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决战,岂曰无衣!(第二更)
为什么说战争是艺术?
因为战争是一门极其复杂的科学。
在古代的冷兵器时代,一般一直军队伤亡超过5%,就有崩溃的风险。
崩溃值一般在5%到10%,21世纪最顶级的陆军可以做到30%。
当然,像解放军那种超强意志力的军队,属于真正的钢铁雄师,不在正常的算法内。
要不然朝鲜战场,能以和五国打成平手?而且参战国中有世界老大。
为什么军队的崩溃值乍一听起来这么低呢?
设身处地想一想,参战的都是人。
是正常人就会有恐惧心理,无论你如何训练,趋利避害,恐慌,是生物的本能。
加入你在一万大军中担当一个团长,你看到前面有500战友倒下,你那一瞬间的心理是什么样的?
21世纪中学每一个教室有平均50人,10个教室加起来,也就500人。
这种量级的人死亡,你怕是会本能调头。
加入你硬着头皮没有调头,但不能保证其他人不调头。
一旦有人调头,立刻就会有第二个。
恐慌是会传染的,一旦恐慌传染蔓延,就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了。
就算你插破喉咙,哦不,喊破喉咙,也没有人会听你的。
为什么军纪严明的军队会要求士兵绝对服从?
就是在降低军官的指挥成本和难度,能够在溃散后一段时间,士兵的恐慌缓解下来后,迅速重新组建队伍。
所以啊,带兵冲锋打仗,不是说你的前锋部队受阻,后面还可以源源不断补上的。
军心很重要。
而且军队人数越多,崩溃值越低。
大会战中,大军团的崩溃值最多不会超过5%。
现在蒙古人被那看起来非常普通的空心方阵给打懵逼了。
虽然还有骑兵在冲锋,但是他们已经改变方向了,冲锋的队形明显变得软弱无力。
这就完了么?
当然没有完!
城外一共有四个空心方阵,他们怎么可能逃得了?
当场就被毙了。
很快,冲出来的300骑兵,就死得只剩下几个人,正在逃回城门口。
万丹伟征看呆了,其他蒙古高级将领也都看懵逼了。
这种情况,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被冲开的方阵前线很快被补充好。
旌旗飞扬,明军士气旺盛。
指挥官骑着马在一边大声道:“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吾皇万岁!大明万岁!”
连喊三声,一声比一声洪亮,如同海浪一样。
明军的士气涨到了极点。
传令兵骑着马飞奔而来:“陛下,鞑子第一波冲击已经被我军消灭,全军听候陛下进一步指示。”
崇祯骑在战马上,红色的斗篷在风中飞扬,他拿着望远镜,看着前方,笑道:“传令下去,全军后退五里!”
“陛下,这是……”
“去执行!”
“是!”
正当万丹伟征暴怒的时候,他看见明军开始往后退。
万丹伟征立刻疑惑起来,他差点以为明军打算逃跑。
随即想到,明军这是要让出位置来给自己排兵布阵。
意思就是别躲在城内当孙子了,朕现在给你让位置,把人都喊出来,咱们光明正大互砍一波,看谁的骨头硬。
万丹伟征有两个选择:
一、不理会明军,继续躲在城内,也就是当孙子。
二、出去排兵布阵,和明军正面对决。
躲在城内当然也有躲在城内的好处,毕竟是守方,就守在火炮打不到的地方等明军进来,然后围杀明军。
但是问题就来了。
万丹伟征觉得刚才是因为受到城门尺寸的限制,自己的人一定的时间内只能出去那么多。
如果给他时间排兵布阵,肯定能吊打这群明军。
毕竟这一个月来,万丹伟征在大同镇肆无忌惮,已经慢慢从内心觉得明军就是垃圾,没错,在场的各位明军都是垃圾。
他有这种心理上的优势。
不就是火炮呢?
老子堆两万大军出去,一起冲上去砍死你丫的!
但转念万丹伟征一想,不行啊,土默特部的人还要来支援的,最好的局面就是等土默特部的人来了一起夹击明军。
可是万丹伟征不甘心啊,他觉得刚才的失败,完全是因为自己人少,而且没有时间排兵布阵。
有人大声道:“明狗后退了,台吉,好机会啊!”
“小心有诈!”
万丹伟征麾下大将查干夫道:“台吉,刚才完全是咱们人少,现在咱们有机会排兵布阵了,给末将2万人马,末将去将明狗将领的人头取回来!”
万丹伟征心中还是有些犹豫:“明狗是摆明着咱们出去排兵布阵,他们很有自信心,那些火枪手似乎与以往的不同。”
“台吉,末将以为没有什么不同,既然明狗给咱们时间排兵布阵,就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万丹伟征心中一动,道:“好!查干夫,你速速整顿2万儿郎出城迎敌,将明狗杀得片甲不留!”
“是!”
崇祯举起望远镜,看见果然有一队队蒙古军鱼贯而出,开始在城门口排兵布阵。
蒙古人的战斗力虽然在明末大减,但瘦死的骆驼真的比马大,他们出城后,立刻整顿好队伍,以防止明军突然偷袭。
很快,一大批一大批的蒙古军就来到了城外,在城外展开了一条常常的军阵。
人越来越多,远处看上去,就像一排排黑色的浪。
蒙古人举着刀,在高呼:“伟大的长生天,保佑我们,将这些明狗全部杀掉!”
蒙古人声震如雷。
天空一望无际的蓝,没有一丝白云,寒风从远处刮来,在大同城前掠过,卷起一片灰尘。
从高空俯瞰,明军的空心方阵已经变化成5个,前面有三个,后面有两个,排列成品字形。
空心方阵的阵型非常整齐,横竖都是一条直线。
每一个士兵都站立挺直。
指挥官骑在马上,来回在喊话: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明军开始大声唱出来,声音整齐一致,在空旷的荒原上回响,气势浑厚,古老而深沉,带着这个民族最原始的血性。
(https://www.zbbwx.net/book/2695740/96599437.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