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全文免费阅读 > 第九百四十一章 给了机会,就看中用不中用了

第九百四十一章 给了机会,就看中用不中用了


  汴梁。

  大相国寺。

  如果说这几年哪座佛寺最是大起大落,那毫无疑问是这座兴盛了百年的皇家寺院。

  当年宋末帝刚登基的那一年,向太后入寺院为生病的官家祈福,前呼后拥,排场巨大,何等荣光,虽然很快就遭到了刺杀,但大相国寺深受荣宠,不予追究,依旧接受四方香火。

  直到末帝迁都。

  百姓出逃,市井零落,这对于寺院这种必须要人流的地方来说,就太致命了。

  何况国都一迁走,如果真的决定在金陵不回来,那么皇家寺院肯定会更换。

  作为皇家寺院,大相国内部设有中央直属管理机构“左街”,与“右街”开宝寺共同管辖全国佛教事务,这样的机构肯定坐落于首都,既然首都变了,这些机构就要跟着搬走,那寺院的地位也会一落千丈,再也享受不到“为国开堂”的殊荣。

  好在很快赵宋亡国,如今天下佛寺,没有一座皇家寺院,“左街”依旧位于大相国寺内,由燕京派遣的官员暂时负责。

  随着各地战事结束,山河平定,百姓纷纷搬了回来,但与汴京全盛时期相比,再也不可同日而语,原本最热闹的“万姓交易”,规模也缩小了大半。

  这座水路交通发达的城市,终究还是回到了它应有的体量和地位。

  而事实证明,佛门虽然讲究四大皆空,还是避免不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铁律,大相国寺内的流派纷纷出走。

  有门路的都北上,往燕京去,争取向燕王殿下阐述佛法之妙,广大我佛;

  有经济头脑的就南下,那里的权贵富户好忽悠,趁着大相国寺的资质还管用,赶紧多做几场法事。

  寺内僧人越来越少,渐渐的倒是去了不少浮躁,多了几分真正的恬静淡薄。

  但这一日,这份宁静还是被打破了。

  “朝廷颁发新规,对僧侣考选多有限制,各地寺院多有不愿,如今都派出了僧客来我寺中,提议让我等出头,上书朝廷!”

  “哼,此前各地与我寺断绝往来,如今倒是又想起了大相国寺了!”

  “贫僧以为不可出头,我寺本是前朝皇家寺院,身份多有不便,何况此番朝廷下令,是因邪教贼子,伪装成我释迦门人,将佛门清静之地弄得乌烟瘴气,理应整顿!”

  意见逐渐统一,住持智愿禅师双手合十:“阿弥陀佛!诸位师弟所言有理!”

  相对于其他寺庙,大相国寺与明尊教有直接仇恨,项龙的上一任明尊,就是死于大相国寺的真定之手,那位高僧观想的是光德佛,最为克制明尊邪法,一战将明尊教重创,蛰伏了很长一段时间,只是后来还是恢复了元气,又开始兴风作浪。

  无论是从这点考虑,还是大相国寺如今敏感的地位,大相国寺都不该出面,成为违逆朝廷的急先锋。

  不过想到悯忠寺等燕京僧人,迫不及待地冲出来成为打压其他佛寺的急先锋,智愿禅师必须叮嘱一番,刚要开口,突然喜上眉梢:“师兄出关了!”

  群僧一震,齐齐起身,朝着后方的经阁而去。

  大相国寺被称为“金碧辉煌,云霞失容”,不是悯忠寺可比,那经阁耸立,堪比樊楼,其内梵音阵阵,大门开启,一位长须雪白的老僧缓步而出,正是上一任住持智清禅师。

  智愿禅师领群僧上前行礼:“恭贺师兄出关!”

  智清禅师目光温润,看着寺院气象,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一声佛号,震慑心灵,堪比千言万语。

  众僧想到大相国寺的衰败,心头一痛,有的甚至忍不住低声啜泣起来,但很快又感到心中郁结之气尽消,不禁又惊又喜,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智愿禅师钦佩地道:“师兄的佛法愈发精深了!”

  智清禅师平和地回应:“师弟,我们去禅房议事。”

  两人带着几位长老级别的僧人,重新回到禅房,智愿将分发各寺的章程奉上,还取出了一副已经在民间买卖的老花镜。

  智清禅师并无强化五感,眼睛确实老花了,见了略感惊奇,戴上后细细观看。

  在许多佛门僧人看来,《僧侣考选详规》不吝于紧箍咒,这位禅师却是神色如常,并没有发表意见。

  倒是对于后面没什么人关注的文化交流团,这位上任住持反复看了几遍,若有所思起来。

  智愿禅师见了面色微变,忍不住低声道:“师兄,此等交流,颇犯忌讳啊!”

  佛门弟子有向荒芜之地传法,不断扩大影响力的习惯,因而如今东南亚最广泛的宗教就是佛门。

  并不是佛法真的这么万能,而是它积极地调整自己,融入到当地的环境中,反观道教只在中原盛行,确实也吸收了部分佛法的精髓,但两者的传播度相差极远。

  但传法不是乱传的,如果当地佛法兴盛,那就不是传法,变成了互相论法,而恰恰是因为各地佛法派系繁多,很多时候论着论着,也会争起来,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再看中原附近的各国,辽国崇佛、西夏崇佛、大理崇佛、数十年前被灭的青唐吐蕃崇佛、不久前被灭的高丽崇佛,甚至连远隔海外的日本都崇佛。

  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出去就是论法,大相国寺底蕴深厚,智愿禅师倒也不畏惧,只是不愿惹起纷乱。

  智清禅师却有不同看法:“我佛门本有尘世大劫,伽蓝灭形,数载沉沦,今天机易数,幸甚幸甚,当广招僧侣,应君上命,为国效力!”

  智愿禅师目光一亮,暗暗地道:“没想到师兄尚有雄心,还要争一争那佛门领袖之位!”

  如今悯忠寺牵头整改佛寺,此举必定招惹怨恨,但也确实得到了朝廷赏识,这点比不过,那么就从文化交流团上入手……

  他也不甘于大相国寺就变成了相国寺,最后逐渐败落下去,颔首道:“师兄高见!”

  智清禅师的格局却要比他更大,雪白的眉毛轻轻颤了颤,眼神里流露出坚定之色:“此行老衲亲往,不独为相国寺,更是为了整个佛门!”

  ……

  “相国寺组织群僧,踊跃参加,好!”

  收到了时迁提供的最新情报,李彦眉头微扬。

  当了一百多年的皇家寺院,佛门领袖,就该有这样的格局,这是情理之中。

  但对方明知定都燕京后,相国寺不可能再恢复昔日辉煌,地位还颇有尴尬,依旧能挺身而出,倒是真的挺不容易,又有些在意料之外。

  既如此,李彦也记下了相国寺的表现,吩咐道:“智清禅师率众入京,吴右丞亲自去见一见。”

  “殿下仁德!”

  吴用心领神会,这是要给相国寺一个机会,让他们成为政策推行的辅助者。

  这些辅助的寺院,日后的待遇肯定要相对较好,反观那些冥顽不灵的,则要大肆整改,加重处理。

  原来相国寺根本没在考虑的名单上,现在给了机会,就看中用不中用了!

  李彦又叮嘱道:“各地寺院,需将施药和赈饥规则化,不可松懈。”

  吴用领命:“是!”

  由于寺院的财产普遍较为充裕,有时候也会反馈社会,最普遍的行为是施药和赈饥。

  施药就在寺内设置药局,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医馆的作用,许多高僧同样也是神医。

  比如在熙河开边大放光彩的智缘,就被直接称为医僧,医术高明到仅凭诊脉,就能知人贵贱休咎,精准如神,这显然是将算命和医术结合到一起了,京中官宦贵人趋之若鹜。

  赈饥就不说了,灾荒之年时,许多寺院确实会开门施粥,帮助各地衙门赈济灾民,许多时候灾民更信任寺院的僧人,也不信衙门的差役,就是因为这个传统。

  变革是追求去糟存精,改变缺陷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将突出的优点保留下来,佛门做得不错的地方,他自然要肯定,并且给予其相应的嘉奖。

  当然,各地寺院并不这么想,好日子过习惯了,如今新朝初立,一刀就狠狠砍下来,还没到收税阶段呢,推进过程已经艰难起来,各种问题频出,各地的快马不断传递消息。

  对此吴用走出时,都显得镇定自若,李彦更是平静如水,但也想起了恰逢其会的一人:“那位林道人,还在宫外求见?”

  侍卫长武松道:“禀告殿下,还在等待。”

  李彦道:“许他觐见。”

  武松闻言,亲自带了几名侍卫,一路往王宫外而去。

  待得武松接了道士,折返回去时,数名官员同样将一群僧人,带入前朝办公的中书省。

  林灵素远远看过去,其他僧人一无所觉,唯有智清禅师侧头,双方的目光碰撞了一下,又迅速分开。

  中书省内,眼见右丞吴用亲自接见,群僧双手合十,宝相庄严:“阿弥陀佛!见过右丞!”

  明德殿内,对那道御案后的身影,林灵素道袍轻拂,仙风道骨:“无上天尊!拜见君上!”


  (https://www.zbbwx.net/book/2994162/723881457.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