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影视世界梦游记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 第一零六九章 种谔

第一零六九章 种谔


第1071章  种谔

    王言抡起了刀,砍在了三个方面。

    一是作奸犯科、违法乱纪,二是开始收他专属的清洁费,三则是清丈田亩、清查户口。

    这三点,每一点都是让人激烈反抗的,何况三件事一起做呢。再加上这里是边区,官府的行事风格都已经很狂野了,大户们只会更狂野。

    但是没关系,因为即便是三件事一起做,其实主要围绕的还是作奸犯科、违法乱纪的事。毕竟先把人解决了,把挑头反对的人解决了,剩下的不论是清洁费,还是田亩、户口都是顺带着的事情。

    反抗有厢军镇压,杀无赦,若是跑路那就不管了,爱往哪跑往哪跑,反正家业就在那里。这时候可没千年后那么灵活的金融系统,财富可以成为一串数字,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绕地球一百八十圈,最后无踪无影。

    如果非要分个三六九等,王言喜欢认命不反抗的,其次喜欢跑路的,最后没办法了,也只得对付反抗的。因为要对抗,就要动刀兵,就要有伤亡,他就要拨出一笔钱粮抚恤,这就不太好了。有这个命,去前线寻衅多好啊。

    所以王言奉行的,就是犁庭扫穴,是秋风扫落叶,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伤亡,镇压境内大户。

    他坐镇肤施,一道道命令发布出去,厢兵分散成八支千人队,分散到全州,封锁各处大陆通道,镇压各县。州衙里被他选出来的亲信,去到各县主持工作。需要的大量办事人员,则是征兆本地的贫寒士子,再许诺给表现好的人安排工作岗位,四十多岁的老小子都是风风火火的。

    延州这边的学风,肯定是不如内地的和平地区的。这边的名额也少,好几年出不来一个进士。其他的各种考试,机会也不太多。很多人都是读书读的家业败落,半辈子白玩。

    别说给官当,王言就是开了门,多增加一些吏员岗位,这些人就乐的找不着北了。既体面,待遇又好,还算是有前途。而且在这时候,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阶级跃迁。

    毕竟当吏员也有门槛的,也有垄断的,外人不是那么好插进来的。就算外人进来了,其他的小吏一起排挤,也干不长。

    但是王言在位又不一样,小吏也是要被抄家,被连根拔起的。完全打碎了原本的生态,一个个都战战兢兢呢,可没胆子找麻烦。

    所以在王言的统领下,州中官吏被挟着不得不上下一心,高效率的运转政府机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填满了各地的牢狱。

    用朝堂上别人参王言的话来说,那就是‘官不聊生’、‘民不聊生’,好像王言要把延州搞的破败,好像西夏随时都可能抓到机会大举来犯。

    这些人也是贱皮子,王言在京城的时候,可是没人说过这种话。除了有人举报盛家等放印子钱以外,朝堂上都是夸他的。说他公正严明,搞钱多,忠于大宋,忠于皇帝等等。…。。

    现在他被赶出了京城,这帮人便又泛滥起来,对他王某人每日一参成了休闲娱乐活动。好像不参他一下,朝会就白开了,工作也没什么开展一样。

    这些事儿都是冯京来信告诉他的,基本是干打雷不下雨,京城玩京城的,延州玩延州的。毕竟这边有皇帝派过来的太监,有政事堂、枢密院的监察人员,更有本路治所在此,各种的大员也在肤施办公,尽管王言连着路衙的官吏一起办了,各种的检查人员也是瑟瑟发抖呢。

    其实一般而言,延州知州是由陕西安抚使兼任的,方便统筹决策,也方便集权。但是王言比较特殊,又怕他没权力,又怕他权力太大,不好管。再者也不可能再让王言任职通判,那时候王言要是想不开,顺便跑去了西夏怎么办?

    所以这才造成了肤施城目前的尴尬局面,三个衙门,三套班子。但是这个局面虽然尴尬,但实际相处儿也不尴尬,因为王言谁都抓。

    他上任以后,一直也没有去见那些他名义上的上官,反而把人家手下的人抓了不少……

    他是通判的时候,就把路级官员得罪了一个遍。他做巡使的时候,处置的路级官员不下十人。现在他当的知州了,更不怕路级的官。

    当然他要是当了路级官员,下边的州官谁不听他的话,那却是不能原谅的,他王某人也是双标的很。

    其实这边的路级官员的权势也不大,最大的是陕西安抚使,全称是陕西经略安抚使,可以调动陕西五路的兵马。换句话说,主要就是负责对西夏的战事。另有转运使,掌管钱粮。必要时候,还会设置宣抚使,由宰相担任。那就是全局总领战事,有临机决断、便宜行事之权,是一场全面战争的第一责任人。

    当年的第一次宋夏战争之时,范仲淹、韩琦就是正副安抚使,由夏竦挂帅,他们俩做事。最后仗没打好,大家一起被撸的。

    话说知道了王言知延州,远在青州的范仲淹特意写了老长的一封信来嘱咐。毕竟范仲淹当年跟王言聊过兵事,也知道王言有北望之心。眼看着王言调到了边区,范仲淹心里也哆嗦。

    毕竟以前王言在内部折腾,虽然事情同样不小,但是哪怕造成了严重后果也可以内部消化,到了边区就不一样了。一个不好,导致了全面开战,那就糟糕了。对西夏的战事,当然不只是西夏。北有辽,西有吐蕃,西南有大理,南方有各种山里的少数民族。内部还因为各种的高压,不时的有人起义造反。

    内忧外患,可不是说说而已,整不好那可是要灭国的。

    范仲淹在信里那可真是苦口婆心,就怕王言急于求成,轻启战端。毕竟王言手里有兵,远在青州的范仲淹已经想到了王言手握两万大军,那得多激进。

    王言一样也给范仲淹回了信,话里话外都是说范仲淹的旧事,感慨权力大了,自我的对抗,以及下命令时候的忐忑等等。总结下来就是四个字,如履薄冰。…。。

    其实范仲淹本来在这时候已经死了,不过因为王言之前帮忙调理身体,开解心结,又传授了强身健体的功法,列了健康养生的食谱,还给培训了专业的厨子。如此种种原因加持,范仲淹现在活的很好。

    当初在杭州分别的时候,范仲淹说要求不高,在青州收个清洁费就行。结果现在那也是老骥伏枥,老当益壮,过去一年在青州杀的一样是人头滚滚。十分强硬的推行着清洁费,清丈田亩,清查户口。

    这就不是王言能劝的了,也就只得是时常往来信件,远程问诊。范仲淹显然也是不想早早死去,他想尽可能多的解决问题。所以他也算是比较珍惜,并没有太过急躁的做事,也不让他自己太过劳累。就是免不了的要被人刺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总的来说,范仲淹的情况不错。身体还行,眼看着还能再活十年八年的,又找到了的新的行事方法并投身其中,为之努力,对范仲淹这样的人来说就是极好的。

    别处的事情,与王言的关系不大。他就是在招募新兵,又清理着整个延州,倒也真有几分收获。

    若论其财富,延州大户其实是不差的。地主的富贵,跟土地的好坏有关系,但那只是针对于中小地主,也只有这些小地主才会省吃俭用的积攒家业,看起来竟还颇有几分可怜,他们还没有实力突破地域限制。

    但是到了大地主,做起了生意,财富的积累更加的快,也便不再受地域限制。

    从这一点上来说,延州大户要更有优势,毕竟他们离西夏近,不论是正经做外贸,还是偷偷的走私,都要更方便许多,也更加的熟悉。

    到了这个地步,当然也不缺关系。可能说他们自己人没有牛逼的,但他们还可以联姻,还可以使钱,方法多的很。权、利是对应的,有了一个,另一个也就不远了。

    所以不能因为地处偏僻,就小瞧了他们。

    所谓收获,自然也是从他们身上来的。因为他们有人给西夏贩卖禁品,提供铁器之类的东西。事实上也不单单是延州大户,外地的比较有实力的大户,一样也有这方面的业务。此外还牵扯到了间谍、细作方面的事情。

    这倒是不陌生,因为先前王言在京城任巡使的时候,也是抓到过一些辽、夏细作的。这种渗透,是有必要的。用间,是千年前便流传下来的,行之有效的斗争法门。到了千年以后,反间斗争也是毫无疑问的重中之重。      

    相对来说,延州这边肯定是被渗透的重灾区。毕竟有什么动作,延州这边都是盖不住的。所以从商户、到官吏,甚至于一些种地的百姓,更甚至于前线的军中的军卒、军官。他们或是细作,或是出卖了信息,或是参与了走私牟利。

    也是由此,王言第一次跟边军将领有了交集,当然是历史名人………。。

    州衙的官廨中,王言笑呵呵的坐在办公桌后喝茶。在下首位置,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坐着的,是一个身穿常服的,二十余岁的男人。哪怕穿着宽松的常服,也盖不住他身体的强壮。脸上的皮肤粗糙,少许黝黑,留着络腮胡。规矩的撑着膝盖的双手,可见老茧。

    今年二十七岁的种谔,坐的很忐忑。他统领数千军队驻扎清涧,每日里与对面的西夏军队摩擦,他一点不慌,也不忐忑。

    但是坐在这个还要小他几岁的知州面前,他的心里就忍不住的砰砰跳,因为这个知州的战绩太吓人了,重文轻武是众所周知,他也是心知肚明,并早有感触。但是面前的这个微笑着的知州,收拾文官都跟收拾鸡崽子一样,何况他这个武将呢。

    而且过去的几个月时间,他每天都能听到王言的牛逼事迹,因为抓人都抓到了清涧城去。以往他觉得很难搞的人,在这位知州都没露面的情况下,就已经被整的哭爹喊娘了。

    按理来说,他当然要早早的来拜会王言。毕竟清涧归延州管,那边的城防、工事等等,都是延州厢军以及官府征调的人手负责的。钱粮等等,也有一部分是由延州官府承担。

    但当时王言神威大展,逮谁整谁,人们恨不得多出去万里远,哪里还会主动上来找不痛快。所以他跟别的武将保持了一致,没有过来找不痛快。

    可是现在没有办法,不得不来。因为他手下的军官、军卒,有参与走私,而且还出卖了他们的布防情况,这是要命的事。

    “种将军不必紧张。”

    王言放下了茶杯,笑呵呵的开口说话。但是他这一说话,却是让种谔更加紧张,眼看着的激灵一下,更挺直了背。

    摇头笑了笑:“本官知你种家忠义,想必此前西夏也是多有拉拢,许诺好处,只是你种家有种,没有答应。若不然何用如此费劲,敞开了清涧,让西夏之军长驱直入便是。所以今次之事,定是你种家军麾下,为钱糊了眼,私自行事。”

    种谔松了口气,拱了拱手:“知州明断,回去以后,卑职定然一查到底,好叫知州安心。”

    “不是叫我安心,乃是叫你安心。你是军人,便当着枢密院督查的面,与你明言。”

    王言摆了摆手,“世人皆道本官乃是酷吏,想来你也是心下惴惴不已。麾下有细作,私贩禁品之事,并非只有你清涧一地。我延州防线,全线皆有其事。为何本官独独寻你来此?盖因你种家算是掌兵有方,犯民之事少有。余皆猖狂至极,横行无忌。

    我朝如此规矩,他们尚且有胆如此,若没有规矩,怕不是要一路劫掠,包围我大宋京师。然则本官权责有限,寻常已是广受诟病,若插手禁军之事,京中必要群起攻讦。是以那些人皆由安抚使处置,他们的下场可不会太好。…。。

    让你来此,便是要让你带着枢密院之人自查,自审。也免得落得同旁人一样的下场,使我大宋折损一员良将。可明白了?”

    种谔当然明白了,简单的说,王言现在是在保他。若没有王言,他这一遭怕是不好轻易过去,肯定要遭些罪的。但是王言态度明确,那么相应的办事官员,就要照顾王言的面子,他种家也就是有惊无险的平安过渡。

    他不禁将目光看向了一旁坐着的政事堂、枢密院,甚至于太监……

    “不用看他们,他们是钦差大臣。本官自问一心为我大宋,甚至专门找了他们三个作证,不是找他们来吓你的。你安心,本官自会上书说明此事。你回去好生查一查,抄家所获资财,州衙便不要了。回头本官再让人送几头猪过去,算州衙劳军,让军卒们开开荤,好好练本事。”

    “谢知州!”

    “切记,好好练本事。待州中事务安排妥当,本官要往前线走一走,子正莫叫本官失望啊。”

    种谔抱拳行礼:“必不负知州所望。”

    “去罢。”

    王言摆了摆手,种谔恭敬的倒退了两步,又对着其他人行礼,这才转身离开……

    他恍惚觉得,王言是在拉拢他,但是他又不很确定。因为王言太狠了,但是他承认,确实是公正严明,真叫个好官。在没收拾到自己身上之前,他哪怕一样害怕,但是也对王言有着好感。

    今天见到以后,忐忑而来,高兴而去。他不确定王言在公正执法的基础上,是不是真有拉拢他的意思,他确实看不出来……

    王言在拉拢吗?他只是在释放善意。他相信,种谔要是脑子够用,一定会向他靠拢的。

    他上任已经有了小半年,该处理的基本都处理了,现在属于善后之中。

    大户被扫了一遍,黑社会团伙也全都打没了。顺其自然的,收清洁费、清丈田亩、清查户口就要投入更多的力量,进行分地,进行各种数字的统计。还有对于外部大户的引入,毕竟本州内有实力的都被他扫没了,资产缩水了么。

    还有更加细致的调整政府结构,更加细致的对延州进行规划建设。各项的安置工作,建设工作,要开始加快推进,逐步的投入资金,加大力量,逐步提高百姓生活水平。

    最重要的,是厢军要开始狠狠的训练。经过了这么长时间,军队人数也没有回到原本的熟练,只有一万五千人。一来兵源问题,二来是财政问题。厢军的支出,是要州衙一力承担的。当然这是超出常规的力量,朝廷是有补贴的。本身延州财政就不好,补贴很多,但花的也多么,挺不容易的。

    现在的延州,其实很危险。一个不好,那可真是要民不聊生了……

    反正总结下来就是四点,分田地、拉投资、搞基建、练厢军。

    目标就是要让延州百姓富起来,强起来,让厢军形成战斗力,而后就拉到北面去打仗。

    这是既定的流程,所以王言没跟种谔说假话,等忙活完了这些事,都走上了正轨,他是真要巡边的。只有各地看过了情况,他才知道,要搞多大的事儿……

    日常感谢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

39314312。。

...


  (https://www.zbbwx.net/book/3134582/798765172.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