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又出名了
勇毅侯府虽然是侯爵之尊,但也本朝的侯爵,也不过三品,并没有超然的地位,现在的勇毅侯又是文不成,武不就,庶子袭爵,太夫人更是那种暴发户心态,执掌侯府大权之后,趾高气扬,老侯爷的旧部也得罪的差不多了,即便有几个老一辈念旧情的,也已经不在世了。
侯府出事之后,竟然没有几个求情的,这还是盛老太太念旧情,不愿娘家就此沉沦,让盛长槐求海文仁说情,御史台没有揪住不放。
即便是如此,勇毅侯府这些年好多事都被挖掘出来,礼部的处理结果就是,勇毅侯府的太夫人诰命被剥夺,再加上徐氏宗族有人匿名上告,徐家族谱上侯府太夫人续弦的名分不和礼法,令徐氏宗族内部处理,即便是太夫人的儿子贵为勇毅侯,名义上的族长之位也旁落到其它叔伯辈头上,第一时间就开宗祠,改族谱,向祖宗赔罪,将勇毅侯府太夫人的名字从族谱上滑落。
又因太夫人抗下了苛待徐长卿母子的罪名,徐氏宗族不得不令其在家庙修行五年,五年之后,还能不能在世都是两说,还有,即便是儿子是勇毅侯,但身为老侯爷妾室,苛待老侯爷嫡子嫡孙,死后也不得入徐家祖坟。
有礼部在背后撑腰,侯府其他几房也看清楚了,现在的勇毅侯府,就是一个花架子,纸老虎,其他几房也不怕勇毅侯找后账,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宗人府的判罚。
现任勇毅侯嫡长子罔顾兄弟之情,对婶娘多有不敬,品性顽劣不堪,侯爵之位,乃国朝重器,不可轻传,待勇毅侯百年之后,再选贤良,继承爵位,也就是说,徐长生从此失去了继承勇毅侯爵位的机会。
虽然勇毅侯并非只有这一个儿子,但是嫡出的就这一个,其余都是庶子,这些年身体也早就被酒色掏空,即便是侯府嫡妻还能再生,但估计勇毅侯也有心无力了。
按照大宋律法,妻妾分明,后世电视剧中把妾室扶正的,大多数杜撰,或许民间有之,但是官宦之家,尤其是有爵之家,即便是家中以正室待之,但宗人府和礼部是不认的,律法严苛,没有人敢这样报上去,尤其是涉及爵位。
虽然庶子袭爵也不是不可以,但本来勇毅侯的爵位就来的不正,嫡长子有后,再加上其他几房都盯着呢,只要那几个庶子稍有偏差,肯定会被人匿名上告,到时候下场和徐长生一样。
勇毅侯若想叫亲子袭爵,除非从此整顿家风,专心培养一个德才兼备的继承人,但据王大娘子听来的八卦,勇毅侯府大娘子小门户出身,乃是太夫人的娘家侄女,性格孱弱,不仅没啥手段,还不得勇毅侯喜爱。
再加上勇毅侯府小娘大大小小十几个,没一个是省油的灯,这些年,光不明不白死去的侯府血脉就有四五个,以前有太夫人压着,不敢对正头娘子不敬,太夫人不在了,现在的勇毅侯又是个无能且贪恋美色之人,这侯府各种大戏估计少不了,这侯府的爵位,到时候由谁继承,还两说。
虽然老太太有心让徐长卿争取一下,但毕竟出嫁的闺女,不好插手娘家之事,况且这些年来,和徐家族亲没啥来往,也就是问了徐长卿一次,结果把徐长卿还吓的够呛,也就不再提了,但盛长槐却是记在心里了,这都是后话。
谷</span> 勇毅侯府的事情不提,盛长槐本来前半年就是因为在汴京名气太盛,不得不到庄子上读书求个清净,这首《桃花庵诗》一出,名声更是传到汴京之外,因唐舅父的住所被勇毅侯府当初传了出去,这片桃园也不安分了。
唐舅父的事情了解了,但怀着各种心思拜访的同窗却不少,一来二去,盛长槐的住所也就暴露了,在汴京吃了闭门羹的,纷纷又杀到了桃园。
讨教诗词文章的倒还是小事,但随着时间发酵,盛长槐给杨无端扬名的那些理论,也被各种文坛举足轻重的儒士盯上了,有真心讨教的,也有想借盛长槐扬名的,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甚至把韩驸马都惊动了。
本来韩驸马怕影响盛长槐学业,想让盛长槐去他的庄子上读书,但这个时候,盛老太太派人传来消息,玉清观终于同意盛长槐将生母的坟茔迁到玉清观安葬。
玉清观虽然可以供奉官宦女眷牌位,但若要安葬在玉清观,除非是生前就是在玉清观挂名清修的在家居士,或者是王公贵族家眷,要不然,只能在玉清观供奉一个神位。
盛长槐别看声名鹊起,但也只是一个小小九品官,生母的身份更不能放在明面上,玉清观不好给盛长槐单独例外,要不然会得罪之前有此请求的很多贵人,毕竟玉清观适合安葬的地方,也就那么多,抢手的程度,比之后世最有名的公募,有过之而不级。
但听盛老太太说,玉清观观主乃是华山陈仙人的徒子徒孙,好像收到了什么蓝真人的指示,破例允许盛长槐的母亲安葬在后山。
过段时间就是中元节,每年最适合迁坟的日子,横竖盛长槐过段是要回宥阳参加解试的,趁这些日子,去将生母坟茔迁过来,等过了中元节,提前回老家参加科考,正好避开了这些读书人的骚扰。
就算是对盛长槐心存嫉妒的,人家为了母亲迁坟,人伦大孝,并非是专程躲避,他们也说不出什么来,就算是韩驸马,也觉得老太太这个办法最为恰当,不仅不会让盛长槐带上不敢应战的帽子,还体现出盛长槐的孝顺,本朝以仁孝治天下,顺势把盛长槐给生母结芦守孝三年的事情宣扬出去。
什么是德才兼备,这就是德才兼备,老太太和盛长槐本来没想那么多,韩驸马却是最懂读书人互相吹捧套路的,又怎么会放过这个好机会,更何况,盛长槐并非是作伪,而是真心实意的孝顺,三国时期的孔融,不过就是让了个梨,都被吹成啥样了,远的不说,本朝的司马公,小时候砸缸救小伙伴,现在还被文坛津津乐道。
(https://www.zbbwx.net/book/2856432/696335201.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