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你怎么什么都会啊(23)
第85章 你怎么什么都会啊(23)
回到家的陆轩,冲了个澡,躺在床上想了一会晚上针灸的过程,随后渐渐进入梦乡。
周航勇的事情他没去想,对方很明显不信,说的再多也没用。
真说了,人家可能还以为自己诅咒对方,最后闹的不欢而散,甚至因此大打出手都不一定。
别说是一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了,哪怕是朋友、邻居,如果不信任,有些话其实都不好去说。
身体好自然无事,不好,也许会因此结仇也说不定。
当然,求医者非常恭敬地求医,上门与否则是次要。
这不是摆架子,事实上,古代名医常常‘来往病者之家,虽祁苦寒大暑,未尝少惮,如遇清贫者,时常施与周济’,心有悲天悯人之高尚情怀。
很多人就要问,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要求医不叩门呢?
如果自己有好的技术,为什么不能主动去帮助别人呢?
事实上从古到今,医者很少有送医上门的。
在古代,有个习俗,医不叩门,有请才行。
古时中医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坐堂行医,一种是走访郎中,也叫做“游方”。
坐堂行医的传统观念,认为医生就该坐在诊堂中等待患者上门,或者等待别人的延请,也保证有充裕的时间来为病人服务。
如果情况反过来别人会误认为这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外出行医的“游方”也有行为规矩,如民间过年时医药行业忌讳出诊,怕“触霉头”,除非给双份诊费破灾才行。
平时出诊,也忌讳敲患者的门,故俗有“医不叩门,有请才行”的说法。
而且为了保守职业技能的秘密,民间又有医生郎中“施药不施方”的说法。医药行旧时敬华佗、孙思邈等为祖师爷,不敢稍有不恭,而且如今这些习俗在民间仍旧可以见到。
之所以会有医不叩门这句话,也不仅仅是因为习俗,还有便是送医上门,很容易会被人觉得你另有所图。
换现在的话说就是,作为医生不要太主动,自个儿跑到患者那里,冲患者说,我来给你看看病一类的话,对方不仅不会相信,反而会觉得特不靠谱,反感这种行为。
这是患者通常有的一个心理,一来是患者忌讳,二来患者未必认为自己有病,三者患者未必领情。另外,患者自有自己的选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缘分,急也无用。
从心理学来讲,一般如果不是自己主动求医问药,是很难接受医生治疗的。特别是现在医患关系不太协调的情况下,太过主动了,反而会引起诸多误会。
而且中医治病有其自身的特点,病人对医生的信任至关重要。
《素问·五脏别论》中就有言:“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有些病,病人不理解中医的基本原理,对气血阴阳毫无认识,不信任中医的诊断和辨证,这种情况下是难以取得治疗效果的,或者说是做无用功。
另外,治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种主客观因素在变化,病情也在变化,治疗方案也需要随之调整。
绝大多数医生都不是神医,奢求药到病除是不现实的。
如果病人病人对医生没有起码的信任与尊重,就不可能很好地配合,甚至中途放弃治疗。
当然医生也有责任每次将诊断结果和基本病理给病人讲解清楚,达成良好的医患沟通,如果医生自己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也是难免的。
医不叩门,并非医者就是要展现自己的清高,为任何人所驱使,只是为了增加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任罢了。
中医治病,有效果快的,也有治疗过程极长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患者对医生产生了怀疑,药效自然会大打折扣。
甚至,很多人看到一半,甚至关键时刻放弃的也不是没有。
……
翌日。
周二。
陆轩起的没平时早,不过陆轩倒也没睡懒觉的习惯,七点半左右还是起来刷牙洗脸。
由于今天起的不算早,陆轩没在楼下吃早饭。
不过在经过早餐店的时候,听到有几个人在聊着昨晚的一些见闻。
“昨晚一个网约车司机好像被救护车给拉走了。”
“怎么了?”
“听说是太过劳累引起的中风吧,也不知道人怎么样了,反正拉走的时候人不清醒,动弹不得。”
“还是不能太过劳累了,大半夜的还在开网约车,完全就是拿命换钱,结果呢,不得又拿钱换命,何必呢?”
“生活所迫呗,昨晚我就在家加班到了凌晨,这不一大早还得起来去上班,打工人哪有容易的。”
“也是,谁不是这么过来的呢。”
……
陆轩的脚步顿了顿,随后摇了摇头。
有些事情,他即便知道,也无法阻止。
上了公交车,陆轩并未去想那名网约车司机,而是给季修文发了一条信息,让他给自己在楼下带了一份早饭。
季修文满嘴答应。
等陆轩到中医科诊室的时候,季修文已经到了,甚至热水什么的都已经打好了。
“哟,来的这么早?”
陆轩打趣道:“连水都打好了?”
季修文朝着他翻了翻白眼:“以后咱就得在您老的淫威下过日子了,这不得来早一点,勤快一点,不然您老给咱穿个小鞋什么的,我怎么回去给家里的老父亲交待啊。”
陆轩将手里的包挂好,上前拍了拍季修文的肩膀:“不错,挺孝顺的,我很欣慰。”
季修文一开始还没多想,可过了一会,越想越不对劲。
“你大爷的,占我便宜。”季修文的怒吼声在诊室里响起。
对季修文的怒吼,陆轩选择了无视,摊了摊手:“昨天可是你主动的,我可没逼你,这里是有监控的,你要是不承认,咱们可以去调监控。”
说完,又嘀咕了一句:“就是不知道卫生院的摄像头有没有加装拾音器,没加装的话就没证据了。”
季修文猛翻白眼:“你够狠。”
陆轩一笑,安慰道:“别生气,看在你这么懂事的份上,今天让你多看两个人。”
季修文眼睛顿时亮了,张着嘴巴,舌头都快吐出来了。
他的脑子在疯狂转动,现在应该做什么?
义父?
这个昨天已经喊过了。
舔?
季修文眼睛愈发的明亮,开始对陆轩展开了全方位的舔势。
各个角度,用心去舔。
陆轩一脸受用。
满脸惊奇地看着季修文,同学这么多年,竟然没发现这家伙舔技竟然这么高。
陆轩忍不住赞叹道:“季修文同学,深藏不露啊!”
季修文一脸幽怨的看着陆轩:“生活所迫啊!”
陆轩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
两人说笑了一会,季修文突然间道:“对了,陆轩,你跟苏可楠怎么回事?”
“什么怎么回事?”
陆轩疑惑的看着他:“她是程医生的外甥女,来这边实习的,暑假过后就回学校了。”
季修文没好气的道:“陆医生,你就装吧!”
陆轩不想说这事,季修文也没自讨没趣。
看了看时间,发现已经快到上班时间了。
今天苏可楠好像来的比较晚,进诊室的时候都已经快要上班了。
看到陆轩和季修文已经到了,小声地解释道:“对不起。”
陆轩摆摆手:“没事,又没到上班的时间。”
“对了,你脚怎么样了?”陆轩的目光落在了苏可楠还有些一瘸一拐的那只脚上。
“应该快好了。”苏可楠轻声道。
陆轩指着不远处的椅子:“坐那吧,我给你再看看。”
“嗯。”
苏可楠轻轻点头,很是乖巧的走到陆轩所指的地方坐下,然后脸红着将脚微微抬起。
陆轩没去在意对方脸红,伸手捏了捏苏可楠的脚踝,抬头问道:“痛不痛?”
苏可楠点头:“有点,不过还好。”
陆轩又摸了一会,起身笑着道:“可以了,应该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不过这段时间还是不要太用力,再没有完全长好之前,很容易再次出现脱臼。”
“嗯。”
“她脚怎么了?”
季修文在一旁只有羡慕的命,之江中医药大学的最美白月光啊,就这么被陆轩在玩弄着,传出去不知道多少孩子的心要破碎。
“上周脚踝脱臼了,不过恢复的不错。”陆轩解释道。
季修文一愣,似乎想到了什么,追问道:“你怎么知道恢复的不错?”
陆轩没好气的看着他:“我接的,你说我怎么知道的?”
季修文凝视了陆轩许久,这才忍不住吸了口气道:“你还会正骨?”
“嗯,怎么了?”
“我们也没学过正骨啊!”季修文一脸的疑惑。
两人从进之江中医药大学开始就一直形影不离的,陆轩都没去看过正骨的书,人体有极快骨头怕是都不知道,现在却说会正骨,而且看这样子,还不是学了那么一会,似乎很精通的样子,他怎么能不惊讶。
陆轩在中医内科方面有不低的造诣,这点季修文还能理解,兴许是顿悟了。
可正骨这个,可没学过的啊!
就那么半年多时间,把针灸精通已经足够令人震撼的了。
现在又会正骨,说出去谁不迷糊啊!
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陆轩吗?
季修文一脸郁闷:“怎么感觉你什么都会啊!”
陆轩只能呵呵一笑,糊弄过去。
这事可不好解释。
“回头再说,咱们先工作,今天任务可不轻。”
说完,陆轩直接看向苏可楠:“叫号吧!”
苏可楠点点头就在电脑上操作了起来。
季修文虽然好奇,可此刻也只能在对面安心坐下。
三人刚刚进入工作状态,门口就有人带着小孩走了进来。
男子大约三十左右,手里牵着一个有些怯生生的小孩,看到陆轩的那一刻,便是已经笑着打着招呼:“早上好,陆医生。”
“早上好。”
陆轩回敬微笑,并问道:“小孩怎么了?”
会带着小孩来卫生院的,而且还是男人带着的,不出意外,生病的十有八九是小孩。
女人的话,还有可能是家里没人带孩子,自己身体不舒服,只能带着小孩一起过来,但一般情况下,自己身体不舒服的,大多都不会带着小孩过来的。
带着小孩来医院这种地方,一般家长都挺忌讳的。
提到小孩,男人脸上明显露出一股愁色:“小孩子一年前因为拉肚子肠子会露出半截来,去医院检查了,说是什么直肠脱垂,一开始还能自行恢复的,可时间久了后需要用手塞回去才行。
前段时间因为又拉肚子了,现在越来越严重了,塞回去后,下蹲、奔跑,或用点劲就会出来。
之前又带他去了医院检查了一次,医生说这样下去不行,得做那个什么直肠悬吊固定术才行,但有风险,而且后遗症也不小,我犹豫了很久都没下定决心。
听了朋友的建议后,决定看看中医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这不,听说您在这里坐诊,我就带着小孩子过来了。”
说到这里,男子也是忍不住叹息。
孩子都是父母的命,小孩子不舒服,做父母的比谁都着急,恨不得这病生在自己身上。
而陆轩,听到这里,则是眼睛动了动。
直肠脱垂在中医里又称之为脱肛,指肛管、直肠向外翻出而脱垂于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因小儿发育未完全,直肠呈垂直位,或因营养不良,直肠组织软弱等因素的影响,故发病率较成人高,尤多见于1~3岁小儿。
见陆轩没有说话,男子则是些担忧的看着陆轩,深吸一口气问道:“陆医生,孩子这情况吃中药可以吗?”
陆轩没说这事,而是平静地看着对方:“我先把个脉,看看情况。”
男子虽然着急,可也知道来了这里,就要相信医生。
由于孩子还小,寸关尺的位置很难把握,陆轩只能一只手握住了孩子的手腕,而其中的食指去感受脉搏。
也没去问孩子的感受,哪里不舒服什么的。
没必要问,三岁的小孩子,还没办法精准地说清楚这些事情,问了反而有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判断。
在以前,儿科又叫幼科,古代中医则多称之为“哑科”。
主要是因为较小的孩子不会说话,稍微大点的儿童虽然能讲话,但是并不能很好的和医生交流,无法表达何时患病,所患何处,这无疑给大夫的诊疗带来不少难题,正因如此儿科才会有“哑科”这一说。
医之为艺诚难矣,而治小儿则尤其难也,《黄帝内经》中甚至都未记载小儿治病之法,所以《医宗金鉴》有云:儿科自古最为难,毫厘之差千里愆,也是此意。
温补学派一代宗师张景岳也曾有言:“凡诊小儿,因其语言不通,尤当以脉为主。”
小儿离开母体后形体既具,经脉已全,所以自有脉可辨。
大人可以把脉小儿自然也可以,不过不一样的是成人把脉时可用三个指头按诊患者手腕的寸关尺三部。
但是因为小孩的手腕细小,手腕部的寸关尺特别紧凑难以区分,所以针对三岁以下的儿童,中医一般是用“一指定三关”的方法来整体观察小儿的脉象,不再需要把寸口脉细分寸关尺三部。
而具体操作方法则是用左手握住小儿的手,右手拇指同时按压小儿的寸关尺三部(反之亦然),再根据手指力量的的不同,通过浮取,中取,沉取来观察小儿的脉象。
陆轩将小孩的手放开,目光落在了季修文身上:“你来看看。”
季修文还在想着下班后怎么从陆轩嘴里套出话来呢,突然间听到这话,也是愣了有一会,但很快,心里的疑惑瞬间抛却一空,脸上满是谄媚。
此时此刻,季修文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
他本以为陆轩是跟自己开玩笑的,毕竟一天那么多号人,让他也看一两个都算不错的了,这还是因为两人认识,又是那么多年的同学,陆轩照顾他才会这么做。
换作是其他医生,一天有一个都算是不错的了,而且说的也绝对不会有陆轩这么详细。
甚至于,很多时候都是一对多,一对七八个的那种,像这种一对一讲解的,想都别想。
可万万没想到,这上来第一个就直接让他上手了。
说不感动是不可能的。
季修文瞬间觉得,自己昨天那声义父没白叫。
看看,这待遇,去哪都找不到啊!
(https://www.zbbwx.net/book/3048511/11657947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