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笔文学 > 三国之群雄召唤小说 > 第185章 王莽也是田家的?

第185章 王莽也是田家的?


  “这个简单!”鲍鸿笑道,“从黄巾溃军之中挑选一些德高望重,比较靠谱的老者去带头处理这个事情就好了。咱们就算撤走了,也不可能对这些人全然不顾。正好借着此事让他们树立起一些权威来。”

  “将军的意思就是‘三老’那种性质的官吏?”凌敬疑惑道。

  所谓三老是古代掌教化的乡官。战国魏有三老,秦置乡三老,汉增置县三老,东汉以后又有郡三老,并间置国三老。

  三老是县的下一级官员,类似乡长。作为有头脸的基层干部,三老少不了查证调停民事纠纷,算是负责教化,但他的主要工作还是收税。当时农民田里打的粮食,十分之一要上缴国家,主要用于养兵。

  通常来说,要求具备正直、刚克、柔克三种德行的长者。推举这种长者来担任。一般来说权利、任务类似族长之类,只是族长的对象是一个宗族,三老往往是地域性质。

  刘邦规定了选任“乡三老“、“县三老“的两条标准,一是年纪在50岁以上,二是个人德行能作为民众的表率。同时规定每乡的三老只限任1人,县三老也限任1人,而且必须从乡三老中挑选。所以县三老实际上与乡三老属于同一性质,只是行使职责的地域范围不同而已。

  汉代的“乡三老“、“县三老“虽然处于基层,却一直受到皇帝的重视和礼遇,他们除了可以免役之外,经常是皇帝加赐米、帛、爵级的特定对象,有些场合甚至是和“宗室有属籍者“或者贵族、高官同时受赐的,虽然受赐数量有不同。

  刘邦要求乡三老是“能率众者“,就是说他们在当地较大的地域范围内对民众要有号召力。这单凭个人“有修行“是不够的,他们必须为乡族势力所认可。“乡三老“、“县三老“对地方政治乃至国家政治发挥不小的影响,他们不可能只是一般的年长者,通常要有一定程度的文化知识和政治见解。汉代的乡三老、县三老可以向朝廷反映地方官的政绩。有的三老甚至对国家重大政治事件也有所影响。

  西汉皇帝对三老的意见十分重视。同时三老既为民师,左右乡党舆论,对“乡举里选“的察举,征辟往往起到关键作用。三老是制定地方法律法规的议会组织,同时也是宣传国家政策法规的教化组织。朝廷的政策法令的颁布和施行,都要请示三老。所以,三老实际上又担负着对朝廷的监督职能。

  从刘邦宣布的政令来看,当时的三老是从民间老百姓中直接选出来的。而当时国家职官的任命虽然也是地方推荐程序,但是,那都是走的官方推荐路线,并不像这里记载的那样只要是年满50岁和修行好及其在地方上德高望重,当事人就可以直接担任三老职务。而且,汉王国初期设置的县三老,是“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徭戍。以十月赐酒肉。“的,这就是说,这些三老是县官们的被咨询者,他们也因此免除了徭役,每年十月,县官们还要慰问奖赏他们。大家试想,如果三老们是国家职官序列,他们怎么会受到县官们这样的优待和礼遇呢?所以,应该说,当时的三老,就是民间的民权职能机构和人员,只不过,他们的政治身份界于在官民之间罢了。也就是说,汉代三老是“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地方社会领袖。

  当然,鲍鸿也知道,到了汉末这个阶段,宦官当政,灵帝无道,官吏方面的质量无疑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不过一般买官也就是官吏层次,三老这种处于民间和官方缓冲的阶级,基本上也是地方推举的多,很少会上升到要去贿赂宦官的地步。

  另一方面,很多地方上面的官吏其实还是比较靠谱的,毕竟都是士人出身的读书人去担任,虽然不是说所有人都是管宁、王烈等道德楷模,但是专营、盘剥什么的也不会针对三老等人去下手,所以相对来说,地方上的三老等应该还是比较靠谱的。

  而且刚刚也说了,三老的地位、威信历来都是受到官方认可的,所以由他们出面主持公道,制裁在乱世之中随着黄巾作乱,残害百姓,丧心病狂的凶徒,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个就类似于所谓的全民公审、诉苦大会之类的东西了,把当家作主的权利交托到百姓的手中,让他们解决这些霍乱分子。

  这个事情如果弄的不好,其实会造成平民对于权利的追求和渴望。不过,毕竟是受到了数百年的封建制度的洗脑,这个问题其实影响不大。至于说往他身上泼脏水之类的事情,那就更不用多说了。地方上三老的职权本来就是很大的。再加上现在这个时候,地方正规的官吏基本上都已经被干掉了,要不也已经跑路了,三老自然有资格全权处理地方上的一切事务,完全不存在被攻讦的地方。

  “如此,倒也不失为良策,将军大能,学生佩服!”凌敬笑着恭维道。

  事实也是如此,或许很多贤相、名臣一心为民,可以说为了百姓谋求福祉连皇帝都敢直谏乃至是废立的都不是没有。可是,即便是如此,却也没有说是直接让百姓来做主的,这完全是意识本质的改变。

  “此事你去处理即可!”鲍鸿笑道,“注意在选择三老的时候一定要挑选靠谱的人。尽量要把我前面说的那些在乱世中就不能够老实本分,反而内心野性爆发的家伙给全部揪出来。咱们军中的诸位义士之前也是平民,但是在乱世中爆发力量,却是起兵反抗义。而有些人却是乘乱作奸犯科,荼毒百姓,那这种必须处理!”

  “遵命!”凌敬闻言,即刻下去处理这个事情。

  “田乞先生也去帮忙看一下?”鲍鸿笑着招呼道,“毕竟这个事情,难免会有人为了逃脱处罚而做出一些什么举动。先生在民心把握上面绝对敏锐,还请先生去帮忙操作,不要让有心人败坏咱们的风评。”

  “没问题,必不负将军重托!”田乞点点头,对鲍鸿安排的这个任务没有什么意见。

  接下来剩下的则是一些杂务,却是无需一一说明。

  另一方面,自然还要派出斥候前去打探消息,看看经此一战,对方黄巾阵营会有什么应对。

  鲍鸿正要结束会议,安排众将回去歇息,外面传来消息。

  “启禀将军,外面有一员小将擒这王梁前来!”亲卫吕方前来传讯。

  “哦?那个王梁算是彭宠麾下数一数二的名将了吧?貌似还是云台名将之一啊,咱们大军都没抓到他,哪来的小将?”鲍鸿笑道,“请他们前来厅中吧!”

  吕方自是下去传讯不提。

  “云台名将?是不是之前说的两汉交替时期的那个光武皇帝刘秀的麾下?”一旁的霍光笑着说道。

  “就是那个吧!”同为西汉人士的陈平接口道,他比霍光乱入早多了,对这些基本的事情已经算是比较了解了,“说起来,那个王莽居然能够以外戚的身份篡位,也是了不得!”

  汉高祖死后,吕后以陈平为郎中令,傅教惠帝。惠帝六年,与王陵并为左、右丞相。王陵免相后陈平擢为右丞相,但因吕后大封诸吕为王,陈平被削夺实权。吕后死,陈平与太尉周勃合谋平定诸吕之乱,迎立代王为文帝。

  对陈平来说,平定霍乱必然要在彻底爆发之前,王莽那么搞能成功,却是有些能耐的。

  至少后面诸吕、卫霍等家族都没做到这一点。

  其中吕后其实这方面心思是有的,甚至死前还交代吕氏家人要注意,结果还是被碾压了。

  而霍光则是完全没那个心思,反而是后人自己作死。

  而王莽的情况倒是和霍光这个类似,他们家的王政君王皇后并不是吕后,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心思。而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却是有这个心思,更重要的是还有这个能力,能够大家利用王政君的身份,获得权力甚至取而代之。

  王政君出身于官宦之家,传说她的母亲李氏梦月入其怀,遂有身孕,生下了政君,她的父亲做过廷尉史(法庭书记),王禁嗜酒好色,娶了好几个小老婆,生有四女八子,王政君的生母李氏失宠。与王禁分手,改嫁荀安为妻,王政君从小失去母爱,长大后的政君,婉顺贤慧。及笄就被她的父亲嫁出去,未过门而丈夫病死,后改嫁给东平王做姬妾,未进王府门而东平王死。

  许嫁之人暴病而亡,父亲王禁十分奇怪,找人算了一卦,算卦之人说:“你的女儿及富贵之命,将来所嫁之人一定是显贵之人。”王禁很高兴,便教政君写字读书,弄琴鼓鼓瑟。

  政君十八岁那年,王政君应选入宫,适皇太子刘奭的爱妃司马氏死,司马良娣临死前,对皇太子说:“妾本不该死,是那些妃嫔咒的。”司马氏死后,刘奭十分悲伤,他想起司马良娣的话,发誓不再接近嫔妃,汉宣帝怕太子忧伤过度,令皇后挑选五名宫女,供太子选妃,王政君位列于候选人中,她穿着一件绣着红色花边的艳服,刚好坐在最靠近太子的位子上,太子还陷于思念爱妃司马氏的悲痛之中,无心选妃,皇后在旁边催促,刘奭随便指着靠近自己身边的一位宫女,皇后看王政君长相还算说得过去,更何况皇太子点头,于是就忙命人将王政君送到东宫。就这样,相貌平平的王政君,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中成为了太子妃,太子刘奭并不喜欢王政君,谁知政君侍宿一夜而怀孕生子。此后太子刘奭再也没临幸于她。公元前49年十二月,宣帝驾崩,刘骜三岁,皇太子刘奭在宣帝驾崩的当天,登上未央宫前殿的龙位,他就是汉元帝,刘骜是他的长子,前被立为皇太子。

  “母以子贵”,由此,王政君成了掌握实权的皇太后、太皇太后。然而,王政君万万没想到,她一手栽培的侄儿——王莽,竟篡夺她儿孙的皇位。王政君思念汉朝,最后在悲愤、忧郁之中度过她的晚年。王政君生于汉宣帝时,一生经历七朝,历尽沧桑,她一人虽没有什么政治野心,但愚庸无能,软弱寡断,终于断送了汉朝刘姓的江山。太皇太后忧愤而死。享年84岁,她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之一。太皇太后的遗体被运往渭陵,与元帝合葬。

  “咳咳!”一旁的荀汪忽然开口说道,“提起这个王政君、王莽,我倒想起了一个算是比较凑巧的事情。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好像王政君、王莽他们家也是田乞先生他们田家的后人来着!”

  “什么…………”

  众人包括鲍鸿闻言,都是大吃一惊,田乞他们家要不要这么牛叉啊?

  王政君,其先世据说是传说中的黄帝后裔。东周时,先祖田完为齐国卿大夫,姓田氏,后田氏代齐,做了国君,传延至田建这一代被秦始皇平灭。后来项羽又封(田建之孙)田安为济北王。汉高祖建国,田安被削夺王爵,仍住在齐地,当地人称为“王家”,从此,田安后世子孙便以“王”为姓氏。田安是王政君的五世高祖。

  田安的孙子王遂在汉文、景之际,住在东平陵(今山东济南东)。后来,王遂生儿子王贺,王贺(字翁孺)又生王禁(字稚君),王禁便是王政君的生父。王政君的祖父王贺在汉武帝时任绣衣御史,曾到魏郡(治今河北临漳西南)缉捕地方“群盗”,因宽纵不诛、“奉使不称”被免职。

  再到其父王禁,只担任小小廷尉史一职。王禁胸怀大志又“不修廉隅”,偏又喜酒好色,娶了几房妻妾,生有四女八男:长女君侠,次即王政君,再次君力和君弟;长子王凤以下有王曼、王谭、王崇、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政君与王凤、王崇同为王禁的正妻李氏所生。

  众人只是震惊,却是不知道跑去配合凌敬做事的田乞知道这个事情会是什么表情。


  (https://www.zbbwx.net/book/2351902/317515635.html)


1秒记住紫笔文学:www.zbbwx.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zbbwx.net