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皇帝的担当
不管多好的战略,多好的计谋,如果不去实施的话,那都是空谈。
而如果要实施的话,可能会遭遇无数的困难,大小都有。如果当事人顶不住压力,被困难所吓,就算去实施,效果也会打折扣。
就目前这个事情,流贼和建虏先顾一头,打残了一头,再集中力量扑灭另外一头,想法是好,但是,压力绝对会非常大。皇帝没有担当的话,最终也只是会变成空谈。
因此,堵胤锡在点明了压力之后,就盯着崇祯皇帝,看他怎么反应?
如果说,是崇祯皇帝得到手机之前,那他绝对无法顶住这么大的压力,因为他的税收全部依赖于江南的。并且一大群江南籍的臣子围着他,三人成虎,说江南乱,大明亡,他也肯定会信。
但是,如今他已经知道整个大明局势,其实是死中求活,既然原本只有两年就要亡国了,那为什么不按照自己的想法搏一搏,指不定这样才能扭转乾坤,中兴大明!
因此,崇祯皇帝看着堵胤锡注视着他,便斩钉截铁地说道:“开封凭一己之力,都能在几十万流贼的围攻之下坚守三个多月而迫使流贼不得不退!江南各地更是富裕,岂会被流贼一攻就破?如若那个地方官擅离职守,或失陷城池,朕就要他的首级!”
事实上,他还有一个例子也想到了,不过没说出来。
就是江阴,守备力量完全靠自己,也都坚守了八十一日。
不过这个在本位面并没有发生,因此他就没有说,要不然更合适用来当例子。
此时,他不等堵胤锡说完,就立刻又问道:“说吧,堵卿,该如何用白杆军堵之?”
堵胤锡看崇祯皇帝意志坚定,便不再多言,而是说他的想法道:“山海关那边,不是说军心不稳么?因此,微臣以为,可调白杆军前往山海关,不但可以稳定军心,民心,更可以在建虏入关,烽火传来之时,守住长城,不让建虏能轻易出关。如此,前有堵截,后有勇卫营和京营的追兵,建虏损失必定很大!”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不由得很是高兴,这是一石二鸟啊!
他在之前的时候,派了解学龙去拖住山海关那边。虽然是拖住了,但是其实还是有不少事情的。就是没有最终爆发。这些事情,解学龙都会有奏报。
本来的话,反正能拖一日是一日,崇祯皇帝也不想管,就等打完了蓟州之战后再说。
可如今多了白杆军,按照堵胤锡的法子的话,不但能威慑那些关宁军,还能在建虏入关之时,堵其退路。
不错,不错!
崇祯皇帝听了,很是高兴,当即对堵胤锡说道:“此计甚好,甚好啊!”
说完之后,他沿着这个思路一想,忽然高兴的心情又少了点,然后说道:“不过蓟州离山海关还是比较远的,万一建虏发现打不过京营和勇卫营之后,选择从蓟州这边的长城出关,如之奈何?”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又补充说道:“建虏入关,也很可能是两路入关,之前朕已经说过的。”
堵胤锡听了,当即一笑道:“这个不难,将近两万白杆军,如果都装备了新式军械甲胄的话,各分兵一万,从长城沿线合围建虏,该是没问题的。”
如果是普通朝廷官军的话,被逃跑的建虏一冲,估计很快就能冲垮,根本坚持不到建虏后面追兵的到来。
但是,白杆军的战力,在新式军械的加成下,应该是可以的。
崇祯皇帝这么想着,感觉很有可能,当即又兴奋了起来,便连忙问堵胤锡道:“那另外这路白杆军,该以什么借口去晋地埋伏?”
蓟州的西面,就是晋地了。原本历史上,蓟州之战发生的时候,晋地就有过增援,但是被建虏一击即溃。
换成白杆军,当然更好。但是,也要找个别的理由,要不然,万一走漏了风声就不好了。
堵胤锡显然是有考虑过,便立刻回奏崇祯皇帝道:“陛下,微臣记得,这段时间来,有好些份奏报,是说原京营安置人员和当地乡绅冲突的事情。不如派白杆军为此事进晋地。”
他是京营总戎,自然是关注和京营相关的事情。
原本的京营将士和其家属被安排去了晋地,分了八大晋商的土地给他们。
结果陆续有奏报,说土地权属不清,有说是京营过去的都是**,强占地方良田;可也有的说,地方豪强把原本要分给原京营的良田给占了去。
吵吵闹闹地,有好几份奏报,朝堂上也都知道。
这个事情,崇祯皇帝本来是让都察院派人去核实,厂卫跟进作为处理结果。
但是,此时堵胤锡把这个事情拿出来一说,崇祯皇帝便不由得大喜,这个理由好啊!
毕竟一边是地方豪强,另外一边是原京营将士,都不是善茬,一般人去了,可能谁也不怕。
但是,如果派白杆军去的话,就能强力镇压任何一方的。
这么一来,派白杆军进晋地,也是顺理成章!
崇祯皇帝这么想着,便高兴地说道:“好,这个主意不错!”
说完之后,他想了下就又对堵胤锡说道:“那就让马祥麟所部不用到京师,直接转去晋地,在那边等烽火警讯。忠贞侯所部到京师换装再去山海关,卿以为如何?”
“陛下圣明!”堵胤锡一听,立刻恭声一个马屁回应。
于是,两人再商量了下细节之后,便立刻派出使者,向白杆军传旨兵分两路的旨意。
拦截狗急跳墙的建虏,一般来说,伤亡会比较大,没有一支军队愿意承担这种职责,更不用说是让土司军队去做这种事情。指不定会被怀疑,这是朝廷一石二鸟之计,打败建虏的同时削弱土司的力量。
然而,秦良玉接到旨意之后,却是半点都没有犹豫,立刻领旨。随后便命她儿子马祥麟领兵转到晋地。考虑到儿子的兵力有点少,她还给她儿子补足了一万兵力。
而后她自己,则和孙传庭继续向京师前进。并且知道有重任在即,甚至都加快了行军速度。
这一切,孙传庭都看在眼里,不由得对秦老将军很是敬佩。一直比较死鱼脸的他,和秦良玉说话时,都多了一分暖意。
京师这边,随着江南局势越来越紧张,消息传到京师之后,在京师各衙门的江南籍官员,纷纷上奏朝廷派出援军。
京营和勇卫营在扩军,他们虽然不知道详情,但也能感觉出来,这是朝廷能打的一支军队,就纷纷喊着要派出去。
不过崇祯皇帝对此,一概不理,理由是新兵太多,太急派出去损失过大不说,还可能无法解围。
就在这样的当口,秦良玉领着一万白杆军到达京师。
这让江南籍的官员为之大喜,纷纷转而上奏,说白杆军可以派往江南救援。
为此,他们在秦良玉进宫觐见谢恩时,一个个都对秦良玉表现得非常敬重,不要钱的夸奖,犹如流水一般,差点就把秦良玉给淹了。
不过秦良玉心中其实已经清楚,她接下来要干什么。只是不能说出来,也就敷衍着。
她真正感激的,就只是当今皇帝而已,自然唯崇祯皇帝之意是从。
而崇祯皇帝,自然很开心秦良玉和孙传庭到京师。立刻下令封赏白杆军将士,让他们在城外休整。同时,加封孙传庭为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就差封爵了。
当然,不是说崇祯皇帝不想给孙传庭封爵。这时候的他,对于爵位早就看开了。能帮到他的人,绝对不会吝啬一个爵位。
要不然,他也不会周遇吉、黄得功、孙应元一回京之时就迎面一个伯爵封了下去,更有封秦良玉为忠贞侯。
之所以还不封孙传庭爵位,主要是考虑到孙传庭只是文官,和武将封爵要有区别。
不过他也想好了,蓟州之战,肯定要带兵经验丰富的孙传庭总领。只要打建虏一个大败仗,那么他借此给孙传庭封爵,也就顺理成章了。
要不然,现在守住开封就封爵,那后面败建虏,灭流贼的时候,怎么封孙传庭?
不过就算没有封爵,如今孙传庭在朝中的地位,甚至也高过了首辅贺逢圣。傻子都能看出来,孙传庭为如今崇祯朝第一宠臣!
这不,封赏完了之后,其他人都各归各衙,该干嘛干嘛去,但是,崇祯皇帝却把孙传庭和秦良玉给留了下来。
“忠贞侯,站着别动,朕给你拍个照!”
“孙卿,你也是,站好了,朕要拍照了!”
“还有,秦卿,孙卿,你们站一起,朕给你们拍个合照!”
“……”
对于崇祯皇帝的要求,秦良玉和孙传庭自然不可能拒绝,更不用说,这不是君要臣死的那种。
不过他们自然也很好奇,不知道皇帝这是什么意思。
孙传庭还好,隐隐猜出拍照是什么意思,但是秦良玉就完全是一头浆糊了。
他们自然不知道,崇祯皇帝是记得刘伟超的要求而拍照的。
当然,他自己也想,这是最真实的画像,可以流传后世,让子孙铭记,如果手机能一直用的话。
(https://www.zbbwx.net/book/2873639/681376511.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