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国潮1980免费 > 第一百一十八章 手续

第一百一十八章 手续


  在这年头,因为没有合法的交易市场,民间文物出售的渠道特别单一。

  普通老百姓除了把东西送文物商店来,几乎没别的地方出手,这是唯一合法渠道。

  你要是非卖给别的地方吧,不但算是投机倒把,违反国家法律。

  关键也是真没有多少单位和人敢要,谁都怕惹上麻烦啊。

  所以也正因为这种由国家主导的购销政策,才会死死的限制住了一切文玩古物的价钱。

  再好的东西,那都得由国家来判定价值。

  国家说这个东西值多少钱,才值多少钱。

  这就是为什么宁卫民上次急用钱,把一对儿葫芦瓶送韵古斋后,听见价格不合适转身就走,之后也没再去别的地方问价的原因。

  没辙啊,可出手的地方选择太少了。

  宁卫民又没有康术德布局引人上钩的本事,让店家上赶着主动求买的能耐。

  据他估计,恐怕谁看他这年轻的面相都会轻视他。

  那要是人人都当着他面儿做出一副大爷姿态,拿出一个行价油印本儿来。

  然后指着上面说他的东西就值二百五,他非被气个半死不可啊。

  本来就舍不得嘛,既然卖不了几个钱。

  他又何必跟《大宅门》里当皮袍的白景琦似的,转着圈儿的找气受呢?

  干脆拉倒。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他是他,别人是别人啊。

  虽然没有康老爷子的本事,可他宁卫民到底能从别处筹措出钱来,换成旁人又该怎么办呢?

  说到根儿上,谁出来卖东西,不都是因为缺钱才来的吗?

  真要是连一点抓挠都找不到的人,那恐怕还是得把东西卖给文物商店才行。

  但这又要牵扯到一个难点了。

  即便不计较价钱了,要想顺利把东西卖出去,也没那么容易。

  还得看卖主儿能不能找对地方。

  要知道,有关文化古物方面的经营,国家规定得很严格。

  各个商店的经营范畴区别很大,划分明确,绝不能混业经营。

  从京城整体上来讲,东四和八面槽有专属于外贸部门收购珠宝钻翠的收购部。

  在新街口、西单和琉璃厂有属于文物商店收购书画瓷器的收购部。

  金银饰品则必须由国家人民银行统一收购。

  而几乎每个闹市都有分布的信托商店,其实是专收生活类旧物的。

  比方说什么毛皮大衣、照相器材,自行车等物品,或是木器家具。

  生活里用不上的东西,几乎都可以往信托商店里送。

  要是再聚焦于琉璃厂这“专业”的京城古玩一条街来看呢,分得就更细啦。

  文物商店下属的韵古斋,那是金石陶瓷门市部。

  萃珍斋是近代陶瓷门市部。

  庆云堂是历代碑帖门市部。

  宝古斋是历代书画门市部。

  还有萃文阁刻字社,那是专营图章用料的。

  而文物商店体系之外的商店,那只有美术出版社下属的容宝斋和京城画店,才有自行收购销售字画的权力。

  怎么样?复杂不复杂?

  那想想看,一般的老百姓哪儿懂得这个啊?

  特别是头一次想卖东西的主儿,肯定晕头转向分不清啊。

  一旦兴冲冲的抱着东西来了琉璃厂,十个里肯定有九个会发现找错了地方。

  而这种情况是卖不出去的,绝对会被店员拒之门外。

  遇着态度好点的,兴许人家还会告诉你应该去哪儿卖去,找哪家商店。

  碰上心情不好的拧丧种,一句“不收”,就能打发了你。

  你着急?爱急不急。

  反正你的难处又不关他事。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卖主儿往往就会因为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不得已把东西低价甩给信托商店了事。

  或是负气直接卖了废品。

  当然,若干年之后,他们也必定会对自己当初的草率行为,更加的追悔莫及、痛惜不已。

  那要是有懂得商店区别的,又或是运气好的,直接就找对了地儿呢?

  也并不一定就能顺利达到目的。

  因为下一个关键,还得看你带没带着户口本。

  文物商店当然不能见着一个东西,认为不错,随随便便就花钱收下的。

  万一是偷坟掘墓或是盗窃而来的贼赃又该怎办?

  因此商店有规定,只有带着户口本的人才会接待,以便追溯货源。

  说白了,来文物商店卖东西就跟去医院看病差不多。

  卖主儿都得凭户口本先领号,然后排队让店员看东西。

  这号还是限量的呢,每天都有固定数目。

  你要没有排上号,东西再好,人家一样不接待,你就得改天再来。

  所以这就导致出一个很麻烦的问题了。

  不明就里的人,兴许得跑上好几趟,折腾一遛够,才能把想卖的东西卖出去。

  比如宁卫民今天在萃珍斋门口遇见的这几位,就都是因为这样那样的手续的问题,白跑了一趟。

  具体说起来,其实这中年人是顶冤枉的。

  因为他已经来过好几次了,知道卖东西是怎么个情况,不是不明就里的人。

  这次他带来的是个玉壶春瓶,送萃珍斋来,是非常合适的。

  而且户口本也带上了。

  只是倒霉就倒霉在今天单位临时开会,他实在难以脱身啊。

  就因为来的晚了点儿,结果没领着号儿,全完。

  至于那对农村母子和他不同。

  完全是因为什么都不懂,冒失前来,才会遭罪的主儿。

  这娘儿俩是密云人,事先打听到了琉璃厂这地方,以为到了把东西一卖就行了。

  玩没想到大老远找来了,却是因为带着个金铜佛像,处处碰钉子,哪儿哪儿都不收。

  有的店铺,听说他们要卖佛像,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东西就轰他们走人。

  有兴趣过问的,听说他们没带任何证明自己身份的文件,也只能摇头。

  那不用多说,对这母子俩来讲,眼下的处境可就相当悲催了。

  东西没卖掉,就这么回去吧,白赔车费,搭进去一天的工夫。

  可留下吧,明天继续找吧,还得额外花住店钱。

  关键明天再找也未必能卖掉啊,万一人家开价要不尽人意又该如何。

  多耽搁一天再回去,岂不更亏了?

  这就叫左右为难,怎么都不合适。

  所以无论是对中年人而言,还是这母子俩来说。

  宁卫民表示出的购买意向,真就犹如雪中送炭一样,积了大德了。

  他们不可能不动心啊,无不巴望着赶紧让宁卫民看东西。

  

——————


  (https://www.zbbwx.net/book/3079773/53839562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