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御前内阁会议(六)
“说!”
“大王,大夏如今所面临的民族问题,恰如四个人玩牌,大夏为其一,虽资本最厚,然另外三人却是多年老邻居,有太大可能结成集团,一致对抗最强的大夏,故而大夏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刘满道,“三个人容易抱团,但三十个人,却更容易内斗,从而无法抗衡强者,反而会主动依附强者。”
“而当依附强者所获得的收益远大于付出时,不仅顺从者会更加顺从,心思不纯者也要掂量掂量继续搞小动作的后果,毕竟,这世上真正孤家寡人的少,拖家带口的多,纵使一家之主,总是要市时常考虑‘家人’的想法……”
“适当的多拉些人上牌桌,不失为一种可以给自己有限松绑的手段。”
“今日的大夏,已不是昨日可比。”
“望大王斟酌。”
夏凡确实有仔细考虑,正如刘满所言,今日的大夏已不是昨日的大夏,无论是人力物力,翻了不止一番,综合国力傲视群雄,以前没精力顾不上的事儿,不敢冒的险,现在来看,投个几百块试试水,也未尝不可。
夏凡知道,刘满的这番言论,必然会获得军方的一致好评,没看见周敦吉都已经两眼放光了吗?
如果刘满不是别有用心的想要刷军方的好感度的话,那么他就真的是一个君王利益至上、国家利益至上的好臣子,好首辅。
刘满会别有用心吗?
当然不会。
大名单中出来的人物,对夏凡都是绝对忠心的。
所以,望着刘满那张真诚严肃的脸庞,明明才四十出头,却两鬓斑白,可见其没有怠慢政务,与尸位素餐之辈决然不同。
夏凡突然很感动,多好的大管家啊……当初寡人一眼就相中了你做首辅,看来寡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嘛……
至于刘满这个首辅是被选出来的这一事实,夏凡华丽丽的选择健忘。
不过,那个一家之主的比喻,却也让夏凡心里不舒服便是。
………………
首辅大人如此为国为民,丝毫不拘泥于文武之见,夏凡怎么忍心拒绝他?
关键是,夏凡自己确实是心动了。
一直以来,夏大族长骨子里都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他甚至私下偷偷里给自己定下了几个小目标。
第一条,夏元五年前,统一木刻半岛,这一条已提前实现。
第二条,夏元十五年前,彻底占领并部分消化兰贝大草原。
第三条,夏元二十年前,将蓝海变成大夏的内湖。
第四条,咳咳,还没想好。
总之,对于刘满提出的,以陆军出两边,北上打草谷,获得财货,收编部族,东进斑吉半岛,捕捉劳动力,驱赶半岛势力,建立据点,以海军侵袭蓝海东西两岸,登陆破坏,并通过武力或谈判方式,获得沿海据点,逐个吞并沿海城市,从而渗透内陆的计划,他非常赞赏。
而且刘满没有盲目的想要一蹴而就,他是讲究一个次第性的。
到时候,分批将杂牌军移镇海外领地,使甲异族制乙异族,乙异族制丙异族,丙异族制丁异族,以此类推,形成制衡,并转移矛盾,在国族和诸族间,形成一道缓冲。
反正大夏国族永远是光明的,是一视同仁的,冤有头债有主,你受了委屈,那你该恨直接欺负你的人,而且大夏保证为受害者主持公道。
杂牌军移走后,嫡系部队则镇守国内诸藩,彻底掐死诸藩作乱的最后一点可能。
完美甩锅(军费)的同时,还顺带着收归藩兵,杂牌军废物利用,消除国内最大的隐患,扩充大夏国土和海外影响力,简直不要太美。
但这种操作,武人起到的作用远远要大过文人,在海外领,武人的重要性肯定也要大过文人,不然哪镇得住场子?
对此,文官集团是什么想法?是否都和刘满一样高风亮节?
他们对夏凡忠心不二,并不代表他们就没有私心。
人,怎么可能没有私心?
夏凡将目光投向其他阁臣,此时,他很在意诸臣的态度。
至于这一切的起因,那个什么,开办小学……这个时候,夏凡哪还有心情想这种小事?
…………
欧林一如既往的对这些破事不感兴趣,他只在乎对工部有无影响,想了想,好像没有,那就无所谓了。
对,他就是这么的不顾大局,只顾着自家一亩三分地。
礼部尚书张明则纠结万分,出兵是他开的头,刘满只是因势利导罢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一座小学而已,怎么就发展到兵发异域的程度了呢?他的本意而刘满所表达的意思压根就不是一回事好吗?他想的是抢一把就走,目标只盯着浮财,刘满倒好,直接把抢劫升级为侵略,不仅浮财,连人带地都要。
性质一下子变了味。
周敦吉自不必说,就差举双手双脚赞成,忙不迭点头。
齐虎管都察院,虽属文官,但与传统的文官不同,何况他本身还是武人出身,所以,至少他不会反对。
林教先和乔盛泰两人,却是面无表情,看不出他们的想法。
无奈,张明率先道:“臣觉得刘阁老所言,可行。”
欧林无所谓的跟着道:“臣附议。”
齐虎想了想,也道:“臣附议。”
这下子五比二,其他两人即便全部反对,只要给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出兵提议通过已成注定。
虽然涉及文武争权,但大夏的文官多是出自底层的实干派,加之大夏立国尚短,朝堂犹如一张白纸勾勒而成,没有历史遗留的诸多狗屁倒灶的问题,纵然潜意识里有文武之别的思想,却不足以成为他们的思想主流。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大夏的体制,文武并不是恒定的,不是说你是文官就一辈子是文官,你是武将,就一辈子是武将,大夏的文武是可以相互调转身份的,军转干部,文职军官,都是现成的例子。
因此,文武之间虽然有隔阂,但不存在固执的偏见,更不要论不踩死对方不罢休的想法。
形势一下子明了,林教先见大势已去,不情不愿说了些老生常谈的注意事项,还是投了赞同票。
夏凡本以为不会再出波折,最后的乔盛泰,同不同意都无关紧要,他要是聪明,定当顺势而为。
然而乔盛泰的一番话,却是让在场所有人都意想不到。
(https://www.zbbwx.net/book/2566358/447194739.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