一朝,海上贸易都集中士大夫手中,而到了明朝,朱元璋一刀切,直接禁了海洋贸易;朱棣更狠,来了个利益垄断,为了自己在海上赚的盆满钵满,把这些世家的过半利益来源都掐断了。

丝绸是官办的织造局在做,茶叶朝廷专营,瓷器官窑在做……

自己吃肉,不让人喝一点汤,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吃独食者,自古没有好下场!

李青正色道:“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海洋贸易利益之大,众所周知,世家大族为了利益,豢养草莽,甚至扮做倭寇劫掠沿海百姓,并不稀奇;

如若一直禁下去,海寇将除之不尽,杀之不绝!”

朱棣眉头紧锁,消化着李青的话,许久,他轻轻点头:“有道理!”

“父皇英明。”小胖连忙跟上马屁,欣然道,“如此一来,大明定可迈上一个新台阶,父皇圣明啊。”

“且慢圣明。”朱棣斜睨了他一眼,“海禁可以开,但要在天下粮仓转移之后,贸然开海弊大于利,必须要在保证百姓口粮的前提下,才能开海。”

李青拱手道:“皇上英明,自打摊丁入亩的国策施行后,人口增长速度就快了许多,百姓需要的粮食也随之增多;

若是为了利益,让百姓饿肚子,人口减少,则成了本末倒置。”

朱棣点头。

小胖也赞同李青观点,不过……

“父皇,如此以来,问题又回到了原点,如何保障南民北迁的持续进行呢?”

朱棣皱眉,望向李青,“还有计没?”

“有!”李青果断点头。

“什么?”

李青微微一笑:“画饼!”

“可以先把风声放出去,给官绅一个念想,这样一来,不仅处理贼寇的副作用会消弭无形,而且还能保证不会有人在南民北迁的国策上,从中作梗。”李青笑道,“这一计如何?”

“不赖!”朱棣持肯定态度。

画饼可是老朱家的传统手艺,老朱玩得贼溜,老四也是手拿把掐。

这事儿对朱棣来说,就如吃饭喝茶一样轻松。

有了预定方案,朱棣总算是有了笑脸,小胖放松下来,大殿中的火药味儿,顷刻间荡然无存,俨然又是父慈子孝。

趁着老四开心,李青趁机道:“皇上,这次查案事了,能否给于谦升个职?”

“不能。”朱棣摇头。

“为何?”

“他太冒尖了。”朱棣道,“这人还需要多沉淀沉淀,他是个人才,也正是如此,才需要多磨砺磨砺,至少朕不会给他升官。”

顿了顿,“高炽你也不能升他的官。”

“为啥呀?”小胖不解,“父皇你不说他是人才吗?”

朱棣斜睨了他一眼,淡淡道:“留给瞻基。”

小胖:“……”

李青:“……”

闲聊几句,朱棣命人打开箱子,开始检查儿子‘作业’,李青待着没意思,便拱手告退。

刚出殿门,朱瞻基就迎了上来,一脸关切:“里面还吵吗?”

你没长耳朵吗……李青摇头:“父慈子孝。”

“那就好。”朱瞻基彻底放了心,跟李青勾肩搭背,“今儿去你家吃。”

李青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就空着手啊?”

“不是吧?”朱瞻基一脸受伤,“我们的交情,还不值一顿饭。”

“那倒也不是,咱们之前不是打赌谁杀敌多吗?”李青道,“事实是我比你杀的多,你输我一百两黄金。”

“那你还赖走了我的长枪,说过教我两招呢。”朱瞻基不服。

“我没说不教,但你得先给钱。”

“……”朱瞻基满脸无奈,“钱重要还是我重要?”

“我喜欢黄金!”李青挥了挥手,头也不回地向外走。

“你等等我。”朱瞻基快步追上,小声道,“青伯,你是怎么让他们不吵的啊?”

“也没什么,建议开海禁。”李青继续走着。

朱瞻基愣住,接着气道:“你就会嫖……”

见李青走远,他连忙跟上,又补了一句:“窃我的创意。”


  (https://www.zbbwx.net/book/3146259/10603773.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