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发
在青海餐厅和“板儿爷”们喝酒的时候,宁卫民忽然想起明天就是周六。
凭着经营斋宫所取得的经验,他当然清楚享受双休待遇的老外,休息日肯定在家待不住。
于是便临时改变明天出摊的时间,要求午后就让大家到秀水东街去。
结果这件事又被他给料中了,准得不能再准地抓住了这个商机。
1982年5月29日,周六的午后。
外交公寓附近相当热闹,净是来来往往的各色老外。
要么是举家出去游玩的,要么就是参加聚会的,还有带着老婆孩子出门买东西的,那客流多极了。
在这里说句实话,其实这帮待在京城的外国人挺可怜的。
碍于当时共和国体制的原因,京城的娱乐活动极为匮乏。
外国人还都属于被我国严格管控的对象,活动范围相当有限。
别说本地人的商店他们不能去,本地人的饭馆他们不能随便吃,出行游玩都要和共和国的子民分开。
甚至就连上大街,他们都不能随意溜达。
京城的许多地方都立着“外国人未经许可不准超越(Foreigners are forbidden to pass without permission)”的牌子。
一旦发现有老外私自擅入,或者突破了界限,公安机关就会出动干涉。
那可想而知,这帮活成这样的老外。
今天居然发现家门口出现了一拨敢于打破常规,主动送货上门,敢于向他们招揽生意的小贩,会有多么惊喜和开心。
而且千万别忽略一点。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早已经进入男人挣钱,女人花钱的阶段,这和我们国内大不相同。
所以还别看宁卫民带来东西除了传统工艺品就是女性时装,一样受到了外国人的青睐和追捧。
再加上这年代的老外也厚道,买东西从不多问,计算器上打出的价格他们基本都会照单全收。
这就导致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宁卫民他们的营业额轻轻松松就超过昨天晚上了。
新的辉煌,自然让“板儿爷”们意气风发。
从这个时候起,这些人是绝不会对宁卫民做出的任何决定,再存有一丝的怀疑。
随后不管是那帮卖农贸产品的小贩,还是昨天晚上跟着宁卫民他们分销捞油水的小贩。
反正当他们再来到秀水东街的时候,无不是大大吃了一惊。
因为谁都没想到,今天白天居然这条街会如此大变样,满眼看去都是外国人了。
唯一的区别就是,经营农贸商品的小贩们,眼瞅着围在宁卫民他们车前的老外们,心甘情愿的掏出钞票来。
那心里的滋味全都像打翻了的醋缸。
而连长海、刘老二、李慧兰他们这些小贩目睹此情景,却都是士气大振。
他们赶紧跑到宁卫民面前要货,也加入到这场做外贸生意的盛宴中。
受到这场面影响的甚至还有大北窑工业区的工人们。
他们一下班来到这里,那更有的瞧了。
好些工人连家里要用的米和菜都顾不上买了,也非要跟着围拢过去看热闹。
就为了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让外国人这么趋之若鹜。
然而今天却再没有一个女工去抱怨东西贵了。
反倒注意力都被款式的新颖和质量的优秀吸引住了。
“看看,那裙子,款式多特别,我昨天就看上啦。哎,可惜,好像咱们穿着上班有点那个。”
“可不是,那件短裙我昨天也想买来着,就是觉得颜色夸张了点儿。”
“哎,你们看那纱巾哎,纱巾的花色好看。那外国女的批在肩上真漂亮。”
“去你的吧,那是丝绸的,是丝巾。那么好的东西,谁买了也一样好看。”
“要不咱们买一条吧?”
“八块呢,你舍得?”
“那有什么,东西好啊,就值这个价。你看这帮外国人这通抢,那是名牌,我昨天问过了,商店里要买的话,将近贵一倍呢。你能八块买,就是占便宜。”
“那……这便宜咱们也沾沾?”
“沾沾呀。咱们不买大件儿,买个小件儿还不成吗?我可告诉你,女的说老就老,现在不穿以后肯定后悔。可要是买下来,明天去公园溜达一圈儿,保准全震。”
“去你的。我看你才是为了买下来戴着回厂里,好把你们的车间的小伙子迷晕了头,让他们为了追你,都把对象甩了……”
“哈哈,你这张嘴啊,真不饶人。就这么定了。咱们仨,一人买一条吧。谁也别后悔,省得过了这村没这店了……”
好嘛,这帮老外居然把羊群效应深入化了,把咱们这帮国内的女工都给带歪了,物质化了。
不过,这情况说来也并不奇怪。
虽然今天的人,特别是女人,非常忌讳“撞衫”。
可这个年代,人们非但不忌讳这个,反倒认为只有这样才显得衣服时髦和流行。
尽管改革开放此时已经使得思想解放了,服装的政治属性也减弱了,但人们还是不由自主的随大流。
那是因为经过了十年,人们即便想穿好看的衣服,也急于摆脱长久以来的压抑表达个性,却不知道该穿什么好。
这年代的人仍然非常迷茫和无知,对服装的独立审美意识远没有形成。
于是在传统的惯性下,大家自然都回去模仿影片里人物的穿着打扮,或是模仿身边那些引领潮流、值得羡慕的人。
像这几个姑娘之所以崇洋媚外,敢于买下昨天自己还嫌贵的东西,就是这样的道理。
总之,如果说昨天晚上的成功,其中或许还存在一定的偶然性的话。
那么今天发生的一切,无疑已经为宁卫民的商业逻辑成立,提供了充足证据。
现在无论怎么来看,秀水东街都是一条可以持续赚外国人钱的宝地,而且还有着不小的商业潜力可继续深入挖掘。
事实上,宁卫民在这里所做的一切,就像是杰克在地里种下了魔豆的种子。
只要有了这么一个良好的苗头,再浇上了水,那后面就全齐了。
哪怕他只亲身在这里带了三天的队,之后就彻底撒开了手。
秀水东街的零售生意,也在每个人逐利的本能促使下,仍然有条不紊地走上了轨道,把摊子一点点的铺开。
要知道,外国人生活在独特社交的小圈子里,哪怕只是借助传统口口相传的途径传递信息,照样速度惊人。
短短几天,宁卫民他们来秀水东街卖价廉物美的服装给外国人的事儿,在外交公寓就传得已经无人不知,
甚至影响力还扩大到了使馆区里的共和国的本土职工,引得一些收入颇丰的同胞也来凑这个热闹。
以至于这条秀水街,除了周六和周日两天以外,每天晚上的夜市才是最热闹的时候。
毫无疑问,这样的情形下,宁卫民他们当然会大展拳脚,越做越精。
很快,宁卫民就和“板儿爷”们摸索到了较为成熟的合作方式,并为此做出了改变。
比如说分配方式上,宁卫民不再约定两成售价分给板儿爷们了。
他只是以一个固定的价格批发给板儿爷们,卖多少钱由着他们。
而且还能保证皮尔·卡顿的剪标服装独家供应,只交给他们专卖。
对于连长海、刘老二和李慧兰这样的小贩。
宁卫民则让他们从板儿爷手里转批货物。
这样板儿爷们还可以从中吃一嘴,也便于他们控制秀水街市场的局势。
再比如说售货上,板儿爷他们不但也开始使用铁架了。
而且学会了在服装的塑料包装上,先写好价格。
这既避免了自己临时弄错、忘记,也可以通过外国顾客看到价格的表情,先有个交易方向的预判。
至于宁卫民,他所做的就剩下一件事了,全力以赴地去找货。
他把为皮尔·卡顿做服装的工厂统统跑上一遍,把能拿到手的货物统统了吃下来。
以免断供,并保持住对外国人的吸引力和新鲜感。
就这样,在他们这样的良性的商业循环下,过去占据这条街的小贩们,全都日益被边缘化了。
—————
他们的生意规模和营业所得在宁卫民他们的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同时也丧失了在这条街占据最有利位置的机会和资格。
但不得不说的是,除了连长海、刘老二和李慧兰都因为跟着宁卫民卖货,做他的零售商而发了财。
即使是这些农产品小贩,也因为这条街的人气暴涨得了一定的好处,每天的营业额也在同步提高。
是的!秀水东街这块蛋糕确实被做大了!
大得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大得人人都能分享到好处!
哪怕是宁卫民自己,都没想到短短一个星期,他就在这个地方赚到手两万多块外汇券的纯利啊。
而且这样的趋势还在扩大,还不包括缝纫社那边在前门地区散的货,不包括邻居们做直销的利润。
这才是宁卫民为什么会做好事不留名。
竟然假借张士慧之手,白白拿一千五美金去送米晓冉的底气所在。
他赚钱赚得太容易了,真的是属于暴发!
哪怕肉包子打狗,一点不在乎,自己心安就好。
(https://www.zbbwx.net/book/3079773/608508888.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