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大明世祖小说名字 > 第五十六章大明军报

第五十六章大明军报


“换装了——”

京营,贾演带着几个营正,大摇大摆地去领了几十车的衣物,然后让所有来到校场领取。

“指挥使,本营二千九百七十人,除三十七人病假外,皆已到齐——”

副指挥使扯着嗓子喊道,额头上颇有几分汗水,显得其辛劳。

“宣读吧——”

在发夏衣之前,贾演并不急,反而让一旁的军法官宣读五军都督府的军令。

也就是新的军衔法。

得益于皇帝之前的武散阶简略版军衔,如今士兵们对此倒是熟悉。

“陛下亲命,内阁拟诏,五军都督的奉行如下,军衔已历多载,不合时宜,今多番改裁,得以下军衔,京营以下,皆要遵守之……”

“队正授中士,亦或上士,副队正,授右士,”

“营正为中校或左校,副营正为右校,各营军法官等左贰从官,授右校。”

“各协游击授右尉,亦或中尉,副游击为右尉,左贰从官依品阶,为大校、左校不等……”

“各翼参将为左尉,亦或大尉……”

京营一番改制,如今军制以伍、什、队、营、协,翼,依次而进,营为营正,统领五百人,撤除了把总、千总等官,合并。

游击统管一协,参将管一翼。

一翼辖四协,甲乙丙丁,约莫万人。

由于授得男爵,资历又足,贾演自然官升至游击,管着三千人,其中战兵两千五。

剩余的则协部兵马,如亲兵、辎重、军法官、伙头兵、传令兵,医官等。

各营又有营部,加起来还真不少。

而公侯二等勋贵,要么在外统兵,要么在五军都督府任职吃粮,京营中甚少见到。

念叨了半刻钟才算结束,底下的兵卒们虽然脸色各异,但却没有一个人敢说话,只是直挺挺地站着。

“很好!”贾演脸上露出笑容:“军衔虽然改了一番,但待遇却不减,只是换了一个名字,更容易记罢了。”

“另外,以后军中以军衔为尊,不看职位,以下见上要避让行礼,莫要忘了。”

又勉励了一番,夏衣才被发下。

以营为首各自领下。

帽,红巾、衣,鞋,竹席,毛巾等,不一而足。

兵卒们各自欢喜,谁不喜欢新衣。

此次军队的整改,影响涉及方方面面。

除了军衔外,军队戎袍的样式也渐渐统一。

戎服因“武事尚威烈,故色纯用赤”,但是其他色作为配色,有黄罩甲、青白甲、青布甲等等。

更是有五颜六色的盔、巾,军队在接受检阅时,可谓是非常壮观。

(电影长城那被骂的五色甲确实是有,但多用于演习)

但军队是来打仗的,区分敌我就十分重要了,花花绿绿的看得眼睛都难受,统一戎袍样式就很有必要了。

乘着春夏换衣季,京营率先进行了换装。

首先是头盔,也就是兜鍪,或见称为胃,在明军中有飞碟帽、钵胃两种,而京营则以钵胃为定制。

其由缨枪、盔顶、盔体、眉庇、顿项五大部分构成。

就是清朝常见那种头上像是避雷针那种,后来沿袭到了文官帽子上,只是明时更短一些,没有那么夸张。

铠甲上,普通步兵,如盾牌手、掷弹手、长枪手等,着轻棉甲;火枪兵为布面甲,轻便适宜。而重步兵则是重棉甲,里面锁子甲的,棉甲内部有夹层,里面有铁片,外面还有密密麻麻的铁扣子。

至于骑兵,则选择轻棉甲,利于马上行军。

水师的话,水手们不必提,铁山容易生锈,只有陆战队才会有布面甲。

军靴上,平常以浅口布军鞋,秋冬时也是羊毛长军靴。

而醒目的是,所有的明军脖子后面,都系红色三角巾。

所幸京营无战事,铠甲慢慢来,至于夏装,多以透气的亚麻布料裁制而成。

“游击,这是什么?”

最后,副队正以上的军官,则汇聚一堂,看着眼前的布条,以及其上的刺绣模样,写满了惊诧。

“把新衣穿上,这是军衔。”

说着,贾演找着绣有两个五角星的布条,直接扣在其肩膀的留下的线缝上。

“你是营正,中校衔,就是两颗五角星,左校就是三个,大校是四个。”

说着,他指着自己的肩膀,道:“我是右尉,一个弯月。”

“那,游击,咱这军衔能得多少钱?”

贾演兴奋道:“陛下体恤咱们,上次只贴补粮,这次多食半俸。”

文武如今俸禄等同,从九品为十块,九品为二十块,每阶增十块,到七品而止。

从七品以后就是按年俸来算,为两百块银圆,两百石粮,每阶涨二十。

“我为游击,右尉,从五品,年俸为两百六十块银圆,涨一半是一百三,那就是三百九啊——”

“对了,还有男爵的三百石,我的老天爷啊……”

贾演双手一算,就感觉自己腿有些软了,直接一屁股坐下,这是多少钱啊!

哪怕京畿十块银圆一亩地,每年也能买上几十亩,日积月累,那就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所有人都在算,得出个大致的数字,别提多开心了。

“陛下万岁——”

有人耐不住激动,喊了起来。

其他人也随同而喊。

然后就像是传染了一般,欢呼万岁之声在军营中此起彼伏。

贾演奇了,我这是涨俸禄,你们一群兵瞎喊什么?闹出营啸怎么办?

气鼓鼓地出帐而来,正准备呵斥一番,而副游击突然闯入,拿了一份报纸。

原来内阁又办了个公报,名叫《大明军报》。

大明公报是刊登政令,使得百官难以欺瞒百姓,而军报则是刊登军令,汇报军情要务,如俸禄、待遇,军衔等事宜。

《大明公报》是要钱的,而《大明军报》则免费发下各军,要求每一伍必须要有一份。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是随军学堂长年累月的教导,让士兵们识字率大增,不然给了报纸也没人看。

贾演忙找了一篇来瞧,只见新报上只见开篇斗大的字写着:京营月饷大增。

一篇文章依旧是大白话,半篇对皇帝歌功颂德,半篇言语朝廷难处,到了末尾,才言语:

自四月初一开始,京营正兵每月饷钱从一千五百文,涨至两千百文,也就是两块银圆。

虽然看起来很少,但京营可是包吃住衣食的,即使是京城,两块银圆养家绝对绰绰有余。

“这是第三次涨月饷了。”

贾演滴咕着,皇帝对军队是真不含湖啊!(未完待续)


  (https://www.zbbwx.net/book/3082287/716207492.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