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章节目录 > 第1730章 说服郑玄

第1730章 说服郑玄


郑玄看向王灿,问道:“王大人,这是?”

        王灿道:“这是我明出来的新纸,名为宣纸。此物如今,也是刚制造出来。接下来,会大批量的生产,然后贩卖至天下各地。”

        “好纸,好纸啊!”

        郑玄的脸上,流露出赞许神情。

        宣纸对王灿来说,是赚取钱财的。但对郑玄来说,却大不一样,是能承载他学问的,能让他更方便的传道授业。

        郑玄苍老的面颊上,露出了笑容,道:“王大人的宣纸,老朽收下了,多谢大人。”

        王灿道:“康成公言重了,此后宣纸大批量的生产,我会安排人,定时给康成公送来。康成公传授学问,广泛的教导弟子,我自当支持。”

        郑玄并非迂腐不化的人,更何况,他也需要宣纸,便说道:“多谢王大人。”&1t;i>&1t;/i>

        王灿道:“说起来,我也有求于康成公。”

        郑玄问道:“何事?”

        王灿开门见山道:“康成公著书立说,传授门徒。但依我看,这样做虽说可行,终究,还是有些吃力不讨好,既没有做好传授门徒的事情,也无法真正的著书立说。”

        郑玄眉头上扬。

        作为一个阅历丰富的老人了,他听到王灿说有求于人,却又不先说求他做什么,而是从另外的事情说起,他就知道这是话术。

        显然,这是王灿故意为之。

        不过郑玄也不在意。

        他倒是想要看看,王灿到底能玩儿出什么花样来。

        郑玄问道:“照王大人这么说,那老夫该怎么办呢?”&1t;i>&1t;/i>

        “建立书院!”

        王灿毫不犹豫的开口。

        这也是王灿此行的目的,希望说服郑玄在琅琊国建立书院。只要郑玄成立了书院,就等于被绑在了琅琊国,这是王灿希望的结果。

        郑玄心思一转,道:“老夫建立书院,恐怕忙得不可开交,那还有什么心思著书立说,哪还有什么心思传道授业。如今的日子宁静舒适,倒是颇为不错。”

        王灿道:“康成公缪矣!”

        郑玄道:“为什么?”

        王灿回答道:“第一,书院的建立,不需要康成公操心,所有一应事情,由本官安排人规划修建,从头到来,不需要康成公操心任何事情。”

        “第二,书院的正常运转,涉及到钱财等等,也由我安排人来打理。”&1t;i>&1t;/i>

        “康成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

        “就是传道授业。”

        “就是著书立说。”

        “除此外,再不需要做任何的事情。”

        王灿侃侃而谈,道:“事实上,因为有了书院后,能对书院的士子做一个统一的规划。除此外,康成公可以从门下弟子中挑选学问有成的人,让他们带你传授学问。”

        “单单是康成公一人,要传授无数人的学问太难。”

        “一人之力,终究不足。”

        “可是康成公挑选聪颖之士,传授学问后,由这些聪颖的人,再来传授更多稍微普通一些的士子学子,就可以传授更多的人。”

        王灿脸上挂着笑容,道:“其实除此外,书院中还可以建立一座藏书阁。所有珍贵的竹简,用宣纸誊抄然后藏在藏书阁中,供人阅览。除此外,本官也会安排人,让人搜集珍贵的古籍,以便于收录在藏书阁中,供人学习。”&1t;i>&1t;/i>

        郑玄闻言,那浑浊的眸子中,闪过一道精光。

        王灿最后的一句话,令郑玄砰然心动。

        对于古籍,郑玄喜欢。

        因为许多学问传承下来,书籍洒落各地,以至于许多学问失去了传承。如果能以官府的力量,搜集更多的孤本,然后誊抄在宣纸上,那是一大功绩。

        竹简藏书,毕竟一卷竹简上,曾承载的字太少了。

        可宣纸则不同。

        宣纸薄,能承载无数的文字。

        这是两者的区别。

        如果以宣纸修订成书籍,那么能收藏无数的内容。就算是数千言,上万言,那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将会无比的轻松。

        &1t;i>&1t;/i>

        郑玄心中思忖间,道:“王大人提及书院,老夫倒是砰然心动。但是,你刚才提及请求。不知道,王大人的请求是什么?”

        王灿笑道:“在下的请求,便是希望康成公,担任书院的院长。有康成公在,料想书院一定会红红火火,成为文风圣地。”

        郑玄道:“你的请求,老夫答应了。”

        事实上,郑玄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因为王灿提出的请求,实实在在的,是有利于郑玄的,是能够帮助郑玄弘扬学问的。

        这样的事情,郑玄欣然应允。

        王灿站起身,看向郑玄,道:“在下替万千士子,向康成公道谢了。”

        郑玄同样起身,道:“老夫替万千士子,向王大人道谢了。”&1t;i>&1t;/i>

        两人各自向对方道谢。

        王灿道谢,是因为郑玄留在了琅琊国,所以琅琊国的万千士子,有了福气。甚至于,王灿也因此而受益。

        郑玄道谢,则是单纯替士子道谢,并没有更多的心思。

        这是两人的区别。

        王灿正色道:“书院的事情,我立刻就会安排人进行,请康成公放心。除此外,关于从康成公的门下,挑选士子出来,作为执教的人,只能请康成公费心。亦或者,康成公邀请一些名士,来到书院中执教,那便是最好不过了。”

        郑玄道:“王大人放心,老夫自会处理好的。”

        王灿便说道:“在下还有事情要处理,便不多逗留了。康成公保重,在下告辞。”&1t;i>&1t;/i>

        “慢走不送!”

        郑玄回了一声,目送王灿离开。

        王灿来得快,也去得快,在王灿离开后,坐在下方的孙乾,目光看向郑玄,正色道:“老师,王灿着实是年轻。如今的情况下,您真要作书院的院长吗?”

        郑玄轻笑道:“已经答应的事情,我焉能反悔。更何况,我只是在书院这一亩三分地,既不出仕为官,也不挂碍事情,只是传道授业,然后著书立说,有何不可?最关键的是,王灿会搜集诸多的孤本来,那就是最有意思的事情。”

        对郑玄来说,读书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这是他最喜欢的。

        孙乾闻言,道:“老师所言,弟子明白了。”&1t;i>&1t;/i>

        “你不明白!”

        郑玄摇头,轻声道:“除此外,为师答应了王灿的请求,总体而言,王灿是欠了为师人情的。如你这般,以及其余为师门下的弟子。将来要出仕,也可以近水楼台,直接到王灿的麾下去。王灿这个人,看起来年轻,却有手段,值得一观。尤其他虽说年轻,却并无一丝一毫的骄矜傲慢之气,此子的前途,必定不凡。”

        孙乾听到后,心中感动。

        他们这些郑玄门下的弟子,终究是郑玄关心的。

        孙乾道:“老师一番苦心,弟子明白了。”

        郑玄摆手道:“忙去吧,既然要建立书院,这就是一件颇为不简单的事情。到时候,你也参与器重。”

        &1t;i>&1t;/i>

        “喏!”

        孙乾拱手就应下。

        王灿离开了郑玄居住的地点,快返回开阳县的县城。

        回到军营,糜竺急匆匆来了。

        糜竺见到王灿,连忙道:“主公,事情进展得如何了?”

        “成了!”

        王灿脸上的神情,布满了笑容,说道:“我已经说服了郑玄,让他留在开阳县。除此外,我们在他居住的地方,选择一处地方修建书院,由郑玄担任书院的院长。有郑玄在开阳县,琅琊国便自此一飞冲天。可以说,放眼整个天下,琅琊国都将会文风鼎盛。”

        顿了顿,王灿道:“郑玄一个人,足以撑起书院的运转。不过书院的修建事宜,全都要我们安排人。除此外,以后书院的一切管理,也需要我们安排人。”&1t;i>&1t;/i>

        糜竺笑道:“就算如此,也是划算的。”

        “的确如此!”

        王灿也是笑着回答,如今的情况下,有了郑玄在,那么王灿的琅琊国,便等于又多了一个镇山之宝,有了镇国柱石一样。

        糜竺道:“关于修建书院的事情,以及拨款等,卑职立刻就安排。书院的修建,一定会在一个月之内,就彻底完成,绝不会拖沓。”

        王灿道:“辛苦你了。”

        糜竺道:“卑职不辛苦。”

        对于王灿说服郑玄,糜竺的内心,那是相当佩服。

        天下人皆知,郑玄是隐士。

        要让郑玄出来做事情,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王灿能做到,的确不简单。

        糜竺退下后,王灿一个人坐在营帐中,思考着下一步的走向。如今他倒是期待刘熙的出手,如果能先得到朝廷的敕令,成为朝廷敕封的徐州刺史,那就最好不过了。

        因为先成为徐州刺史,王灿带兵进入东海郡,那就是名正言顺。

        而且,也占据了大义。

        这是最佳的结果。

        所以随着时间一天天流逝,到了九月初,王灿暂时压下了兵的决定。此前的时候,是决定九月初兵近东海郡的,但王灿如今,却是在等刘熙的消息。

        时间一天天流逝,在王灿等待时,书院倒是最先修建了起来。

        糜竺调动了极大的财力,近百名工匠不断的施工,短短时间内,就已经把书院的大框架构筑了起来,开始装潢书院的各个院落住宅。


  (https://www.zbbwx.net/book/2594123/8807488.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