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大明1805在线 > 第392章 中央衙署机构调整

第392章 中央衙署机构调整


第392章  中央衙署机构调整

        朱简炎在城外行宫住了几天,跟自己的父亲太上皇朱仲梁讨论了改革的方向。

        回到紫禁城后,朱简炎开始在每天的早朝之后,留下一批与议题相关的官员和大学士闭门开会,讨论和确定改革的各种细节。

        朱简炎通过接受儿子朱靖垣的建议,与父亲朱仲梁讨论,虽然基本确定了改革的方向。

        但是要把改革真的落到实处,还要有方方面面的细节问题,还要与官僚系统直接协调。

        在第一次早朝之后的闭门会议上,朱简炎首先说明了自己的态度。

        也是将方向告诉官僚们,让他们开始在这个方向上努力,完成实际的改革事务。

        “朕准备在朝廷设正式的九卿实职。

        “初授宗伯、冢宰、司马、司徒、司空、司寇、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升授大宗伯、大冢宰、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大司寇、太师、太保、太傅,正一品。

        “九卿各分管朝廷中央衙署数个部门的日常事务。”

        现场一片安静。

        今天来参加会议的人,基本都是前几天跟着朱简炎讨论过朱靖垣的建议的。

        分管方案就是当时现场讨论出来的。

        只不过当时汪廷珍指着卢荫溥这个建议有重设宰相的嫌疑,两人当时差点吵起来,

        不过大家的心中,大部分都认为,这是一个颇为合理的方案。

        朝廷、皇室、财团的相关部门真的太多了,他们在下面当官的都替皇帝感觉心累。

        甚至于,很多人现在都有想法,应该再设立几个新部门了。

        比如说工部虽然拆了好几次了,但是现在的工部规模还是太大。

        军器司和舰船司这两大块,应该独立出来成立一个部,甚至两个部完全合理。

        兵部也应该分成海军部、陆军部,甚至可以再加上一个空军部。

        劳动保障,社会福利等职能,也足够成立一个新部门。

        挂在内阁下面的审计、统计等职能,也足够分出来单独成立一个部门。

        但是之前分的话,皇帝就可能照顾不过来,所以只能让这个几个部门尚书多管一些。

        当天参加会议的臣子们,回去之后都仔细考虑,现在如果重设传统意义上的宰相,那这个宰相的活儿也真的是个苦差事。

        现在的大明,跟古代时代的王朝,差距真的太大了。

        两个宰相都管不过来,可能要分四个到六个,其实以前的六部尚书,直接改成宰相的话,说不定正好是比较合适的。

        当然,尽管觉得大明的宰相不好干,但是如果真的有机会的话,他们当然也都想成为大明的宰相,位极人臣是几乎所有臣子的理想。

        大学士和尚书的职务虽然也是现在臣子们的终点,但是终究没有古典时代辅佐君王平天下的宰相有权力、有地位、有成就感。

        现在好了,皇帝下定决心了,直接重设九卿,而且是能够达到正一品的九卿,比绝大部分时代的宰相的地位都要高。

        现在没有人出来喷皇帝是不是在重设宰相。

        现在下面的臣子们在惊讶自后,马上开始考虑的事情,是自己有没有机会当上九卿。

        这是直接列出来的,实打实的九个从一品官职。

        从一品的实职!

        最传统的九卿的荣誉!

        直接九个啊!

        就算是改朝换代,也未必能同时有这么多职位,给最高层的从龙功臣们分啊。

        当官当到尚书了,没有不想更进一步的。

        而且这是皇帝自己决定的,而不是其他同殿臣子的建议。

        喷同僚可以找存在感,在皇帝面前刷脸,可以真心实意的攻击竞争对手的代言人。

        喷皇帝就是找不痛快了。

        而且九卿确实不是宰相,而且也仍然是分管几个部门,不是总管所有部门。

        在当前中央衙署数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设立分管几个部门的官员,这差不多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了。

        短暂的安静自后,现场的臣子们开始陆续发言。

        没有人明确的反对。

        除了少数几个隐晦的提醒皇帝应该慎重之外,绝大部分臣子都非常明确的表示了赞同。

        现场分析了这么做的好处,能够解决目前的各种弊病和麻烦事儿。

        然后朱简炎把自己写好的一份简单规划指示书,递给了身边的大学士:

        “大家根据我这个思路和要求,把九卿的实际职责明确下来,做出正式的职位说明书。

        “除了九卿之外,内阁也要对应做出调整。

        “内阁要设立专门的改革处,负责明确和协调后续改革的各项具体事务。

        “后续大学士任职期间的品级也提升到正一品。”

        内阁大学士们最近的状态都有点纠结和忐忑。

        外朝设立九卿的事情,他们作为皇帝的幕僚,当时也都参与讨论了。

        但是他们与外朝官员的心态不同。

        外朝官员有机会担任九卿,有机会在正二品之上更进一步。

        但是大学士怎么升?

        本来大学士相对同级的尚书们,在实际地位上就是有些劣势的。

        以后有了正一品的九卿,那自己这些大学士,就越来越近似于古代的内臣了。

        结果现在皇帝一句话,大学士们就直接解脱了。

        自己果然还是皇帝自己人啊,外朝品级上限提升,自己的品级也跟着升。

        关键是,九卿的职务分配,皇帝把这个活儿交给了内阁大学士,而不是给外朝的吏部。

        这一下子就把内阁的地位实际提升上来了。

        逻辑上也完全合情合理,九卿是各部的上级,怎么能让吏部来决定呢?

        自己作为皇帝秘书,来给皇帝做这件事情正合适。

        虽然九卿实际的职责,皇帝本人已经基本明确了,自己就是把细节补充完整。

        所谓的改革处的实际任务,肯定仍然是把皇帝的设想整理出来,公布下去而已。

        但是这两件事情的象征意义仍然非常重大。

        这说明,外朝的各种重大调整,都将通过内阁来完成。

        朱简炎安抚了内阁的大学士们,继续说明自己已经定下来的方向:

        “设立九卿的同时,朝廷各部准备了很久的调整方案,也可以同步实施了。

        “拆分工部的军器、舰船两司出来,成立单独的部门,专门负责军事器械研发、制造。

        “拆兵部为海军部、陆军部、空军部三个部门。

        “成立民部,主管劳动相关制度的制定和监督,社会保障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与监督。”

        接下来,朱简炎和内阁以及外朝的臣子们,在这个基础上讨论了这几个部门拆分的事情。

        然后第一天的闭门会议就基本上结束了。

        看上去似乎事情不多,但其实都是非常重大的事情。

        一次内部会议确定了这些大事,其实已经可以说是效率非常高的了。

        几天之后,内阁按照朱简炎的要求,把九卿和部门拆分的规划基本整理了出来。

        宗伯。

        分管文化、教育、考试、外交相关事务,主要分管部门有:

        礼部:文化、历史、文献、文物、新闻、出版、影视、宗教、族群。

        学部:负责学校的登记和管理,负责教育和考试制度,负责扫盲工作。

        鸿胪寺:负责对外交流与联络,国际事务的衔接和掌控。

        大明日报社:大明朝廷官方报社。

        大明电报社:大明官方电报机构,负责电报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大明电台:刚刚成立的无线电播报机构。

        国子监:负责京官员和勋贵子弟和学习和培养任务,学制从小学到大学都有,是事实上的大明贵族学校。

        单纯看学生成绩的话,国子监肯定不是大明最好的学校,主要因为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拉低了总体成绩。

        但是国子监的小学和中学的教育水平其实是大明全国最好的。

        太学:大明官方的对外公开的最高级国家学校,学制同样是小学到大学全有,是世祖皇帝亲自指导建立的新教育范例。

        太学的教育水平和学生成绩以及知名度,都是无可置疑的全大明第一,全世界第一。

        老师和学生都是全国最优秀的,中小学的教育资源可能略低于国子监,但是大学级别的教育和研究资源比国子监更高。

        冢宰。

        分管天下吏治,主要分管部门:

        吏部:主管官吏的选派、考核、审查、升迁。

        翰林院:高级官僚的培养和进修学习。

        詹事府:中低级官吏的培养和进修学习。

        司马。

        分管军队相关行政事务和军事预算,主要分管部门:

        陆军部、海军部、空军部。

        按照皇帝的指示,将部队调动和部署命令送达相应部队。

        负责军器采买,将领任免和升调,军队训练和考核,军队预算制定和审查提报等等。

        司徒。

        分管财政、税务以及商业,分管部门:

        财部:负责财政预算和决算。

        税部:负责全国的税收管理。

        商部:负责厂商的登记和管理,海关和进出口管理。

        司空。

        分管工业、工程、科技,分管部门:

        工部:负责工业发展规划和建设,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专利登记和保护。

        械部,由原军器司和舰船司组成,负责军器、舰船等武器装备的研发和生产。

        建部:负责国家大型工程建设,城市建设和民间工程建设的规划审批和管理。

        汇部:负责公路、铁路、码头、邮政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司寇。

        分管法律、制度建设和监查、执法相关工作,分管部门:

        刑部: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起草和颁布以及修订和宣传。

        刑部在仁武时代逐步剥离了司法审判权,但是其立法权也同步得到了强化,只不过立法的最终决定权始终在皇帝手中。

        都察院:中央衙署和地方的官员体系的监查和监督。

        锦衣卫:全国范围内的民间治安管理,交通指挥和管理,安全生产的监督执行,应急事务的处理,特殊勤务和警备,配合司法机构执行执法任务。

        锦衣卫在仁武时代逐步转变成了现代警察机构,归属也转到了朝廷上。

        少师。

        分管拥军、祭祀、农业、水利,分管部门:

        农部:负责农业、农村、农田、林业、渔业、畜牧业等农业相关工作。

        水部:水力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水利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太常寺:负责英烈、功勋、退伍军人的安置和保障,负责国家祭祀活动。

        少傅。

        分管天文、气象、历法、授时、资源、环境、交通,外交,分管部门:

        钦天监:负责气象记录和预测以及相应技术的研究,负责天文学相关学科的研究,负责历法的编制和校正,负责全世界范围内官方时间的授时工作。

        太仆寺:负责自然资源的勘探和管理,负责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负责全国的马匹、车辆、船舶、飞机等所有交通工具的登记和管理。

        少保。

        分管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分管部门:

        民部:负责劳动保护和社会福利的制定和实施以及监督。

        太医院:负责所有医院、医生、医学方面的事务。

        光禄寺:负责所有食品和卫生安全以及民众健康相关的政策制定和监督。

        在九卿的职责之外,仍然有一批直属皇帝的独立部门。

        六科:专门针对中央衙署各部的官员本人的监督和弹劾机构,皇帝当然不能把它不能交给本身也是被监督对象的九卿管理。

        大理市:本身是最高法院,同时地方司法机构的上级机构,独立于其他部门独立运作。

        现在大明地方的布政使、知府、知县等政务官员已经没有司法权了。

        司法独立是世祖皇帝坚持和推广的政策,后续皇帝和官员也都已经接受了这种习惯,所以也不能交给九卿直接分管。

        五军都督府:大明的统兵和指挥机构,负责世界范围内的军事管理和作战,是独立于朝廷文官体系之外的武官系统,当然也不能给朝廷得九卿管。

        内阁:本职是机要秘书工作,负责皇帝意志和政策的整理和推动与落实,负责朝廷内外上下的联络和协调,负责改革措施的制定和推动,负责审计和统计工作。

        内阁是属于皇帝本人的幕僚和内廷官员,地位以后会提升到九卿和尚书之间的地位。

        军机处:军事参谋机构,负责战略战术的研究,负责作战计划的制定。

        通政司:负责各类文件的上传、下达、回收,各种公文、通知、规定的下发和确认。

        宗人府:管理宗室事务的官方机构,内部职务全部由宗室成员担任。

        宗人府内设宗人院,成员为所有通过了储位教育,完成施政实训的近支宗室成员。

        宗人院成员无权直接担任朝廷正式职位,但有权对朝廷部门的政策和决定提出质疑,对应的部门必须做出合理的解释。

        大明皇家银行:大明的中央银行,负责货币制度的制定和货币发行,金融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民间钱庄和银行的登记和管理。

        皇室财团:皇室所有的大型工商业集团,其本身的规模相较于朝廷也不能算小了,是皇帝制衡文官系统的重要依仗。

        皇庄:皇室所有的海外土地,最重要的就是新天府,是一个高度独立的体系,也是皇帝制衡文官系统的重要依仗。

        东厂:负责对内的特殊安全和情报信息工作。

        西厂:负责对外的情报信息工作。


  (https://www.zbbwx.net/book/3024742/116802678.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