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大明朝的理论科学研究(第一更…
水是生命源泉,就算路修的再多,没有解决水源问题,北京城想要扩到千万级别的是不可能的。
如果真的想那样,就必须考虑南水北调。
不过好在给张凡的局面是很不错的。
开局近两亿人,大部分人口在南方,北京的负载不会太高。
到目前为止,四百多万人已经非常可观了。
而且还没有到全国各地人民都想来北京谋发展的地步。
毕竟大城市,在自我运行起来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对人口进行自我疏导:竞争激烈,有人满怀壮志到大城市后,没待多久可能就回老家了。
而且现在颁布的户籍新政,也有效地缓解了这一压力。
至于以后会不会出现像21世纪那样,可能性不大。
毕竟张凡横向对比这个世界其他国家,大明朝已经走到前面。
完全不必先只发展四大超级都市,他有时间,也有精力,去做到内地各大城市相对均衡发展。
朱彦霖一下子就懂了自己老爸的意思。
对啊!
水源才是限制一个地域人口增长极限的重要因素。
“父皇,儿臣知道这题怎么做了。”说完,她就急匆匆跑出去,一个没站稳,在乾清宫的地面上摔了一跤。
崇祯吓了一跳,飞快冲过去,却见朱彦霖从地上爬起来,回头一笑,露出一口的小白牙:“父皇,我没事。”
她自己从地上爬起来,崇祯心疼地摸了摸她的小脑袋:“以后做事慢一点,不要心急。”
“嗯!”
“去吧。”
“嗯!”
朱彦霖跑到门口,又忽然停下脚步,回过头看着崇祯:“对了,父皇,施大人跟老师讨论说西北死了很多人。”
崇祯走过去,蹲下来,抱住她,说道:“他们都是为国捐躯的英雄。”
“那以后在其他地方修建城池、铁路岂不是也要死人?”
“随着医学和制造技术的提高,死的人会越来越少。”
“父皇,既然死那么多人,为什么要在那里修建那么多铁路、城池,如果不修建,就不会有人死了。”
别家的小姑娘喜欢的是画画、好看的裙子、诗词歌赋,朱彦霖喜欢的是骑马、射箭、火枪、打猎。
还喜欢思考各种国家大事,还想的头头是道。
崇祯笑了笑,似乎在犹豫要不要跟自己的女儿说这些。
朱彦霖又说道:“父皇是在为后世开疆扩土,解决西域的**烦,将西域打通,所以不惜代价去修建,是吗?”
“你知道的倒是挺多啊,这些都是谁教你的?”
“我娘告诉我的。”
“你觉得父皇做的对吗?”
她用力点了点头,用清澈如水的大眼睛看着崇祯:“是我我也那么做。”
这句话,在皇宫内其实是大忌,怎么能跟皇帝说这种话呢?
不过崇祯并没有怪她,不但没有怪,还觉得这个小棉袄真是贴心,能体谅老父亲的心。
“快去做你的题吧。”
朱彦霖在崇祯额头上亲吻了一下,笑得很调皮,转身就跑了。
其实现在已知困惑着张凡的不是军队的力量,也不是火车的技术,而是医学水平。
作为21世纪的人,亲眼目睹了古代的医学水平,才会发自内心感慨:还是生活在21世纪幸福啊!
21世纪那些人们习以为常的医疗设备,在这个时代,几乎是没有的。
就目前,医学和化学暂时混在一起在研究。
微观世界的理论知识全部从零开始在研究。
就说崇祯二年年底提出来的元素周期表,到目前为止科学院都还在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寻找、证明那些元素的存在。
当然,据说科学院在理论知识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就说口服的抗生素阿莫西林,它必须耐酸性强,不然就会被胃酸溶解,人体根本无法吸收。
这里就需要研究胃酸的成分,否则你根本没法研制出阿莫西林这种类型的药物。
而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酸是化学概念,就必须进入化学领域做最基础的理论知识研究。
现在科学院有好几个类别的研究院。
例如纯理论知识的研究院,包括了生物、化学、物理、历史等纯理论知识研究。
也有应用型研究院,例如农学院的化肥,早在几年前,南京大学的农学院学生就通过实践制造出了钾肥。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明朝就掌握了精细化钾肥的生产。
实际上,现在的钾肥,多是喝完的茶叶制造的,不能算是科学制造。
应用型研究院可以缓解不少目前各行各业的难题,但无法继续推进科技树的成长。
未来大明朝能走多远,肯定是理论科学研究决定的。
一旦理论科学研究停止,人类的技术也就停止了。
但是人们恰恰容易请示搞纯理论的,而重视眼前实用型工具。
例如,北宋的那种超级大弩弓,可以射出1500米以外。
而21世纪稍微大一点的狙击枪才能达到1500米的射程。
当你跟一个北宋的军事研究院说,咱们投入巨额资金研发一种武器吧,这种武器射程很远,可以达到1500米,不过需要好多好多钱,还要好多好多人一起研究,还要重新制造材料,至少需要个几十年才可能研制出来。
他一定会觉得是你傻子,因为北宋就拥有这样的武器。
但是21世纪的人都知道,狙击枪是北宋那种超级大弓弩不能比的。
这就是纯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普通人容易被眼前回光返照的低端技术迷失双眼。
就说钾肥通过茶叶来制作这件事,其实古人一直在用,而南京大学只不过把它归纳且精细化,制作流程化。
这在各地引起了极大的震撼,并且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叹。
而那些发表钾元素作用的理论论文,科学界反倒没有多少人在意。
甚至有人曾经向皇帝提出过解散理论科学研究院,他们认为那群人天天蹲在研究院里,啥东西也整不出来,就是在浪费国家资源。
还不如拿那些钱去改善穷人的生活。
持这种观点的人还真不少。
还有人说,现在大明的火器和炼铁技术已经很好了,根本不需要再投入大量资金做新技术的研发。
这就是崇祯要李岩这种激进派上台的原因之一。
正当皇帝在思考医学方面的问题的时候,北京城的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海啸。
(https://www.zbbwx.net/book/2695752/93618152.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