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重生香江之大亨成长章节目录 > 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颁奖典礼2

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颁奖典礼2


 一段古典音乐结束之后,颁奖典礼继续。其实之前根本就没有这些文艺表演填充,主要是诺贝尔本人也没有想到奖项竟然变得如此重要,甚至成为学术界评判标准。随着影响力越来越大,使得每年颁奖典礼,有很多个国家电视台都会转播。诺贝尔评选委员会自然要把内容办得丰富一些,这也是宣传诺奖、以及瑞典的好机会。

  林德贝克又一次出现在舞台上,因为接下来要颁发诺贝尔化学奖。老头非常正式的说道:“获得198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是来自美国的有机化学家唐纳德·克拉姆;让-马里·莱恩;以及美国杜邦公司的查尔斯-佩德森三人。”

  “表彰他们在冠醚合成方面取得的巨大突破,可以说使人类在有机化学领域,向前推动了一大步。”

  接着就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上台为三人颁奖,当然这也是他本职工作之一。而且对于存在感比较低的瑞典王室来讲;这可是一年当中,少有的高光时刻!

  成立于  1802  年的美国杜邦公司是一家科技企业,凭借创新的产品、材料和服务,为全球市场提供世界级的科技和工程能力,协助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包括为全球各地人们提供充足健康的食物、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及保护生命与环境。让全球各地的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更安全和更健康。公司业务遍及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广泛创新产品和服务涉及农业与食品、楼宇与建筑、通讯和交通、能源与生物应用科技等众多领域。

  包子轩是因为提前卡位,才让中村修二加盟黑云化学。但是在化学领域,黑云同杜邦可是有着非常大差距。没想到对方竟然有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坐镇,看来要正视敌人的强大。

  绝对不能盲目自大,黑云集团有太多不足之处,不能因为在机械和武器装备方面,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好在自己还年轻,而且德国和日本事情结束,资金方面也不用在担心。

  唐纳德-克拉姆作为代表,发表了一番讲话。三人当中,虽然年龄不是他最大,但架不住威望最高,作为代表在合适不过。

  演讲结束之后,又是一段音乐,也是让大家放松一下心情。虽然早就知道答案,可当真正公布的结果时候,获奖人、以及周边的亲戚、朋友,还是显得非常激动。得到世界最权威机构认可,可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成就与荣誉。

  一辈子有这么一次,已然非常难得。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研发设备越来越好,可是没有谁能向居里夫人那样,两次获奖。毕竟在现代物理、化学领域刚刚起步的年代,研发高端理工科的科学家相对较少;可能翻来覆去就那几个人,获奖概率自然也会高一些。

  但是现在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大力支持国内搞研发。往往从事一个领域研发的顶级工程师,可能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至于数量之多,更是难以想象。因此想要获得诺贝尔奖的认可,那是相当困难,甚至用艰难来形容都不为过。

  林德贝克再次出现在舞台上,对着下面说道:“获得1987年诺贝尔医学奖的是来自巴塞尔免疫研究所的利根川进博士。以表彰他在免疫系统遗传学上所取得的巨大突破,并且发现了身体免疫细胞组是如何利用数量有限的细胞生成特定抗体以抵抗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病毒和细菌。”

  “给人类的生命建康,提供了一份新的保证。”

  利根川进1939年出生于日本的名古屋,后就读于东京的日比谷高中。1963年获得京都大学化学学士学位,同年前往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攻读分子生物学研究生。其间他研究了噬菌体的遗传转录,并于1968年获得博士学位。1971年,他成为瑞士巴塞尔市免疫学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学家。

  可以说这份履历十分优秀,绝对属于生物和医学天花板级别的存在。

  现年还不到50岁,正是一个科研工作者的黄金年龄段;可谓前途无量。如果可以,包首富还真想把对方拉到黑云阵营来。不过此刻刚刚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对于不差钱的瑞士;可不会轻易放人。

  接下来要为诺贝尔文学奖进行办颁奖,林德贝克直接说道:“获得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是约瑟夫-布罗茨基。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及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和浓郁的诗意。”

  对于诺贝尔文学奖,还真不好说从事哪方面研究;需要作者有很多文学作品,并且得到世界认可,否则根本打动不了评选委员会。

  约瑟夫-布罗茨基,苏联犹太裔美国诗人,散文家。

  1940年5月24日,布罗茨基生于苏联列宁格勒;1955年开始创作诗歌,1972年被剥夺苏联国籍,驱逐出境,后移居美国。曾任密歇根大学驻校诗人,后在其他大学任访问教授,1977年加入美国籍;主要著作有诗集《诗选》《言论之一部分》《二十世纪史》《致乌拉尼亚》、以及散文集《小于一》等。

  这位文坛巨匠绝对属于传奇人物,从15岁开始,布罗茨基辍学谋生,先后做过车工、司炉、医院太平间运尸工、水手等13种工作,并开始写诗。多数发表在由一些青年作家和艺术家所办的刊物《句法》上,并通过诗朗诵和手抄本形式流传于社会。一些诗歌甚至传到了国外,赫然登在正式刊物上,往往连他自己也浑然不知。

  苏联这个国家很奇怪,经常出现文坛大家,可很多根本不被认可。否则也不能把如此有才华的人;开除国籍,驱逐出境。

  要知道布罗茨基可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文学奖获得者,用才华横溢来形容,可是一点都不过为。在任何国家,估计都会当做国宝来守护;也只有老毛子,能够作出如此疯狂的举动。

  约瑟夫-布罗茨基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手中接过奖牌和证书,心中也是无比感慨。如果现在还在苏联,即使获奖;估计莫斯科高层,也会劝他主动放弃,不能接受资本主义的奖项和奖金。

  可是在身心深处,约瑟夫-布罗茨基又很想回到苏联,并获得认可。

  被剥夺苏联国籍,驱逐出境的时候。他被告知,当局“欢迎”他离开苏联,接着便不由分说地将他塞进一架飞机。原先要将他发配到以色列,但诗人要求去维也纳,因为他的偶像奥登在那里。离开祖国前,他给勃列日涅夫写信:“我虽然失去了苏联国籍,但我仍是一名苏联诗人。我相信我会归来,诗人永远会归来的,不是他本人归来,就是他的作品归来。

  文人傲骨还是有一些,至少一心要把自己观点和作品发表出去。剥夺国籍、驱逐出镜;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很重的判罚。作为文学家,之前肯定写过不止一篇让苏联高层不满意的文章或诗歌。

  在怎么说也是名人,刚开始最多警告一番。如果知道悔改,肯定要给一个机会。按照高层要求写几篇歌功颂德的文章和诗歌,对于他来讲,绝对是小菜一碟。可是布罗茨基并没有,依旧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只能说十分任性。

  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被剥夺苏联国籍,驱除出境的经历。估计诺贝尔评审委员会,还真不一定会这么快;将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他,让其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

  才华方面谁都不能否定的,但是其他方面因素也自然需要考虑进去。瑞典虽然是中立国,但是在美国和苏联两者之间选择的话,肯定是更倾向于美国方面。


  (https://www.zbbwx.net/book/3078245/71396483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