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晶圆厂定位
“工人的岗前培训课程都已完成,明后天就要统一上岗考核。管理层除你任命的厂长刘景天硕士外,德国工厂派过来的技术总监,内地招聘的2名技术副总监都已到位。生产骨干除德国芯片工厂过来的30名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外,从内地招聘过来40名工程师、技术工人。其他400名技术工人都是弘崆本地人。封装测试工厂人员更多一点,达700余人。目前都在鹏城芯片封装厂候命。他们的培训也基本完成。”
马由统计了一下,这样2座中型晶圆加工及封装测试工厂,还没有考虑研发和设计岗位,就达到了近1200人。
不仅人数多,关键大多数岗位都需要菁英人才。晶圆加工工艺流程有几十道工序,包括光罩、掩膜、刻蚀、参杂、离子注入、化学气相沉积、金属互连线制作、研磨等等,晶圆加工完成以后还会进行晶圆级的测试。
这些生产环节,涉及到机械类、化学类、物理类、光学类的各种人才。若再加上工艺开发及优化、生产流程管控、生产良率提升等工作,还需求微电子学专业的器件和工艺方向。此外,还有很多其他人才的需求,例如器件的建模、PDK制作、工艺线验证、EDA软件相关支持工作等等。
简单说,这些工序,都代表着需要很多种类的人才,而非一般的技术工人可以胜任。相应支付的工资即用工成本,则发幅度增加。
蓝星集团在国内外都在招聘晶圆加工及封装测试人才,还直接从德国晶圆工厂带过来几十名骨干。才基本满足晶圆加工及封装测试所需岗位。要降低成本,除节约原材料成本、提高良品率外,唯一出路就是使用全自动智能生产线替换大量人工操作,从而降低因用工数量多产生的成本。
但这样超前的生产工厂,放在这个鱼龙混杂、形势比较敏感的地方。以及全球科技发展时代背景,很有些不合时宜。弘崆晶圆工厂定位是面向全球晶圆代工,届时难免会有很多人带着各种目的来参观。若过于超前,势必引来一些人的窥视,安防压力就非常巨大了。
蓝星集团真正的核心芯片制造,马由规划在蓉城等内地城市。届时将从设计、设备及仪器制造,均要采用全新的全智能生产线理念。这样不仅可减少对紧缺的芯片人才的需求,降低成本,且容易对产品及生产技术严格保密。而这些芯片的用途,也暂时仅控制在集团下属各产业的设备、生产线等方面。
视察完毕后,马由让顾家明自行去忙工作。他带着4名工程师助理,暂时接管了晶圆加工车间的管理权,开始对4条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
周密派过来的安保队伍,经过了滨城机床厂的安保实践后,有了一定的经验。他们在马由来之前,就完成了科技园区核心部位的安全布防,今天见马由等人进入晶圆车间后,通知关闭了监控设备。他们也默契配合,加强了人工巡查力度。
这4条芯片生产线所用设备,是乘西方国家今年7月签署《瓦森纳协定》前,通过英国公司在德国、米国以及德国等国家分别订购的。为此,蓝星集团公关部还请了议员帮忙游说,加之工厂地址又在尚未回归的弘崆。所以这些设备运输过来未遇到什么波折。
有了德国芯片厂生产线改造的经验,这次弘崆芯片厂改造工程很顺利。马由率领4名工程师助理,更换了生产线的控制系统,增加了大量的设备运行感应器,加装了机器互联网连接及各种监控设备。最终大幅度提升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最重要的是,将良品率提高到80%-90%,且稳定性极高。所有的改造仅花费了4天、4夜。当然这得益于之前马由在私人实验室准备很充分,虽设备是全球采购而来但生产线是星儿设计的,所以改造升级车轻路熟。
2天的生产测试,马由依据生产线的运行,微调了所有设备参数后,便进行了控制系统的固化封装。并将未来一段时间将要生产的产品图纸、技术指标等输入到控制系统内。也与隐藏在他庄园内的生物电脑主导的局域网并网,纳入了人工智能的监控体系里。
返回内地前,马由召集集团副总裁顾家明、晶圆厂厂长刘景天等高管,在科技园区办公区,对晶圆厂下一步工作,作了明确的部署。
“生产线已调试完毕,今天给各位沟通一下。大家都知道弯岛有家企业名叫湾积电,他们首创了晶圆代工厂这种模式。我们厂的是和他们一样的定位。即将来的业务主要承接全球仅从事设计和研发的芯片企业,这种简称Fabless的模式,会越来越普及。这也是全球化趋势所致。传统的研发设计和制造一体化IDM模式将日益衰落,晶圆代工将成为产业链中重要一环。规模效应才是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
几人听到这个定位,心里顿感压力山大。他们都是业内人士,自然对目前全球低迷的芯片行业有所了解。就弯积电而言,他们刚渡过了创业期,于1994年才在湾岛证交所上市。若没有他们张仲木董事长,找到英特尔的旧友扶持,获得一些加工业务,可能弯积电坚持不了9年时间。现在马由也是这个地位,他们一时间,对未来还是感到了一些迷茫。尽管同意马由说的全球化专业分工是大势所趋,但这一天究竟什么时候到来也是一个问题。
芯片虽运用极其广泛,种类也数不甚数。因此,在规划晶圆工厂时,马由就考虑到自家各个晶圆厂的芯片产品定位问题。弘崆晶圆工厂的定位就是面向全球代工,抢占国际芯片制造市场份额。德国和蓉城等地芯片厂则为蓝星集团内部产品配套。这样两条腿走路,迅速树立蓝星集团在芯片行业的地位。
但在座的各位没有马由这么宽的眼界,和熟悉历史发展轨迹。情绪自然有些低落。会议室的气氛好似凝固一般,有些沉重。
马由比他们更清楚历史轨迹,目前弯积电总体还处于第一个10年,这是最困难的时期。若按前世轨迹,他们在1999年开始追赶英特尔。并于2000年并购世大半导体,体量才急剧增大。真正起飞是2005年成功试产65纳米芯片,领先业界,才奠定了代工也龙头地位。低迷的状态已到尾声。
“你们可能只看到了弯积电、弯联电等公司艰难的状况。但不可否认他们开拓了晶圆代工模式,让市场逐渐接受这种新颖的产业链布局方式。而我们公司并非孤军作战,反而是后发优势,迎头赶上,正是充当领头羊的的好时机。”
马由见大家情绪还是有些低落,便再次放出大招:
“我们最大的优势,有这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背靠庞大的蓝星集团,本就是IT业界的龙头企业。资源相对弯积电等企业丰富许多。”
“其次,内地经济已加速发展。芯片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我相信,不用多久国内对芯片的采购量将远远超过西方国家,而我们则近水楼台。”
马由很清楚未来芯片用量,完全是用爆发式增长来形容,尤其是智能手机、汽车智能系统、智能化工厂等。但这类需求还要多年后才能到来。但蓝星弘崆晶圆代工厂有业务保底的优势,蓝星集团内部各个产业,都有大量的芯片需求。故马由也仔细研究过市场,除不断扩大在存储领域的市场份额外,还计划了在这里生产3种芯片。
“第三,在一定时间内,集团将在这里订制大量的芯片产品。确保我们晶圆厂渡过市场低迷期。”
(https://www.zbbwx.net/book/2761029/661846406.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