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大明1805全文免费阅读小说 > 第497章 朱靖垣的小册子和下个阶段的目标

第497章 朱靖垣的小册子和下个阶段的目标


朱靖垣大致看了一下“计算机器”的状态,旁边的王来来也开始做了基本的介绍。

        目前这台计算机的情况,跟朱靖垣心中分析的非常类似。

        只不过很多东西的命名法,跟自己的习惯相差甚远。

        那个“数爻”、“字卦”只是最基本的,后面还有更加令人感觉混乱的

        “台账:六万五千五百三十六字。”

        “底账:三万两千七百六十八字。”

        朱靖垣按照汪莱的解释,脑子里面翻译了一下。

        “运行内存RAM:65536B,按照1024进制可以换算成64K。”

        “只读内存ROM:32768B,合32K。”

        这个ROM是原本意义上的只读内存,不是后世理解的手机存储空间,实际上后世游戏机上那些写死的不能修改的芯片。

        内存变成了台账?只读内存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ROM变成了底账?

        这俩名字给人的感觉很诡异,但是如果稍微仔细考虑一下,好像又非常的真实。

        从仁武朝开始,大明的工匠地位,被世祖皇帝主动拔高。

        在神州传统的士、农、工、商四民之中,工的地位和范围,也随着工业化自然升高。

        类似于科学家的研究者,类似于工程师的类似规划设计者,以及类似于高级技工的具体的施工和维护人员,再加上普通干活的工人,在神州的传统内都属于“工”。

        他们都被统称为工匠,有专门的学校和品级,最高可以拿到相当于正一品太师的待遇。

        工匠和商人又是高度相关的,甚至很多时候都能算是重合的。

        手工匠人早期都是自己经营产业的。

        所以,账本、账簿之类的称呼,对于他们而言也都是理所当然的东西。

        传统文人也许会嫌弃这些名称的铜臭味。

        但是他们不会。

        现在正在研发计算机的工匠们也是这个圈子里的人。

        台账是放在柜台上的账本,基本都是记录日常事务的流水账。

        底账本意是原始账本,也可以当做存档账本。

        在这套计算机上,实际上是被当做专门的字库来使用的。

        账本是一条条数据,是按照日期排列的一串人员和数字,跟数据管理也能呼应。

        台账作为临时账本,存档为底的底账,性质上也能呼应。

        那内存溢出,就是台账的账本写不下了。

        加内存就是加账本。

        用于运算的空间,以及用于储存基本数据的空间,完全不称之为“存”。

        以后也许就不会出现内存容量称呼的混乱了。

        朱靖垣虽然可以理解,但是账本和八卦这种称呼,这样放一起真的和谐吗?

        所以才有了“字”和“卦”两种称呼吗?

        应该也是因为,现在的工匠们,特别是高精尖的研究人员,其实已经跟商人越来越远了。

        他们本身已经是后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了。

        同时,因为工匠地位的提高,再加上工匠相关衙门,也有很多的普通文人在。

        “字”可能就是另一种心态下的称呼了。

        这个“字卦”相当于前世的字节,是大明计算机数据的基本单位。

        不过前世通用计算机每个字节有八个比特,大明的计算机每个字卦有十六个爻数。

        目标是要一个字卦编码三万多标准汉字。

        如果用八爻的字卦来编码汉字,要两个字卦才能表示一个汉字。

        甚至两个字卦组合,也只能放下通用汉字表。

        因为爻分成两个字卦的话,那就要用两个爻做校验位,实际上只有十四爻用于编码。

        编码容量上限其实是一万六千三百八十四。

        研发工匠们考虑了这一点。

        所以尽管现在实际上用不到这么长的字节。

        现在的硬盘和内存也做不到存储和调用所有汉字用于显示。

        但作为第一套大规模使用的通用计算机,必须考虑对以后计算机底层规则的影响。

        这种理念是朱靖垣多次强调过的。

        做事情不能只顾眼前,要提前准备建立相对合理的规则。

        所以这套计算机的字卦长度还是选择了十六爻。

        十六爻拿出一位做校验,还剩下十五位。

        编码容量仍然有三万两千七百六十八个,比两个八爻字卦的容量大了一倍。

        这样就能容纳三万个以上的汉字符号。

        由于相比前世的通用计算机,三型计算机的基本字节长度翻倍了。

        所以台账和底账虽然直接按照1024进制换算得到的是64K和32K。

        但是实际容量其实是相当于前世的128K和64K。

        这已经是个非常高的数字了。

        在此基础上,由于一个字节就能表示一个汉字。

        所以在这套计算机系统体系内,内存或者硬盘有多少字卦的容量,在纯文本的状态下也就恰好能够记录多少个汉字。

        非常方便使用人员预估容量需求。

        其实朱靖垣前世的计算机系统内,一个英文字母也是正好占一个字节的。

        电脑容量也是可以直接对应字母数量。

        不过前世民间应用最广泛的windows计算机系统的容量单位采用了1024进制。

        二的十次方进位一次,采用K、M、G、T作为单位。

        大明的计算机目前还没有进位制度……

        仍然直接直接按照十、百、千、万、亿、兆、京这些正常数字来表示。

        这台计算机器的硬盘容量就是这样的:

        “库:一千六百七十七万字。”

        这是一个省略万位以下数字的结果,后面还有七千二百一十六的尾数。

        朱靖垣脑内换算了一下,按照1024进制是16M,不过实际容量相当于前世的32M。

        嗯,这是很大的一个硬盘了。

        内存是账本,那硬盘自然也就是仓库了,实际上也确实是数据仓库。

        账本和仓库的含义区别巨大,大部分人应该都不会弄混了。

        同时这也说明,无论是台账还是底账还是库,也就是运行内存、只读内存和硬盘,在物理上都是按照二进制制作的。

        因为早期计算机器硬件性能非常有限,直接在硬性层面做二进制对位,方便程序调用也能够略微提高硬件性能。

        只不过工部对外标注的容量,实际上下意识的采用了传统的十进制。

        所以这个数据会变得越来越大,同时几乎永远不可能出现简单的整数。

        朱靖垣可以想象的是,大明的计算机从一开始,就直接上了十六爻一组的模式。

        那到了计算机普及的新时代,就能原生避开很多程序上的小问题。

        一个字节八比特的规则下,单字节容纳的最大编码数量是256个,从0到255。

        如果程序员没有提前设置好允许用两个字节来处理,那数据超过255就可能会出问题。

        或者干脆禁止使用255以上的数值。

        在大明的电脑上,这个上限将被提升到65535,直接超出常用数字的范围。

        但这也会让类似问题暴露的更晚。

        引起重视的时间也会更晚。

        类似的情况还有32位系统最大支持4G内存问题。

        在大明的电脑上出现的时候,应该也会是按照二进制计算4G的时候。

        但是这个内存的实际容量相当于前世8G。

        8G内存的电脑,遭到冲击的时间,会明显比4G晚一截。

        众所周知,一件工具的问题越少,流行和使用的时间越长,那么真的到了不得不升级换代的时候,遗老就会越多,阻力也会越大。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人大力推动,大明以后的32位系统会更加顽固。

        不过有自己在,自己可以在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普及之前,就推动处理器纯64位化。

        自己是皇帝,能够控制整个大明,甚至能够影响整个世界。

        自己可以干一些不计成本的事情。

        可以强行提前制定好特定的规则和制度,以避免很多的混乱和麻烦。

        比如说,在大明普及的个人电脑和手机之前,直接就把处理器和系统升到六十四位。

        那在自己有生之年都不会出现存储和计算上的瓶颈了。

        朱靖垣心中考量着这些情况,评估和对大明和前世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脉络,觉得现在有必要做点什么了。

        要给大明的计算机产业提出新阶段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规则了。

        于是朱靖垣又继续问了一下关于编码的问题。

        汪莱虽然是刚刚调到工部,但是本身就是工匠系统出身,原本也要用计算机。

        本身对这个机构非常的熟悉,知道他们是怎么设计和制造的。

        “陛下,底账的字库点阵数据,暂时只做了一百二十八个。

        “其中汉字八十个,包括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兆这十六个数字。

        “其他的是专用的符号和命令控制键。

        “目前是每个汉字直接对应一个按键,一个按键直接对应一个命令。

        “不过编码库已经做完了所有标准汉字的容量。

        “如果不使用显示屏幕,可以按照打字机的规则,用键盘控制打字机打出对应字。

        “用电机直接驱动打字机,按键已经变成了一个普通的按钮。

        “也就不存在打字机字模沉重的问题了。

        “现在最快的秘书人员每分钟能够打出三百个字左右。

        “打出来的文字清晰度也非常接近印刷机了。”

        朱靖垣听了颇为满意。

        大明自己发明的计算机,系统内部当然不存在大小写问题,同时也就没有全半角问题。

        汉字中的数字同时也是字,也可以用一个位置来表示,所以就没有加上阿拉伯数字。

        这样键盘上布置了八十个汉字,也仍然留下了足够多的控制键。

        现在只要计算机的容量能够继续增加,所有的汉字都能显示只是时间问题。

        朱靖垣又问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让工匠们打开机柜的外壳,查看了内部的结构。

        包括那上百公斤重的巨大硬盘,以及满满当当的线路和磁环组成的磁芯内存。

        参观了完了钦天监的计算机,主要是弄清楚了目前的状况。

        然后朱靖垣对汪莱说:

        “到下午的时候,召集计算机器相关的工匠开会,我有些新的想法……

        “在工部的会议室就行,在那边人齐一点,也能说的更清楚。”

        汪莱毫不迟疑,甚至还带着明显的惊喜,忙不迭的答应着。

        朱靖垣有什么新想法,那都是工匠们求之不得的。

        在工匠们看来,现在的这位陛下,就是世祖光武皇帝在世,简直就是工匠们的神。

        巴不得朱靖垣天天来自己的部门提他的奇思妙想呢。

        朱靖垣安排完直接返回办公室。

        屏退所有的随行人员,打开自己办公桌旁边一个上锁的柜子。

        从里面提出一个上锁的保险箱。

        用随身带的钥匙打开上面的锁,再调整机械结构的密码,才打开这个特殊的箱子。

        这个看上去格外重要的箱子里面,装的几乎全都是纸张和书本。

        那全都朱靖垣亲手书写和绘制的。

        朱仲梁在十几年前,就给朱靖垣提过建议,及时把想到的设想写出来。

        工匠们当时实现不了的话,也可以先存起来以后用。

        免得当时想到,过了时间又忘记了。

        这件事情提醒了朱靖垣,记忆这种东西肯定是会模糊的。

        特别是长期不接触的情况下。

        分门别类的写到纸上的话,就不至于那么容易忘记了。

        当时在蒙县,朱靖垣写出来的东西,都被朱仲梁直接拿去看了。

        后来两人不在一起,朱靖垣也继续保持了这个习惯。

        持续十几年的不断回想和书写,朱靖垣感觉脑子里面剩下的东西也不多了。

        时间真的能够让人遗忘很多东西。

        特别是那些在前世看起来并不重要甚至让人厌恶的东西。

        到来狮城的时候,朱简炎还要求朱靖垣及时观察和分析大明各方面的数据和情况。

        发现了什么问题,有了什么想法,也都写出来给他看。

        最初朱靖垣确实是给朱简炎写报告,但是时间长了就变成朱靖垣自己写想法了。

        虽然朱靖垣很想说,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但是在这个世界,自己好像确实不能算是个正经人,自己是个外来的穿越者。

        自己当然不是正常人,自己确实得写日记。

        应该说,不能算是日记,只能算是笔记,而且不是完全私密的笔记。

        因为要考虑到要给父亲和爷爷看。

        所以这些笔记的记录方式,都刻意规避了前世的习惯。

        尽可能贴合这个世界的状况,用这个世界的名词和说法来表达。

        并且在字里行间做好了留给子孙后代观摩的预案。

        让后人也能看的懂,同时还不会感觉特别的奇怪,让自己像是生而知之者。

        像个土著的天才,而不是穿越者。

        朱仲梁的叮嘱,让朱靖垣开始认真仔细的分门别类的书写工程技术层面的“想法”。

        朱简炎的要求,让朱靖垣把前世看过的经济和政治经验及设想变成自己的“思考”。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面,朱靖垣慢慢写下了数量颇多的笔记和图纸文件。

        这些东西绝对是这世界上最高级别的绝密文件。

        朱靖垣甚至怀疑,就算是世祖皇帝留下了小册子,也未必能跟自己的相比。

        因为按照世祖皇帝留下的东西分析,他在很多方面都只是个普通人。

        应该是文科的,所以对历史和政治方面比较有经验。

        自己不能说水平比世祖皇帝高,但是自己的爱好可能比世祖皇帝多。

        自己首先是个键政人,所以各种政治思想都非常熟悉,国内外的时政都非常熟悉。

        然后自己还是个军迷,对近现代军事装备和技术也非常熟悉。

        同时还是个苟延残喘的组装电脑爱好者,对计算机和半导体的发展也非常熟悉。

        当然,自己还是个臭打游戏的……

        最关键的是,自己现在的的条件比世祖皇帝那会儿好多了。

        很多他就算是知道也做不了的事情,自己现在已经能够做出来了。

        很多他知道也说不明白,其他人也无法理解的事实,现在已经成了现实。

        所以自己能做很多的事情。

        朱靖垣坐在御案前翻看自己的笔记和图纸。

        很多东西,脑子里面的记忆已经模糊了,现在要重新查阅,恢复和强化记忆。

        同时从自己的笔记中和图纸中,找到适合当前技术水平的发明和设计。

        大明的计算机水平已经跑步到了前世六十年代中期的水平。

        那自己再努力一下,再用十年的时间,推到前世八十年代的水平,也不算是难事吧。

        在原本的历史上,到了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已经是微处理器的时代了。

        闪存颗粒也已经出现了,内存也达到了16MB级别。

        最早的独立显卡也出现了。

        早期个人电脑和游戏机到此就基本成型了。

        自己照着这个方向引导,提前规避掉一些不必要的坑,再大力出奇迹一下,说不定能还能实现的更快一些。

        在原本的历史上,二战之后的科技中心是美利坚,是一个商业化的国家。

        很多技术升级都是商业公司推动或者实现的。

        这其中就有很多的妥协和浪费。

        现在大明是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的,技术水平也是世界领先。

        再加上自己指引正确的方向,技术升级更快也正常。

        就算是不足以在市场上普及,但专供研究机构以及自己使用,应该是没问题的。

        实际上,这也是符合自己的设想的。

        在向全民普及之前,就尽可能的把技术规格向上提。

        用户数量越少的时候,跨越式升级遇到的阻碍越小,背负的历史包袱也越小。

        朱靖垣中午在文华殿吃了饭,下午两点带着秘书们去了工部。

        司空和工部尚书以下,主要官员以及高级工匠们,一起在门口迎接皇帝驾临。

        行礼问好之后,一群人簇拥着朱靖垣进了提前准备的会议室。

        让所有人都坐下,朱靖垣拿着一本自己的笔记本,以及几张被筛选出来的图纸,开始一项一项的说明自己的设想,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要求。

        首先是微处理器和大规模集成电路。

        基础是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也就是COMS芯片。

        制造微米工艺级别的处理器,千万字(20MB)以上专用的账表芯片(内存)。

        利用飞机升力原理的飞行磁头硬盘,还有软盘和光盘的技术方向。

        然后拟定了一批计算机和显示器相关的数据和设计标准。

        其中包括典型的商用和个人计算机设计方案。

        最后还几种典型的闪存芯片的设计思路拿了出来,就看工匠们能不能做出来了。


  (https://www.zbbwx.net/book/3024737/116802452.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