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大英公务员免费阅读小说 > 第三百六十章 温文尔雅威尔逊

第三百六十章 温文尔雅威尔逊


  如果知道正主此时就在柏林,艾伦威尔逊是没这个胆量讥讽的,但他不知道。自认为只不过是一次惯常的口嗨而已,能有什么后果?

  乌克兰在苏联的工业体系当中占有重要的一环,赫鲁晓夫这个行政干部来到柏林,可以让谢皮洛夫充分了解本国的情况,在波茨坦做出权衡。

  当天晚上谢皮洛夫就对赫鲁晓夫说明了今天的情况,还提及了艾伦威尔逊的调侃,就是那句在西伯利亚种玉米,赫鲁晓夫勃然大怒,叫嚣着,“资本主义做不到,不代表社会主义做不到,我们本来就做资本主义做不到的事情。”

  虽然强硬的表态了,但赫鲁晓夫还是表示目前应该以大局为重,从政治信仰上来说,赫鲁晓夫真的信马哲,从个人角度上来说,他虽然表现粗鲁,但确实是一个厚道人。

  该骂是要骂的,骂完之后还要继续解决问题,表示飞机产业确实如同这个英国人所说,美国人是绝对不会卖的,眼前的机会应该抓住。

  早在美国大萧条时期,苏联航空代表团访美,希望购买到美国的飞机和发动机。但美方对此相当冷淡,成交者仅仅是六百马力的某型寇蒂斯产的发动机。

  但作为亲善的表示,一架安特-四“苏维埃国家号”飞机仍在一九二九年的秋天成功地实施了莫斯科——纽约之间的洲际飞行。

  行程两万一千公里,耗时一个月。航空的发展已使苏联人跻身于空中竞赛的世界舞台,也赋于苏联人对外展示自己的机会。

  发动机始终是飞机的心脏,尽管苏联当时的航空发动机制造水平居其他国家之下,但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与改进一直没有放松过。

  直到大萧条连绵不绝,美国深陷泥潭数年之后,一九三七年苏联才等到了真正的合作机会,赫鲁晓夫就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深知这样一个机会如果从眼前溜走意味着什么,上一次等待了八年,这一次呢?

  当然今天的会谈还导致了赫鲁晓夫和谢皮洛夫都无法估量的后果,那就是艾伦威尔逊信心满满的表示苏联阵亡数字超过两千万这件事。

  苏联的伤亡数字一直都是一个机密,莫斯科从来也没有准备公布遭到德国入侵造成的人口损失,可现在一个英国人这么肯定苏联的阵亡数字超过两千万。

  如果只是瞎说还好,如果是另外一种可能的话,那就不得不令人担心了。

  艾伦威尔逊要是言之有物的话,这说明在苏联内部,有一个和外国势力勾结的间谍网存在,现在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苏联受到惨重损失,正处在疑神疑鬼的阶段。

  因为这一次艾伦威尔逊的口嗨,卢比扬卡的工作量又要加重了。

  贝利亚同志在斯大林面前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要影藏在伟大祖国躯体中的人民公敌挖出来。不让帝国主义的阴谋得逞。

  同样这一天的会谈,也通过电报传到了伦敦,出于国情原因,第二天才被送到了艾德礼首相面前,“他是不是以为自己在和英属印度的国大党谈判?”

  电报上记录艾伦威尔逊一身帝国主义的浩然正气,让艾德礼首相都不忍直视。

  都怀疑是不是艾伦威尔逊在殖民地做大爷惯了,回到欧洲还没有调整过来心态,第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讹诈苏联身上了?

  “首相,谈判并没有破裂。”诺曼布鲁克听着首相满怀担忧的口吻,开口分析道,“实际上我们都明白,德军在苏联的土地上肆虐四年,苏联肯定付出了比德国更大的代价。目前我们知道德国的人口损失是八百万,比例在十分之一,苏联更高一点也属于是合理的推测。”

  “就算真的损失这么大,苏联人也会否认的。”艾德礼首相开口道,“换我我也不会公布。”

  “这说明艾伦的讹诈是真实的,苏联真的受到了惨重的损失。”诺曼布鲁克用肯定的口气说道。

  “如果苏联马上就公布了损失数字呢?”艾德礼首相一听赶紧反问道。

  “用谎言来掩盖谎言,更加说明这件事的真实性。”诺曼布鲁克还是刚刚的口吻,“我如果是苏联人,不会理会艾伦的话,维持之前的态度,不在讹诈上纠缠。”

  第一天的会谈,在伦敦和莫斯科造成了不同的后果,但这并没有让会谈破裂。第二天艾伦威尔逊开始换一个角度继续谈判,就好像昨天讹诈的人不是他。

  “如果英国方面可以让苏联派出人员进行参观和学习,这笔交易仍然有达成的可能。”谢皮洛夫提出了一个请求,并且用期待的目光看着艾伦威尔逊。

  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三百台发动机全额付款的事情还是可以谈的。

  并没有昨天艾伦威尔逊的讹诈出现什么问题,既然如此艾伦威尔逊就心中大定,之前的判断没有错误,有了这个底线,就可以得寸进尺了。

  “发动机工厂苏联人已经去过了,至于派人学习?这件事大可不必。”艾伦威尔逊干脆的拒绝道,“根本就没有这个必要,如果苏联非要有这个要求的话,那么出于平等的考虑,我个人觉得苏联身上也有值得大英帝国学习的地方,我们想参观哈尔科夫坦克制造厂,不知道尊敬的盟友是否答应?”

  “这个?”谢皮洛夫皱着眉头,如果是一个资深的外交官,就要进行一番东拉西扯了。但谢皮洛夫还真的没这方面的经验,他是在宣传部工作的。

  哈尔科夫坦克制造厂可是T34坦克的摇篮,是苏联地面力量的支柱,和这些帝国主义国家相比,地面领域是苏联唯一占据优势的领域。空军苏联也是劣势,至于红海军就别提了,在英美面前只能说有,等于是没有。

  这一番希望派人去学习的提议,直接被艾伦威尔逊希望互相学习的反制顶了回来。

  这一天的谈判又没有什么结果,又是一天的循环,莫斯科和伦敦在出谋划策,思考着破解办法,要是谢皮洛夫敢答应艾伦威尔逊要求,回到莫斯科肯定是人民公敌的下场。

  哈尔科夫坦克制造厂还是新式坦克的研究基地,坦克上的优势对苏联而言极为重要。这是最能威胁西欧的武器。

  乌克兰的二把手此时就在柏林,也表达了绝不能答应的意思,告诉谢皮洛夫绝对不能中了帝国主义的圈套,把苏维埃母亲置于危险当中。

  本次谈判也为艾伦威尔逊树立强硬典范的形象有好处,为了保证成功率,艾伦威尔逊不惜运用脑中的历史知识,就好像大英帝国真的在苏联内部运营一个间谍网一样。

  但这个间谍网,累死贝利亚也挖不出来,于是没有达成目的的双方,又开始进行下一话题。

  这一次涉及到了橡胶产业和锡矿出口的问题,谢皮洛夫彻底蒙圈了,只能听着艾伦威尔逊大放厥词,表示贸易上取长补短,对两国都有有利的举动。

  这涉及到了谢皮洛夫的知识盲区,赫鲁晓夫也一时半会说不明白,于是决定混入谈判的队伍当中,他以为不会有人认识自己的,毕竟苏联干部不像是英国的政客需要曝光率,更何况赫鲁晓夫是一个地方干部。

  然而赫鲁晓夫一眼就被艾伦威尔逊认出来了,只是经过葛丽泰·嘉宝言传身教的他,掩饰住了自己的震惊,但说话的口吻不知不觉之间客气了许多。

  之前拿西伯利亚种玉米的事情开玩笑?谁说的站出来,我告你诽谤啊……

  连续大放厥词好几天,今天一下子变得和蔼可亲起来,张嘴什么友谊,闭嘴什么共同战胜德国,应该和平共处云云。

  翻过来调过去就那几句话,就好像是一个真正的外交官一样,光唱赞歌不办事。

  “关于橡胶进口和锡矿的问题,这位艾伦先生,我个人认为……”

  听着赫鲁晓夫通过翻译的意见表达,艾伦威尔逊以坚持底线但不失礼貌的口吻,提及了天然橡胶和人工合成橡胶的成本问题。

  “这是一个和解的世界,让我们着眼于未来,求同存异。虽然我们两国制度上不同,但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艾德礼首相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现在不也是大英帝国的首相了么?”艾伦威尔逊摆弄着手指道,“只要能够维护欧洲的和平,一些事情大家都可以商量,我理解苏联自持强大,但必须承认,战争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赫鲁晓夫看了谢皮洛夫一眼,眼中的意思是,这就是你口中说的很难对付的英国人?看起来其实只是一个挺不错的年轻人嘛?

  “贸易就是取长补短的一种方式。”艾伦威尔逊继续发扬绅士风度,解释着这样的贸易对两国的好处,完全有理有据有节,和前几天的自己判若两人。

  什么对苏联大放厥词都是误会,艾伦威尔逊只会在第三世界重拳出击,对待美苏表面上从来都是唯唯诺诺的。


  (https://www.zbbwx.net/book/2876220/641384033.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