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最新章节 > 第134章 上山下乡

第134章 上山下乡


第134章  上山下乡

        底下究竟哪些家伙在暗中搞小动作,朱元璋目光如炬,那是一清二楚。

        只是如今时候未到而已,到时候这些家伙就会知道他老朱的刀利不利了。

        为了进一步推进税制改革,清丈田亩,朱元璋终于展开了行动。

        由于朱元璋无法完全信任各地官员,因此他直接派出了这次恩科上榜的三十六名进士参与此次行动中,这些人都是经过朝廷政审,身家清白。

        而且还并未被官场的水搅浑。

        朱元璋如今利用的正是这一点。

        京城城门外。

        三十六名新科进士,排好队,等着老朱检阅。

        “今儿,你们就要离开京城了。”朱元璋看着三十六名新晋的恩科进士,开口道。“咱特意赶早,来送送你们。”

        “皇上得到你们今天出发的消息,连饭都没顾上吃,撂下碗就来了。”一旁的胡惟庸拍马屁道。

        这么大的事情,中书省自然也参与其中,期间很多调度的环节,离不开它。

        “按照规矩呢,伱们中了进士,原本应该进翰林院。”朱元璋看着众人,顿了顿接着开口道。“可是咱啊,偏不。咱要把你们赶到穷乡僻壤里头去,怎么样,是不是心里头感到很委屈啊。”

        “禀皇上,臣等愿意。”众进士连连躬身行礼,表示愿意。

        看到大家朝气蓬勃的样子,朱元璋很是高兴,开口道:“好,一年后咱还在这儿,迎你们回来。”

        天子相迎,这是何等的殊荣。

        这些士子哪里见过这种阵仗,激动地连连下跪,叩首大声道:“臣等拜谢天恩。”

        朱元璋示意大家免礼,然后看着众士子,开口道:“你们大家知道,咱们大明的根基在于哪儿吗。”

        不等大家回答。

        朱元璋自顾自开口说道:“就在这片广阔无际的土地上。所谓京城啊,朝廷啊,翰林院啊,说白了,都是从这土地上长出来的。”

        “如果没有这片土地,什么都不会有,也不会有皇上,就算有了,那也得饿死喽。”

        朱元璋难得说一句笑话,他原本是想要稍微缓解一下现场氛围,哪里知道现场氛围变得更加严肃了。

        就像杀人屠户,对着娃娃说笑话,起到的效果只会把小娃娃给吓哭同样道理。

        他只能接着开口道:“朝廷派你们下去调查人丁、赋税、田产,去丈量各省的官私土地,这件事十分之重要!”

        “田亩不确,国家就无法合理地纳税,收多了会激起民怨,收少了,会私逃税粮。所以呀,田亩数目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安稳,百姓之太平,是咱大明的千秋之大业啊。”

        朱元璋说着,从身上拿出一本册子,一边打开给众人展示,一边开口道。

        “中书省给你们出了一个样本,鱼鳞册。按照这种式样,你们就可以把那些高低不等,大小不一的田亩,像鱼鳞那样,一片一片地录画下来。录画的方法,都在图后面。你们这些人都是聪明人,一看就会。”

        “关键是,你们要吃得起苦,舍得跋山涉水。还要有细心,有耐性!”

        “你们如果能把一个县的鱼鳞册,全都录画下来,这可比你们中举入仕可要难的多了。”

        众士子再拜,高声道:“禀皇上,臣等一定录画好鱼鳞册。”

        “出发吧,咱们一年后见。”朱元璋朝着众士子,一挥大手,开口道。

        大明第一届恩科新晋的三十六名进士,人人都带着任务下去,他们彼此之间亦是竞争的关系。

        <div  class="contentadv">        而这同样是朱元璋对他们的一次考验。

        只有通过了这次最终的考核的人,才会成为老朱的心腹,因为他们之前所做的种种举动,已经让他们得罪了那些勋贵大户,让他们无路可选了。

        而这批人就将成为老朱投入朝堂的第三股势力,用以牵制淮西与浙东党。

        临行前。

        朱元璋特意叫住了李进。

        “李进啊,之前答应你让你去扬州跟在杨宪身边学习锻炼的事情,怕是要先行搁置了,你不会怪我吧。”朱元璋开口道。

        李进连忙回礼道:“为国分忧,是臣应尽之职。”

        “好,很好。”

        看着李进敬着自己的样子,朱元璋还是很满意的,在他看来,杨宪哪哪都好,就是在这一点上稍有瑕疵。

        李进这娃这点就做得很好。

        朱元璋伸手拍了怕李进的肩膀,开口道:“李进,这次咱特意把你给派到咱凤阳老家,你到了之后,每到各县,把当地的民情、政事、官吏优劣、年景丰灾,全都给咱写个褶子呈上来,直接呈给咱。”

        “臣遵旨。”

        “好好干,咱看好你。”

        自从有了京扬轨道列车之后。

        太子朱标来扬州,来得便更勤了。

        当然不仅仅只是朱标,还有源源不断的商品物资从扬州运往京城,京城那边那些闻风而来的勋贵官员们,则是纷纷亲自登车感受其新奇。

        在看到巨大的列车一次性装载数万斤的货物,并且以堪比八百里加急的速度疾驰时。

        这帮子勋贵官员,都给惊得瞠目结舌。

        轨道列车自然不是免费乘坐的。

        这么多站点工作人员的薪酬,轨道列车日常维修保养,战马的损耗,等等没有一个地方是不用烧钱的。

        在杨宪的建议下,继羊毛加工制衣司后,朝廷又一个新的部门列车局随之成立。

        无论是沿途站点的工作人员,还是轨道维修保养的工人,就算是列车上负责清洗马桶的阿姨,也全都有了正式编制。

        要知道这些人里头,很多去年都还是逃荒的灾民,如今摇身一变,也算是公门中人了,能吃上一口皇粮,再不济这一辈子也总算是饿不死了。

        在朱标强烈要求下,杨宪顺理成章成为了列车局的首任局长。

        如今第一批参与京扬轨道修建的这些老人,自然便成了局里的骨干。

        日后这些人在通过考核后,都是要派往各地参与当地的轨道列车的修建工作的。

        列车局的事情理顺了之后。

        杨宪终于腾出手,有功夫开始搞玻璃了。


  (https://www.zbbwx.net/book/3128537/115785201.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